楊培顯
摘 要:計算是學生學好數學的基石,計算是數學的靈魂。在小學,計算更是貫穿數學教學的全過程。計算能力是一項基本的數學能力,培養小學生具有一定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本文主要圍繞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展開論述。
關鍵詞:數學;計算;小學生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5-260-01
計算是數學知識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數學計算能力是一項基本的數學能力,是學習數學和其他學科的重要基礎。在小學數學教材中計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學生計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的質量。在教學活動中,想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就應該從小學生日常訓練入手,認真、嚴格的訓練,這樣才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有助于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讓計算走進學生生活,培養計算的興趣
1、組織競賽游戲,提高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的天性告訴我們,將計算教學與生動活潑的數學情境有機結合起來,計算教學才能體現其旺盛的生命力。所以在計算教學的練習中,我經常組織學生開展游戲和競賽,來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例如開展數學小競賽,比賽題型分為必答題、搶答題、合作題等,答對一題加5分,答錯一題扣5分,最后勝利的隊伍以熱烈的掌聲祝賀。學生對這樣的比賽很感興趣,很多學生在上完數學課以后,來跟我要求希望下次再比賽。
2、借助生活經驗,探索計算的策略,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實踐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計算教學同樣也不例外,在計算教學中讓學生結合已有的知識經驗去探索計算的策略,往往還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也能使抽象的計算獲得經驗的支撐,學生不同的生活經驗也經過一翻梳理和提煉,上升為不同的計算策略,真正讓學生感悟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計算興趣。
二、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培養學生口算、 筆算和簡算能力
1、在教學中通過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培養口算能力。單一的口算訓練只會讓學生覺得枯燥,這樣就不可能保證口算的質量。在教學中,根據小學生好玩、好動的這一特點,我們把部分練習設計成了游戲,比如“打數學撲克”、“寫得數比賽”等口算比賽,并適當評獎,激發學習動機形成。
2、在教學中通過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培養筆算能力。筆算教學沒有生動的情節,比較枯燥乏味,特別是練習課。如果老師僅以單調的形式和簡單機械的重復練習,只會讓學生感到筆算更加枯燥以至產生厭惡心理,影響教學效果。因此,教學中應采取多種練習方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保持活躍的課堂氣氛,更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鞏固。
3、在教學中通過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培養簡算能力。在數學教學中適當地給學生營造一個有趣情境,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使學生帶著熾熱的追求和疑問進入新知識的學習,在不知不覺中獲得知識,從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學“乘法分配律”時,我說:昨天老師到市場上買蘋果,蘋果是每千克8.6元,我買了1.1千克,店主很快就算出了總價,同學們你們知道店主是怎樣算出來嗎?這樣以生活中的問題作為例題,讓學生感覺到所學知識的實用,那么學生就愿學、樂學,無形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從而培養學生的簡算能力。
三、加強學生速算訓練,提高學生各種計算能力。
1、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教者在平時的教學中,應該要注意積累典型錯題編輯成冊,認真分析錯誤的原因,學生的計算錯誤大致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乘法口訣不夠熟練導致計算錯誤;
(2)積的小數點點錯或者漏點;
(3)除數是小數的時候,把被除數和除數同時去掉小數點來除;
(4)小數加減法與小數乘法數位混亂對錯計算;
(5)脫式計算時容易受某些數字的影響,搞錯運算順序。
(6)其它原因:抄錯數字或運算符號;在書本上、手上、桌上……隨便找一個地方來計算等。
通過上述的分析,造成計算錯誤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良好的計算習慣,良好的計算習慣直接影響學生計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2、加強基礎性訓練。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要打好口算基礎,提高口算能力。為了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提高計算的興趣,我不斷變練習的形式,如:看卡片、開火車、搶答等,并定期在班里舉行“神算子”比賽,選出計算能力強的學生參加全級的計算比賽,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培養學生的計算準確性做好鋪墊。
3、強化記憶性訓練。在高年級的計算教學中,如果學生能夠熟記一些常用的數據,如積為整十、整百、整千的數,1—15的平方數和1—5的立方數等,那么就能更好地轉化為計算技能,從而達到“正確、快速、合理、靈活”的要求,加速學生計算能力的提高。
4、加強運算定律的訓練。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使學生的計算能力達到“正確、快速、合理、靈活”的要求,必須要熟練“五大定律”: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乘法分配律。其中乘法分配律用途廣,形式多,學生難以熟練掌握,往往忽略了使計算復雜化,因此必須通過分、合、轉換等方法不斷加強練習,提高對乘法分配律的運用能力。此外還有減法運算性質和商不變性質的運用等。
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是一項長期的、經常性工作,教師自身必須對計算法則、運算定律運用自如,在指導學生的時候才能夠得心應手。其次,學生也必須持之以恒,定時、定量地訓練,決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只有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才能夠得到成效,學生的計算能力才能夠真正得以提高。
參考文獻:
[1] 顧國新.提升計算能力 實現優效教學[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1(05):29.
[2] 季立功.加強計算教學 提高計算能力[J].學理論,2010(22):23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