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昌
摘 要: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選用開放性的教學內容,注重知識的生成過程,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營造創新氛圍,提高學生創造思維能力、加強學習,提高自身業務素質、提供主動探究與獨立學習的時空,發揮合作學習的優勢。
關鍵詞:師生關系;創新能力;主動;探究;獨立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5-280-01
作為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創新意識。其實教育本身就是一個創新的過程,無論是教學思想還是教學方式,都要求教師與時俱進,積極改進教學思想和方式,跟上時代發展的趨勢。要改變過去以單一傳授知識為中心的教學思路,改為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目標。據此,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教學中的師生互動實際上是師生雙方以自己的固定經驗來了解對方的一種相互交流與溝通的方式。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在傳統的教學中,我們的目標重心在于改變學生、促進學習、形成態度、培養性格和促進技能發展,完成社會化的任務。學生的目標在于通過規定的學習與發展過程盡可能地改變自己,接受社會化。只有縮小這種目標上的差異,才有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與實現。
二、選用開放性的教學內容
新的數學課程改革強調,數學學習并不是單純的解題訓練,現實的和探索性的數學學習活動要成為數學學習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開放性的教學內容首先表現在開放題的應用上,以開放題為載體來促進數學學習方式的轉變,彌補了數學教學開放性、培養學生主體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不足。數學開放題的類型很多,如:例1,某小學學搞綠化,要在一塊矩形空地上建花壇,現征集設計方案,要求設計的方案成軸對稱(可以用圓、正方形或其它圖形組成),如何設計?有助于考查學生的發散思維與創新精神等等。
在開放題的使用中要注意,開放題教學應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開放題中所包含的事件應為學生所熟悉,是學生所愿意研究的,其內容是有趣的,是通過學生現有的知識能夠解決的可行的問題;開放題應使學生能夠獲得各種水平程度的解答,學生所作出的解答可以是互不相同的。
三、注重知識的生成過程,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數學的新教材注重了知識的引入和生成過程的編寫,這也正是為了培養新型人才的需要。數學中概念的建立、結論、公式、定理的總結過程,蘊藏著深刻的數學思維過程。進行這些知識生成過程的教學,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應當改變那種害怕浪費課堂時間,片面追求提高學生方法運用能力的做法,應當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出利于學生參與認知的教學環節,把概念的形成過程、方法的探索過程,結論的推導過程、公式定理的歸納過程等充分暴露在學生面前,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自己探索和發現的過程,真正成為認知的主體,增強求知欲,從而提高學習能力。
四、營造創新氛圍,提高學生創造思維能力
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從認知心理學看,數學學習是每個學生在各自不同的數學世界里,主動進行分析、吸收的過程,這表明了學生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教師是主導,學生為主體"是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針對以往教師教什么,學生就記什么——不思索或少思索,教材上是什么樣的問題題型,學生就只會解什么樣的題型,缺乏靈活性、創造性等種種不良情況的存在,今后數學教師應當主動大膽實施“創新教育"樹立“以學生為主"的思想,培養學生的思維意識。因此,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建立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同時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扮演好引導的角色,創設學生發揮自己才能的機會和情景,以便激發學生的思維需求,使他們建立起思維的意識。也只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使學生放開思路,勤于思考,改變以往那種以教師為中心,容易使學生疲累、生厭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事實證明,學生受到教師的尊重或看重,就會學習熱情高漲,思維變得十分活躍。
五、發揮合作學習的優勢
許多發明創造都是多人合作的結果,集體智慧的結晶。課堂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一種有效方法。學習小組可由不同性別,不同成績,不同能力的學生組成。教學中,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系統材料和問題展開
研討和交流,這樣優等生可以得到發展,中等生可以得到鍛煉,學困生可以得到幫助和提高,群體之間的互補作用可以得到充分發揮,學生的合作能力、思維能力,特別是創新能力可以得到發展。如:在教學“圓的面積"時,我首先要求學生獨立思考:你想把圓割拼成以前學過的什么圖形?怎樣割拼?拼成后的圖形與圓有怎樣的聯系?然后讓學生在小組里交流割拼的方法,并根據拼成的圖形,推導圓的面積公式,在交流時學生各自把成果展示給同伴。這種做法,在課堂教學中適時恰當地把握時機,選擇有討論價值的內容組織學生討論,既發揚了教學民主,又為學生合作學習創造了良好的機會,人人參與,個個發言,相互啟發,取長補短,活躍了課堂氣氛,形成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廣泛的信息交流,有效地促進學生知識的發展和創新能力的提高。
總之,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很多,具體應用時要因人而異,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上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