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志敏
摘 要:興趣是人力求接近認識和研究某種事物的傾向,教與學是師生的共同活動。在教學中如何設計出最佳方案來誘發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求知欲望,是很值得研究的。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以及保持和發展這種興趣,是提高美術教學質量的根本和關鍵所在。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想方設法,激情生趣,創設情境,這樣美好的情境就能充分發揮學生心理潛力,提高學習效率,激發興趣,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能力得到提高。
關鍵詞:興趣;情境;效果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5-330-01
興趣是人力求接近認識和研究某種事物的傾向,教與學是師生的共同活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要使學生愿意學、學得好,最關鍵的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中如何設計出最佳方案來誘發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求知欲望,是很值得研究的。下面談談自己是如何把情趣教學法引入課堂,提高教學效果的。
一、創設情境、激情生趣
愛因斯坦有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迸d趣是學習中最為活躍,最為現實的心理因素。學生學習的興趣越濃,學習積極性就越高,因此,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以及保持和發展這種興趣,是提高美術教學質量的根本和關鍵所在,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想方設法,激情生趣,創設情境。如:在教色彩課《奇妙的紅、黃、藍》時,用幾幅色彩豐富的圖片、圖畫創設情境,導入新課。上課一開始,為了盡快集中學生注意力,把學生帶到色彩中去,帶到大自然中去,教師首先把幾幅色彩艷麗的圖片展示給學生,然后提問:“這幾幅圖片都是哪里的景色?”學生通過觀察回答:“大自然中的景色?!薄霸贁狄粩祱D片中都有哪些顏色。”學生通過仔細觀察,說出了有紅的、綠的、藍的……許多種顏色。通過這樣的觀察和回答立即把學生帶到了色彩中去,然后教師闡述,自然界中顏色是豐富多彩的,繪畫、圖片等能表現出這樣豐富的色彩是靠顏料的互相混合調配而成的,其中最基本的顏色是紅、黃、藍。通過這樣誘導性談話后,學生情緒高漲、興趣濃厚、欲望強烈。
二、教具演示,引情生趣
具體形象的東西,直觀、生動,給人印象深刻。兒童好奇心強,直觀教學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利用教具形象、準確的演示,詳細的觀察比較,也可以喚起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把他們引入知識的情境中去。如:在講原色與間色的關系時,教師首先拿出了紅、黃、藍三張透明唱片,然后讓學生說出它們分別是什么顏色,學生回答出紅黃藍三種。接著說:下面老師給你們變個戲法,同學們請看這幾張唱片互相重疊還可以產生幾種顏色。然后教師一一操作,通過直觀演示使學生認識到:紅加黃產生橙色,黃加藍產生綠色,紅加藍產生了紫色。通過具體形象的實物演示,學生知道了兩種原色互相重疊可以產生另一種顏色(間色),這樣做不僅增加了新穎感,使學生感到新奇有趣,而且還能節省時間,增加教學密度,為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完成教學任務創造了條件。
三、實踐操作,引知增趣
小學生的突出特點是好動,教師充分利用這種心理狀態,創設實驗情境,就會增強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使學生在做做、比比、畫畫、試試等操作過程中認識事物。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實驗操作、引情增趣。如:我在講奇妙的紅、黃、藍的奇妙之處時,學生對原色和間色的關系已經通過唱片的直觀演示有了初步的了解,接著教師再讓他們親自動手調色試試,并給其中一種原色逐漸加量,看看又會產生怎樣的效果。通過實踐操作,使學生了解到:由于原色量的不同會產生不同的間色,所以有中綠、黃綠、藍綠等多樣的問色。通過動手實踐,學生自己發現了三原色的奇妙。這充分說明,學生理解能力的增強往往是實踐的結果,一旦他們獲得了哪怕是一點的成功,他們的喜悅感會煥發起百倍的興趣。由于是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實踐得出的結論,他們的興趣會特別濃,他們的興趣越濃,對新學的知識理解越透,從而進一步增強了學習積極性,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四、形式多樣,創奇激趣
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消除疲勞,而且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鞏固。但美術課不同于其他學科,常常取消了鞏固知識這一環節。在教學中,根據課的內容,針對學生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對某一事物集中一段時間就開始分散、不感興趣、喜歡多變等心理特點,我做了一點嘗試:利用游戲進行練習,把學生對游戲的興趣轉移到學習上來。如:找朋友、猜一猜、摘果子等都是小學生最愿參與也最感興趣的活動。所以在教學奇妙的紅、黃、藍時,設計了這樣的練習——“摘蘋果”,樹上結滿了不同顏色的果子,要求把原色的果子放進一只籃子里,把間色的果子放進另一只籃子里。這時,課堂上沸騰了起來,小學生都爭著去摘。這個游戲的設計,不僅消除了學習上的疲勞,增強了學習興趣,而且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鞏固。
情境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心情。美好的情境能充分發揮學生心理潛力,提高學習效率。所以教師要選擇最佳方法,積極創設情境、激發興趣,以情促學,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學生只有成為學習的主人,才能在興趣中獲取知識,在妙趣橫生的境界中開闊視野,
使智慧得到發展,能力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