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清斌
摘 要:計算機技術是信息社會的主要技術。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學生的信息素養、學習興趣、創新能力培養;極探索先進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關鍵詞:信息技術;綜合能力;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5-338-01
當今社會已全面進入信息化時代,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是信息社會必須掌握的主要技術之一,信息科技課程已經成為小學生必不可少的一門基礎學科。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處理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具體體現。因此、在小學應該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重要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一、著力培養學生信息技術綜合能力
1、培養學生信息素養
對于21世紀的學生來講,我們應努力培養他們基本的“信息素養”。如信息獲取的能力、 信息分析的能力、 信息加工的能力、信息利用的能力。而在所有形式的教育中,創設一個在實際生活學習中使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學習環境,是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關鍵。例如:互聯網,它為中小學生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學習途徑,創造了一個不同于以往的學習環境。借助于互聯網,他們可以獲取在書上學不到的東西,并利用這些信息來分析、解決生活和學習中的問題。
2、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生基于自己的學習需要而表現出來的一種認識傾向,它在學生的學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開始學習信息技術課時學生往往懷著好奇、興奮的心理,但隨著學習內容的深入,有的內容需要機械重復地訓練,有的內容枯燥無味難度大,這樣學生的學習熱情就會慢慢降下來。因此,教師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探索的愿望。利用小學生喜愛游戲這一特點,在鼠標練習中,我讓學生玩WIN2000/XP自帶的掃雷和接龍游戲,在探索游戲中掌握操作技能。讓學生自始至終愉快地學習,盡力滿足學生的求知欲,不斷提高教學效率。
3、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創新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動力,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新世紀需要的是具有創新意識、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才。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力,鼓勵啟發學生主動思考,善于思考,學會獨立思考,突出創新意識的培養,強調創新能力的提高。在信息技術教學中,講WORD圖文混排時,需要用到繪圖工具欄,我只把工具欄上重點工具提示了一下,學生就憑著他們敏銳的觀察,豐富的想象,做出了一幅幅好的作品。后來我對幾副想象力豐富的作品給予了表揚,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在親自實踐的過程中,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二、積極探索適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
1、大膽嘗試“任務驅動”法
“任務驅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以探索問題來引動和維持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創建真實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帶著真實的學習任務而自主地學習。在信息技術課中體現“任務驅動”教學法,就是讓學生在一個個典型的信息處理“任務”的驅動下展開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完成一系列“任務”,從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識的脈絡。如在WORD教學過程中,我們將學習內容細化設計成各個任務:學做賀卡、學編小報等,在教師教的同時,由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讓學生明白今天學習了什么,我學會了什么,并知道它可用來干些什么。
2、適當推行“小組探究”法
協作學習是一種通過小組或團隊的形式組織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策略。以“學”為“主”,同時積極為學生創建協作學習環境。信息技術課本身是技術課,信息技術是一個大的概念,細化一下我們不難發現,乃是由一項項設置,一步步操作組成,很適于學生在協作學習中掌握。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創設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開放、互助、協作式的學習環境,既解決了教師難以面面俱到的問題,同時也增強了學生之間的友誼,提高了學習興趣,也就提高的教學質量。
3、積極倡導“情感激趣”法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人對某一事物感興趣時,認識就快;如果毫無興趣,認識就慢,或者不予接受。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應利用各個教學環節,言傳身教,培養學生具有積極健康的思想情感。鑒于此,教師可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操作機器來學習新知識。這樣學生在信息技術課的學習中就會感到輕松、愉快,并保持較高的學習熱情。在教學內容上,也應力求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有意識地介紹一些工具軟件、動畫制作等,讓他們在比較輕松的學習情境中了解計算機知識,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操作。另外在計算機原理教學中可以運用形象的比喻,把抽象的原理具體化,如對計算機組成,我把“cpu”比作人的大腦、“鍵盤、鼠標”等輸入設備比作人的感覺器官、“傳輸信息的線路”比作人的傳遞器官,這就大大提高了學生對計算機原理的興趣。
此外,教師若能賦予學生真誠的關心和愛護,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也能成為學生巨大的學習動力。德國教育家底斯多惠曾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孩子們的心靈,恰如明亮清凈的池水,需要教師投進一顆激情的石子,以蕩起他們的情感的波濤,喚起他們求知的欲望,然后引導他們在盎然的情趣中完成學習任務。只有這樣,才能促進認知的活躍,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信息技術課是一門新興的素質教育的重要課程,與其他學科相比,缺少現成的教學經驗供我們借鑒,探索新的環境下的新型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培養具備一定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以及信息能力的學生,已是我們信息技術教師刻不容緩的責任。我們要不斷挖掘潛力,把握契機,為搞好信息技術教學,促進素質教育,更好地承擔起“教學育人”的重任。
參考文獻:
[1] 《中小學教學藝術大全》
[2] 《新課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