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學海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5-356-01
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實踐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文體生活化,真正體現“數學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感受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生活離不開數學,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又能培養學生的數學的應用意識和人實踐能力。我在數學中有這樣幾點嘗試:
一、導入生活化,激發學習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要善于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在數學中,我結合學生身邊的事物引出數學知識,讓學生感到自然、親切、易懂。
例如:在“商不變的性質”這一節時,首先用一個故事導入,同學們,你們想知道神算聰聰嗎?一天聰聰去表弟家做客,見到他正在做一道題,2100除以25等于多少?聰聰看后馬上答道等于84,表弟用豎式計算后真的是這個數,表弟很驚訝的問:“你怎么算的這樣快呢?”聰聰笑了笑說:“我用的是商不變的性質呀!同學們,你們也想掌握這種本領嗎?通過故事導入引起學生的好奇心理,自然產生一種求知欲。
二、運用日常生活經驗解決數學中的問題
兒童對自然界中的各種食物都充滿了好奇心理。我在數學中就抓住兒童的而好奇心,創設情境,攝影展示。例如:教第六冊數學第36頁例1,我首先利用農村生活實際進行教學,我不是就例子講題,把113+59編成一道應用題,即營業員原有113元,一位顧客買了59元的商品,顧客付給營業員60元,營業員找給顧客1元,問:營業員現在有多少錢?題目的過程讓學生看一遍后,分組討論(每組選一個代表)回答如下問題:(1)誰能把顧客付給營業員60元和營業員找給1元錢的過程在講臺上展示一下給學生看(人民幣和物品教師準備好).(2)誰能列出一個算式計算營業員現在手里有多少錢?
通過這樣的親身經歷的例子,學生對整十數的加減法簡便運算就能掌握得更牢固,這樣使學生既能學到數學知識,又總結出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從這個例子可知,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學生的實際轉變“教教材”和“以教材為本”的舊觀念。葉圣陶先生說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教材必須從屬于服務于學生學習的需要,在應用教材時要靈活運用教材,結合生活需要對教材進行重組,從而化難為易。
三、利用生活經驗練習,做到學以致用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就應該打破封閉式教學。因此,數學教學每一節知識都滲透在生活實際之中,就必須開放教學內容,只有開放數學的教學內容才能緊密聯系實際,才易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進行“再創造”。
例如:在教學《統計和可能性》(五年級上冊)時,為了讓學生學會計算可能性是多少,筆者精心設計了擲硬幣、轉紙盤、摸卡片、抽數字等活動,學生們在愉悅的體驗中不僅學會了計算可能性的計算方法,而且能夠評價一些規則和方案的公平性,并能在這些規則中選擇有利的途徑和辦法,一些學生還設計了一些班級活動的方案和規則。這些活動,不僅使學生借助游戲和活動準確計算事件的可能性是多大,而且學生在這一實踐活動中,能力和情感得到了和諧發展,特別是學生的創新“火花”得到了迸發。
四、練習生活化,生活問題練習化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有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例如:學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后》(五年級下冊)一節后,筆者讓學生計算教室、數學課本、文具盒的體積和表面積,并假設情境,讓學生選擇不同面積的地板磚鋪設教室地面;學了《三角形的面積計算》(五年級上冊)后,筆者讓學生測量計算紅領巾、三角板的面積;學了《數字編碼》(五年級上冊)一節后,筆者又讓學生給自己的圖書編號、給教室的財產登記……這些活動讓學生熟知了身邊事物的基本情況,解決了生活中的問題。
五、結合生活實際,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
學生生活在一個立體的空間里面,學校、家庭、社會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學生每天面對的是多姿多彩的世界。如果把枯燥的數學課與多彩的生活事件結合起來,對學生而言,就有一種特別的親和力,它能一下子把學生與數學的距離拉近,喚起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產生學習的需要,萌發探究的欲望,使學生處在一種積極、主動的狀態,從而起步學習。如:《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五年級下冊)一課中。教學伊始,我問到:“在日常生活中,你見過哪些物體是長方體?哪些物體是正方體?”這樣一下子叩開了學生記憶的閘門,生活中積累的知識噴薄而出。與長方體、正方體相關的物體及其場景歷歷重現。學生從自然景觀、建筑物、生活用品、學習用具等方面列舉了很多長方體、正方體的物體。這些對長方體、正方體的初步體驗正是本節課的知識基礎。通過具有生活化的導入,置學生于真實的生活情境中,讓整個教學過程融入學生的生活世界,淡化了教育痕跡,打通了書本世界和日常生活的隔閡。
實踐證明,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教師只有從多角度創造條件,將有趣的生活問題引導到數學上來,幫助學生解決數學中的實際問題,以此鼓勵學生多動腦筋去發現生活中的而數學問題,分析周圍事物中的數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