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益民 譚旭妍 劉旺興 彭 麗
410005 長沙市 湖南師范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
血液透析患者社會支持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研究
蔡益民譚旭妍劉旺興彭麗
410005長沙市湖南師范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摘要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的社會支持和生活質量情況并探討其相關性。方法:采用生活質量調查問卷和社會支持量表對長沙地區兩所三級甲等醫院的85例血液透析患者進行調查。結果: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水平較低,社會支持度較好。精神健康與客觀支持和社會支持總分呈正相關(P<0.05),情感職能與主觀支持呈負相關(P<0.05),精力與客觀支持呈正相關(P<0.05),其他無顯著相關性(P>0.05)。結論:血液透析患者的社會支持和生活質量存在一定相關性,護士應充分利用社會支持系統,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血液透析;生活質量;社會支持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6.03.002
The correlation research of the hemodialysis patients' social support and life quality
CAI Yi-min,TAN Xu-yan,LIU Wang-xing,et al(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410005)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social support and life quality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 and to discus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m.Methods:Life quality questionnaires and social support measurement table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85 hemodialysis patients of two grade-three-class-one hospitals in Changsha area.Results:The life quality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 was low and the social support was relatively high.Mental health was in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objective support and social support (P<0.05),emotional function was in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subjective support (P<0.05),Vitality was in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objective support (P<0.05),and others had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P>0.05).Conclusion:Hemodialysis patients′ life quality and social support were correlative.Nurses should attach more attention to the effect of social support to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Hemodialysis;Quality of life;Social support
慢性腎功能衰竭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目前全世界范圍內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而血液透析是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主要的腎臟替代療法之一,目前全世界有80%以上的尿毒癥患者依靠透析療法維持生命[1]。雖然長期維持性血液透析能夠改善患者的生理功能,但患者不得不面對透析帶來的諸多并發癥和疾病本身帶來的各種失調,以及患者社會角色和生理功能的改變所引起的各種心理問題[2]。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和透析技術的不斷進步,護理人員關注的不僅是患者生理上的舒適,更應注重其心理、社會的完好狀態和生活質量的提高。大量研究表明,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低于普通人群[3],而社會支持可對患者健康起到間接的保護作用,維持其良好的情緒體驗,從而有利于健康。本研究旨在了解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與社會支持的情況以及其相關性,為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質量提供循證醫學的證據。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采用目標抽樣的方法選取長沙地區兩所三級甲等醫院的血液凈化中心中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的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年齡≥18周歲。(2)意識清楚,能閱讀或理解問卷的內容。(3)同意參加本研究。排除標準:(1)年齡<18周歲。(2)意識不清,不能理解問卷內容。(3)拒絕參加本研究。
1.2方法
1.2.1調查方法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由調查者采用統一解釋性語言,指導患者填寫問卷,對于不能自行填寫者,由調查員協助完成。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00份,回收問卷98份,其中有效問卷85份。
1.2.2調查工具(1)一般資料問卷。 問卷內容包括性別、年齡、職業、學歷、婚姻狀況、家庭經濟收入、付費方式、每周透析次數、維持透析時間、原發疾病等。(2)生活質量調查問卷(SF-36)。采用SF-36量表對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調查。SF-36量表是國際上常用的研究透析患者生活質量的測評工具。其內容包括36個條目,8個維度,分別是生理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一般健康狀況、精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和精神健康。根據Medical Outcome Trust計分方法,將原始數據按換算的基本公式進行轉換,各個維度的得分范圍均為0~100分,各維度得分<70分為低生活質量,70~80分為中等生活質量,>80分為高生活質量[4],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3)社會支持調查問卷。采用肖水源的社會支持評定量表[5],該量表已被廣泛使用,設計合理,具有較高的信效度。此量表包含3個維度共10個條目,其中3個維度分別為客觀支持(3項)、主觀支持(4項)和社會支持利用度(3項)。此量表總分為66分,得分≤22分為低水平,23~44分為中等水平,45~66分為高水平。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的社會支持度越好。

2結果
2.1血液透析患者一般資料情況(表1)

表1 血液透析患者一般資料情況(n=85)
2.2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情況血液透析患者SF-36各維度得分均較低,提示血液透析患者目前的生活質量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這與秦潔等[6]的研究結果一致,見表2。

表2 85例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各維度得分情況
2.3血液透析患者社會支持情況本組85例血液透析患者的社會支持得分在15~53分之間,平均為(37.29±6.92)分,其中總得分≥44分的有14例,占16.47%;總得分為23~44分的有70例,占82.35%;總得分≤22分的有1例,占1.18%;提示血液透析患者的社會支持處于較好的水平,這與荊艷輝等[3]的研究結果一致,見表3。

±s)
2.4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與社會支持的相關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精神健康與客觀支持和社會支持總分呈正相關(P<0.05),情感職能與主觀支持呈負相關(P<0.05),精力與客觀支持呈正相關(P<0.05),其他均與社會支持無明顯相關性(P>0.05),見表4。

表4 血液透析患者社會支持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r)
注:1)為P<0.05
3討論
3.1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狀況分析許梅等[7]對生活質量的定義是一個人對生活滿意的程度。而現代透析的目的已不僅僅是延長患者的生命,更重要的是使患者得到充分的、個性化的透析,以減少透析相關并發癥,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本組調查結果顯示,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各維度得分均較低,說明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總體水平較低。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為血液透析患者對其疾病的認知不足導致患者不能很好地對疾病進行自我管理,從而使患者出現高血鉀、酸中毒等透析并發癥,進而影響其預后,最終導致患者生活質量較低。
3.2血液透析患者社會支持狀況分析社會支持是個體通過正式或者非正式的途徑與他人或組織或群體接觸,獲得信息、安慰及保證[8]。良好的社會支持具有維持患者良好情緒體驗、促進身心健康的作用。本調查結果顯示,血液透析患者的社會支持處于較好的水平。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血液透析患者由于其疾病的特殊性,需要長期依賴血液透析療法來維持生命,故醫護人員、家庭及社會會對此類慢性病患者給予更多的照顧和支持,來幫助他們克服困難,延長生命。
3.3血透患者生活質量與社會支持的相關性分析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社會支持存在一定的相關性。本調查結果顯示,血液透析患者的精神健康、精力與客觀支持呈正相關(P<0.05)。由于客觀支持是可見的、實際上的支持,它包括物質上的直接援助以及社會團體等的幫助[9],故患者得到的客觀支持越多,其精神心理方面的健康狀況越好,提示良好的客觀支持能促進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而血液透析患者的情感職能與主觀支持呈負相關(P<0.05)。主觀支持是指個體感受到的被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緒體驗,是個體體驗到的或情緒上的支持[9]。由于患者需要長期依賴血液透析療法來維持生命,易致其心理上產生缺陷,此時,易使患者產生過度依賴家庭、朋友及社會的支持,導致其情感職能的降低。但從總體上來說,社會支持對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質量發揮著積極的作用,患者的精神健康與社會支持總分呈正相關(P<0.05)。說明患者得到的社會支持越多,其疾病帶來的精神壓力越小,精神狀況越好。提示醫護人員應充分調動患者的主、客觀支持以及對支持的利用度,使患者獲得更多的社會支持,從而促進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
綜上所述,醫護人員應高度關注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質量,重視患者的心理狀況,充分利用社會支持網絡,提供給患者更多的社會支持,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優質、更有效的護理,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李金秀,陸美林,梁碧琴,等.護理干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社會支持與遵醫行為影響研究[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13,35(3):419-420.
[2]李金秀,甘玉芬,潘玉瓊,等.護理干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社交回避與苦惱的影響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9):33-34.
[3]荊艷輝,陳云波.姚海燕,等.社會支持與血透患者生活質量相關性研究[J].哈爾濱醫科大學學報,2012,46(4):409-411.
[4]龍海燕,余靜.血透患者生活質量與社會支持的相關性分析[J].當代護士,2008(4):39-40.
[5]時艷霞,朱海萍,甘小英.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生存質量與社會支持及自理程度相關性研究[J].護理研究,2014,28(3):1071-1073.
[6]秦潔,任凱明,趙紅,等.血液透析患者社會支持和生活質量的現狀及其相關性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3,30(2):10-12.
[7]許梅,宋芬,李林玉.慢性腎功能衰竭行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與社會支持的相關性調查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14):1315-1316.
[8]高月霞,徐程,劉國恩,等.社會支持對老年人健康相關生命質量影響研究-基于南通的實證[J].人口與發展,2013,19(4):73-81.
[9]張香麗,尹心紅,劉華云.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抑郁、社會支持相關性研究[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7):77-78.
(本文編輯崔蘭英)
歡迎訂閱《護理實踐與研究》雜志
聯系電話:0311-85911163
(收稿日期:2015-04-07)
基金項目:湖南省衛生廳科技計劃項目(B2009075)
通信作者:譚旭妍,碩士在讀
蔡益民:女,博士,主任護師,臨床教研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