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之外還需要做什么"/>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謝先澤
(成都理工大學 外國語學院,四川 成都610059)
?
關于翻譯師資隊伍建設的再思考
——培訓之外還需要做什么
謝先澤
(成都理工大學 外國語學院,四川 成都610059)
摘要:自翻譯本科和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教育開辦以來,翻譯師資隊伍建設受到了高度重視。作為重要舉措之一,師資培訓舉辦了多期。培訓對翻譯師資隊伍建設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但對翻譯教師主體而言,人才培養能力和水平的提升需要靠自身長時間、有針對性的努力。明確教師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與素質要求,有利于教師在自我提升過程中找準努力方向,有的放矢,也可以為師資培訓進一步增強針對性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翻譯專業;師資培訓;自我發展
為滿足社會對翻譯專業人才日益增長的需求,翻譯本科專業和翻譯碩士專業學位(MTI)點分別于2006年和2007年應運而生。與此同時,如何保證翻譯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和翻譯專業教育的持續、健康發展,成為專家學者關注的焦點。[1]近十年來,相關的研究、討論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并依然熱烈地進行著。師資隊伍極端重要,是制約翻譯人才培養事業發展的最大瓶頸,[2]所以關于翻譯師資隊伍建設問題的研究更加火熱。早在2007年,專家們匯聚復旦大學專門就翻譯師資建設問題召開了首屆全國翻譯專業建設圓桌會議。專家們認為,在短期內難以建立起一支優質的翻譯專業教師隊伍,需要加強師資培訓并“嚴格控制試點院校數量和本科招生規模”[3]。但截至2014年底,全國獲得批準設立翻譯本科專業的院校已經有152所,全國翻譯碩士專業學位(MTI)教育試點單位達206個。[4]眾多的高校開展翻譯本科和MTI教育無疑需要大量的專業教師,但師資隊伍建設不強是一個普遍性的問題[5]。在過去幾年里,一些教師接受了中國譯協、外研社、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等組織的翻譯師資培訓,培訓效果受到充分肯定。高水平培訓對翻譯師資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無疑的。[6-7]但經歷一次培訓就一定意味著已經是一名優秀或合格的翻譯專業教師了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翻譯師資隊伍建設問題就應該很簡單了。即便如此,還有大量的因各種原因未能接受培訓的教師呢?可以這樣講,培訓至關重要,廣大教師正確認識自身在翻譯專業人才培養中應發揮的作用和應具備的素質并堅持不懈地提升自己同等重要。
一、翻譯專業人才培養的研究狀況
在2006年教育部正式批準設立翻譯本科專業之前,中國的翻譯研究和翻譯學學科建設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得到了國際翻譯界的關注和廣泛認同。[8]而對翻譯專業人才培養的研究則主要集中在2006年批準設立翻譯本科專業和2007年批準設立MTI學位點以來的這幾年,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國家成立了專門的組織機構負責協調、管理、指導和研究翻譯專業人才培養工作
2007年9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成立全國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簡稱“MTI教指委”)。2008年初,MTI教指委年會以“打造精品專業,培養實用型人才”為主題勝利召開;2009年年會主題是“統一理念,穩步前進”;在2010年年會上,國務院學位辦唐繼衛傳達了教育部專業學位教育的最新精神;在2011年年會上,唐繼衛又做了《更新教育理念,轉變培養模式,培養創新人才》的主題報告;2012年年會以“翻譯碩士專業學位的發展:質量與管理”為主題,國務院學位辦陸敏做了《創新模式,加強實踐能力培養,全面提升翻譯碩士教育質量》的重要講話;2013年年會主題是“以評促建全面加強MTI教育質量管理”; 2014年年會的主題是“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升人才培養質量”;2015年年會主題是“加強質量控制,提升MTI辦學水平”。綜觀MTI教指委幾次年會的情況,可以看到國務院學位辦高度重視MTI教育工作,MTI教指委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年會圍繞翻譯專業人才培養中的培養目標、教育理念、培養模式、培養方案、課程設置、教材建設、師資隊伍建設與培訓、實踐教學、校企合作、質量評估與管理等諸多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和討論,并為各高校提供了一個交流學習、取長補短的平臺。
2010 年10 月,教育部成立了高等學校翻譯專業教學協作組,其職責是“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領導下,對高等學校翻譯專業本科教學開展研究、咨詢、指導和服務,組織和開展翻譯專業本科教學領域的理論和實踐研究;指導高等學校的翻譯專業建設、教材建設、教學改革、組織師資培訓、教學研討和信息交流等工作”。隨后,協作組按照教育部的指示精神開展了大量的工作。協作組2011年3月在廣州召開了第一次全會,對《高等學校翻譯專業教學要求》做了全面審議,通過了《全國高等學校翻譯專業本科教學要求(試行)》[9]。從此,全國翻譯專業本科教學有了權威的指導性文件。
2.一批知名院校和專家學者對翻譯專業人才培養進行了實踐探索和相關研究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復旦大學和南京大學在翻譯專業人才培養方面的實踐探索很具有代表性。它們對翻譯專業人才培養的研究和行之有效的經驗對其他院校和廣大教師富有借鑒意義。其中,《翻譯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1]4-8《對專業翻譯教學建構的思考——現狀、問題和對策》[10]《本科翻譯專業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談北京外國語大學翻譯專業教學理念》[11]《傳統、特色、師資——本科翻譯專業建設之我見》[12]《從國家文化發展的角度談談翻譯研究和學科建設問題》[13]等成果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它們對翻譯專業人才培養的實踐與思考。
此外,一大批專家學者圍繞人才培養的目標與定位、專業知識與能力構成、課程設置、教學要求、教學原則、評估與測試、實踐教學、翻譯人才培養的本地化、港澳臺地區和其他國家翻譯人才培養經驗等有關問題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以下是其中的一部分成果:《社會需要更多的實用翻譯人才》[14]《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教育的發展趨勢與要求》[5]《我國翻譯專業建設: 問題與對策》[16]《關于我國翻譯專業建設的幾點思考》[17]《翻譯專業本科教學大綱設計探索》[18]《復合型翻譯人才:我國翻譯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與改革方向》[19]《翻譯專業的翻譯教學探索——以河南師范大學的本科教學實踐為例》[20]《翻譯師資培訓: 翻譯教學成功的關鍵》[7]45-47《精藝諳道,循循善誘——翻譯專業教師須具備三種功夫》[2]24-29《教師職業化與譯者職業化——翻譯本科專業教師隊伍建設中的一對矛盾》[21]《中國翻譯師資現狀與角色實現》[22]《以翻譯能力為中心的翻譯專業本科課程設置研究》[23]《地方院校開設翻譯本科專業的思考》[24]《本地化行業發展對職業翻譯訓練及執業認證的要求》[25]《翻譯項目管理與職業譯員訓練》[16]《現狀、問題與對策:重慶市翻譯教育發展研究》。[27]
介紹港澳臺地區和其他國家翻譯人才培養經驗的部分成果有:《外語教學如何迎接21 世紀的挑戰?——香港高校的翻譯教學給我們的啟示》[28]《臺灣大學翻譯專業人才的培養》[29]《國外專業口譯教學的調研報告——兼談對我國翻譯專業辦學的啟示》[30]《他山之石——介紹曼徹斯特大學翻譯專業》[31]《從澳大利亞高校的翻譯教學看專業化翻譯教學體系的建構》[32]《國際大學翻譯學院聯合會主席Hannelore Lee-Jahnke教授訪談》[6]。
無疑,MTI教指委和翻譯專業教學協作組的努力、相關高校的積極探索和專家學者的潛心研究對建好翻譯教師隊伍、辦好翻譯學科專業、培養優秀翻譯專業人才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管理者層面認清形勢與任務,著力解決存在的問題,為處在起步并快速發展階段的翻譯人才培養工作的進一步發展夯實基礎。但人才培養的任務主要靠大量的一線教師去完成,翻譯人才培養還需要翻譯教師正確認識自身應發揮的作用和應具備的能力與素質,并做出相應的努力。
二、翻譯專業人才培養中教師應發揮的作用
翻譯專業目前主要培養以英語為外語的漢譯英、英譯漢專業人才。如北京外國語大學也是以英語語種為突破口,以期“為今后其他語種在本科階段試辦翻譯專業提供橫向借鑒”[28]39。翻譯專業教師要在人才培養中發揮好應有的作用,需要搞清楚翻譯專業同英語專業相比較在人才培養目標和要求上有何區別。
高等學校本科翻譯專業“旨在培養德才兼備、具有創新意識與國際視野的通用型翻譯專業人才,能夠勝任外事、商務、教育、文化、科技、軍事等領域中一般難度的筆譯、口語或其他跨文化交流工作,能成為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走出去戰略,引進國際先進水平與文化的生力軍”[33]117。培養要求是,“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語言和翻譯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漢語和外語兩方面語言技能與語言知識的訓練,掌握跨文化交際和漢外口筆譯基本技能,具備口筆譯基本能力”[33]117。此外,還規定畢業生應獲得其他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如:掌握翻譯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與能力,包括口筆譯技能、口筆譯理論、跨文化交際能力及譯者綜合素質;掌握翻譯需要的相關知識與能力,包括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翻譯工具的知識;了解翻譯學的理論前沿和應用背景,了解翻譯專業的行業需求和發展動態等。[33]117而英語專業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較高的人文素養、熟練的英語語言技能、厚實的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知識和其他相關專業知識,能在外事、教育、經貿、文化、科技、軍事等部門熟練運用英語和本族語從事外事、翻譯、教育、管理、研究等各種工作的英語專門人才。”[33]89由此可見,翻譯專業教師的職責是要把學生培養成合格的職業譯者(口譯或筆譯),培養成能適應全球經濟一體化及提高國家國際競爭力的需要、適應國家經濟、文化、社會建設需要的應用型、專業性口筆譯人才。[9]21翻譯專業的畢業生有相當一部分將從事職業的翻譯工作,成為翻譯行業發展的后備力量。同英語專業畢業生相比,翻譯專業畢業生須具備更強的翻譯實踐能力。為此,翻譯專業教師必須著力培養學生作為職業譯者應具備的能力和素質。歸納起來,翻譯專業教師應發揮的作用重點體現在培養學生的能力、知識與素質等幾個方面。
第一,培養學生過硬的翻譯能力。過硬的翻譯能力是學生在職場立足的基本要求。文軍在有關翻譯能力的研究中以“翻譯能力”來指代翻譯專業的培養目標,[23]4由此可見,翻譯能力是翻譯專業培養目標的核心。關于翻譯能力的構成因素和如何培養翻譯能力,翻譯專業教師必須做到心中有數,國內外學者對此已有較多的論述可供參考,例如:DevelopingTranslationCompetence(該書共收錄了17篇論文, 根據論述的側重點分為翻譯能力界定、翻譯能力培養和翻譯能力評價等三部分)、《以翻譯能力為中心的翻譯專業本科課程設置研究》[23]2-7《翻譯能力與翻譯行為關系的理論假設》[34]《論翻譯能力及其培養》[35]《翻譯課程模式研究:以發展翻譯能力為中心的方法》[36]《翻譯能力研究——構建翻譯教學模式的基礎》[37]等。
第二,培養學生翻譯職場所需的職業技能。傳統概念中的翻譯教學所培養的只是可以獨自完成口譯或筆譯工作的專業人才。這樣的人才已經不能滿足翻譯產業化發展的需要,或者說算不上一個嚴格意義上的職業翻譯。一個職業翻譯在完成翻譯任務時必須做到速度快、質量好。人的時間、精力、記憶力都是有限的,必須借助于計算機技術、網絡資源、翻譯軟件等實現資源共享、協作翻譯、分享智慧,從而提高速度、保證質量。另外,如今翻譯行業的運作模式多數是以翻譯項目為依托的團隊活動,工作崗位除了專職翻譯外,還包括翻譯項目管理、譯審和高級譯審、質控、語料管理、譯員培訓與開發、專業排版、編審、審校等工作。在有些機構中專稿編寫、采編翻譯、信息管理等都可以歸為專業翻譯。一個翻譯項目的完成要經過翻譯業務洽談、審閱原稿、編寫術語、分稿、譯稿、合稿、審核譯稿、排版、終審等多道工序。[7]54翻譯公司不僅需要譯員,更急需具備翻譯能力的管理、市場和技術人才,即具備職場所需的職業技能的翻譯專業人才。
第三,培養學生作為職業譯者所需的可持續發展的素質。畢業生要在翻譯職業生涯中持續發展,除了掌握過硬的翻譯能力和翻譯職場所需的職業技能,還必須掌握翻譯基本理論知識,學會思考和研究,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如果只教學生如何譯,不教如何分析、思考和研究,缺少理論支撐,培養出來的學生發展潛力和前景就十分有限,達不到高等教育的目標。[28]42任何行業都有從業規范或職業操守。對翻譯行業而言,保密、公正、按時、準確、尊重客戶、公平交易、謝絕自己所不能勝任的翻譯任務、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和技能等都是譯者必須遵守的基本而且重要的規范,“社會需要具有良好作風的翻譯”[16]48。畢業生要在翻譯生涯中取得大的成就,精益求精的精神不可或缺。何剛強教授認為,為了學生在職業生涯中的茁壯成長,翻譯專業的教師需要在責任心、敬業精神、精益求精的態度等多方面對學生進行“循循善誘”。[2]29
三、翻譯專業人才培養中教師應具備的素質
為發揮好在翻譯專業人才培養中應有的作用,翻譯專業的教師至少應具備以下幾方面的素質:
1.具有正確的教育理念
不少人誤認為會外語就會翻譯,外語人才就等于翻譯人才。會外語的確就具備了一定的翻譯能力,但并不意味著具備真正的專業翻譯能力。幾十年來我國培養了大量的外語人才,但真正優秀的翻譯人才卻十分缺乏。[19]2正因為如此,國家才批準設立翻譯本科專業和MTI學位點。“翻譯教學脫胎于外語教學,與外語教學具有本質上的區別。”[1]4-5對此,翻譯專業的教師要有清醒的認識,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根據翻譯專業的教學規律,開展技能化、語境化和專業化的教學,才能把學生導入專業翻譯和職業軌道。美國蒙特雷國際研究學院的鮑川運教授和MTI教指委主任委員、中國外文局黃友義副局長都曾經強調過教育理念的重要性。[7]47[15]50遺憾的是,一些教師和學校領導的教育理念仍不到位,[38]端正翻譯專業教育理念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2.具有職業翻譯經驗,熟悉行業運作模式
前文已經提到,翻譯專業的畢業生必須具備過硬的翻譯能力和翻譯職場所需的職業技能。這就要求翻譯教師也必須具備過硬的職業翻譯能力和懂得翻譯職場需要哪些方面的職業技能。關于翻譯人才培養,國際大學翻譯學院聯合會(又譯為國際翻譯院校聯盟,International Permanent Conference of University Institutes of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簡稱 CIUTI)主席Hannelore Lee-Jahnke教授認為,“無論口譯教師還是筆譯教師都要有實踐經驗,否則不具備教師資格”[6]81。但現實是,“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翻譯師資無非有兩個主要的來源,一是聘用有實務經驗的職業人員從教,二是原來從事外語教學的教師改行教翻譯。前者多見于研究生層次的專業翻譯教學,后者則多見于本科翻譯教學”[7]45。目前,大部分翻譯教師從教外語改行教翻譯,翻譯實務經驗參差不齊。“有些院校教翻譯的人并沒有什么翻譯實踐經驗,這種情況令人擔憂。”[6]78
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除派送教師接受高水平的翻譯師資培訓、引進社會上有翻譯實踐經驗的人從事翻譯教學外,切實可行的辦法之一是教師自己主動尋找實踐機會。例如,可以為翻譯公司做兼職翻譯,如有機會介入翻譯公司整個翻譯項目各個環節的工作會更有幫助。當然,非中心城市翻譯專業的教師獲得為翻譯公司做兼職口譯的機會相對較少,但由于網絡帶來的便捷,無論身在何處,只要是互聯網通達的地方,都可以為千里之外的翻譯公司做兼職筆譯。通過實踐獲得了職業翻譯經驗,熟悉了行業運作模式,就能逐漸把自己鍛煉成會“拳打腳踢”的翻譯專業的教師。[2]25
3.具有開展翻譯教學研究和理論研究的熱情
翻譯專業對教師的翻譯實踐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但翻譯專業教師應避免走向新的誤區,即在重視翻譯實踐能力的同時,忽略翻譯教學研究和理論研究。翻譯專業教師應該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積極探索翻譯專業教學規律,研究翻譯學術問題,在正確的理論指導下開展翻譯人才培養工作。大部分翻譯專業教師是從英語專業轉行而來的,他們更應加強教學研究,首要的任務是了解翻譯專業和英語專業的異同,熟悉翻譯專業的培養目標,研究教學方法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發展的方法。夏紀梅和Arnold均提出教師除傳授專業知識、技能外,還需要培養學生自我發展的能力。[39-40]這當中,尤其是教學方法需要深入的研究,例如具體課程的設計、教案的編寫、課堂活動的安排、圍繞翻譯技能設計安排教學、教學資料的選擇與難度的掌握、翻譯質量的評估、各種類型翻譯的具體教學手段等。另外,翻譯學術研究同樣重要,翻譯專業的教師要系統了解、掌握翻譯理論知識,熟悉翻譯理論的國內外發展動向,努力做到博采眾長,用以指導教學實踐。如果翻譯專業的教師具備豐富的翻譯理論知識,翻譯課就會從技術層面的操作上升到理論層面的歸納, 給學生以高屋建瓴的啟迪,[3]31讓學生能對翻譯實踐中碰到的問題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四、結束語
自翻譯本科專業和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教育開辦以來,翻譯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受到了高度重視,舉辦的培訓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畢竟只有一部分教師接受了培訓,而且由于時間短,培訓只能針對某些重要方面進行。而翻譯專業人才培養對教師的要求較高,要求教師做到能“拳打腳踢”,同時擔任teacher/lecturer, speaker, communicator, facilitator, translator/interpreter, manager, researcher等多種角色。可見,翻譯專業教師主體的人才培養能力和水平的提升需要靠自身長時間有針對性的努力。專家們對翻譯學科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的研究對廣大翻譯專業教師有著許多的啟示和幫助。本文對部分重要研究成果進行了簡要的梳理,對教師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和應具備的素質進行了探討,希望能激發教師從專家研究成果中汲取營養的熱情,對教師們在自我發展過程中明確努力方向有所幫助。
[參 考 文 獻]
[1]仲偉合,穆雷.翻譯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J].中國外語,2008(6):4-8.
[2]何剛強.精藝諳道, 循循善誘——翻譯專業教師須具備三種功夫[J].外語界,2007(3):24-29.
[3]陶友蘭.新形勢下我國翻譯專業師資建設的思考——首屆全國翻譯專業建設圓桌會議 (師資建設專題 ) 綜述[J].外語界,2007(3):30-34.
[4]MTI教指委. 翻譯碩士專業學位培養院校名單[EB/OL].(2014-07-07)[2015-11-01].http://cnmti.gdufs.edu.cn/info/1017/1095.htm.
[5]楊利娟.全國翻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2013年年會在河南大學舉行[EB/OL].(2013-05-07)[2015-11-01].http://edu.cyol.com/content/2013-05/07/content_8362230.htm.
[6]張文,沈小燕.國際大學翻譯學院聯合會主席Hannelore Lee-Jahnke教授訪談[J].中國翻譯,2012(2):78-81.
[7]鮑川運.翻譯師資培訓: 翻譯教學成功的關鍵[J].中國翻譯, 2009(2):45-46.
[8]易林,田雨.逐漸走向成熟的中國翻譯研究——2005年中國譯學研究述評[J].中國翻譯,2006(2):51.
[9]仲偉合.高等學校翻譯專業本科教學要求[J].中國翻譯, 2011(3):20-24.
[10]柴明颎.對專業翻譯教學建構的思考——現狀、問題和對策[J].中國翻譯, 2010(1) : 54-56.
[11]吳青.本科翻譯專業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談北京外國語大學翻譯專業教學理念[J].中國翻譯, 2010(2):39-43.
[12]何剛強.傳統、特色、師資——本科翻譯專業建設之我見[J].上海翻譯, 2007(3):49-51.
[13]許鈞.從國家文化發展的角度談談翻譯研究和學科建設問題[J].中國翻譯,2012(4):5-6.
[14]黃友義.社會需要更多的實用翻譯人才[J].中國翻譯,2007(1):47-48.
[15]黃友義.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教育的發展趨勢與要求[J].中國翻譯,2010(1):49-50.
[16]莊智象.我國翻譯專業建設: 問題與對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7.
[17]莊智象.關于我國翻譯專業建設的幾點思考[J].外語界, 2007(3):14-23.
[18]穆雷,鄭敏慧.翻譯專業本科教學大綱設計探索[J].中國翻譯,2006(5):3-7.
[19]武光軍.復合型翻譯人才:我國翻譯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與改革方向[J].外語界,2011(3):2-8.
[20]郭英珍.翻譯專業的翻譯教學探索——以河南師范大學的本科教學實踐為例[J].上海翻譯,2010(3):53-55.
[21]韓子滿.教師職業化與譯者職業化——翻譯本科專業教師隊伍建設中的一對矛盾[J].外語界,2008(2):34-39.
[22]張瑞娥.中國翻譯師資現狀與角色實現[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2(4):82-85.
[23]文軍,李紅霞.以翻譯能力為中心的翻譯專業本科課程設置研究[J].外語界,2010(2):2-7.
[24]蘇廣才.地方院校開設翻譯本科專業的思考[J].外國語文, 2009(5):93-96.
[25]王傳英,崔啟亮.本地化行業發展對職業翻譯訓練及執業認證的要求[J].中國翻譯, 2010(4):76-79.
[26]王傳英,閆栗麗,張穎麗.翻譯項目管理與職業譯員訓練[J].中國翻譯, 2011(1):55-59.
[27]祝朝偉.現狀、問題與對策:重慶市翻譯教育發展研究[J].外國語文,2014(1):106-111.
[28]張美芳.外語教學如何迎接21 世紀的挑戰?——香港高校的翻譯教學給我們的啟示[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1(1):42-44.
[29]曹建新.臺灣大學翻譯專業人才的培養[J].外語教學與研究, 1998(4):74-76.
[30]王斌華,穆雷.國外專業口譯教學的調研報告——兼談對我國翻譯專業辦學的啟示[J].外語界,2012(5):24-33.
[31]李平,陳禪.他山之石——介紹曼徹斯特大學翻譯專業[J].中國翻譯,2005(3):65-67.
[32]朱錦平.從澳大利亞高校的翻譯教學看專業化翻譯教學體系的建構[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9(5):76-80.
[3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17.
[34]姜秋霞.翻譯能力與翻譯行為關系的理論假設[J].中國翻譯, 2002(6):13-17.
[35]文軍.論翻譯能力及其培養[J].上海科技翻譯, 2004 (3):1-5.
[36]文軍.翻譯課程模式研究:以發展翻譯能力為中心的方法[M].北京: 中國文史出版社, 2005.
[37]苗菊.翻譯能力研究——構建翻譯教學模式的基礎[J].外語與外語教學, 2007(4):47-50.
[38]MTI教指委.全國翻譯碩士教指委2010年年會暨擴大會議召開[EB/OL].(2010-03-20) [2013-02-01].http://www.kouyi.org/MTI/info/1211.html.
[39]夏紀梅.外語教師發展問題綜述[J].中國外語,2006(1):62-65.
[40]ARNOLD J.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 Research Press, 2000:34-37.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3318(2016)02-0079-05
作者簡介:謝先澤(1966-),男,四川榮縣人,成都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英語語言文學博士,研究方向為翻譯、歐美文化。
收稿日期:2015-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