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武
林企如何突出山區植樹造林技術的要點
王光武
(撫遠市林業局,黑龍江 撫遠 156500)
受到林企經濟條件和山區自然環境的限制,山區在植樹造林技術應用的過程中出現了技術細節不突出、技術要點失誤、技術應用不嚴格等一系列缺陷和隱患,導致山區植樹造林成活率、質量長期徘徊在較低水平。研究以林企的視角對山區植樹造林技術進行了思考,提供了山區植樹造林技術在林企實際具體應用的要點,希望對強化和突出山區植樹造林技術要點有所啟發。
林企;山區植樹造林;造林技術;補栽;撫育
作為林區要重視山區植樹造林技術的具體應用,要從山區植樹造林的過程,山區植樹造林技術的要點出發,把握山區植樹造林技術實際運用的關鍵過程和環節,為山區植樹造林技術應用提供有效的支撐與運作平臺。
1.1山區播種造林法
在交通不便、地形起伏較大、自然環境較差的區域,可以利用播種的方法進行山區植樹造林,山區植樹造林方法的實質是將目標苗木種子以人工、機械的方式直接播種于造林地,進而實現山區植樹造林目標的基本方法。從技術和方法解讀的角度上看,播種造林在程序、成本、效率上有著極大的優勢,在大面積山區植樹造林,特別是特殊地域播種造林具有獨特的價值。但播種造林法同時也在立地條件、種子品種、種子質量、水土環境、自然生態上有嚴格的要求,特別是在各種自然災害、病蟲害、動物等因素的影響下,會大大降低山區植樹造林的效率和質量,進而出現反復播種、重復造林等問題,影響山區植樹造林的造價和效率。在播種造林過程中要注意三個環節:一是要做好播種地的整地和清理工作,優化立地條件,特別是要確保土壤中水分的充足。二是要做好不同播種方法、不同播種機械、不同播種技術的應用工作,要根據造林地和山區植樹造林設計要求,采用散播、條播、塊播、穴播等不同方式,提升播種的效率,確保播種成活率。三是要做好播種種子的處理和保護,要規范進行儲藏、消毒、催芽等工作,提升種子和幼苗的抗病與抗旱能力,確保播種效果和播種質量。
1.2山區植苗造林法
植苗造林法是利用一定年份的苗木作為植樹造林材料,通過移植的方式進行苗木造林的技術,是近些年山區植樹造林的主要技術和根本方法。植苗造林的材料基礎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苗木,因此對不良立地條件、嚴酷自然環境有著較強的適應性和抵抗能力,通過一定時間的緩苗就可以實現穩定生長。但是植苗造林法在造價上有過高的缺陷,植苗過程中、運輸過程中會出現對苗木根系、苗木葉莖的擠壓、變形等危害,容易出現苗木因水分過度蒸發和枝體受損而產生死亡等問題。山區植苗造林過程中要注意如下問題:一是做好植苗的出圃撫育,要適當澆灌和通風,建立苗木新的水分平衡,為苗木植苗做好準備。二是規范起苗的過程,將選苗、分級、剪修、檢查等工作形成一系列操作技術規范,通過嚴格管理,提高苗木的整體質量。三是在苗木運輸過程中和造林過程前要做好水分保持,可以通過灑水、假植等手段抑制苗木水分流失過多,盡量壓縮運輸和造林的時間。四是苗木栽植中要做好根系保護,同時要做好苗木灌溉和初期撫育,以確保苗木能夠得到足夠的水分,盡快適應山區自然環境。
1.3山區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以樹木孽生這一生長現象作為繁殖和造林的基礎,以林木營養器官(枝干、根莖等)為造林材料直接進行山區植樹造林的技術類型。分殖能夠穩定苗木性狀,節省育苗時間和節約山區植樹造林費用,在特殊山區植樹造林工程中分殖造林以技術簡單、操作方便、高成活率的特點得到廣泛應用。幼樹初期生長較快,而且在遺傳性能上保持母本的優良性狀。但要求有立地條件較高的造林地,同時分殖造林材料來源,受母樹的數量與分布狀況的限制,這種方法主要用于適用營養繁殖的樹種,如松樹、楊樹、柳樹,等等。
2.1山區造林地的清理
山區植樹造林前必須進行造林地清理工作,這是山區自然條件、地理環境的限制和植樹造林工程的要求而共同決定的。造林地清理得效率和質量高,造林地整地、植樹造林的效率就高,苗木生長的狀態就旺盛;反之,沒有對造林地灌木、藤蔓、雜草進行全面清理,就會影響到整地、造林的速度和質量。山區植樹造林過程中造林地清理主要以跡地清理、伐根清除、倒木清理、梢頭焚燒、站桿清除、割灌除草為主。在造林地清理中要結合造林計劃、山區特點、工程設計差異化選取清理方式,在條件允許、造林面積較大的區域可以選擇全面清理的方式;在條件受限,造林技術要求特殊的條件下,可以選擇塊狀或帶狀的方式進行造林地清理。
2.2山區造林地的整地
立地條件的好壞與高低決定山區植樹造林的質量,作為山區植樹造林技術的重點環節,整地技術就是通過對土壤、地勢、區域的改造,實現對山區植樹造林區域立地條件的優化。整地環節要結合山區土壤層厚度、土壤肥力、起伏規律、地下水分布、植樹造林規劃、造林苗木生長和造林技術等主要要素,實現對立地條件的有效提升,進而做到對山區植樹造林質量和效率的基礎性保障。
從山區植樹造林的實際情況看,在造林后的一個月左右要進行山區植樹造林苗木的全面檢查,要對工程區域的苗木認真而完整地檢查一遍,確定苗木的緩苗狀態,同時標注發育不良、發芽速度過慢的苗木,對于死苗要做好鑒別和登記,做好苗木的更換。對于不能動的苗木要確定其原因,以便采用針對性措施加以解決;對于死苗要進行具體情況的檢驗,同時進行苗木補栽,以確保山區植樹造林的質量和成活率。
要保證山區植樹造林成活率,必須及時對苗木進行全面、系統、長期、科學的撫育工作。傳統撫育山區造林林木的時間一般以工程結束后的15d開始,為了提升山區植樹造林成活率和成材效率,必須提前撫育時間,在山區植樹造林后的3d內就應該進行第一次苗木的撫育。初次撫育以灌溉、培土為主,在樹穴內部澆灌5~10L水,同時以苗木根莖為中心,以10cm為半徑進行覆土,優化新植苗木的生長環境和條件,促進苗木發育和成長,提升山區植樹造林成活率。第二次撫育時間要在初次撫育的12d開始,主要以除草、覆土、灌溉為主,為新植苗木提供優良的空間環境、水分和溫度環境,確保苗木成活率。其后的撫育可以根據山區植樹造林設計,山區自然地理條件,苗木品種等因素,根據山區植樹造林技術的要求有步驟、按規劃進行。
[1] 張宏偉,焦樹林.植樹造林的方法及在楊樹造林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10):110-112.
[2] 劉保衛.植樹造林技術與管理方法探討[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0,(12):222-224.
Points of how to protrude afforestation technology in mountain areas
WANGGuang-wu
(Fuyuan Forestry Bureau,Fuyuan 156500,China)
Restricted by forest enterprises'economic conditions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in mountain areas,the afforest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mountain areashasappeared a seriesofdefectsand hazardssuch as technicaldetails are notprominent,technicalpointshavemistakes,and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snotstrict,resulting in long-term low level ofafforestation survival rate inmountain areas.This studymade thinking on afforestation technology inmountain area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restenterprises,provided the pointsof forestenterprises'actual specific applications on afforestation in mountain areas,hoping to strengthen and highlight techniquepointsofafforestation inmountain areas.
Forestenterprises;Afforestation inmountain areas;Afforestation techniques;Replanting;Tending
S725
A
1674-8646(2016)04-0030-02
2016-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