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長青,林思佳
淺析黑龍江省墾區農業可持續發展問題
張長青,林思佳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黑龍江 大慶 163319)
黑龍江墾區有著富饒的土地資源和豐富的自然資源,這些得天獨厚的資源條件都為墾區的發展提供基礎條件和物質儲備。黑龍江省農墾區是我國最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在我國可持續發展中占據重要戰略地位,研究黑龍江可持續發展問題對我國農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黑龍江墾區;可持續發展;墾區建設
自1949年開始創建國有農場的半個多世紀以來,黑龍江墾區范圍逐步擴大,發展至今已經有5.43萬km2的土地,黑龍江墾區土地面積占到全省土地面積的25%。黑龍江墾區人均耕地水平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3倍。黑龍江地理優勢和資源優勢使農業大規模生產成為可能,黑龍江墾區平坦土地適合現代化大規模機械作業。黑龍江墾區旱田作業機械化率和水田作業機械化率都達到了70%以上,旱田作業基本實現了全機械化生產。黑龍江墾區良種繁育不斷完善,實現95%以上機械播種作業,黑龍江墾區的糧食作物優質品種占全區播種面積的90%以上。黑龍江墾區農業產業化發展逐步形成,各企業實現農產品加工的工業增加值達到20余億元,各龍頭企業實施名牌戰略,積極開拓國外市場。北大荒白酒、完達山奶粉等產品已經成為國內馳名商標[1]。
在生態環境方面,黑龍江墾區率先被國家確認為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利用農產品資源優勢的綠色農產品得到快速發展,為綠色食品加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又進一步推進了墾區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2013年黑龍江綠色食品及綠色食品監控面積達到14萬hm2。為了能夠更好維持墾區的發展,黑龍江在建設的同時也在治理,進入21世紀,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積28萬hm2,小流域治理面積4.4萬hm2工業排放物基本達到了國家規定的指標。
第一,墾區科技創新能力較弱。雖然近些年黑龍江省農墾區的農業科技創新能力整體不斷提高,但其成果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仍存在相當大的差距。黑龍江墾區到目前為止仍沒有取得獨有且具有較高水準的科研成果,其根本原因為黑龍江墾區農業自主研發能力弱。同時,墾區由于缺少頂尖的科研人員,也致使墾區發展不夠平衡,這些因素都直接或間接影響著黑龍江省墾區的科技創新能力。
第二,墾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缺少核心競爭力。黑龍江省科技和經營管理水平的提升,促進了農業生產種植和土地生產率的增加。與此同時,畜牧業和漁業等附加產品的質量也都得到了提升,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黑龍江墾區的農副產品在國際上得到了更廣闊的空間,其出口趨勢是適應國際市場需求的表現。但目前墾區80%的企業仍在進行最初級的農產品加工,大多數企業只是依附在農墾區農產品原有的品牌知名度,沒有自己獨立拓展市場的能力,致使企業無法快速發展,生產的農產品品質水平較低,在經濟市場上缺少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第三,墾區生態與農業資源利用不合理。黑龍江墾區居民人均占有森林面積較高,但人均耕地、草地和水域資源水平較低,且常年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再加上現代化種植技術中化肥、農藥、農膜的大面積使用,造成了對墾區環境的破壞,使得農業生態可持續發展處于不利狀態,因此黑龍江墾區須將其農業朝著更有利于環境維護的方向發展。
3.1大力發展科技興墾戰略
建立與墾區建設及當地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科技創新體系。黑龍江農墾區在注重實踐的同時也要加快理論研究和科研進步,促進科研機構的改革以研發適應農業發展的應用技術,增加其市場競爭能力。具有特點的黑龍江墾區經營模式應當以企業作為龍頭,通過市場導向,將高新技術作為發展重點。墾區還應建設并培養有素質的高端人才隊伍,重視人力資源開發。墾區須將現代化信息網絡建設融合到產業化調整當中,通過電子商務、網上交易等無形市場和期貨市場將國內外市場融合,加快產品多元化發展,提高加工轉化增值率,延長產業鏈條和擴大農產品出口創匯。
3.2以綠色食品為主,優化農業產業結構
結合墾區現代化的發展目標,企業應主要發展綠色食品基地的建設,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嚴格按照綠色食品的生產標準,規范生產流程并實行科學化的企業管理制度。牲畜養殖業要嚴格按照綠標要求,保證牲畜飼料無污染、無添加劑,同時采取綜合性的措施及時有效的防止牲畜接觸污染源。墾區企業應在現有綠色品牌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總量,增加墾區綠色食品品種。同時,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建設一批高標準、大規模適合黑龍江墾區本土發展的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加大監管力度,確保綠色食品生產質量和北大荒品牌信譽。黑龍江墾區的可持續發展應著重解決經濟效益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以市場為導向、以高效為核心調整一、二、三產業結構,使經濟結構達到較為合理的水平。將農墾區主導產業集中在米、面、油、乳、脂、大麥、藥、種子、機械、酒等方面,抓好基地建設,為種植戶和養殖戶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和充足的原料,提高產品品質和經濟效益,將畜牧業和綠色食品發展作為新的增長點。
3.3合理利用農業資源,改善生態環境
目前黑龍江省農墾區農業資源和環境可持續能力較差,表現出較為嚴重的資源浪費和環境破壞問題,因此,應當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效率,構建健全的農業技術體系,實現高效生產與環境可持續性的共同發展。在土地資源、動植物資源以及肥料等方面挖掘潛力,改變傳統過度墾荒、破壞森林資源的掠奪式經營方式,通過植樹造林改善水土流失問題,還原土地有機質含量,改善生態環境。進一步完善墾區國家級生態示范基地建設,加強對濕地的保護力度,黑龍江三江平原在墾區范圍內擁有濕地59.66萬hm2,素有“東亞之腎”的美譽,因此保護墾區濕地不僅為當地環境保護做出了貢獻,也造福了整個東亞地區。要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就要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增強農業的防災抗災能力,加強對環境的綜合治理。
黑龍江墾區的可持續發展研究,對我國未來農業可持續發展以及三農問題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代表意義。在我國加入WTO新經濟常態的宏觀背景下,黑龍江省應當抓住機遇發展為農業強省,繼續發揚北大荒精神迎接市場競爭和環境壓力所帶來的挑戰,深入改變傳統農業發展模式,走農業可持續發展道路。
[1]《黑龍江墾區統計年鑒》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中國統計出版社.
[2] 鄒積慧.黑龍江墾區農業可持續發展創新問題研究[D].哈爾濱:東北農業大學.
[3] 車明誠,儀秀琴,王慧穎.黑龍江墾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特殊性與對策[J].農業技術經濟,2003,(03):40-44.
[4] 付洪壘,王夢良.黑龍江墾區農業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J].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學報,2003,(02):120-122.
[5] 楊鑫.黑龍江墾區現代化大農業發展問題研究[D].哈爾濱:東北農業大學.
Analysis of sustainable develop ment of Heilongjiang reclam ation area
ZHANGChang-qing,LIN Si-jia
(SchoolofEconomicsand Management,Heilongjiang BayiAgriculturalUniversity,Daqing163319,China)
Heilongjiang reclamation area has fertile land and rich natural resources,these unique conditions provide basic conditions and material reserv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clamation area.Heilongjiang reclamation area is the most important grain production base,which occupie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position in Chin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research o 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eilongjiang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hina'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Heilongjiang reclamation area;Sustainable development;Reclamation area construction
F327
B
1674-8646(2016)04-0150-02
2016-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