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麗,唐 燁
(臨江市農村經濟管理服務中心,吉林 臨江 134600)
農業經濟管理與信息技術的有效結合
董文麗,唐 燁
(臨江市農村經濟管理服務中心,吉林 臨江 134600)
針對目前中國農業經濟管理的現實情況,探討了把信息技術使用在農業經濟管理中,使二者進行結合的效果。通過分析提出了有效的對策,將農業經濟管理發展為信息化管理,保證農業的增收和農民收入的增加。
信息化;農業經濟管理;有效結合
中國的基礎產業是農業,農業是中國的第一產業,農業在中國的國民經濟中屬于特別主要的支柱,對國家的發展起著很大的作用。1978年以后,中國農業的發展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農業產品的生產率每年都有所提升,農業經濟的增長方式也發生了變化,從以前的粗放型經濟發展為科學的集約型經濟。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下,人們對農業可以更好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農業的信息化是國民經濟信息化的主要構成因素,現在農業經濟發展不只是決定在農業的投入方面上,信息技術使用更是影響農業生產水平和效率的重要因素。把信息技術使用在農業的經濟管理中,將它們進行有效的結合,是現代化農業發展趨勢,也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法。
農業信息化指的是從農業的生產到農業產品的銷售每個重要的環節都要使用信息技術開展營銷。詳細的說就是在農業范圍里,把信息技術的最新成果在農業生產中進行使用,將信息技術進行全方位的使用。它可以有效實現和發展農業的決策體系和管理系統的結合,促進農業在生產效率方面的提高,保證科學的管理。
我們要注意,信息技術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使用不是簡單過程,涉及的內容非常多,應該進行全面的實施信息的管理。詳細來看就是要實現農業資源、農業教育、農業技術和農業市場的信息化,必須要把現代化的信息技術使用在農業的經濟管理每個環節中,才可以實現農業完成現代化的建設。
隨著中國農業的發展水平近些年來穩步的提高和政府對農業的重視提高,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大背景下,在農業的經濟管理中使用最新的信息技術成為一個主要的趨勢,信息技術對農業的經濟管理有很大的作用。
2.1 對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小康社會有很大幫助
近幾年,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非???,現代化的技術行業在進行持續的發展,建設社會主義小康社會,保證城鄉共同進步和發展是政府所關注的。伴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在農業的經濟管理中使用信息技術現在已然成為農業發展的趨勢,可以提高農村現代技術的水平,推動農村更好的發展。
2.2 有力的推動農村經濟進行產業化的升級
當下的市場經濟開始全面的開放,而信息技術的使用將會把農業經濟推到社會制高點。農業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農村經濟需要進行產業化的升級才可以適應現在的形勢,強化農村間的聯系,走農業化經營的道路才是應對之策。
2.3 對于培養專業農業人才有推動作用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農業經濟的發展與農業經濟管理實現現代化不能缺少科學技術的支持,也不能離開產業的經營。把信息在農業經濟管理中進行使用,可以提高農業知識在傳播方面的速度,強化農業地區之間的聯系,爭取將農業技術進行普及,保證技術的創新和發展,這樣才可以培養出素質高的農業人才。
2.4 利于改變傳統農業的經營方式
中國因為農業的發展歷史非常長,而傳統的農業在經營和管理方面非常單一,中國的農業在全球的競爭力很弱。將信息技術在農業的經濟管理中去使用,主要是利用生物工程的技術等這些措施去轉變傳統農業的一些問題,逐步把農業產業化經營進行更好的發展,把農業的發展變為資源的密集型,最后徹底改變以前傳統農業的形式,進行新型農業經營方式。
2.5 可以有效的使農民進行經濟效益的增長
有關的數據統計顯示,一些農業的生產地區事實上并不是因為農產品的產量少而發生的經濟方面的貧困,真正導致農民收入低的原因是農民沒有辦法正確的掌握有關市場的最新信息,而他們的農產品銷售策略也跟不上市場的瞬息萬變。因此,必須要保證實現農業經濟信息的管理,將現代化的技術進行充分的發揮,一定要堅持市場的主要導向功能,幫助農民掌握市場的信息,做出科學的營銷策略,提高他們的收入。
其一,農民缺少信息化的意識。農民對信息技術認識是非常有限的。大部分的農民都是在很偏遠的地區居住,他們的教育水平非常有限,農民的思維嚴重跟不上社會發展的趨勢,他們對新的技術和設備缺少了解,大部分的農民封建思想很大,他們自以為種植經驗豐富,不屑于信息技術的發展和使用,這會嚴重阻礙農業經濟的發展。
其二,在資金的投入方面沒有達到標準,信息技術就不能進行現實的施行。信息技術的使用其實并不是非常簡單的過程,它不但需要農民有基本的知識,還要有大量的資金投入。盡管這些年來政府在農業資金的投入上也在努力的加大,可是相當一部分的地方農業把資金用在其他的地方,這就導致農業在信息化的建設方面步履維艱。
其三,農業的信息資源缺少必要的整合。中國有的農業地區雖然是按政府的要求進行發展,不過還是有很多的問題,其中最顯著的一個就是農業的信息資源非常缺乏。地方一部分的農業網站發布的信息不但缺乏權威性,還沒有做到及時的信息更新,這樣不能充分的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作用。
其四,專業的信息技術人才非常缺乏。農業經濟管理的趨勢是信息化,可是因為信息技術有一些復雜,中國現在擁有優秀技術的專業人員非常缺少。
4.1 強化宣傳的力度,將農民進行信息技術使用的意識進行提高
農民是農業建設主要的力量,提高農民的思想和意識是發展信息技術和農業經濟管理結合的關鍵因素。所以政府和地方必須要強化宣傳的力度,積極的宣傳農業信息技術的效果和重要作用。同時農業地區要組織農民培訓,請專業人員對廣大的農民講解信息化給大家帶來的便利以及對農業生產有效的作用,提高他們的素養,為了下一步的發展進行基礎的奠定。
4.2 提高資金的投入
農業經濟管理和信息技術結合一定不能缺少大量資金注入,中央政府需要制定可行的資金投入方案,結合不同農業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政策的制定,幫助農業地區早日的實現信息化的建設。地區需要把資金的使用用到實處,確保信息技術可以在農業經濟管理中順利的實現。
4.3 保證農業信息資源的整合
信息化設備與技術在進行完善以后,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是要確保農業的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轉變以前傳統農業信息比較單一化的不足。
伴隨著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完善,農業在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變得越來越重要。以前傳統的農業經濟管理模式不能適應當前的社會發展形勢,因為它已經對農業產業化經營起到了阻礙作用,必須要進行改革。把信息技術使用在農業的經濟管理中不但是趨勢,也是推動農業發展的最好方法。它可以提高中國的農業經營規模,實現農民在經濟方面的增收。政府需要加大資金的投入,加大對農民在認識水平方面的培訓,等等,這樣才可以推動中國農業的繁榮。
[1] 王麗莉.淺談信息化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16):142-144.
[2] 楊慧.淺談信息化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J].達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Z1):185-186.
[3] 王忠.信息化在濰坊現代農業發展中的作用與對策[D].山東農業大學,2016.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ONG Wen-li, TANG Ye
(Linjiang Rural Economy Management Service Center, Linjiang 134600, China)
In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agricultural economic management,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effect of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agricultural economic management. It puts forward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to ensure the increase of yield and farmers′ income.
Informatization; Agricultural economic management; Effective combination
2016-09-15
董文麗(1970-),女,農業經濟師。
F327
B
1674-8646(2016)22-01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