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錦華
福安市人民政府羅江街道辦事處
精準扶貧機制實施的政策和實踐困境
陳錦華
福安市人民政府羅江街道辦事處
現階段我國扶貧的瞄準機制已經從縣級轉變成為戶級瞄準和村級瞄準,這體現了扶貧瞄準的單元逐漸下沉及其精度逐漸提高。就理論而言,扶貧瞄準精度的提高對于提高扶貧資源的利用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在實踐的過程中卻發現,扶貧瞄準機制卻面臨著政策和現實兩方面的挑戰。
瞄準機制;精準扶貧;實踐;困境
習近平主席在2013年11月考察湘西時提出了精準扶貧的理念,即扶貧必須要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精準扶貧切勿空喊口號,目標也不要好高騖遠。隨后,國務院扶貧辦和中央辦公廳在精準扶貧理念的基礎之上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在我國各地區先后開展了精準扶貧的相關工作并取得非常明顯的效果。但是就近幾年精準扶貧的實踐工作而言,仍然因為個別因素而使得不能最大限度的實現精準扶貧,這就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對其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努力研究出科學合理的解決措施。
1.1 貧困農戶的不利觀念會影響精準扶貧的實施
根據我國多年的扶貧工作來看,很容易會發生一下兩種結果:其一往往是因為貧困群體具有不好的名聲而使得部分貧困農戶自己放棄了接受扶貧的機會;其二則是貧困農戶為了能夠獲取更多的扶貧資源而不愿意脫離貧困,他們往往會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去爭取接受扶貧的機會。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貧困農戶錯誤的思想觀念而導致的,因為他們對精準扶貧沒有正確的認識,有的貧困農戶往往將接受扶貧看做是恥辱而放棄接受扶貧的機會,有的貧困農戶則把扶貧看做是致富的捷徑,運用各種方法來爭取接受扶貧的機會,從而極大的影響了精準扶貧的順利開展。
1.2 精準扶貧政策本身存在缺陷
實施精準扶貧機制必須要有與之相匹配的信息管理、資金使用以及績效考核等制度對其進行保障。但因為對短期扶貧工作給予了太高的期望而使得對實施精準扶貧有了非常苛刻的要求,這就導致了扶貧信息的動態管理出現了高昂成本與現實需求之間的矛盾,從而使精準扶貧在制度方面的缺陷為實施精準扶貧帶來嚴峻挑戰。這主要體現以下三方面:首先,期望精準扶貧短期內就取得較好的效果就可能會造成扶貧的精確度比較低;其次,部分專項扶貧資金被明確規定了用途,這可能不符合貧困農戶的實際需求;最后,農戶貧困的程度實際上是一個變化的動態概念,如果僅僅是根據建立檔案是很難判斷其貧困程度的。
1.3 貧困識別在技術方面的困境
通過對精準扶貧相關的制度政策進行仔細分析就會發現,現階段貧困農戶最主要的識別方式就是程序識別法,該方法需要經歷的五個程序主要包括:農戶自己申報—村民以民主的方式進行評議—當地扶貧部門進行調查—各部門審核—公式貧困農戶名單。雖然程序識別法能夠精準、民主的識別貧困農戶,最大限度的避免在識別過程中出現暗箱操作的問題,但是同時該方法還存在兩方面技術問題:其一個別遭到排斥的貧困農戶是不能被識別的。程序識別法往往不能對比貧困農戶的實際困難程度,因為不同的村組定義貧困的標準也是不一樣的;其二,很難保證貧困農戶識別的精度。盡管該方法具有一定的優勢,但是其識別成本很高也是不可忽視的,所以在實際的識別過程中部分地區往往沒有根據相應的識別程序進行,而是運用了自己認為合理的方式,這就無法保證貧困識別的精度。
2.1 建立健全精準扶貧的考核機制
現階段,我國主要是通過農村當地的貧困線以及貧困人口的消費和收入指標來考核精準扶貧的,這樣的精準扶貧考核機制就造成現階段我國精準扶貧工作往往會有很多急功近利的想法,太過于注重短時間內改善貧困農戶的收入問題,且忽略了貧困農戶收入的全面提高和長期發展。因此,當地的扶貧部門在考核精準扶貧效果的時候應該僅僅是針對已經建立貧困檔案的農戶,從消費、收入、健康、教育、資產等多方面的脫貧狀況和改善狀況進行評估,如果這些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那么就證明精準扶貧工作取得了相應的效果,以后只要堅持之前實施的扶貧政策,然后在具體實踐的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微調就可以了。
2.2 積極研究貧困農戶收益的機制
農戶之所以會貧困時候因為很多因素進行共同作用而導致的結果,并非是單一的。所以,在進行精準扶貧工作的過程中,一方面所采取的扶貧措施必須要綜合考慮到各方面的影響因素,必須要以長遠發展的眼光去細致的研究和分析造成農戶貧困的長期因素和短期因素。一般情況下,造成貧困的短期因素主要是因為家庭收入偏低,這樣的因素可以利用開發產業來擴寬增加農戶收入的渠道。同時,相關的扶貧部門還應該重點關注造成農戶長期貧困的因素,如果是因為教育落后或健康問題而造成農民的貧困世代相傳,這種情況下進行精準扶貧的重點則應該放在解決貧困農戶的教育、健康、營養等方面的問題,最大限度的保證其不會再出現世代貧窮的現象。
2.3 創新精準扶貧的資金管理機制
如果想要滿足截然不同的扶貧到戶的相關需求,就必須要將自主使用扶貧資金的權利下放到當地政府,因為當地政府才是最了解貧困農戶實際狀況的。所以,要想充分的發揮精準扶貧機制的作用,首先必須將管理和使用扶貧資金的權利下放到地方政府。而像中央及省級政府這些上級部門則應該負責檢查、監督、評估和考核扶貧資金的實際使用情況,確保地方政府不會把這部分資金挪用。今年來,我國用于扶貧的專項資金的使用權基本上都已經下放到地方政府,但管理其他類型扶貧資金的方式卻沒有很大的改變,所以,在管理扶貧資金方面還需要給予當地政府更多自主的權利,最大限度的保證所有扶貧資金可以切實發放到貧困農戶的手中,真正的幫助到農戶。
綜上所述,實施精準扶貧工作首先必須要全面了解和掌握貧困農戶的實際情況,深入分析和研究導致貧困的原因,然后再有針對性的制定一些有效的幫扶政策,通過建立健全精準扶貧的考核機制、積極研究貧困農戶收益的機制、創新精準扶貧的資金管理機制等方式來提高精準扶貧的準確性和實際效果,從真正意義上幫助到貧困農戶。
[1]唐麗霞,羅江月等.精準扶貧機制實施的政策和實踐困境[J].貴州社會科學,2015,05:151-156.
[2]肖秀潔.精準扶貧機制實施的政策和實踐困境[J].改革與開放,2016,05: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