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素貞
西華縣環保局檢測站
環境影響報告中現狀監測數據問題分析與建議
趙素貞
西華縣環保局檢測站
本文闡述了環境影響評價現狀監測中存在的缺乏有效管理體制,監測市場存在無序工作狀態,監測質量不夠理想等實際問題,分析了其產生的原因,提出重視監測方案編制并規范歷史監測數據的引用,明確監測機構的質量管理要求,加強監測質量監督管理等相應對策,為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奠定重要的基礎,保障環境影響評價結論的科學性和可信度。
環境影響評價;環境影響報告;現狀監測;數據;問題
環境影響評價是通過積極的環境管理辦法,正確處理經濟與環境之間的關系,然后實現從源頭預防環境污染和生態損壞的主要技術。客觀的環境監測數據是科學展開環境影響評價的條件,環境監測得到的數據是與環境影響評價的內容彼此關聯的。環評陳述的結論是建設項目審批中主要的支持資料,假如環評結論是根據不客觀的現狀數據預測而來,其結果的嚴重性可想而知。現在,環評監測數據疑問已越來越杰出,亟須注重和加強管理。
2.1 缺乏有效管理體制,監測市場混亂
現行的環境影響評價法律法規未對承擔現狀監測的單位資質和能力提出明確和具體的要求,隨著簡政放權和第三方環境檢測市場放開,環境檢測機構可以承擔環境檢測業務的門檻進一步降低,導致目前承擔環評現狀監測工作的監測機構水平參差不齊。環評現狀監測涉及環境空氣、地表水、聲環境、地下水、土壤及底質等眾多環境要素,技術性強、專業面廣,這就要求監測機構必須具有很強的監測能力和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多數環評單位對監測單位的資質和才能都不進行嚴厲的檢查而重視監測單位報價,少數環評組織以經濟利益為導向,不思考監測數據準確性、代表性和完整性,托付監測水平不高的社會監測組織進行監測。有些監測單位為了創收,即使不具備某些項目的監測才能也承接監測使命,這就無法保證其出具數據的準確性和真實性。
2.2 現狀監測數據質量不理想
因為環境監測管理工作滯后,沒有完善的監督管理辦法來進行管理,存在無序的工作狀況,監測數據質量沒有確保,有的乃至造假。如今環境影響評價現狀監測數據質量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2.2.1 環評現狀監測方案編制不符合要求。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對環評現狀監測明確了具體的規范要求,對不同等級評價項目的監測點位、頻次、時間等也有明確規定。在激烈的環評競爭市場中,部分環評機構往往為利益驅使,在制定現狀監測方案時,不按照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的要求進行,人為地縮小調查范圍、減少監測因子、監測頻次來減少現狀監測費用。甚至有的外地的環評單位,對項目擬建地的周圍環境不進行現場踏勘,通過地圖軟件了解周圍的環境保護目標設置監測點位,造成一些保護目標遺漏,設點不全面、不規范,導致環境影響評價結論失實。
2.2.2 現場監測不符合監測技術規范要求。目前承擔環評現狀監測工作的監測機構水平良莠不齊,有的監測單位為了創收,即使不具備某些項目的監測能力也承接監測任務,對環評單位提供的監測方案從不進行審查,循規蹈矩班地按照方案要求開展監測。對于某些監測項目的分析未嚴格按照規范進行操作,如固體廢物或土壤的監測分析本應在磨碎后自然狀況下進行風干,但為了省時間而采用烘干,這也無法保證其出具數據的準確性和真實性。
3.1 環境影響評價單位要重視監測方案編制,規范歷史監測數據的引用
環境影響評價單位是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編制者,是環境管理的頭道關口。因此,環境影響評價單位應該切實負起責任,提高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質量。首先,環境影響評估單位技能人員進行細心的現場勘查,根據現場實際狀況,根據環境影響評估有關技能導則編制合理的環境影響評估現狀監測計劃,并對監測計劃負責;其次,在托付環境監測單位進行監測時,要敘說明白監測因子的監測頻次、監測項目、評估標準等內容。在呈現監測成果不能滿足評估請求時,要及時與監測單位溝通,了解現場監測狀況,分析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環境監測機構已有的監測數據等歷史數據都應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環境監測機構或具有環境監測資質的環境監測機構提供相關影印件、監測報告等證明材料后方可引用。
3.2 環境監測單位健全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實施全過程質量管理
環境監測單位是環境影響評價現狀監測的實施者,應該對環境現狀監測結果負責。無論是環保行政部門所屬的監測組織,還是社會監測組織,均應恪守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公布的環境質量管理規則,依照其經過天資確定的效勞范圍、天資等級、監測才能從事環境影響評價現狀監測作業,建立健全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施行全過程質量管理,并確保有用運轉。環境監測組織要接受省級及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環境監測組織對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作業的事務輔導和監督,在其經過天資確定的監測才能范圍內,參與質控查核、才能驗證或實驗室間比對等質量活動,有用降低監測組織在供給環評現狀監測效勞過程中發作質量問題的概率,堅持監測可以繼續有用的為客戶供給優異的監測效勞。另外,環境監測在接受環評單位委托時就應該對委托的各項監測任務進行分析,監測方案不符合監測技術規范要求時和發現與實際情況不符的,應及時提出反饋意見,待方案完善后實施監測,使環境現狀監測科學、合理,為切實提高環評現狀監測質量奠定了基礎。
環境影響評價現狀監測是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重要基礎。環境影響評價單位應依據項目特點,嚴格按照相關技術要求編制監測方案,規范歷史監測數據的引用。環境監測單位健全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實施全過程質量管理,采取相應的質量保證措施,確保監測數據真實可靠。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制定有效管理制度,理順環境監測市場秩序,明確社會環境監測機構的職責,加強對環境監測質量監督管理,從而保證環評結論的科學性和可信度。
[1] 朱坦. 以環評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新實踐[J]. 環境影響評價,2013(5):21-24.
[2] 鮮思淑. 環境監測與環境影響評價關系研究[J]. 環境科學與管理,2014,39(8): 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