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
“溫暖1+1”,志愿者在行動
陳芳
成立于2012年3月的“溫暖1+1”志愿者團隊是德潤園小學德育活動的一個載體,一個品牌,也是一個連接學生、家長、老師、學校、家庭、社會的溫暖大家庭。通過志愿者行動策略引領,學校的德育活動豐富多彩而富有時效性,學校“德文化”日益彰顯,先后獲得“長沙市雷鋒號示范學校”“長沙市雷鋒號志愿者工作站”“長沙市文明單位”“長沙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創新案例”“十佳黨員志愿者服務隊”“長沙市我最滿意的一項少先隊工作優秀項目”“岳麓區共青團(少先隊)工作特色項目”“青年志愿服務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縱觀學校德育活動取得的成效,得益于“溫暖1+1”志愿者聯盟的組織統籌與策略引領。
學校制定了“溫暖1+1”志愿者聯盟行動發展規劃,規范了志愿者招募、管理、培訓、表彰制度。以黨支部為總盟,下設教師志愿者聯盟、學生志愿者聯盟、家長志愿者聯盟三個分盟。統一建立了志愿者檔案,組成了一支穩固有序的志愿者服務隊伍,形成了中心—分點—志愿者的服務網絡。聯盟有專門辦公室,有統一徽標、旗幟,這讓該組織更具向心力與凝聚力。
我校的德育活動是“溫暖1+1”志愿者行動策略下的立體德育活動。每年學校根據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安排和學校六大主題節的序列橫向安排各個志愿者服務點的工作;另一方面結合重大紀念日、中國傳統節日,精心安排縱向活動。同時留有空間讓中隊輔導員、家委會自行組織相應的活動。這種縱向、橫向的安排,猶如經緯交錯,密密地交織成志愿者立體工作圖。
為了方便組織交流,學校還組建了“溫暖1+1”志愿者聯盟QQ群、童心同德QQ群、“溫暖1+1”志愿者聯盟微信群,在學校網站和微信公眾平臺上也推出了志愿者聯盟專欄。暢通的交流渠道,及時的信息傳遞,廣泛的成果交流平臺,激活了志愿者活動,夯實了德育成效。
①立足校園:我們的志愿服務首先立足于校園。學困生有無償的幫扶;貧困生有熱情的援助;圖書室有義工媽媽;校門口有安全護衛員;操場上有文明勸導員、護綠小分隊、環保小衛士;各班有安慰天使;每逢學校大型活動,策劃、籌備、組織、提供車輛、宣傳,到處是家長志愿者忙碌的身影。
②關注民生:“溫暖1+1”成立以來,志愿者們堅持深入社區,清理白色垃圾,進行環保宣傳,每逢節假日,大家帶著編排精美的節目到社區進行慰問演出。寒暑假,大家深入社區、車站、地鐵、圖書館、博物館等公共場所,參加各種志愿服務。同時在活動過程中,我們沉淀下了一些特色活動:
“李阿姨的小棉襖”:社區的李阿姨是一位居無定所、無兒無女的殘疾人,幾年來志愿者們堅持關愛李阿姨,協同各方力量,為她解決了住房問題。李阿姨則開心地稱孩子們為“小棉襖”。
“花伴天使”:我校志愿者以家庭為單位與康乃馨老年呵護中心的空巢老人結成對子,對老人進行親情陪伴,小志愿者們被親切地稱為“花伴天使”。
“德潤童心櫻花林”:在岳麓山頂,有一處由26株櫻花樹組成的林子,這是德潤園小學26個志愿者家庭精心栽種下的,每次大家相約或者獨自去看這些親手栽下的樹木時,又會自覺擔任岳麓環保衛士,撿拾沿途垃圾,宣傳環保知識。
“憨兒,我們同行”:因一位家長志愿者,我們結緣“春之暉”特殊兒童關愛中心,默默地關注、關愛著一群折翅的天使。
“愛心橋”:德潤園小學建校近六年,先后與臨湘文白鄉如斯小學、岳陽縣明淑小學、邵陽黃婷中心小學、新寧高橋鎮小學、益陽赫山區希望小學等學校結成聯誼學校,建設校級圖書館、贈送課桌椅、與貧困學生手拉手,架起一座座愛心橋。
……
構建好活動體系、開展好活動的過程中,學校始終堅持“自主化”原則,“自主”是“志愿”的重要內核,是立體化策劃的“綱”和“序”。不管是固定的常規活動還是新增特色活動,都采取發布招募令的形式自主申報,競爭上崗,這樣做,不僅能讓志愿者對于志愿活動更有成就感和使命感,還能讓活動的意義與實效得到凸顯。
(作者單位:長沙市岳麓區德潤園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