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衡
國網青龍縣供電公司
淺析關于電力配網改造的分析和運用探討
劉一衡
國網青龍縣供電公司
電力配網改造問題是電網繼續發揮電力功能的關鍵,加強對電力配網改造不僅可以提高我國居民電力使用的質量和水平,而且還可以為我國電力配網方面的建設節約資金和材料,進而促進我國電力事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因此,加強對電力配網改造對我國電力發展來說至關重要。
電力配網改造;發展現狀;改造原則;改造思路;自動化運用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電力配網需要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改造,使電網達到自動化和智能化的目的,以適應時代的發展。電力配網改造對于電力配網的功能提高有著很大的影響,可以提高供電質量和電力企業的服務水平。
我國的電力配網經過不斷的發展,已經頗具規模,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依然存在較大的差距。在實際運行中,電力配網存在許多問題。
1.1 電源布點不合理
許多地方的電力配網的電源布點并不合理,導致這種現象的主要根源是前期規劃不到位,沒有科學、合理地進行規劃,導致電力布點分布不均,供電半徑過長,線損較高。除此之外,還增大了電力配網投入成本,尤其是在材料方面,缺乏合理的規劃,大大降低了配網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甚至會出現電力負荷不均的現象,影響了電力企業的效益。
1.2 配網網絡結構不合理,線路故障率較高
網絡結構不合理和電網運行方式安排不靈活,會帶來很嚴重的后果。網絡結構的規劃不合理,會給檢修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由于運行方式安排不靈活,一旦發生事故,就會給維修帶來很大的不便。因此,要合理解決網絡結構不合理與運行方式安排不靈活的問題。目前,許多地區的線路采取架空線的方式進行供電,架空線路雖然比較常見,但同時也是事故頻發的源頭。架空線路的可靠性會受到故障的影響,因此要解決輸電線路的方式,以減少故障的發生。
1.3 電力負荷增長較快,電網建設越發緊張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電力負荷增長速度越來越快,這表明了電網規模在不斷擴大,居民和企業的用電需求量隨之增大,同時也為各大城市的電力負荷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在城市建設中,各種建筑越發密集,電網建設越發緊張,建設場地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沒有足夠的空間容納變電站,導致供電與需求的矛盾日益嚴重。
電力配網的改造工作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原則基礎上,才能進一步開展。在開展過程中,一般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2.1 適應性原則
適應性原則主要體現在電力配網在改造之前要根據城鄉經濟條件和實際情況決定,在經濟發達的地區,一般居民和企業對電力的需求會較大,因此在這些地區可以加大電力配網改造的力度。在經濟落后的地區,尤其是在農村,要以客觀條件和居民需求為前提,進行適當的電力配網改造。
2.2 逐步完善原則
電力配網改造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改造的過程非常復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在電力改造中,涉及到設備選擇、電網規劃、城市建設等多項工程,因此在改造時要采取逐步完善的方法,一步一步分期進行,最終達到改造的目的。電力配網改造的逐步完善原則是避免在工作過程中出現問題,并對后期規劃建設起到引導作用。
2.3 采用電流控制式原則
利用配電開關控制電力配網存在著一定的弊端,這種開關的質量容易出現問題,再加之其頻繁的操作,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采用電流控制式可以克服配電開關控制的弊端和不足,提高設備運行的可靠性,同時電流控制式操作較為簡單,可以提高供電的連續性。
根據現階段我國電力配網存在的問題,在了解了電力配網改造原則之后,就要對電力配網的改造思路進行分析。對于問題采取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3.1 合理縝密的早期規劃
改造之前,要進行合理縝密的早期規劃,這種規劃主要是配合電力配網改造,使其能夠避免在改造中出現一些問題。如果早期規劃不合理,就會導致電力布點不合理等問題,使得線損率提高。同時,還會增大電力配網改造的資金投入,加大改造成本,影響電力配網的正常運行。
3.2 優化網絡結構,靈活運營方式
電網的網絡結構存在諸多不合理之處,給檢修工作造成很大的不便。運行方式安排不靈活,也會給檢修工作帶來不同程度的困難。優化網絡結構,靈活運營方式,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減少事故發生的頻率。
由于配電網的自動化設備技術含量高,相應的投資也較高,所以通常只適用于大中城市;而饋線自動化與配電網的自動化設備相比就比較適用,而且價格適中,適用于一般的縣城和城鎮。饋線自動化大致可分為以下兩種。
4.1 電壓-時間型
這種類型主要是由斷路器和分段器組成,電路發生故障的時候,變電所跳閘,之后分段器跳閘,斷路器延時重合以后,斷路器再次跳閘,此時,故障線路兩端的分段器閉合,再次重合時,沒有故障的正常段就可以正常送電。這種方案的優點就是方法簡單易行,判定準,能夠達到15年甚至更久的免維護期。缺點就是故障持續時間長,因為斷路器要達到兩次重合和分合閘,如果分段開關多,時間可能更長。
4.2 電流型
這種方案在線路發生故障的時候斷路器跳閘,各個分段開關開始講電流參數傳到變電所,變電所根據分段開關傳過來的電流參數進行核算,從而算出故障段的位置,之后發指令,閉合故障段開關,恢復正常供電段供電。這種方案的特點就是需要通過通訊手段應用于饋線自動化。通過上述分析,建議一般縣城和城鎮適合采用電壓-時間型的饋線自動化方案,但是在采取這種方案的同時也要保留適當升級空間,可以方便日后做技術上的升級以及完善。
總而言之,電力配網改造是電網得以繼續正常運行的關鍵,對于電力發展而言,意義重大。提高供電可靠性要從多方面入手,電力配網改造則是設備可靠性的最佳保障。根據我國電力配網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采取解決措施,不僅可以順利進行改造,還可以進一步提高配網的可靠性,為電力企業和社會帶來良好的效益。
[1]韓榮.如何提高配網供電可靠率[J].寧夏電力,2003(03).
[2]任嫻婷.簡論加強縣級配網無功管理的重要性[J].浙江電力,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