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希興
廣西博聯信息通信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信息技術手段在電力企業內部審計中的應用
潘希興
廣西博聯信息通信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手段在電力企業內部審計中應用對于提高審計效果具有重要意義。基于此,本文闡述了電力企業內部審計的目的,對信息化環境下電力企業內部審計的特征以及信息技術手段在電力企業內部審計中應用的措施進行了探討分析。
電力企業;內部審計;目的;信息技術;特征;應用
電力企業內部審計的目的主要是全面了解各種可能存在的風險,并及時分析和研究導致這些風險的因素,才能采取相應措施、以有效規避風險,最大限度地減少企業各種內外部風險帶來的不必要的損失,從而促進電力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為企業經濟效益和各項管理工作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和提供有力的保障。因此如果要促進電力企業的經濟發展,保證電力企業的長期處于良好的運營狀態,必須加強電力企業內部審計。
信息化環境下電力企業內部審計的特征主要表現為:(1)審計環境數字化的特征。電網企業信息化的發展,使得各主要經營業務的日常開展均依托信息系統實現,審計面臨全新的數字化環境。一方面,審計人員必須利用信息化技術開展審計工作,要求審計人員能熟練操作計算機軟件,特別是相關的審計軟件;另一方面,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極大地改變了原有業務的處理流程,使審計環境更為復雜。(2)審計對象電子化、線索隱蔽化的特征。審計對象的載體發生了很大變化,相關大量信息以電子介質存儲,不利用專門的信息化審計技術打不開數據庫系統,特別是在ERP系統下,審計人員不經過專門培訓,將看不懂相關資料。業務數據處理均集成在信息系統中,審計線索更加隱蔽,增加了審計調查取證的難度,特別是通過后臺修改相關配置所產生的舞弊風險,識別難度更大。(3)對審計思維方式影響的特征。隨著國家電網公司信息化的應用,信息化、智能化成為電力企業發展的顯著特征,電力企業普遍應用計算機和網絡信息技術進行管理,審計人員不得不面對海量的電子數據。在傳統審計方式下,審計人員一般先分析審計對象的各個部分,再歸納、綜合為整體,在海量數據中很難做到全面把握,突出重點。在信息化環境下,審計打破了傳統審計思維方式,強調以系統論為核心,要系統把握審計對象,建立審計模型,分析數據,最后作出評價。通過ERP業務審計系統采集、篩選和整理審計數據表,可以分析各數據表之間的內在關系,建立審計分析模型,把握總體、鎖定重點、發現線索、延伸取證。(4)內部控制授權化、集約化的特征。電力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中的內部控制措施采用系統權限控制、口令管理控制、修改程序控制等方式固化在系統中自動執行,審計人員需要適應這一深刻變化。核心資源通過集中運作能夠實現降低成本、高效管理的目標,獲得可持續競爭力優勢;同時集約化管控也要求各項權限上移總部,基層單位在業務執行中的責任難以界定,有時突破了審計的范圍。(5)審計風險多樣化的特征。ERP系統下的內部審計會引發新的審計風險。首先,高度集中的控制流程使許多不相容的職責在系統中相對集中,增加了舞弊的風險。其次,由于縱向跨越層級多,審計取證的難度大。再次,由于ERP系統需要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可能會受到計算機病毒和“黑客”的入侵。
1、應用信息技術手段,加強電力企業內部審計信息的收集,并形成信息共享機制。由于信息化環境下的電力企業內部審計是以審計單位和被審計對象的計算機聯網系統為載體。審計人員可以實時調取被審計單位有關資料,收集審計有用信息,并對財務報告做出單獨審計的過程,使審計結論更為可靠。前文已述,電力企業內部審計機構存在占有有效信息不足的問題。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必須依靠信息網絡技術,實現內部審計系統與經營業務系統和財務系統的有效聯接,根據審計監督業務和審計管理需要,從企業內部各個信息源取得各類審計信息。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審計人員還可以通過實時檢測、檢查各部門電子賬數據存儲、備份方式,檢測數據文件形成的名稱、位置、時間、大小和屬性,防止人為刪除、修改和重新輸入數據等變化。審計人員還能注意到電子原始憑證數據形成時的合法、合理性,監測系統的運行是否正常,并抽取樣本檢查其是否真實完整。交易測試幾乎可以與交易的處理過程同步,從而將傳統審計的事后監督變為實時監督。
2、應用信息技術手段,加強電力企業內部審計信息的輸出與反饋。電力企業內部審計的目的是提前發現風險,并對風險進行防范和控制。審計師運用數據分析技術,可以對海量的審計數據進行分析,從中發現審計線索,有針對性地執行審計程序。目前在國外,以交易類型數據分析為導向的審計數據分析技術已經得到了比較廣泛的運用,數據分析技術被廣泛地應用在審計的計劃和風險評估、異常交易數據的查找和線索發現、舞弊現象的偵測、評估和檢測內控的有效性以及探求業務流程的改進機會等各個方面。
3、提高審計從業人員的信息技術素養。不管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如何先進,最后電力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依然要依靠審計人員來執行,在內部審計工作中起決定作用的依然是審計人員。同時,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的發展必定對從業的審計人員提出更高的職業要求。要在信息化環境下更好地執行內部審計任務,審計人員除了要具備豐富的金融和審計知識與技能外,更應具備計算機、網絡、信息系統等多方面的知識與技能。因此,內部審計部門應優化群體結構,選聘優秀的專業內部審計人員。建立審計人員計算機上崗考核制度,定期開展計算機審計經驗交流活動,促使他們通過培訓、考核、交流以及自學等途徑掌握計算機的操作和應用等技能。
信息技術手段是有效提升電力企業內部審計效果的方式之一,其對于電力企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為了保障信息化環境下的電力企業內部審計效果,必須加強對信息技術手段在電力企業內部審計中應用進行分析。
[1]楊煒杰.ERP系統下內部審計工作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4(12)
[2]汪艷.信息技術在電力內部審計的應用[J].中國外資,2013(13)
[3]張榮.信息技術手段在內部審計領域的應用[J].中國總會計師,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