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維逸
重慶交通大學
?
加強大學生安全意識教育的研究與措施
陳維逸
重慶交通大學
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高等院校逐步轉變為融合教學、生活、科研、生產、經營等設施和機構的全方位、多功能、開放型的單位,使得不法之徒竄入學校進行盜竊、詐騙、行兇等犯罪活動日益增多,有的還危害師生的人身安全。本文闡述了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的意義,對大學生安全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其措施進行了探討分析,旨在提高大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大學生;安全教育;意義;問題;措施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校園社會化現象日益明顯,給高校的大學生帶來了潛在的安全隱患。因此高校在日常教育與管理中需要加強安全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安全防范意識和提高應對安全問題的能力。
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能夠幫助大學生更加地了解校園及周邊治安形勢,更快地認清社會,幫助大學生們提高綜合素質。總的來說,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的意義主要有:(1)大學生安全教育有助于大學生成長成才。由于大學生處事沒有經驗,防范意識及安全知識的缺乏,自救能力的不足,因此必須加強對大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其是保障學生在校正常學習、生活,順利完成學業的基礎,更有助于大學生更好的認識社會、適應社會,促進其成長成才。(2)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是保障高校安全的重要手段。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大,社會化改革的深入,學校與社會接觸已然成為趨勢,相應地校內外流動人口也在不斷增多,給高校本身帶來了安全隱患。因此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是維護高校安全的重要手段。(3)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是高校治理的需要。根據對過去高校安全事件的分析,大學生由于缺乏安全意識和法律知識,在傷害案件中有的成為受害者,有的更是傷害案件的實施者。因此,在大學生安全教育的實施中,既要提高大學生安全防范意識,同時還要增強法制意識的培養,幫助其樹立安全責任意識[1]。
2.1 大學生安全防范意識問題
經濟的發展,使得大多數大學生的生活條件得到改善,生活比較安逸,導致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弱,容易因生活、感情、學習、人際關系等,發生傷害自己或傷害他人的事件,并且由于涉世不深、生活經驗不足、安全防范意識差,容易輕信他人而上當受騙。
2.2 安全教育機制的問題
當前各地大學生安全事故報道有很多,并且有的危害很嚴重,相關部門已經認識到大學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并從管理手段如人防、物防、技防等方面投入了人力物力,然而在大學生安全教育方面沒有得到重視,大部分高校只是停留在消防演練、安全講座等方面,學生真正了解的安全知識并不多。筆者在所在高校進行校園安全文化調查問卷中發現:學生在了解校園安全知識方面,有近三分之一的學生回答“否”。因此,各高校應把安全教育納入教學計劃大綱,開設安全教育系類課程,包括生活安全教育、專業安全教育等知識,以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2.3 安全教育師資隊伍問題
當前大部分高校的安全教育都是由學校的保衛老師和輔導員負責,保衛部門人員構成復雜,大部分為退伍軍人,輔導員的工作量非常大,這些人員基本都不是專業人員,不具備安全教育的專業技能,而且達不到預期效果。
2.4 大學生缺少相關安全知識,自我保護能力欠缺
各高校安全教育偏重于學生遵紀守法和自我約束方面的教育,在大學生安全知識、自我保護技能方面有所欠缺。從以往高校發生安全事件來看,一方面大學生可能是安全事件中的施害者,如打架斗毆、酗酒賭博等,對這類問題依遵紀守法教育是可以的;但另一方面,學生有時又是安全事件中的受害者,如被盜、被騙、被搶、被侵害等,對這類問題僅靠法制紀律教育是不夠的,應教授他們安全知識和自我保護技能。
3.1 緊密聯合社會、學校、家庭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
大學生安全教育需要社會、學校、家庭的緊密配合,從而提高大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和預防安全事故的能力。(1)社會方面。要積極為大學生創造良好環境,提供有利因素,除利用法律手段懲治違法犯罪行為,更要利用公共信息資源和新媒體加強對大學生的引導,積極宣傳各種安全知識和實際案例,為增強大學生的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2]。(2)學校方面。要高度重視安全教育,從各方面完善管理制度,通過各種形式的實踐活動教育學生,同時要建立與家長的溝通的制度,將學生在校的種種情況及時反饋家長,做到防患于未然。(3)家長方面。應從小教育孩子樹立安全意識,教給孩子最基本的安全知識和應對方法,使孩子從小就養成安全的行為習慣和思維方式。最終形成三位一體的安全教育模式。
3.2 結合實際開展安全教育
大學生安全教育要結合各高校的特點和學生實際,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安全教育活動。首先高校應充分利用教育資源,利用課堂這個主陣地,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把安全教育納入教學計劃,從師資、教材、課時等方面給予保證。內容要涉及法律法規、校規校紀、心理健康、網絡安全、交通安全、生命安全、自我防范意識等多方面的知識,全方位地對大學生進行安全知識的教學。其次是開展形式多樣的安全教育活動,以營造學習氛圍。在學生中通過舉辦主題班會、實操演練、安全知識競賽等生動活潑的教育活動,以及利用廣播、櫥窗、條幅、新媒體等向學生進行安全知識的宣傳及教育。
3.3 強化對大學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引導
大學生的安全教育目標是提升自身安全防范意識,掌握安全知識,提高安全防護能力。因此大學生安全教育要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實現自我教育、自主管理[3]。學校應由過去的管理機構變為服務機構,努力為學生搭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平臺。同時要針對學生中存在的問題,輔導員要進一步加強學生自我防范能力的培養:一、要加強法律、安全知識的學習。大學生自我安全保護能力的強弱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取決于自己對安全知識掌握的多少和能否正確使用。因此大學生要提高自我安全保護能力,就要加強學習,盡可能多的掌握安全知識,這樣在遇到不法侵害或意外傷害時,才能采取爭取的措施化險為夷。二、加強自律能力的訓練。鼓勵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學校日常安全管理,成立以學生為主體的安保小分隊、消防小分隊等,使學生在安全管理的實踐中端正安全態度,強化安全意識,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實現學生由他律向自律的轉變。三、應急能力訓練。在日常生活中,通過自身和他人的教訓、網絡上的典型案例等,分析成因,找出特點,總結教訓,培養學生在意外事故面前冷靜思考的能力以及主動采取救助的措施。
綜上所述,作為優秀的大學生,在不久的將來必然要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材,服務于社會,除了要掌握科學文化知識,還應具備一定的安全意識、自我防范和處置安全問題的能力。
[1]柳炳祥等.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提升大學生自我保護能力[J].黑河教育,2012(11)
[2]王燕.大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現狀調查以及策略分析[J].科教導刊,2016(02)
[3]蘇留明.淺析高校管理中大學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