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文鳳 劉云福
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柳青街道辦事處
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問題分析
顧文鳳 劉云福
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柳青街道辦事處
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必須滿足農經信息化。在城鎮化、工業化加快發展的過程中,可以帶動農業現代化發展,重點培育新型的農業經營主體,建立和創新現代化的農業經營體制。以信息化為手段發展我國現代農業已取得了階段性進展,建立健全的農村土地管理服務機制,使土地流轉可以規范進行,并且有利于配置合理的生產要素;推動農業產業化,促進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管理智能化、服務規范化、交易電子化,加快信息化經濟管理與現代農業的有機融合。
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問題
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農業經濟的轉型,使傳統的農業發展模式逐漸向知識型農業發展模式轉變,同時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也為農業科研發展培育了大量人才,通過信息化管理能夠有效提高農業科研能力,為培育農業科研人才提供有利條件。此外,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業經濟收入,在信息化管理模式下,農民發展農業生產的積極性得到了顯著的提高,促進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農業經濟管理是我國農業發展的重要內容,強化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對我國農業生產效率的提升與現代農業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2.1 信息化基礎設施缺少
信息化建設基礎設施是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的物質基礎,只有基礎設施完善才能保證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的正常實施。而目前我國的信息化基礎設施嚴重缺乏,很多農民獲取信息的方式還是通過傳統的手段,作業也是通過人力或者老舊機械開展。
2.2 信息化建設人才缺少
信息化建設的人才也是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的必備條件,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的信息采集、分析、儲存、運輸和計算這都需要專業的人才才能有效的進行。而目前我國的信息化建設的人才相當的缺失,國家高校對于培養該方面人才的相關專業開設也不夠,致使在目前我國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的過程由于專業人才的缺失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2.3 信息資源開發缺少前瞻性
目前雖然網絡十分發達,所蘊含的信息量極大,然而具有指導性、針對性、時令性和預測性的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卻相當的缺少,國家對于這樣的信息資源的開放缺少相應的前瞻性。
2.4 信息化意識缺失
目前我國從事農業的主要人員包括農民和一些基層的工程人員,其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個人收入也較低,對于計算機的接觸不多。因此對于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的意識嚴重缺失,并且在部分的地方政府,其工作人員也沒有重視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忽視了其作用。
3.1 加強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
要想推進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技術建設,就必須擁有健全的互聯網基礎設施。相關部門必須高度重視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深刻認識我國目前對農業信息資源開發利用不充分的情況,加大對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力度。可以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為全面推進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奠定經濟基礎。爭取進一步完善網絡體系,早日實現網絡的戶戶相通、家家覆蓋,從而實現農業信息的無障礙傳輸,保證信息的時效性。還可以開設農閑補習班,指導農民利用網絡及時獲取有用的市場和政策信息,從而使其能夠依據實用信息及時作出決策,早日走上致富的道路。
3.2 加大信息化人才的培養力度
在加大信息化人才培養力度這方面,我們務必在做好對信息化人才的專業技能培訓與專業知識傳授的同時,也要注意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使其更加適合將要從事的工作。而專業技術人員的綜合素質決定了其信息化管理水平,所以我們也要大力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作為政府,應當提高該領域相關工作人員的工資和福利待遇,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走向農村、扎根農村,從而減少相關人才的流失,讓他們能夠學以致用,運用所學知識實現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與此同時,政府應該建立農業信息化培訓機構,并不斷吸納年輕的技術人員,更加注重長期培養技術人才的自我學習和自主創新能力,從而使專業技術人員的基本技能與知識得以與時俱進,這樣才能使得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的建設速度有所提高。
3.3 整合資金,加強合作,增強信息服務水平
建立涉農部門和涉農信息的共享交流機制,將信息規范標準化,制定統一的制度,并進一步推進農業信息資源整合、農業信息網站的建立,使共享涉農公共數據成為現實。并且應加強對農業信息的加工與收集。針對農民、農業對信息的需要,強化農業信息源與信息渠道的發掘及采集整理信息的工作,保證農業信息網絡能夠滿足農民的信息需求,使農民、企業、政府能夠獲取充分、有效的信息。而且能為與社會各界力量合作提出可行的策略,特別要重視與通信運營企業和廣播電視傳媒等企業的合作,將會為降低農業信息網絡建設的成本,提高服務水平,開展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農業信息服務起到促進作用。
3.4 重視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和農民培訓
首先,應加強對農民的培養和培訓,在培訓過程中提高農村勞動者的素質,從而促進農村信息教育的普及。通過培訓農業生產經營者,能夠提高其科技素質,提高信息化意識。其次,壯大農業信息服務團隊,并且不斷提高信息服務人員素質,可以通過逐級培訓和在線培訓等形式,加強對各級信息服務人員的崗位培訓。可以通過建立一個強大的農業信息化專家團隊,培養一些既懂信息技術又懂農業生產經營管理的復合型人才,也可以嘗試出臺一些優惠政策吸引高科技人才來參與研制開發農業信息技術,為建設農業信息化提供智力支持與幫助。
農業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位置,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途徑,隨著社會經濟與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農業更需要適應時代發展,加強農業信息化建設,建立完善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服務體系,采用更為先進的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手段,提升農民經濟收入,促進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
[1]王鵬.淺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J].現代商業,2015,03:54-55.
[2]張明勤.淺談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J].中國外資,2011,0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