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燾
益陽職業技術學院
高校創業教育基地現狀分析
夏 燾
益陽職業技術學院
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上升為國家戰略,全國范圍各行業各領域掀起了一股創新創業的風潮。國家明確指出,把創業精神培育和創業素質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本文旨在通過對高校創業教育基地的研究和對現狀的分析,提出有益的改進措施,促進高校創業教育的發展。
創業教育基地;大學生;理論實踐
一方面,學生在創業教育基地可以學到創業理論的相關課程,另一方面,還可以進行創業實踐,得到有意義的指導。創業教育基地的突出特點在“教育”,相比其他創業基地,更注重對學生創業技能的培養。創業教育基地邀請一些創業管理方面的專家教授,給學生傳授相關課程,從真正意義上幫助學生進行的創業理論的積累,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創業培養,使學生以全面的眼光看待未來面對的創業機會。
(一)創業教育基地教育手段的多樣化不足
創業教育課程多以老師講授,學生傾聽為主要方式,屬于“填鴨式”的教學,教育形式單一,缺少對網絡技術的運用。實際上,目前網絡技術對教育的幫助逐漸提升,運用網絡技術進行實踐教學也被人們所接受和積極使用,但在創業教育基地的課程建設過程中,缺少對網絡技術的運用,網絡的相關的資源共享。不僅如此,還缺少課外實踐,缺少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活動的開展,學校教學部門對創業教育基地教學的干預較少,不利于基地教育的發展。
(二)創業教育的體系不完善
雖然建設了創業教育基地,但大多數學校并沒有把創業教育課程放到較高的位置上,對創業教育的重視程度不足,沒有把創業教育課程的位置放在與其他課程相平行的位置上,沒有把創業教育的思想和學校建設、教學、管理相融合。在課程設置方面,并沒有形成完備的體系,教學內容科目較為零散,不夠系統,學生接受起來較為困難。其次,創業教育基地缺少水平高有權威的教材,大多使用國外的教材和案例,不符合我國國內的實際情況,與我國的創業環境差異較大。
(三)創業教育缺少完備的質量評價體系
部分高校對于創業教育的成績急于求成,因此在創業課程建設方面不重視,敷衍了事,未能考慮創業教育課程與企業之間的必然聯系,不和相關企業進行對接,課程較為空洞缺少實際內涵,學生在接受教育后難以將相關知識遷移到實際創業之中。創業教育的形式主義較重,學生可以在創業教育中獲得的創業靈感極其有限。另一方面,我國創業教育模式發展時間較短,還沒有建設形成較為完備的質量評價體系,創業教育水平良莠不齊,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
(四)創業教育基地缺少國家和社會在各方面的支持
創業文化起步晚,發展時間較短,還未引起較大重視,對于創業的支持環境還未完全形成,隨著創業文化的發展,近年來政府確實出臺了一系列扶持創業的政策,但實際效果較小。首先,創業需要資金的支持,而我國大學生創業融資較為困難,能獲得的風險投資基金也較少,學生空有一腔熱情和千萬種創意設想,卻侑于資金問題無法實現。另一方面,政府的相關政策宣傳力度不到位,大學生創業信息的地位較低,難以與社會上其他創業主體競爭,這種不公平也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大學生創業的積極性。
(一)提高對創業教育的認識和重視程度
1.要認識到創業教育是服務于創業活動的,最終會有利于建設創新型國家,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的行動。高校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基地,而培養高素質人才成為創新創業人才更是便捷的培養方式。高校對人才的培養,直接為建設創新型國家輸送人力資源。2.創業教育是全社會的教育活動,高校中的創業活動的目的是培養全校的創新型人才,不局限于小部分人,努力創造出一個全校創業的良好氛圍,提升大學生的創業水平和創業能力,并且努力以創業教育帶動大學校園的教育改革,帶來有益的借鑒經驗。3.要認識到創業教育有助于就業。創業活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大學生的“就業難”這一嚴峻問題,在高校學生數量日益增加的今天,社會工作崗位有限,大學生畢業后的競爭壓力極大,通過創業來緩解就業壓力已經成為時代主流,并且能為社會注入新的經濟增長點,有百利而無一害。
(二)建設科學的創業教育體系及質量評價體系
高校首先應該提高對創業教育的重視程度,以創業教育基地為基點,將創業教育融入大學教學體系之中,從多各方面滲透創業思想。1.完善創業課程體系。制定系統獨立的創業教育體系,將創業課程進行全方位的了解與評估,形成符合自己學校運行的教學方法,努力將創業教育課程與相關的專業課程對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實行創業教育課程學分制,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2.創新創業教育方式。在創業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要著力于發掘新的教學方式,使教學內容更便于學生的接受和理解,減少“填鴨式”的教學,提升為教師與學生互動,課堂實踐等多種形式的教學。并且應該盡力為學生創造與企業接觸的機會,從其他企業的運行模式中得到有益的啟發,運用到創業活動之中,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精神。
(三)提升創業教育基地的師資水平
教師是創業教育的實施者,直接決定了創業教育的水平,因此,教師應該主動提升自己的教學技能和方法,對國外的創業實踐活動進行仔細的探索和研究,轉化為適合中國實際情況的創業方法,進而傳授給學生。教師還應該主動走向市場,進行實踐活動,為學校內的學生積累相關經驗,可以引導學生參加創業項目,在實際創業過程中進行相關的創業教育。學校應該為教師創造條件,與企業進行交流,提高教師的理論高度。也可以與企業協商,進行相關的創業輔導,為大學生創業實訓提供幫助。
創業教育基地是一個高校內部的新興創業組織,目前還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但其符合國家的潮流,因此通過國家社會和學校的各方努力推動,一定可以不斷發展,成為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1]蔣樂興.創新創業教育基地建設的路徑選擇與思考[J].職業教育,2015
[2]曹殊.以創業教育帶動創新人才的培養[M].中國教育出版社,2013
[3]蔣義丹.創業教育—高校面臨的新任務[J].教育發展研究,2015
課題:校企混合所有制創業教育基地建設模式研究,課題編號:湘教16C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