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益歡
重慶商務職業學院
現階段高職餐飲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問題及對策
袁益歡
重慶商務職業學院
隨著我國現代服務業的迅猛發展,對餐飲行業的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適應現代服務業的發展需求,高職餐飲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必須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來應對其現階段人才培養所面臨的問題。基于此,本文對制約現階段高職餐飲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因素進行了一定的分析,并針對性地提出了相關對策,旨在我國現階段高職餐飲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提供參考。
高職;餐飲管理專業;人才培養
在我國旅游業的發展帶動下,旅游高等職業教育得到了興起,其規模與數量都在逐漸擴大。為了滿足旅游高職專業管理管理人才的需求,高等職業院校在教育培養方式上進行了創新,目前比較可行的方法有在學校建立相關的實訓基地,學校與企業聯合辦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力求實現學生在校學習以及在企就業的零距離目標。雖然這些高職餐飲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方式創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諸多的問題。因此,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探討有利于提高現階段高職餐飲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水平,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1]。
2.1 缺乏專業執教隊伍
師資力量是高職餐飲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礎條件,教師隊伍的專業技術水平以及執教能力的高低與人才培養效果的好壞有著重要的關聯。但就目前高職餐飲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師資隊伍分析來看,主要有教師實踐經驗缺乏以及“雙師型”教師資源嚴重匱乏等問題。為滿足教學需求、維持正常教學秩序,通常有兩種方法:一是把在校教師送出去進行專業培訓提升、掛職鍛煉,二是采取外聘行業兼職教師來維持正常的教學。這樣以來就沒有多余的教師資源來和系統的方法進行專業課程的研發與拓展,使得餐飲管理專業課程的設計受到影響,教學質量水平也會受到不好的影響,難以滿足行業先進性、科學性方面的要求。
2.2 人才培養目標定位過高
針對高職餐飲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不同的院校都有著不同的人才培養目標,這些目標將會作為高等院校今后人才培養的方向。餐飲管理專業人才主要五個不同層次級別,即基層管人員、初級管理人員、中層管理人員、中高層管理人員以及高層管理人員。不同級別層次的人才所從事的崗位以及管理的內容都是不相同的。造成這樣巨大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高層餐飲管理人才的培養主要應具備這么幾個方面的條件:一是在業務方面,高層管理者需要能力突出、眼光獨特、經驗閱歷豐富,而現階段各大高職院校比較缺乏這種教師;二是在時間方面,高層餐飲管理者的培養不是短短的在校學習的時間就能完成的,學生想要得到比較全面的發展是不怎么現實的。因此,現階段高職餐飲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不能盲目地定位,應結合實際情況作出合理的人才目標的定位,主要定位在初、中級人才培養目標上,這樣才能與實際情況相切合,其他層次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可以在以后工作中逐步學習來實現。
2.3 人才培養的標準與框架體系不統一
我國目前餐飲管理專業課程的水平還有待于進一步的提高,這主要受到師資力量薄弱以及教材編制水平的影響。我國餐飲管理的專業教學計劃大部分都是由高職院校的教研室來制定的。因此教學質量與教研室主任的行業水準有著很大的關聯。每個學院的教學計劃、課程設計以及考核標準都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這雖然在表面上看出了開發成果的多樣性,但實際的教學成果在接受實踐檢驗方面并不理想,很多用人單位都反映學生的實踐能力欠缺,所學的知識與行業嚴重脫節。
3.1 建立服務行業技術職稱評定體系,培養及引進經驗豐富的優秀教師
我們從上述的問題中不難發現,缺乏經驗豐富的執教人員,是制約現階段高職餐飲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因素;因為我國酒店餐飲乃至整個服務行業都缺乏相應的技術職稱評定體系,而且高職院校也沒有相應的轉評體系與之對應。因此,各個學院應聯合起來,在相關部門的領導下,建立服務行業技術職稱評定體系。各高職院校應根據學歷以及專業技術職稱來確定執教人員的薪資待遇。吸引能力突出、管理經驗豐富、業務素養扎實的餐飲酒店管理人才加入到隊伍中來。
3.2 構建“雙證”融通的人才培養模式
在高職餐飲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應努力構建“雙證”融通的人才培養模式。這不僅要求餐飲管理專業人員具備相應的學歷證書,還要求具備不同管理層要求的職業技能證書。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才才能很好的服務于餐飲行業的管理需求。雙證的結合,還能有效避免教學資源的重復浪費。此外,該教學模式能為學生就業技能打下堅實的基礎,當其進入職場后在面對類似職業時有著更多職位的選擇機會,并能快速適應職業的轉變,有利于提高自身在職場中的成長。
3.3 加強教學觀念的轉變,實現人才培養的目標
餐飲管理專業能力的培養想要得到全面的提升,除了在學校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外,主要還是要靠實踐來實現。實踐對于餐飲管理專業能力的培養是相當重要的。餐飲專業能力培養所涉及的范圍也是比較廣的,主要有能力方面的培養、價值態度觀方面的培養以及行業適應方面的培養。學生只有具備這樣的能力才有可能獲得成為餐飲管理中高層職位的機會。此外,餐飲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應將實現與企業上崗要求“零距離對接”作為教學計劃目標,同時加強改進或者優化人才培養的方案,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結構體系。特別注重培養學生餐飲經營管理、技術服務、交際公關以及職業拓展等方面的實踐能力[3]。
綜上所述,我國目前的高職餐飲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與所處行業的標準需求還有一定的差距。教師隊伍建設有待加強,教學模式方面還有待改進。為此,我們要根據具體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逐步改進高職餐飲管理專業人才的培育理念,建立服務行業技術職稱評定體系,培養及引進經驗豐富、能力突出、業務扎實的優秀教師。這樣現階段高職餐飲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水平才會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1]劉洪昌.餐飲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4:96-97.
[2]田文.談高職餐飲管理專業學生的能力培養[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4:111-112.
[3]周大農,周麗.關于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創新人才培養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2,12: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