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云霞
重慶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傳統專業市場優化調整中的困難及政策建議
綦云霞
重慶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但當前專業市場布局不合理、用地不經濟、管理不規范、擠壓建設空間等問題日益凸顯,制約城市發展。為加快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全國很多地區啟動了專業市場優化調整工作,希望通過優化調整工作實現專業市場的布局優化、業態升級和發展可持續。本文將以重慶市九龍坡區為例,從專業市場現狀及問題、優化調整規劃、工作推進中的困難、政策建議4個方面進行分析。
專業市場;優化調整;政策建議
重慶市九龍坡區是主城區商貿集散中心,轄區內的專業市場經營規模﹑交易額﹑就業貢獻等均處于全市前列,專業市場成為全區商貿經濟的重要支撐。全區經營中專業市場共有49家,主要包括鋼材﹑建材﹑五金機電﹑數碼電子﹑汽摩配件﹑家具裝飾﹑醫藥﹑農產品8類,總占地面積5080畝,年交易總額約432億元。其中,46家位于中梁山以東地區,目前已自發形成了六大類專業市場聚集區:位于陳家坪的機電市場聚集區,位于石橋鋪的數碼市場聚集區和陶瓷市場聚集區,位于二郎的汽摩配件市場聚集區,位于巴國城周邊的鋼材﹑建材市場聚集區,位于華巖的建材市場集聚區。
1.1 全區專業市場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單位面積效益不經濟。專業市場占地規模大,但對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及財稅貢獻有限。年交易總額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僅一個百分點,年區級稅收貢獻不到4000萬元,單位面積稅收僅2.78萬元/畝,單位面積區級稅收僅約7000元/畝。此外,專業市場多為生產資料類與區內產業關聯性不大,難以帶動相關制造業發展對產業發展貢獻弱。
(2)嚴重影響城市形象。大部分專業市場位于城市核心區,一方面切割城市空間,制約城市開發建設及改造升級;另一方面,由于業態老化缺乏有效管理,亂搭亂建﹑占道經營﹑噪音擾民﹑排污嚴重﹑路面不整等臟亂差現象較為突出,與現代城市環境﹑面貌極不協調。
(3)對交通負面影響大。市場車輛大量占用城市道路空間,對交通影響嚴重。尤其以鋼材﹑建材等市場為主,其大宗貨物運輸需要依靠重型貨車,車速慢﹑占道寬﹑對路面破壞大,嚴重減弱道路通行能力致使市場周邊及城市主干道交通擁堵問題日益突出。
(4)市場發展水平亟待提升。目前專業市場尤其是中梁山以東鋼材﹑建材﹑機電﹑汽摩等幾大專業市場由于經營時間較早,又缺乏必要的日常維護存在基礎設施老舊﹑功能單一﹑配套不完善等問題。同時普遍缺乏現代化的經營手段和管理手段,交易缺乏監管稅收流失較多。
(5)市場業主管理不到位。市場管理屬于企業行為,業主尋求利益最大化缺乏社區責任意識,既不愿投入資金維護市場設施和維持市場保潔,也不愿意投入人力完善市場管理,不能將責﹑權﹑利統一到管理制度中來,讓業主切實承擔起市場管理的主體責任,并從根本上實現市場規范化管理的機制。
(6)市場經營戶不配合管理。由于受占道臨時市場影響,以及個人意識等原因,部分經營戶自我管理不到位,且不愿意配合市場業主和政府職能部門的管理,我行我素給規范管理市場帶來很大阻力。
2.1 優化調整原則
(1)分類推進。根據市場種類﹑經營現狀﹑經營模式﹑經營特點,結合實際分類有序推進,避免一刀切。
(2)科學布局。與城市空間發展和產業布局相協調,原則上生產類市場向工業園區集中,生活類市場向城市集中。
(3)集約用地。注重土地集約利用避免粗放式經營,提高單位土地利用價值,嚴禁土地資源浪費。
(4)優化業態。鼓勵發展集約化﹑現代化的專業市場,限制淘汰經濟效益低﹑城市環境破壞大的專業市場。加快建立市場監管體系引導市場規范經營,促進健康發展。
(5)循序漸進。積極穩妥引導傳統市場布局調整,制定相應搬遷計劃實施有序搬遷;科學論證新市場建設,嚴格控制有序實施。
2.2 優化調整具體措施
目前,依據市場占地﹑財稅貢獻﹑就業貢獻﹑對城市交通和環境影響等因素綜合分析,分別采用限制關閉﹑調整布局﹑升級保留三類措施,對專業市場布局進行全面優化調整。
(1)限制關閉。中梁山以東的專業市場,若存在環境污染和安全隱患,且整治改造難度較大的,一律采取限制措施并逐步關閉淘汰。
(2)調整布局。對于有一定稅收和就業貢獻,但存在以下問題的專業市場,納入外遷范圍:①嚴重影響城市交通和居民生活環境的專業市場;②因受地域空間限制,配套設施不齊全并且提升改造困難的專業市場;③不符合城市整體發展規劃的專業市場。逐步引導鋼材市場﹑建材市場﹑汽摩配件市場﹑五金機電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等轉移至都市功能核心區以外。
(3)升級保留。對區內經濟及就業貢獻較大,對城市交通影響較小,且不存在環境污染和安全隱患的專業市場則予以保留,積極推動其提檔升級鼓勵健康發展,如數碼電子市場﹑家居市場等。
3.1 市場建設用地供求矛盾突出
較多東部市場的經營者希望在西部申購土地新建承接市場,并將滿足土地需求作為搬遷前提,而從九龍西城供地現狀和集約用地的發展要求來看不能滿足以上要求。另一方面,市場經營者更愿意自立門戶或掌握主導權,東西部市場之間的合作很難達成。
3.2 部分市場產權復雜
部分市場產權結構復雜,市場搬遷或轉型協調難度大;部分專業市場分零出售給市場商戶,無統一業主方缺乏主導力量;部分專業市場等涉及集體資產,依托市場獲益的群眾眾多,一旦啟動優化調整維穩壓力巨大。
3.3 老牌專業市場根深蒂固
老牌市場歷史久遠,在消費者中形成了較高的知名度和吸引力,生意興隆供銷兩旺,加之商戶高度依賴周邊生活﹑教育﹑交通等配套設施,短期內不愿搬遷。另外,老牌專業市場帶動周邊興起一系列同類型市場,抱團發展勢頭旺盛為保存現有市場份額必然要求組團搬遷。很多商戶在新老市場同時租賃或購買門面,即使增加成本也不愿率先搬離老市場。
3.4 缺乏有力措施推動
目前位于貨車限行區域內的生產資料類專業市場僅有13家,且為分時段限行,總體來說對市場制約力有限。從目前已啟動優化調整的市場來看,主要動因為市場自身有優化調整意愿或是征地拆遷﹑租約到期,除此之外,缺乏更加有效的手段。
3.5 西部新建市場吸引力不足
目前西部新建市場普遍存在培育期長﹑配套不完善﹑生活不便﹑遠離主城區﹑隧道交通堵塞等問題,對東部經營商戶吸引力不夠。此外,西部已建在建專業市場未成氣候,加之地理位置相對偏遠,短期內難以吸引商戶。
4.1 建立批發市場建設管理聯席會議制度
建立市﹑區(縣)兩級聯席會議。市級聯席會議主要負責政策制定﹑規劃審批﹑信息通報﹑監督監管﹑重大問題決議等工作。區(縣)聯席會議主要負責協調解決重點批發市場新建﹑外遷﹑改造提升﹑轉型發展過程中規劃布局﹑用地保障﹑綜合配套﹑培育扶持﹑信用建設等工作。
4.2 制訂指導目錄
明確重點批發市場建設限制范圍及內容,嚴格執行指導目錄政策。指導目錄主要從用地規模﹑市場類型等方面進行約束性指導。根據實際需求情況對市場用地和總建筑面積實行總量控制。對不同類型批發市場明確投入產出強度標準,促進土地節約高效利用。對單個項目用地需求大的項目根據建設計劃和規劃方案,分期分批報批和供應土地。通過對每期的建設進度﹑投入產出﹑招商運營情況等進行綜合考核后確定是否繼續供地及后續供地規模引導市場有序建設。
4.3 強化市場建設監管
加強投資主體資格準入。鼓勵擁有批發市場商戶資源﹑物流配送資源﹑市場運營管理經驗的主體直接投資建設批發市場項目;支持與批發市場各類型資源企業有股權或產權關系的主體投資建設批發市場項目;允許與批發市場各類型資源企業有長期友好合作關系的企業投資建設批發市場項目。
4.4 制定實施扶持政策
保障用地指標。對于布局于區域性大市場集聚區優先安排合理的市場﹑倉儲﹑物流等新增建設用地指標。拓展市資渠道。鼓勵重點批發市場設立小額貸款公司,金融機構要創新市場商位使用權質押﹑貨物質押﹑倉單質押﹑聯貸聯保等融資擔保方式,開發適合市場經營戶的短期融資產品。要素優先供給。優先建設市場正常運營所需的路﹑水﹑電等公共基礎設施,優先配置經營戶正常生活所需的教育﹑醫療﹑休閑﹑娛樂及交通等公共資源。加快辦證審批。為外遷至新市場的廣大經營戶開辟“綠色通道”,集中一站式辦理咨詢﹑辦證﹑稅務等便捷服務。
4.5 強化市場信用建設
根據國家頒布的相關標準,建立完善市場開辦者﹑管理者和經營戶信用評價體系,探索誠信建設制度化開展誠信示范市場評比,建立失信違約“黑名單”,建立懲戒機制,不斷提升市場信用水平。
4.6 發揮行業協會作用
鼓勵協會組織制定行業規范和服務標準,加強行業自律和信用評價,引導和規范行業經營行為。發揮協會在數據統計﹑預測分析等方面的優勢,支持協會建立各類數據庫,適時發布市場信息有效銜接產需優化資源配置,同時為政府部門制定行業政策提供依據。支持協會為會員提供法律﹑政策﹑管理﹑技術﹑信息等咨詢﹑訴求反映﹑人才培訓等服務。
[1]夏守慧.專業市場發展電子商務的對策研究[J].電子商務,2014.
[2]陸立軍,張友豐.專業市場轉型的路徑與機制研究[J].經濟縱橫.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