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思穎
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
FDI對中國保險服務貿易影響效應分析
丁思穎
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
保險服務業作為我國金融服務業的三大支柱之一,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保險業務得到了持續快速的增長,改革開放之初,全國保費收入僅有 4.6 億元,2015 年則已經達到了1.55萬億元。保費收入年均增長率達到23.6%,其中外資保險企業全年保費收入542.5億元,占全國保費收入的比重為3.5%。而且,從保險公司的資產變化及我國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的不斷擴大,基本可以看到我國保險業近幾年得到了很快的發展,公民日益具有了保險意識。
1、增強我國保險服務貿易的市場競爭力
2004 年我國保險市場開放后,我國保險服務貿易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但由于我國保險服務業在國際市場上還處于學習和模仿的階段,創新能力仍比較低而且國際業務開展能力較低。國內保險企業保險產品以低端產品為主,產品結構單一且各家保險企業產品大同小異,沒有個性和創新的產品和服務,缺乏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在我國設立分支機構的外資保險企業一般擁有雄厚的資本實力、先進的保險產品創新技術、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及國際服務與營銷網絡平臺優勢,在保險市場上競爭力很強。而且由于外資保險企業進駐我國保險市場的原因主要是市場導向型的,外資保險機構與國內保險企業便激烈爭奪市場份額,通過市場份額的激烈爭奪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我國保險服務貿易行業開拓創新,提高市場競爭力。
2.推進我國保險服務貿易方式變革
保險業FDI通過其自身的技術外溢效應路徑給國內保險服務業帶來了世界前沿的保險產品研發技術、成熟的企業經營與管理經驗,特別是國外保險企業先進的保險服務方式和高效的營銷模式對我國保險市場的變革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外資保險經營機構的進駐,國內的保險公司迫于生存的壓力,通過提高我國民族保險企業的創新能力,推動我國保險服務貿易方式的變革創新。例如:通過引進國外個人營銷代理的銷售模式就給中國壽險業的銷售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使整個保險業實現了產業升級與發展壯大。而且保險業FDI的流入還拉動了我國保險業由粗放式規模管理到集中精細化管理模式的轉變;由單純注重規模保費收入向重視經營效益,向價值考核的轉變;由過去只注重資本投入到重視信息化系統技術轉變;由產品觀念向市場觀念的轉變等等。
3.加速我國保險服務國際化進程
我國保險市場開放后,保險業FDI的流入首先對我國的保險市場競爭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優化,過去我國國內保險市場長期被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太平洋保險及平安保險壟斷的局面,隨著保監會主席吳定富上任后做出要做大做強國內保險就從增加保險服務經營主體的政策后,不僅國內保險公司如雨后春筍般異軍突起,外資、中外合資的保險公司也漸漸多了起來,國內保險市場格局形成了多元化的體系,促進我國保險企業著眼世界,走向國際化進程。此外,由于市場競爭更趨激烈,直接提高了國內保險服務資源的有效配置。而且內外資保險公司的競爭促進了產品創新及人才的流動,推進各保險企業的交流合作及內外資保險企業的經營管理摩擦與融合,間接提高了國內保險服務的市場競爭力。
1.擴大我國保險服務貿易逆差
雖然我國保險服務貿易額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從2000年至2012年間,我國保險服務貿易出口額從1.1 億美元增加到 33.3 億美元,年均增長率 33%,占我國服務貿易出口總額的比重由 2000 年的0.4%增長到 2012 年的 1.7%;我國保險服務貿易進口額從 24.7 億美元增加到了 206 億美元,年均增長率 19%,占我國服務貿易進口總額的比重由 2000 年的 6.9%增長到了 2012 年的 7.4%。但同時保險業FDI 的流入因較大地促進了我國保險服務的進口,對我國保險服務的出口未起到顯著的推動作用,致使我國保險服務貿易逆差也在逐年擴大,保險服務出口增長的力度與速度不足。
2.惡化我國保險服務貿易出口集中度
隨著我國保險服務貿易的日漸發展,我國保險服務貿易進出口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近年來,我國保險服務的出口雖然主要集中于為來華旅游或留學的境外人員提供保險服務為主,但隨著我國保險服務產品及服務質量的日趨完善,伴隨貨物出口的保險服務出口貿易方式日益凸顯,主要表現在由國內出口商在出口前向境內的保險機構投保,取代過去普遍的由國外進口商直接向境內的保險公司投保。我國保險服務進口主要為跨境支付模式為主,包括伴隨貨物貿易發生的海運險(財產險)、境內保險公司由于風險承受能力有限及其他經營考慮分保到境外的再保險、由境外保險咨詢服務機構提供的對國內大型項目的保險評估服務等。
在加入WTO后,我國保險企業應當充分利用我國所享有的最惠國待遇、市場準入和國民待遇等政策,貫徹“走出去”戰略,在大量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的同時加大海外市場拓展的力度和速度,積極在海外進行直接投資。一方面我國保險機構要積極開拓保險服務貿易的新業務、新領域,以此提高我國保險服務的綜合競爭力,使我國保險服務貿易出口模式由境外消費轉向以商業存在模式為主;另一方面我國保險服務機構也可以通過收購國外企業的全部或部分股份、以建立海外分支機構等形式,拓展我國保險業的海外市場,為我國保險服務貿易的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1]孫娟娟,我國保險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分析;
[2]孔翔亮,我國保險服務貿易現狀;
[3]周愛農,利用外商直接投資與我國服務業的發展;
[4]周文彬,全球服務業FDI的發展趨勢及中國的對策;
[5]趙楠,中國服務業吸引國際直接投資的現狀與對策;
[6]鄭長娟,我國服務業外國直接投資的特征和趨勢分析;
[7]王銀成,中國保險市場研究;
[8]車雨芳,服務業FDI和對我國服務貿易競爭力的影響。
丁思穎 女 出生于1984年11月,學歷:碩士研究生,專業:區域經濟學。研究方向:區域經濟與貿易;職稱:講師, 工作單位: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