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軍 張韋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現狀及其思考——以蕪湖縣為例
徐軍1張韋2
(1安徽省蕪湖縣橫崗中學安徽蕪湖241100;2安徽省蕪湖縣教研室安徽蕪湖241100)
文章在訪談的基礎上,了解了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現狀及其原因,通過教育主管部門的培訓、考核,再在學校的各種制度和政策的調整下,讓化學教師愛上化學實驗教學。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培訓
2016年7月,筆者參加了北京師范大學蕪湖縣中學化學骨干教師高級研修班的學習,學習期間既有來自專家、教授和博導的理論指導,也有來自一線教研人員與教師的經驗分享,感覺受益匪淺。尤其是北京市特級教師北京十四中李佳的報告《中學化學實驗教學策略及應用》給了我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現筆者就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來談一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幾點思考。
每年5月我縣都會舉行初三學生理化生實驗操作加試,期間筆者曾與參加操作加試的監考教師做過交流,對我縣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開展情況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本文結合此次培訓期間與老師們的交流與訪談,簡單闡述我縣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現狀。
1.課程標準規定的實驗未能開足開齊
《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規定了8個學生必做實驗及若干演示實驗,共三十多個實驗,同時課程標準還弱化了演示實驗的概念,倡導與建議能進行學生分組實驗的盡量進行分組實驗,由此可見實驗在化學教學中的重要性。但筆者通過調查與訪談獲悉,部分學校的實驗沒有開足開齊,部分學生分組實驗被改為演示實驗,甚至個別學校改“做”實驗為“講”實驗——描述實驗,即教師給出實驗現象與結論,學生進行背誦記憶。
2.教師對實驗教學基本素養不足
(一)教師的實驗操作技能不能達標
不久前筆者全程參與了我縣理科實驗說課比賽,從中筆者發現部分教師在說課中對一些常見操作的動作要領描述不當,甚至出入較大,結合前期筆者參與幾節縣級觀摩課及與理化生實驗操作考試監考老師的交流,發現我縣初中化學教師的操作技能還有很大提升空間,一些基本的實驗操作不熟練,不能根據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優化選擇實驗器材等。
(二)教師對實驗教學的功能認識不足
教材中為什么要設計或選擇這一實驗,化學實驗在教學中的功能和價值是什么,這樣的問題教師很少思考,化學實驗既是化學教學的主要手段也是化學教學的內容,很多教師不能理解,即使理解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三)教師的實驗創新意識淡薄、創新能力薄弱
教師的實驗創新與改進的理念落后,實驗創新與改進能力有待提升。從筆者參與的化學實驗說課來說,14名參賽者中只有2位參賽者真正貫徹了實驗說課的精神——創新、改進,其余選手鮮有涉及實驗創新的。而筆者也仔細分析了實驗說課的評分標準,其中有關實驗創新方面的權重很低,涉及實驗教具改進的權重則沒有出現,這說明了什么?組織方和評委是忽視了這個問題、沒有認識到這個問題、還是別有問題?如果是認識的缺失——沒有認識到這個問題,那恐怕問題就大了,需要培訓和改變的不僅是一線教師了。
為什么會出現上述現象,筆者嘗試著分析了一下,不外乎以下幾種原因。
其一,新的課程改革已進行了十多年,但中高考的指揮棒沒有改變,所以教師的日常教學不可能脫離“應試教育”的軌道,大多數教師均以考試和分數為生命線。在與老師們交流時,筆者了解到很多教師認為在課堂上做實驗費時又費力,而且往往效果還不好。故而用視頻代替實驗或講實驗的現象非常普遍,甚至有的教師還得出了講實驗要比做實驗效果好的謬論。因為教師自身經歷的實驗操作少,所以實驗教學技能的缺乏就不難理解,進而教師對于實驗的改進與創新就成為無米之炊了。總之,還是缺乏對新課改的正確理解與認識,沒有真正踐行新課改。
其二,也有學校與上級主管部門的原因。縣區初中的規模一般不大,尤其農村中學的規模則更小,所以一般不配備化學實驗員,教師要做實驗得自己準備實驗器材、維持秩序、整理實驗室衛生。而初中化學課時工作量的權重本來就低(一節化學課只相當于0.9節語數英的工作量,有的學校更低),如果要準備一個化學分組實驗至少得一兩節課,甚至更長,所以這恐怕是化學老師不做實驗而改為說實驗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其三,化學學科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比例也是一個原因。我縣中考中化學總分60分,無法與語數英150分相比,甚至有的學校領導與班主任還認為化學還不如體育在中考中的地位,故此不太愿意化學教師花費過多的時間與精力在化學學科上,更談不上支持化學實驗教學的創新與改進了,畢竟進行化學實驗要耗時費物。那如何改變上述不良現象呢?
1.加強對教師的培訓與考核力度
教育主管部門要對化學教師的基本操作技能進行全面的摸底,對技能未能達標的化學教師要進行崗前培訓。對于崗前培訓可采用“請進來”和“派出去”的方法。“請進來”:請一些大學的實驗老師或在實驗領域有一定建樹的一線教師,來對全縣初中化學教師和實驗人員進行培訓;“派出去”:選派部分初三化學教師及相關人員外出學習。同時加強考核力度,崗前培訓仍不能達標的要延遲上崗。
2.優化課堂教學的評價方式
合理的評價標準和科學的評價方式引領著教學價值觀的形成。化學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其課堂有著區別于其他學科課堂的自身特征,即化學實驗既是教學的內容又是教學的手段,動手能力與動手習慣應該成為化學教師必備的基本素養。在日常教學或各項賽課中強化教師動手能力和實驗教學的地位,以期達到預期的目的。
同時,教育主管部門要幫助化學教師改變對化學實驗教學態度,幫助化學教師了解與發掘化學實驗教學的功能,改變教師對化學實驗消極、應付的態度,讓化學教師愛上化學實驗、愛上化學實驗的創新與改進。至于如何改變,還得進一步研究。
3.學校要制定相關獎懲措施
學校領導和相關教學管理人員要調整辦學思路,拋棄唯分數論思想,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主旨,要真正踐行新課程的理念。首先,學校要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激勵幫扶機制,如統一配備實驗人員,提高實驗教學的課時工作量,激勵化學教師進行實驗教學的改進與研究,對獲得化學實驗創新或實驗改進的化學教師和實驗人員進行物質與精神獎勵等。
另外,學校要加大對化學教師與實驗人員的監管與考核力度,對不能按時、按質、按量完成課程標準所規定的實驗的化學教師和實驗人員要給予一定的懲罰措施。
[1]張賢金,吳建新.基于實驗研究素養的提升開展實驗培訓[J].化學教學,2014(1):15~17
[2]施建軍.對初中化學教師實驗操作技能現狀的分析與思考[J].化學教學,2014(7):29~30
1008-0546(2016)11-0068-02
G633.8
B
10.3969/j.issn.1008-0546.2016.1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