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磊
身份證號:130638198311153512
建筑鋼結構施工質量問題及控制措施簡述
陳 磊
身份證號:130638198311153512
近年來,隨著我國鋼材的產量與質量的不斷提升,鋼結構建筑逐漸成了一種新型的建筑結構類型。與其它傳統建筑結構來說,鋼結構在設計、施工與使用上都有著明顯的優勢。基于此,我結合多年來的工作經驗,首先對于建筑工程鋼結構施工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闡述,然后對于提高建筑鋼結構施工質量的控制措施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與研究。
建筑工程;鋼結構;質量
1.1 施工技術不過關
工程施工單位的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尤其是鋼結構施工作業專業性要求是較強的,需要施工單位具備鋼結構深化能力﹑技術培訓能力﹑焊接設備操作評定﹑機械設備操作評定等技術水平,而其技術水平的高低則制約著工程產品的質量水平。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鋼結構施工單位隊伍也越發壯大,同時管理難度也隨之加大。
1.2 工作人員綜合素質不高
在建筑工程施工領域,有很多施工前臨時組建隊伍,由于他們大多數缺乏專業知識,安全意識相對較差,技術水平良莠不齊。這就需要上崗前的專業培訓,過程中加強監管。同樣管理層也面臨著年輕化﹑經驗不足﹑眼高手低的情況,這些都需要企業有計劃﹑有組織的去培訓提高。綜合素質的提高需要有專業過硬的技術以及科學的管理方法,這對工程的質量與安全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1.3 原材料驗收把關
在鋼結構工程中對鋼材﹑焊材﹑連接件﹑涂料等材料都有相關的設計要求及國標要求,鋼材的材料性能需要和工程的實際情況相吻合,如寒冷地區對鋼材耐低溫性能有特殊要求,這時就要采用C﹑D﹑E級鋼;而海濱﹑化工廠等環境需要采用具備耐腐蝕性高的低合金鋼材及涂料。這些原材進場時需仔細核對材質單﹑質量證明文件等,如與工程不符或欠缺,嚴禁進入現場。鋼結構工程材料進場還包括構件的進場,對于組裝構件的進場驗收需有專門的驗收流程,不僅需要質量證明文件﹑發運清單等,還要對構件尺寸﹑焊接質量﹑接口情況﹑除銹噴涂﹑附屬零件等進行專門驗收。重要工程一般需要對源頭加工廠進行制作跟蹤檢驗。
1.4 鋼結構制作安裝質量
(1)下料環節操作人員沒有采用正確的切割方法﹑精度把控沒有達到相關的要求﹑開孔位置以及大小未按規定開設﹑沒有按照規定的方法進行擴孔操作﹑進行螺栓預埋時定位不精確,標高位置存在一定的偏差,以上這些會造成相關的安裝工作無法進行;(2)由于焊接技術的不達標,使得對零部件的矯正沒有達到相關的要求,造成部件的連接缺陷;(3)進行高強螺栓的連接時,接觸位置出現變形,有較大的間隙,摩擦系數不達標,連接時沒有進行終擰,從而無法實現相應的內力傳遞;(4)制作精度不高,或沒有進行預拼裝,現場安裝時出現對接間隙較大,移位偏差;(5)運輸過程中成品保護不足,造成構件變形;(6)安裝測量定位偏差,焊接變形,或作為幕墻等系統的支撐構件時未考慮其允許偏差范圍,造成安裝后無法使用。
2.1 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并做好開工前的準備工作
加強現場崗位的建設和形象建設,規范管理人員的行為,提高工作效率;針對工程特點編制專項方案,合理組建管理機構,保證施工組織的順利進行。在施工前,仔細核對每個細節,組織設計圖紙的會審,施工機具調配,進場隊伍技術交底。
2.2 規范科學管理
施工過程中,采取規范科學的管理制度,健全質量管理體系,成立QC小組,定期進行質量問題檢查分析,實現PDCA循環管理模式。嚴格按國家相關規章制度,采購建筑使用材料及設備,始終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結合起來,不能只追求經濟利益,而偷工減料或將工程進行轉包﹑分包。
2.3 對材料的控制
在建筑鋼結構施工質量控制中,對建筑材料控制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筑材料是否合格直接決定了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規范物資采購部門建立供應商采購目錄,實行嚴格的審查制度;進場驗收環節嚴格把關,對不合規材料進行退場處理;另外,在建筑施工生產環節,及時對廢料進行回收分類,避免造成資源浪費;下料人員合理劃分下料圖,對單塊材料實現充分利用,這在一定程度上,還保證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2.4 測量精度控制
測量工程是鋼結構施工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測量控制上的精準是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
測量校正采用高精度的全站儀﹑激光鉛直儀﹑激光水準儀等先進儀器進行,所有儀器均需要通過檢測部門進行定期檢測鑒定,合格后才能夠投入使用。測量垂直度時,充分考慮日照﹑焊接等溫度變化的熱影響對構件的伸縮和彎曲引起的變化,事先對測量結果進行預控。焊接時應根據測量成果,制度合理的焊接順序對垂直度偏差進一步進行校正,提高安裝精度。對于高層建筑標高控制,還要考慮構件的累計偏差帶來的影響,安裝過程中收集實際偏差值,反饋給加工廠,下節制作時將偏差消化;實際應用中常采取負偏差的方式,以便于標高控制。
2.5 連接的保證措施
焊工必須持證上崗,進行焊接工藝評定和焊工附加考試。焊接環境需有防風措施,風速對焊接質量影響較大,尤其是氣體保護焊。為防止焊縫冷裂和熱影響區延遲裂紋的產生,可在坡口的底部先采用超低氫型焊條打底,然后用低氫型焊條或氣體保護焊絲做填充,焊后采取消氫處理。低溫時采取焊前預熱﹑焊中層間溫度檢查﹑焊后保溫緩冷至環境溫度。根據構件受力形態確定焊接順序,避免與受力方向相同方向進行焊接。環形焊縫應對稱焊接,減少焊接變形。
2.6 深化設計優化
對于復雜節點,施工質量往往容易出現問題,在深化設計階段,提前進行科學分析,引入BIM模型可視化操作,進行施工可行性分析,如無法焊接的部位較多是否可進行鑄鋼件代換﹑節點太大能否采取分段處理,如何劃分分段位置﹑設計構件出現碰撞矛盾,提前進行設計變更等。充分發揮軟件技術優勢,預先解決技術難點,對于保證工程質量及進度方面大有補益。
綜上所述,鋼結構以它的優勢,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廣泛的應用,特別是在超高層﹑大跨度工程中應用較多。作為建筑結構的主要類型之一,其容易出現的質量問題主要集中在材料及工藝上,而國家鋼材材料的生產正接近世界先進水平,鋼結構施工工藝水平也必將隨著現代科技技術的突飛猛進發生質的提升。
[1]邱文雄.鋼結構施工技術在高層建筑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09(19):23-27.
[2]王濤.淺析建筑鋼結構工程施工的質量與控制措施[J].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13,10:9.
[3]李士昌.淺析建筑鋼結構的工程質量與安全對策[J].才智,2011,30:28.
[4]鄭先元.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監督中的常見問題及應對措施[J].工程質量,2010,09: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