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寅
身份證:321283197406140011
基于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設計剖析
楊 寅
身份證:321283197406140011
本文從分析低碳概念的重要性出發,分析了低碳建筑的設計理念,并提出了基于低碳概念的建筑設計的有效方法,以供參考。
低碳概念;建筑設計;應用方法
在人類對生態環境的開發利用中,建筑施工的影響最為明顯,其各個環節都可能成為污染源形成的“溫床”,并會消耗眾多的資源。因此,為了改善逐漸惡劣的自然環境,各類建筑行業要樹立其環保意識,將低碳、節約以及經濟的環保理念滲透入到建筑設計過程中。
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迅猛,人們的生活水平隨之有了一個質的飛越,然而在如此可喜的情景背后卻存在很多問題,制約了人們生活質量的進一步提升。霧霾污染嚴重,動物慘遭滅絕,河水臭氣熏天,名勝古跡大量受損,這些現象屢見不鮮,甚至許多疾病也隨之而來,給人們的健康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已經引起了國家和社會的廣泛關注。我國政府已經出臺了相關的規章制度,還勒令各地方政府切實加強當地的環保工作。然而僅僅依靠政府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全民共同努力,讓低能、減排、低碳、節能的概念深入人心,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還人們一個碧水藍天的祥和社會。
2.1 節約能源
在建筑設計過程中,建筑設計師常常會將一些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和節能設備運用到建筑設計當中,嚴格的控制了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同時,為了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率,建筑設計師把低碳技術和自然環境有效的結合, 也有效的提高了建筑物能源節約的特性。在低碳建筑設計發展過程中,建筑設計師:(1)應該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根據當地的氣候變化來合理布置建筑物的形式以及布局; (2)建筑圍護結構應該積極利用節能環保材料,積極采用自然通風,盡量不使用空調,如果必須使用空調,空調的設置也要遵循自然通風的原則,從而有效的實現節約能源的目標。
2.2 節約資源
就低碳建筑物而言, 建筑設計師通過優化建筑空間布局和結構材料,盡可能利用環保節能材料(如巖棉保溫板、聚氨酯板以及氬氣中空玻璃等), 從而有效的提高建筑物的利用率。同時,建筑設計師還應該合理的處理和利用各種資源,例如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提高自然光的利用率等,從而有效的降低或者避免資源浪費。另外,建筑設計師應當注重可再生資源的循環利用,合理使用綠色環保的建筑材料,確保石灰、木材、油漆以及水泥等建筑材料的安全、無毒、無害,從而有效保證人的身體健康。
2.3 美化環境
一般情況下, 傳統建筑不能科學合理的融入到自然環境中,也不能有效的保證居民的身體健康。與傳統建筑相比,低碳建筑設計是通過不同程度的對自然環境、人工環境進行調節與布設,確保內、外環境的相互聯通,從而提高居住環境和保證居民身體健康。
3.1 建筑環境方面
對于建筑環境方面的規劃、設計,是建筑設計需要慎重對待的第一步。首先,在選擇施工地點時候,要綜合考慮建筑自身的用途、周圍其他建筑以及當地風向、水文等自然地理因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強行開工,要考慮周圍民眾的情緒,實現建筑與環境的和諧統一; 其次,在進行建筑規劃時,要做好對周圍以及附近交通道路兩旁的綠化工作,提高施工地區周圍的綠色植被的覆蓋率,增強對揚塵、有毒物質的吸附能力; 另外,對于交通線路的規劃以及布局也是實現低碳建筑設計的重要環節,有效實現自然環境以及人工環境的融合,促使建筑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3.2 建筑物的體形設計
對于建筑物體形的設計是實現低碳建筑的重要環節。首先,就墻體結構的設計而言是重要的節能減排、減少能源損耗的突破口。墻體的顏色、材料以及構造形式直接決定了建筑物本身的能源消耗。墻體的設計理念,直接決定了建筑墻體是否能充分利用太陽能,實現冬暖夏涼的效應,這也是目前國家建筑節能開發的重點項目; 其次,對于屋面的設計也是可實現節能、消耗的重要渠道,一般來講,目前廣泛采用的是蓄水架空覆土種植屋面,這種屋面設計,巧妙的隔擋了一部分日曬,還實現了保溫、保濕的效果,并且還美化了建筑、凈化了空氣; 另外,在對窗進行設計時,最好采用較小的窗墻比,比如使用最為頻繁的要數中空隔熱玻璃鋁制窗框,這樣不僅有效降低了光污染,還降低了建筑中的能源消耗。
3.3 選擇綠色、優質建材
基于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設計,建筑能源以及建筑材料在建筑中的應用就顯得非常重要。在建筑施工過程中,燃燒建筑能源、加工建筑材料等相關環節都會對大氣、土壤等環境產生極其惡劣的影響。比如: 人造板材會釋放出大量的甲醛; 在配制、攪拌混凝土的過程中會釋放出氡氣等許多有毒物質,這些有毒物質一旦排入空氣中,對于人體來講相當于是一顆“隱形炸彈”。因此,筆者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選擇綠色、優質的建材: 首先,優先選擇那些工業化成品以及可實現循環再利用的建筑材料,密切關注建筑材料的性能,選擇高性能、低消耗以及耐久性強的新型建筑體系作為建材; 其次,為了方便建材的拼裝搭建,要注意選擇自重輕、可再生的鋼結構構件,縮短建筑施工工期。
3.4 提高空間利用率
提高建筑空間的利用率是實現低碳建筑設計的重要實現辦法。提高空間利用率對于建筑物具有重大的應用價值和經濟價值。尤其是對于一些大范圍的建筑群而言,提高對建筑空間的利用率,控制住房的面積標準,實現對建筑空間的高效利用,能夠大大降低建筑的能耗。節省耕地面積,能夠降低建設施工成本,有助于實現集體供暖,并大大降低能源消耗。筆者建議相關建筑企業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空間的利用率: 首先,建筑設計師在對建筑物進行設計、規劃時候,要牢牢樹立起“提高空間利用率”的理念,從而降低對建筑面積的總體要求; 其次,提高空間利用率有利于提升再生能源的利用率,拓展建筑空間的可變化空間,延長建筑物的使用周期。
綜上所述,低碳理念在建筑設計中的體現,展示了當代建筑對于人性化的關懷以及以人為本的理念。當代建筑只有實現與自然、人類社會等和諧相處,才能實現建筑企業的長遠發展,才能夠讓人們的生活更加舒適、安全。
[1]胡斌.談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設計應對策略[J].低碳世界,2015(1):202~203.
[2]裴思思.低碳節能理念下建筑設計方法與技術探析[J].科技向導,201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