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敏
聊城市環境監測中心
環境監測質量控制的現狀及措施探討
胡 敏
聊城市環境監測中心
環境是人類生存發展最重要的因素,其密切關系到人類生存質量的提高,關系到社會經濟發展和人類社會的進步。但當前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環境質量日益惡化,尤其是近兩年來的霧霾天氣,嚴重危害人類的身體健康,因此,需要加強環境監測,預防環境問題造成的損害。本文主要是對環境監測的涵義、目的,環境監測質量控制的現狀及如何加強環境監測質量控制進行分析論述,希望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從而做好環境監測工作,改善環境問題,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實現可持續發展。
環境監測;質量控制;措施
隨著工業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享受著工業帶來的一系列便捷,但與此同時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當前,人們一方面積極采取措施保護環境,一方面加大環境監測工作的投入力度。環境監測工作對國家整體環境質量有重要作用。隨著人們對周邊生活環境質量關注度越來越高,環境監測質量控制備受關注目,做好環境監測質量控制工作的監管,對國家和人民的生活環境質量至關重要。下文將對環境監測質量控制的相關內容進行論述。
1.環境監測的涵義
環境監測是政府部門下屬的事業單位所開展的對于環境質量進行綜合評定的工作,其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在法律的保護下,環境監測具有強制性。無論是評定污染性還是處理一切與污染有關的源頭、事故等等,其工作都是代表法律的強制性活動。第二,環境監測的工作流程以科學方法為指導,監測結果依法公正公開,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第三,環境監測擁有社會服務性,從屬于社會公益事業。
環境監測的發展歷史雖然不算十分久遠,但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現在的環境監測硬件水平相比過去來說有了長足的發展。環境監測是人類預防污染,保護生存環境,進行持續經濟建設的有效手段。
2.環境監測的目的
社會環境質量好壞直接關系人們的身體健康,環境監測的主要目的是根據環境質量監測結果公布給民眾,并提出相對應的方法預防環境問題,保護人們生命與家園的安全,為和諧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打下良好基礎。環境監測的目標主要包括根據測量對象質量,按照國家標準,準確分析評估環境質量等級,做好環境保護工作;依靠測量對象的分布范圍和污染程度,分析尋找污染源頭,保證環境管理機構進行環境監測和管理時有據可依,準確有效的制定環境保護措施;為環境管理工作提供長期以及大量可靠的監測數據,為環境管理工作提供可預見性參考資料。
正確開展環境監測能夠有效預防環境問題,保護人們的身體健康,有利于和諧社會的建設,但目前,環境監測質量控制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質量控制制度不健全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環境監測質量控制技術也日益進步。國家環保部早期制定的監測質量管理內容與職責要求,雖然在質量控制系統規范化工作中有一定成效,但是,早期的質控制度在技術飛速發展的環境監測技術方面,仍無法滿足質量系統要求。各地監測站制定的管理制度如:持證上崗制度、“三級審核”制度、質量抽查比對制度、監測站標準化建設規定等均須在原來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總結加強。
2.對室外環境檢測的質量控制不夠重視
在部分地方監測站中,工作人員往往將精力主要用于實驗室內的質量控制而對室外質量控制不夠重視。而沒有提起對室外質量控制的重視程度。從人員任用上來講,環境監測站使用的是有相關證件的技能人員,在工作中使用化驗分析儀器進行環境質量分析,在實驗室內控制質量一般采取平行雙樣和加標回收等途徑,從工作人員卻經常把有代表性的檢測信息遺忘,諸如選取監測目標、采樣保存以及運輸等等主要在室外進行的工作質量不能被有效管理起來。
1.建立健全環境監測質量控制制度
環境監測質量控制的監管,除了由環保部門對其人員工作進度與質量進行定期監督檢查外,加強監測質量控制的規章制度建設對質量控制至關重要。質量控制制度需要對監測站的工作內容、工作要求、人員管理、獎懲規定等做詳細規定,確保監測質量控制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時,針對當前各監測部門制度不健全情況及時組織開展管理評審、內審等活動進行不斷地完善,對監測質量控制存在的空白進行填補,確立監測部門的評價機制,形成一項全方位的制度監管和評價系統,確保環境監測質量工作合格規范。
2.強化監測人員素質
環境監測人員的素質關乎著監測質量的好壞。在當今環境保護工作深化改革的形勢下,監督管理和執法要求環境監測隊伍人員精、素質高、活力強,能及時、準確地掌握環境質量和污染源動態變化。因此,不斷加強隊伍素質的自身建設,自覺適應環境管理越來越嚴格的需求是各級環境監測站提高整體能力和服務效能的必由之路。教育培訓不但要重視業務技術的提高,而且要強化政治思想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使監測人員增強事業心和責任感,樹立愛崗敬業、刻苦鉆研業務的奉獻精神和質量第一的指導思想,自覺主動地為環境管理和執法服務。
3.加大環境監測的投入力度
針對監測站環境差、設備落后、人員素質普遍不高等問題,國家相關部門應加大對其投入力度,確保有足夠資金用于更新與改造落后設備,增加監測用房,保證監測用房設備齊全、技術先進。國家環保部設立專門的工作小組對監測工作進行定期的查訪,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及時供應監測站正常工作所需資金,確保監測站工作有序不間斷進行。
總之,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同時也造成環境質量日益惡化,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環境監測的質量關乎著人們的身心健康,而當前環境監測質量控制存在著一些問題,不利于環境監測工作的順利開展,因此,需要針對問題采取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完善環境監測質量控制,從而改善環境,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實現可持續發展。
[1] 李明藝.促進環境監測質量保證的有效開展[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0,(1).
[2] 李國媛.影響環境監測質量的基本因素探析[J].資源與人居環境,2011,(4).
[3] 歐 林.淺談影響環境監測質量的基本因素[J].經營管理者,2010,(18).
[4] 謝國暉.淺談環境監測中的不確定度評估[J].科技資訊,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