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華
惠州市德威學校
小學體育課堂管理建議及相關問題分析
李小華
惠州市德威學校
小學體育作為小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但縱觀我國小學課堂管理現狀,依舊存在很多有待完善之處,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質量。在現代化教育中,體育教師必須要對體育課堂管理進行創新與發展,激發學生的體育意識,從而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
小學體育;課堂管理;問題;建議
小學體育是小學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教育與智育、德育共同組成了小學教育系統。小學體育教學不僅是為了完成教育目標、實現體育目的,更重要的是能夠發揮體育功能,通過體育教學能夠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與運動技能,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樹立正確的體育價值觀。與此同時,各個國家對體育的重視程度都在不斷增加,各個國家的體育能力也是國家實力的表現。小學體育是發現體育人才、培養體育人才的重要階段,是其它教學階段無法比擬的。然而,怎么樣提高小學體育課堂管理,發揮體育功能,提升小學體育教學質量,是現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需迫切解決的問題。
(1)傳統課堂管理觀念的束縛。雖然現如今我國倡導“終身體育”、“快樂體育”等觀念,這些觀念也逐漸成為了現代化體育教學思潮。同時,隨著我國素質教育改革不斷深入,我國小學體育教學也進行了相應的改革,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傳統的課堂管理觀念并未得到實質性的改變,例如以體育為中心、以掌握體育技能為基礎等觀念,這與現代化課堂管理觀念有很大的差距?,F如今小學體育教學依舊以掌握技術與技能為主,普遍都存在“重技能、輕理論”的現象,教師認為良好的課堂管理就是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技術以及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卻忽視了體育教育功能[1]。
(2)制度化嚴重,缺乏靈活性。筆者認為,體育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鍛煉學生體系、培養體育精神,從而養成“終身體育”的好習慣。現如今我國小學體育課堂管理過于制度化,每個教師采取的課堂管理模式都千篇一律,使得小學體育教學僅僅滿足于達標考核與達標訓練,針對考試而進行體育訓練,使得小學體育教學過于死板、無創新。小學生的思維是非常活躍,而這種過于死板課堂管理模式,極其不適合小學階段的體育學習,無法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中感到趣味性、娛樂性,長此以往會產生極大的負面心理。
(3)教學方式缺乏多樣性。很多學生之所以對體育課程失去興趣,其很大因素在于教師的教學手法過于單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帶領學生跑跑步、做做操,之后的教學時間讓學生自由活動,這種教學方式無法發揮體育的功能,也無法讓學生感受到體育的樂趣?,F代小學體育不僅要求教師能夠完成教學目標,還要引導學生的體育觀念、體育意識、德育意識。教師必須要能夠走出教學誤區,通過不斷的創新教學方法來提高教學質量。特別是小學階段的學生,其思維與質量還處于初期發展階段,活潑、好動、愛玩是小學生的極大特點,同樣也是優勢,教師要抓住學生的特點與優勢改善教學方式。
(1)轉變課堂管理觀念,以素質教育為教育指導。在素質教育的大環境下,小學體育管理觀念必須要以素質教育理念為指導,以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年齡特征為基點,順應現代化教育的發展潮流。作為小學體育教師,必須要落實素質教育理念,以體育功能與學生體制作為根本依據,體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健康意識為目的,讓健康教育與身體教育理念相結合。體育作為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直接影響著學生的體育意識形成。教師要加快課堂管理創新,以“終身體育”作為培養學生的主線,遵循學生的發展規律,使小學體育與學生身體能夠健康、良性發展。
(2)豐富教學內容,加法學生的積極性。想要提高小學體育課堂管理,必須要針對單一的教學方法做出改變,豐富教學內容與教學手段,將教學內容轉化為游戲的形式,讓體育教學更加有趣、易學。體育教學的目的不僅僅要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運動技能,同樣也要培養學生的運動意識、集體精神、吃苦耐勞的品質。教學內容匱乏會直接降低學生的積極性與參與性。所以,小學體育教學必須要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發展學生的參與意識、推動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等觀念為主,這也是現代教育發展的一大趨勢。
(3)完善體育評價機制,制定科學的考核制度。考核評價是學生整個學習的學習總結與評價,其中包括課堂表現、技術能力、參與度等,每個學生都想要獲得他人的認可,而期末評價正是展現學生能夠的重要渠道,所以教師必須要制定合理、科學的評價機制與考核制度,從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與成就感。在素質教育大環境下,個性化發展是素質教育的一大要求。傳統的評價模式過于單一,不僅有可能挫傷學生的自尊心,甚至會讓學生對體育產生抵觸情緒,這恰恰違背了小學體育教育目標[2]。由于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都存在差異,所以考核評價要以學習過程為主,要更加注重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投入程度與努力程度。
(4)設立創新型體育教學模式。我國體育教學改革一直沒有中斷過,其中不乏有一些非常優秀的教學模式,例如一體化型、三基型、層次型等,這幾種教學模式為當時的體育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實踐證明,想要更好的提高教學質量,發揮教育功能,必須要采取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教學模式。傳統教育模式與現代社會發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迫使我們必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的需求為出發點,讓學生作為課堂教育的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大膽的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為教師改善體育課堂教育環境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教師要大膽的創新體育教學模式與課堂管理模式,在實踐中不斷創新、發展課堂管理模式,從而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的需求。
小學體育是學生最初接觸的體育課程,是學生未來體育學習生涯的基礎,所以加強學生的體育意識、養成體育習慣,對學生未來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小學體育教學必須要結合學生的特點,創造出能夠與社會相適應的課堂管理模式,從而保證小學體育教學能夠適應教育發展潮流,推動學生個性化發展。
[1]劉麗梅.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山.新課程:小學,2014(10):45-46
[2]陳明分.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簡析山.讀寫算,2015(10):34-35
李小華 1982-10 男 廣東惠州 小學體育高級教師 學校安全辦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