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峰
山水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海綿城市建設下城市河道綠地植物選擇
王國峰
山水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海綿城市是一個城市雨洪綜合管理系統,植物更是海綿城市中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城市河道水生植物的選擇應用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強對其的研究,在河道綠地植物選擇時,應結合城市河道立地條件、水位條件、功能定位等特點,因地制宜地選擇各類濕生、挺水、浮葉、漂浮、沉水以及耐水濕木本植物,從而促進城市建設發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海綿城市建設下城市河道綠地植物選擇。
海綿城市;城市河道;綠地植物
海綿城市從廣義上來講是指把城市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使組成城市的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形成完整的生命共同體,具備良好的生態功能,最終實現整個城市自然循環﹑自然有序的發展。從狹義上而言,海綿城市建設則側重于對城市雨水徑流總量﹑雨水徑流所產生的污染進行控制管理,尤其是針對分散的﹑小規模的源頭雨水進行管控,它突破了傳統的“以排為主”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取而代之的是雨水消化﹑循環利用的概念。
海綿城市在技術上更加注重對自然因素的保護,如山體﹑林地,通過對自然生態系統功能進行修復,利用現代科技技術,對雨水徑流進行有效的分析控制,實現源頭減排,從而可以減少災害的發生和水災經濟損失,為預防城市災害提供了新的出路。此外,將現代的水處理技術與城市中天然綠地及已建成綠地相結合,可大大降低后期水環境污染的
2.1 城市河道的水流速度
城市河道作為蓄排洪的重要渠道,在排洪時期水流大,流速快。這就要求河道綠地內栽種的水生植物根系發達﹑植株健壯,能抵抗一定程度的風浪。同時,城市河道還承擔著水上交通的任務,通航時產生的暗流對水生植物的生長存在一定的影響。
2.2 城市河道的水系特點
城市河道的水深較深,常用的水生植物無法在正常情況下栽種在城市河道水體內,只能是應用在狹長的河道綠地上。城市河道在蓄排洪期間,水位變化大,岸邊綠地會周期性的被水淹沒,成為水體的一部分,駁岸邊的水體也會周期性的露出水面,成為岸邊綠地的一部分。
2.3 城市河道的水質情況
城市河道受外源污染﹑雨水﹑行船等影響,水質情況不容樂觀。水生植物對于水體質量比較敏感,對水質的凈化能力差異大。選擇合適的水生植物,不僅可以營建美麗的水岸植物景觀,還有著凈化水體水質,提高水體透明度的作用。
3.1 首選鄉土植物,輔以泊來物種
鄉土植物能夠很好地適應本地的氣候情況﹑土壤特性和周邊環境,抗逆性好,能夠抵御不良環境的危害,在海綿城市的建設中具有較好的過濾吸附污染物的能力,并且鄉土植物所搭配的植物景觀極具地方特色。在植物選擇上首要考慮滿足海綿城市的特性,因為其需要將雨水收集起來﹑凈化和下滲,所以要求植物必須耐澇。雨洪期間植物長時間浸泡在雨水匯集的雨水花園﹑生物滯留區﹑植草溝等雨水景觀設施中能夠正常生長。次之,植物應具有耐旱特性,城市在非雨季通常處于干旱缺水狀態,植物景觀基本靠市政灌溉用水來養護,浪費人力物力,成本較高。如果它本身具有頑強生命力,在旱期也能生長良好,便能夠減少市政投入。耐水濕又耐旱的喬木是常用植物,其株型優美,又便于造景和管理養護。常用耐水濕喬木有:水杉﹑落羽杉﹑池杉﹑垂柳等。
3.2 選擇根系多、枝繁葉茂、具有較強凈化力的植物
植物去除和降解雨水中污染物的主要方式有3點:一是通過光合作用,吸收并利用N﹑P等礦物質,不同植物的根系對凈化土壤污染物的能力也不同,選擇對污染物凈化能力強的植物;二是根系能夠將氧氣輸送到基質里,從而形成根系周邊的有氧區域與缺氧區域相互穿插并存的微處理環境,使得好氧﹑缺氧和厭氧微生物均各得其所,這些微生物自身能夠分泌活化重金屬離子的物質,使之更容易被植物所吸收。并且植物根系的活動會受微生物的影響,從而使吸收重金屬離子受到影響;三是植物根系吸附和凈化污染物質,特別是對于難以清理的重金屬離子。與其他凈化方式相比,通過植物來凈化具有很多優點。例如:工程措施簡單,造價低,對環境的干擾性較小,能夠保持良好的土壤生態環境,可以大面積推廣應用,有很好的景觀效果等。常用植物如蘆竹﹑蒲葦﹑香蒲﹑燈心草﹑沙草﹑蘆葦等。
3.3 特殊的河道綠地植物
1)抗沖擊性強的植物。根據現狀調查的結果,篩選出抗沖擊性強的植物,主要有野芋﹑紫芋﹑象耳芋﹑斑茅﹑旱傘草﹑千屈菜﹑再力花﹑梭魚草﹑蘆葦﹑蘆竹﹑水蔥﹑野燈芯草﹑香蒲﹑水燭﹑慈姑﹑歐洲大慈姑﹑菰﹑石菖蒲﹑香菇草﹑黃花水龍﹑水禾﹑苦草﹑菹草,以及所有推薦的耐水濕木本植物。2)耐污能力強的植物。根據現狀調查的結果,篩選出耐污能力強的植物,主要有姜花﹑美人蕉﹑旱傘草﹑黃菖蒲﹑花菖蒲﹑路易斯安那鳶尾﹑蘆葦﹑蘆竹﹑水蔥﹑野燈芯草﹑香蒲﹑水燭﹑菰﹑黃花水龍﹑水禾﹑粉綠狐尾藻﹑苦草﹑金魚藻﹑菹草等植物。3)適合在消落區應用的植物。消落區應用的植物,需要有一定的體量,還需要能夠適應交替在水體﹑陸地﹑濕地內生長。通過現狀調查與分析,以及日常的觀察記載,篩選出以下適合消落區配置的植物。濕生植物中體量較大又耐水濕的野芋﹑紫芋﹑象耳芋﹑美人蕉﹑旱傘草﹑磚子苗的等植物適合消落區應用。挺水植物中,可以在陸地生長的蘆葦﹑蘆竹﹑野燈芯草﹑石菖蒲﹑香菇草﹑金線蒲等植物適合在消落區應用。能夠耐受短時間水淹的木本植物垂柳﹑水杉﹑池杉﹑南川柳﹑水松﹑落羽杉﹑枸骨﹑苦楝﹑烏桕等植物,可以應用在消落區。
總之,海綿城市的建設,是城市針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的應對。城市河道作為排洪的重要渠道,在海綿城市建設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進一步加強對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海綿城市建設下城市河道綠地植物選擇,以期提供一些借鑒。
[1]薛科進.淺談海綿城市理論在工程建設中的應用[A].江蘇省公路學會.江蘇省公路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2015年)[C].江蘇省公路學會,2015:8.
[2]孟嶺超.基于"海綿城市"理念下的城市生態景觀重塑研究[D].河南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