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勇
兗州煤業股份有限公司濟寧三號煤礦
人口老齡化對我國養老保險的影響與對策
秦 勇
兗州煤業股份有限公司濟寧三號煤礦
中國一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國人口數在1949年為5.41億,而1971年則猛增至8.41億。由于人口總量的高速增加,導致各方面的經濟社會問題也愈發嚴峻,其中突出的就是基本生活保障,為了解決這個矛盾,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開始,中國開始全面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并且把它當做一項基本國策。本文將著重分析探討人口老齡化對我國養老保險的影響,以期能為以后的實際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人口老齡化;養老保險;影響;措施
1.1 背景原因分析
人口老齡化是指在一個國度內60或65歲以上的老人占總人口的7%或10%以上時整體人口老化的一個動態衡量指標。目前,我國60歲以上人口占全世界的1/5。據中國老齡協會提供的數據,到2020年,全國老年人口比重將從現在的7%增加到11.8%,老齡高峰將于2030年左右到來,并持續20余年。到21世紀中葉,60歲以上老年人可能超過4億,65歲以上的老年人則會達到3億左右。而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是在背負著2000多萬離退休人員的重壓下起步的,只有巨額的人員存量,沒有相應的資金存量,而充足穩定的養老金供給是養老保障制度關鍵所在。相比較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由于發展中國家社會發展水平低下,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尤其對于那些身處在農村的老年人,不可能提供完善的社會保障服務和社會福利。因此,養老問題給家庭帶來的壓力和負擔就比較重。特別是我國,由于近年來老齡化人口數量的激增,計劃生育影響,再加上巨大的老齡化人口數量對社會養老保險的沖擊,使得現在的養老保險金繳納時間延長,而且出現入不敷出和拖欠的現象,而這些負擔最終會增加到年輕一代的身上。
1.2 實際現狀影響分析
首先,廣大的農村老齡人口缺乏基本的社會養老保險;我國城鄉二元結構導致了地方城鎮首先普及了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并進一步地完善了養老保險制度。但在農村和偏遠山區,社會基本養老制度還處于起步階段。而我國的老齡化人口一大部分還生活在農村,因此,對我國養老保險沖擊最大的地方將會是農村的老齡人口。其次,在城市,因歷史債務尚未得到解決。傳統的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進行改革前,許多參加工作的中年職工養老資金積累較少,甚至還有制度改革前早已離退休的老年職工沒有養老資金積累,因此需要籌集更多的資金來保障老年職工離退休后的養老金問題。最后,由于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以及計劃生育以來造成青年人口數量的下滑,也就意味著我國養老保險制度面領著更大的挑戰。
2.1 拓寬養老基金籌集渠道
首先,在對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基金進行計算時,應當充分結合企業的發展情況以及個人的支付能力,并對贍養率、預期養老基金繳費率、工資替代率進行科學的計算和準確的評估,以確定最佳的籌資方式;其次,增強鄉鎮企業管理者的養老保險基金繳納意識,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促進鄉鎮企業養老基金的繳納,當鄉鎮企業倒閉時,對于企業的職工轉換養老基金籌集方式,繼續養老基金的籌集,并且對于給員工購買養老保險的鄉鎮企業給予資金獎勵和政府支持,拓寬養老保險基金的籌集范圍;第三,加強農村養老保險基金的籌集力度,通過加大宣傳增加農村老年人購買養老保險的力度,可以為養老保險基金的籌集提供廣大的市場。
2.2 采取相應措施緩解支付壓力
首先,分地域對我國的老年人口以及已經購買保險的老年人口進行準確的統計,并利用運籌學、統計學、數學等方法對我國收入的和可能支付的養老保險基金進行分析,以確定最優化的養老基金籌集方式和支付方式,緩解支付壓力;其次,針對不同地域,對不同地區的老年人數量及平均壽命進行統計、分析,對于不同地域制定不同的保費以及養老保險支付方式;再次,延遲退休年齡,并且減少養老保險支付年限,有效緩解支付壓力,而我國也已經著手開始采取這一措施來緩解養老基金的財政赤字;最后,準確判斷經濟形勢及其變化趨勢,建立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養老保險。
2.3 提高養老保險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
一是對養老基金的性質和籌集方式、支付時間進行統籌安排,對于不同地域、不同籌集方式、不同支付方式的養老基金采取不同的投資策略,以確保資金投資的最優化,實現養老基金保值增值;二是建立完善的養老基金風險評估系統,在養老基金進行風險投資之前,應當對運用各種風險評估軟件對該筆投資的風險進行準確的分析,并建立對應的風險防控機制,在確保養老基金安全的同時實現保值增值;三是建立養老基金的日常監督控制體系,通過計算機對養老基金的日常變化進行實時的監測、審核、評估,及時發現其中存在問題或者是可能造成資金風險的指標,并及時的加以控制。
2.4 建立科學高效的養老基金運營機制
針對當前政府運營方式,應該實行委托授權模式,交給專業投資公司,以此來提高基金的增值率。應該對養老保險基金采取省級規劃和垂直管理,這樣,在全省范圍內,社會養老保險基金在支付標準、待遇起點、基本管理使用水平更為統一。唯有此辦法,基金管理機構資源的整合才能更有效、更充分,優勢才能更明顯。在既可降低各種成本的同時,又能改變各級財政分離的劣勢弊端。
總而言之,我國進入老齡時代后,我國老年人口表現出基數較大、增長速度較快、高齡化空巢化嚴重等突出特點,引發嚴重的養老問題。因此進一步優化我國養老保險制度建設就顯得尤其重要,有必要得到我們的重視研究。
[1]周建再.人口老齡化對我國養老保險的影響與對策[D].江蘇大學,2007.
[2]李慧.人口老齡化對養老保險支出的影響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4.
[3]黃玉林.人口老齡化對我國社會養老保險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重慶理工大學,2010.
[4]孫欣.人口老齡化對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影響與對策研究[D].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