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鑫
大連三〇六轉播臺
自動化監控在發射臺監控系統中的應用
張 鑫
大連三〇六轉播臺
目前我國廣播行業逐漸進入自動化時代完全歸功于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放眼國外,西方較發達國家的廣播站早已進入自動化監控系統時代,并且在大范圍開展,實現了廣播站的智能化管理。我國部分地區仍存在人為監控的發射模式,由此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發射臺智能化管理的發展進程,支持相關地區引進先進技術,采購高科技新式設備,從而首先實現發射臺的自動監控狀態,代替以往的“人管機器”的管理模式,以先進的檢測設備、科學的管理理念為基礎,有效的提高發射臺安全播出的成功率。力爭實現“有人留守,無人值守”的目標。發射臺自動監控化的實現對于發射臺的全面智能管理具有推動作用,由此其運行流暢程度及質量的維護合理性都會對廣播發射工作的最重質量產生影響。
中波廣播;發射臺監控;自動化
發射臺自動化監控系統是為了保障播出的安全性設立的,安全是發射臺是否能夠順利播出的主要因素,眾所周知,發射臺中我臺現在4主3備,光纖,衛星,微波三套信源,接收和發送任務較為復雜且重要。因此發射臺為了保障播出的安全性采用計算機技術針對發射臺制定了一套自動化監控系統。系統由成立至今完全實現了當初的設想,無論在安全防范上還是在監控質量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1.1 概述
發射機自動化監控系統主要以自主對發射機運行時的相關數據進行采集,然后通過遠程的控制指令,實現智能化的遙控操作。自動化監控系統采用分布式的控制結構,在發射機之間進行數據的有效采集。在此系統結構中,采集器為主要結構,采集器的作用相當于一個微型計算機可以獨立工作。由于其串行接口屬于互換模式,主要通過發射機的主控單元部分進行運行配置的操控,因此它可以運用到不同類型的發射機中。在自動化監控系統中,當畫面播出期間,相關人員設置無載波,來進行主機與備機之間的轉換,同時利用遠程控制及指令進行傳輸,排除主機中的故障因素,從而恢復由于主機故障與備機進行轉換的功能。
1.2 發展目標
實現對發射機的自動化監控;實現三路信源(光纜,微波,調頻)的智能切換;對發射機的調幅度指標進行檢測;建設以發射臺為核心的監控中心,實現發射臺內,外網絡化同步實時監控;實現發射臺各套節目各個環節的音頻信號的監視監聽,并滿足數字化網絡的監視監聽;建設發射臺全方位,多環節的監控系統,正常情況下實現發射機自動開關機,發射過程中相關環節的故障自動檢測,設備自動切換(信源切換和自動倒備機),以先進的技術確保安全播出;對發射臺電力系統進行監控,實現發射臺供電系統監控;實現對發射臺周圍環境進行監控(視頻,溫濕度,煙感,浸水);建設發射臺內監控管理網,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實現檢測數據的共享,爭強統一化調度管理力度,完善各類數據統計及報表管理。
2.1 自動化監控系統的設計
之所以使用自動化監控系統是因為這種系統的目的是將各種各樣的參數收集起來,這樣一來,就能夠方便后續的工作,以提升工作效率。當完成數據收集工作之后,根據中央控制中心發送的相關指令進行相應的工作,將有用的數據進行發布和分享,最終實現遠程控制和資源共享的目的。在自動化監控系統中,采集器可以被單獨用做微型計算機,也就是說,采集器可以不依靠其他儀器,單獨完成一定的工作。總而言之,采集器可以說是自動化監控系統中至關重要的儀器。將采集器應用于各種各樣的發射機當中,會根據不同型號和品牌廣播發射機進行一定的區分,但是采集器均可以很好地被應用其中。為了可以實現主機故障的排除目的,使用采集器也是非常必要的。無論如何,在自動化監控系統的應用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采集器的應用方式和注意事項。
2.2 信源切換與監控系統
遙控切換、人工手動切換、智能自動切換及音頻電平的定量顯示作為信源切換的主要功能,各功能能夠獨立工作,也可以共同使用。系統能夠自動化判別選擇音頻信號,智能切換器選擇的音頻信號,并經由音頻處理器進行處理后會送入到發射機。發射監視系統由數字化音頻和遠程網絡共同構成,并以數字技術和壓縮技術作為重要技術依托,實現了對監測音頻進行編碼壓縮,并傳遞至音頻處理器,在音頻處理器內可以對音頻監測進行顯示,選擇監聽的方式,還可以定制錄間,音頻丟失報警等。
2.3 監控系統運行原理
在發射機自動化監控系統運行過程中,其是基于主備模式下來有效的開展工作,因此在發射機運行過程中,主機和備機并不需要進行區分,工作人員可以根據實際工作的需求來對主機和備機進行輪流設定。在這種模式下,每臺發射機的工作時間都能夠合理進行安排,有效的確保了每臺發射機的工作效率,有效的保證了發射機使用壽命的延長。
2.4 計算機監控系統
計算機監控系統的主要任務是在收集發射機的各類參數與運行狀態數據后記錄并進行處理,如此極大地方便了工作人員的發射臺運行環境監測與管理工作。在傳輸至遠程監測系統的數據資料發生異常時,系統能夠第一時間獲取異常信息,并智能化處理故障信息,從而確保發射工作安全可靠。
3.1 發射機的應用
發射臺安裝的自動化監控系統主要由采集、報警、通信、音頻四個系統組成,這四個系統相互幫助,相輔相成的控制著發射臺。發射機自動化監控系統有兩臺發射機,兩臺發射機會根據工作時間合理分配工作,兩者相對平等共存。若一臺發射機處于工作狀態時,另一臺則可做備胎保障發射工作順利進行。采用這樣的方式進行發射工作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風險發生率,否則一旦有明確的主備機之分,主機及其容易由于長時間處在工作狀態,影響發射質量,同時及其容易發生故障或減少使用壽命。因此,采用兩臺機械輪流上崗的方式能夠減少不必要的損失,降低發生失控狀態的頻率。
3.2 自動化監控系統中的采集系統
發射臺發射系統采集使用采集器,采集器功能可進行模擬量和開關量共存狀態,能夠充分采集到各類指標并制成數據。數字接口會在管理器作用下進行以太網接口變換,轉換程序后便會交換計算機監控系統中的數據。監控系統主要通過監控軟件運行,完成采集通信并獲取發射機上除監控軟件設備上的資料及數據。此時,在監控軟件中可以顯示出其他設備現狀并能夠對其進行控制和監控,完成監控設備的任務。一旦采集器受到來自計算機監控軟件的信息及命令便會進入自動識別狀態將相關的命令利用媒介輸導給發射機控制單元,其中媒介為開關量,便可實施開關機和無限調換等行為的操作。
3.3 自動化監控系統中的報警系統
系統的報警發生在發射機各參數高于門限值時,還會把下位機的日、時、分、秒等信息同時顯示出來。若報警是較為嚴重的情況時,可由軟件自主向監控中心發出遠程報警。軟件所提供的報警方式,如:監控畫面、短信和報警事件記錄,會產生相關圖元的變色與閃爍、聲光、警鈴警燈、語音等。
3.4 自動化監控系統中的遠程通信系統
通信參數設置。本地和監控中心的名稱、IP地址、通信端口號是遠程通信參數設置中的主要內容,此外,還有發射機的類型、遠程查崗,用戶名、密碼、電話號碼與網絡連接相關的也屬于其設置的內容。通信處理。可以在聯網的情況下接收監控中心所傳達來的查詢指令,并將做出的應答數據再通過網絡傳送給控制中心,其中,應答的數據必須與指令的要求相符。主動報警。若選擇主動報警的發射機參數設置,那么某發射機工作異常時且被系統監測到后,將自動連通報警信息系統,并傳送到遠程的控制中心。
3.5 自動化監控系統中的音頻系統
發射臺能夠進行四路音頻源的操作,在這四個音頻信源中有三個信源屬于備用狀態,僅有一處主信源。系統操作完成后音頻信號會自主選擇,其中音頻處理器調整是具有一定設定范圍的,通常26dB,通過智能轉換器這一媒介,將音頻信號利用音頻處理器的轉換方式處理后導入發射系統。發射臺監視系統中不但包含數字化音頻監聽還能夠實現遠程監聽,其主要采取兩個相對獨立的多路音頻進行編碼壓縮處理,并將16路音頻的數字化編碼進行壓縮。另外,將數據利用網絡傳播到音頻處理服務器中,利用音頻處理器內部專業程度較強的音頻處理系統軟件包,以此達到音頻監測的效果。
4.1 抗干擾
對于自動化監控系統而言,運行穩定性的保障工作十分關鍵。由于發射機房中有大量電磁設備,因此系統在工作過程中會受到各種電磁干擾,如此有可能導致系統工作失穩或者降低系統的使用壽命。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電磁干擾所帶來的風險,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在線路傳輸中應用光纜的方式來切實降低電磁干擾,也可以使用相關的硬件與軟件來開展抗干擾工作。大量事實表明,只要在應用以上方法時注意做好光纜與軟硬件質量把控工作便能有效地減低電磁干擾。
4.2 接地
系統接地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其遭受雷擊與發生漏電的概率。監控系統中的各類單元設備在同一機架中進行組裝工作,金屬外殼的存在有助于保障監控系統運行穩定性。然而正是由于機架是金屬材質,工作人員必須做好系統的接地工作。機架在與機房中的接地連接后,還應當與機房內的高頻接地進行連接。在上述工作順利完成后,需要定期對接地電阻進行準確的測量工作,從而為今后的日常維護工作提供相應的參考數據。
綜上所述,通過在臺站進行有效計算機監控系統的安裝和使用,從而使我國臺站事業的發展取得突飛猛進的進步,在計算機自動化監控系統中,各項功能設置比較全面,擴充比較便捷,抗干擾能力強,工作運行安全可靠,預防各類事故的發生,降低相關人員在其中操作管理的壓力等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積極作用,為實現機房有人留守,無人值守的新工作模式環境打下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1] 李瑞麗. 自動化監控在發射臺監控系統中的應用[D]. 云南大
[2] 旺杰,央宗. 發射臺自動化監控系統的應用[J]. 新媒體研究,2015,0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