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芳
(燕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河北 秦皇島 066004)
?
習近平黨建思想的內在邏輯探微
張曉芳
(燕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河北 秦皇島 066004)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系列關于黨建思想的新方法、新觀點、新論斷,形成了以思想建設為切入點、以組織建設為著力點、以作風建設為立足點、以制度建設為支撐點、以反腐倡廉建設為關鍵點、以實現中國夢為最終歸宿點的脈絡清晰的邏輯框架,為凝聚黨的思想共識、強化黨的干部隊伍、夯實黨的執政基礎、嚴明黨的紀律章程、永葆黨的生機活力,從而發揮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核心力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習近平黨建思想;內在邏輯;探微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根據對現實世情、國情、黨情的分析,更加準確的定位了黨建各個方面內容的功能與作用,對黨的建設的形成了新的認識,提出了新的思路,構成了一個更加縝密的邏輯脈絡。
思想建設是黨的建設中的首要環節,是其他各項建設得以順利進行的前提和基礎。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系列關于黨的思想建設的精辟理論。
(一)把握工作原則,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是中國共產黨在實踐中形成并發展起來的正確路線,它“是我們黨的建設的基本工作方法、思想方法和領導方法,是黨帶領人民推動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1]目前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期和深化改革開放的攻堅期,對我們更好地貫徹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黨員干部只有更加清醒地認識當前所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自覺堅持實事求是,才能不斷提高工作水平和領導水平。
(二)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追求
理想信念是廣大黨員干部精神上的動力源泉,關系到整個黨員隊伍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能力,習近平總書記將它形象地比作成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對于黨內出現的信仰缺失、精神迷失、理想信念不堅定的問題,他認為這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缺鈣”的表現,因此強調“全體共產黨員特別是黨的領導干部,要堅定理想信念,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矢志不移為黨和人民事業而奮斗”。[2]只有理想信念堅定,才會練就“金剛不壞之身”,才能守住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才可以在各種風浪考驗面前無所畏懼,在形形色色的誘惑面前立場堅定。
組織建設作關系到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建設。新時期要實現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各項任務,關鍵要建立一支宏大高素質的干部隊伍。這就要做到:
(一)堅持選賢任能的用人導向,優化黨員干部的隊伍質量
我們黨歷來重視選賢任能,把選人用人當作關鍵性、根本性問題來抓,堅持用人得當、知人善任的原則。用人得當,首先,要有健全有效的考查機制來考察干部,從多層次,多渠道深入了解黨員干部。其次,要有科學合理的用人機制來選拔人才,破除以往唯票取人和論資排輩的選舉辦法,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最后,要合理使用干部,用其所長、用當其實,任人之功、不強其拙,使大批的好干部不斷的涌現來,讓大家的聰明才智充分發揮出來。
(二)善用底線思維的哲學方法,增強黨員干部的憂患意識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底線思維正是這種哲學思維的體現,即凡事從壞處準備,并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體學習上的講話中強調領導干部要保持:“我們共產黨人的憂患意識,要深刻認識黨面臨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的長期性和復雜性……堅持底線思維,做到居安思危。”[3]共產黨人只有善于深謀遠慮、善用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才能更加準確的判斷中國社會未來發展的各種可能性,做到有備無患,做到臨難有靜氣、遇事有定力。
(三)倡導無私無畏的工作精神,強化黨員干部的責任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重視強化黨員干部的擔當意識,在多次講話中都提到了“擔當”一詞,他指出“敢于擔當是黨員干部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擔當大小,體現著干部的胸懷、勇氣、格調,有多大的擔當才干多大事業。”[4]作為領導干部就要有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的精神,對工作任勞任怨、無私奉獻、不懼風險,敢想、敢做、敢當,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而不斷銳意進取、不懈努力。
作風建設關系到黨和國家事業的興衰成敗。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是新時期黨的建設的又一重大主題。
(一)繼承群眾路線的傳家之寶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黨的實踐一次次證明:“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和擁護,黨的事業和工作就無從說起”,[5]新形勢下,黨在執政中面臨著諸多困難和挑戰,堅持走群眾路線,積極開展群眾路線實踐活動是我們黨應對挑戰和風險的重大舉措,對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黨只有“去民之患”,才可以“除腹心之疾”,只有堅持群眾路線,才會吸引和凝聚起千百萬大眾,匯聚起建設國家、民族復興的強大力量。
(二)反對奢侈浪費的生活作風
艱苦樸素一直是中國共產黨人優良的作風傳統,激濁揚清,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從政之德。時下奢靡之風在黨內時有泛濫,一些黨員干部生活奢華,腐化墮落,不僅損害形象,也危害公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堅守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做到艱苦樸素,精打細算勤儉辦一切事情。”[6]節儉不僅僅是個人的生活問題,同時也是關系到領導干部的黨性修養和為政之德。“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即使在今日中國走過了篳路藍縷的艱難歲月,不再過紅米飯南瓜湯的日子,但也不能揮霍無度,清廉才可以百毒不侵,可以吸引萬眾歸心。
(三)奉行篤行實干的工作作風
習近平總書記講“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旨在提醒黨員干部加強實踐,注重實際、實學。 “物有甘苦,嘗之者識,道有險夷,履之者知。”黨員干部只有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實際,經過一番磨練捶打,不斷豐富自己、完善自己、充實自己,才能在改革發展的最前沿、維護穩定的主戰場、服務群眾的第一線中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
制度建設是黨的建設中的重要環節,是保障黨的其他各項建設的有力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從多個方面對黨的制度建設做出了新的論述。
(一)堅持民主集中制,確立制度優勢
民主集中制是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同時也是中國共產黨最大的制度優勢,是推進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重要內容。正因為如此,我們黨要始終堅持以民主集中制為指導,“抓緊建立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具體制度,著力構建黨內民主制度體系,切實推動民主集中制具體化、常態化、程序化,真正把民主集中制重大原則落到實處。”[7]來嚴肅黨內生活,解決黨的自身問題,避免黨內分裂和和社會動蕩,維護黨和國家的長治久安。
(二)彰顯黨章精神,樹立黨章權威
習近平總書記將黨章比作成黨的“總規矩”,并提醒“領導干部要把深入改進作風與加強黨性修養結合起來,自覺懂規矩、守紀律,做到臺上臺下一種表現,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越界、越軌,”[8]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維護黨章權威。同時各級黨組織在各項活動中,要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自覺學習黨章、遵守黨章、執行黨章、維護黨章,自覺增強責任意識、宗旨意識、大局意識,加強黨性修養,切實做到為民服務奉獻、為黨分憂解難、為國盡職盡責。
(三)嚴明黨的紀律,實現依法執政
治國必須先治黨,治黨必須要從嚴,從嚴必須要依法。紀律嚴明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基礎,依法執政是依法治黨的前提。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黨要依照憲法和法律治國理政,在憲法和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活動。領導干部和立法、司法、執法者做到帶頭遵守紀律、依法辦事、執法嚴明,“不能讓制度變成紙老虎,稻草人,不能把紀律作為一個軟約束或是束之高閣的一紙空文。”[9]要讓黨紀國法成為不可觸碰的 “帶電的高壓線”,使領導干部要真真正正地認識到黨紀國法的嚴肅性,以此來解決黨和國家發展中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的東西。
反腐倡廉建設關系到黨的肌體的純潔性,關系到黨的建設的科學化進程。習近平總書記更是將反腐倡廉提升至事關黨的生死存亡的高度來強調反腐倡廉建設的重要性。
(一)保持反腐敗的高壓態勢,對貪污腐敗零容忍
堅定不移的懲治腐敗,是我們黨負責任、有力量的表現,也是全體黨員和人民群眾的共同愿望。我們黨在反腐敗斗爭中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也應看到滋生腐敗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敗斗爭仍然相當復雜,我們黨仍要保持反腐敗的高壓態勢,堅持以零容忍的態度懲治腐敗分子,堅決做到發現一個查處一個,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掉,讓每一個領導干部牢記:“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以樹立良好的政治生態,使反腐倡廉工作積極有效深入,使廉潔清明成為廣大黨員干部的基本政治倫理和價值追求。
(二)完善反腐敗的體制機制,“蒼蠅”“老虎”一起打
十八大以來黨的反腐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消極腐敗的現象仍有發生,一些重大的違法違紀事件影響惡劣,基于此,黨的各級組織要加強對黨員干部遵紀守法的教育,黨的紀律檢查機關要把黨的制度建設放在首位,加強對領導干部行使權力的監督,通過嚴格的制度執行、嚴厲的懲治機制、有力的監督檢查給權力劃定“紅線”,不論“蒼蠅”“老虎”只要觸碰底線,都將嚴懲不貸,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讓法律制度剛性運行。
(三)明晰反腐敗的性質特點,注重“常”“長”兩個字
反腐敗斗爭不是一勞永逸,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項艱巨的、復雜的、長期的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在中紀委全會上指出:“反腐倡廉必須常抓不懈,拒腐防變必須警鐘長鳴,關鍵就在‘常’、‘長’二字,一個是要經常抓,一個是要長期抓。”[10]經常抓就是要將反腐倡廉工作納入到常態化的工作體系中,絕不松懈,絕不倦怠,堅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懲。長期抓就是要將反腐倡廉工作納入到長期性的工作體系中,使各級黨委樹立起與反腐敗斗爭做長期戰斗的決心、恒心,做到踏石留印、抓鐵有痕,遏制腐敗現象的滋生,鏟除腐敗蔓延的溫床。
加強黨的建設有利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有利于發揮黨的核心力量,發揮黨的核心力量有利于中國夢的實現,三者環環相扣,密不可分。
(一)加強黨的建設,為實現中國夢提供根本保證
黨的建設與中國夢的實現密切相關,“只有首先把我們的黨建設好,才能把我們國家建設好,把我們民族發展好,才能繼續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目標奮勇前進。”[11]回顧歷史,我們黨已經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我們完全有理由為其感到自豪,但也不能躺在歷史的功勞薄上,懈怠對黨自身建設的完善與發展。“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加強黨的自身建設、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奉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才能永葆黨的執政地位不動搖,為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保駕護航。
(二)堅持黨的領導,以實現中國夢作為時代使命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起,就承載著謀求人民富裕的責任,承擔著推進國家富強的任務,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改革開放的今天,中國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編織起了覆蓋13億人的社會保障網,國家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安康,讓中國人民為之自豪,讓世界人民為之驚嘆,這與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是分不開的。在當下這個圓夢適得其勢的時代,我們黨更應責無旁貸地擔負起團結帶領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擔負起實現中國夢的時代使命。
[1]習近平.在中央黨校春季學期第二批入學學員開學典禮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2-5-6.
[2]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2-11-17.
[3]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6-30.
[4][5]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 外文出版社,2014: 415,367.
[6]習近平.在開展群眾路線的實踐活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6-13.
[7]習近平.中央黨內法規制定工作五年規劃綱要(2013-2017).人民日報,2013- 11- 28.
[8]習近平.在考察遼寧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8-28.
[9]習近平.十八屆中央紀律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要點[N].人民日報,2014-1-14.
[10]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N].人民日報,2014-1-22.
[11]習近平.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2-11-29.
2016-03-30
張曉芳(1992-)女,內蒙古赤峰人,燕山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