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誼光
中山廣播電視臺
廣播電視記者新聞寫作技巧之我見
鄭誼光
中山廣播電視臺
優秀的廣播電視新聞需要寫作技巧的幫助,才能使新聞稿得到更多的關注。但現在,許多廣播新聞稿過于墨守成規,只是單純地將事件敘述出來,無法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加強對新聞寫作技巧的探討,使廣播電視記者可以寫出更好的新聞作品,滿足人們探知事件始末的需要。本文中,筆者主要根據自身的經驗,對廣播電視新聞采訪的寫作技巧進行了總結。
記者;新聞寫作;技巧
廣播電視新聞是社會信息傳播的重要工具,是民眾信息的重要來源,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導著社會輿論方向。尤其是在各類大環境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人們對信息的需求程度也越來越大,廣播電視新聞必須要講究技巧,要有語旨意識。在確保新聞規則的情況下,充分引起觀眾的注意,解釋新聞事件的屬性與獨立性,突出新聞特色。
廣播電視新聞的寫作要將新聞的形象、特點以及真實性進行詳細的反饋。語言要簡潔精彩,突出新聞事件的中心思想。與此同時,在新聞的表達中要善于抓住要領,選題要新穎,不能落入俗套。廣播電視新聞的播放中必須要在第一時間抓住觀眾的視線。因為新聞的播放不具有重復性,所有新聞具有的特色就顯得至關重要,不能模仿他人的語句,要有新意,一味地套用句式只會讓觀眾感到厭煩。其次,在事件的報道中要將主體事實進行突出,要突出新聞傳播對象的形象,使其具有一定的畫面感,更加生動形象,讓受眾產生共鳴,重現新聞現場,對事實進行描述。
2.1 選擇正確的寫作角度
新聞的寫作需要從小處出發,將新聞的重點報道出來,反映社會的重大問題。其在寫作時,首先要以小見大。即在收集新聞資料的時候,要利用較小的事情,反映出社會存在的問題,引導人們對事件進行思考。其次,要以舊見新。即使用曾經發布過的新聞與最新的新聞進行對比,從而獲得新的輿論信息。最后,從整體出發,即對整個新聞進行綜合,找出新聞的重點,將事實展示給公眾。
例如,在2014年4月8日8點39分在網絡上出現了一篇“MH370失聯一個月:關鍵問題和答案”的新聞稿,這份新聞稿是發生馬航失聯之后進行報道的,抓住了人們當時對民航非常關注的心理特征。例如,文中提出“我們所知的是否是事件的全部”“MH370是否已經成為了‘幽靈飛機’”等,幫助人們了解馬航事件始末,吸引大量的讀者。這也就說明新聞報道需要以事實為根據,引導正確的輿論導向,使社會更加穩定。
2.2 恰當應用廣播電視語言
在進行新聞稿寫作過程中,必須保證語言真實可靠,將語言作為廣播電視新聞寫作的核心。對于廣播電視新聞采訪寫作而言,文字、鏡頭以及話筒三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鏡頭帶給受眾的是視聽效果,而文字稿帶給受眾的是聽覺效果。若是受眾對視覺效果比較滿意,而對文字稿不滿意,那么其興趣也會下降明顯。比如在進行民生新聞播報時,出現的人物不同,記者僅僅簡單的介紹這個人物以及其背景,或者僅僅重視五個W一個H。這種情況下,寫出的新聞稿往往很難成功。語言藝術博大精深,通過語言能夠再一次加工和處理視聽效果。在新聞中,若是攝像頭不能夠將事件完整的紀錄,那么便需要語言來對其進行彌補。這便要求在寫作廣播電視新聞采訪稿件時,記者應該進一步的挖掘語言的魅力,發揮語言文字的作用,將鏡頭拓寬。就《舌尖上的中國》而言,語言比較唯美簡潔,能夠將美食和生活結合在一起,觀眾觀看紀錄片時,聽覺方面也能夠獲得美的享受。
2.3 優化新聞價值,播放具有一定的制約性
廣播電視新聞需要播音員進行播報。這是廣播電視新聞的最大特點也是最大優勢之一。這種傳播方式增強了新聞的試聽效果,因此在廣播電視新聞寫作中就要優先考慮播報特點,結合具體新聞播報的限制性,對新聞寫作內容進行優化,提升新聞內容的可讀性,讓新聞內容的試聽效果得到更加有效的發揮。在實際的新聞寫作中,要對新聞特點進行結合,既要符合播音員的生理需求還要保證在播音階段播音效果的最優化。
從觀眾方面進行考慮,要對新聞關注點進行關注,對新聞事件的再現應以受眾為主,滿足受眾的心理需求。新聞內容的編輯者作為新聞傳播的主要載體,就要站在受眾的角度,讓受眾受到感染,增強新聞傳播的影響力。在進行新聞編輯時,要將新聞事件發生的來龍去脈進行詳細的剖析,將事件發生的一切要素進行全面的呈現。
從新聞主播方面考慮,就要在一定程度上確保播報的方便性。要掌握播報技巧,在稿件的閱讀過程中要確保語速的流暢和節奏的穩定。要具備新聞主播的專業素質,實現文字與聲音的高度統一。在進行新聞播報時,句式要短小,以便于在播報時可以進行停頓,稿件寫作的層次要分明,新聞主題的表達要明確,將重點進行突出,具有一定的傳播規律。
2.4 在稿件中酌情的加入一些個人的情感
廣播電視新聞是當今社會信息傳播的主要途徑,其內容對于文化、價值觀、道德觀念的形成或轉變的影響十分巨大,因此,電視新聞本身肩負著一定的社會倫理道德的培養責任。所以,記者在整理稿件時,要明確自身的價值觀與是非觀,明辨事件的“正與邪”,人物的“善與惡”。從而在寫作過程中,可以適當的加入個人感情,抨擊明顯違背道德的事情,倡導社會中的正能量。例如,新聞采訪的內容中出現了商家假冒偽劣現象時,記者要全面的進行報道,除了對產品本身的報道之外,還要對它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危害,進行著重報道,再從產品延伸到生產的工廠,對工廠的環境進行敘述,深挖工廠建筑的背景,以及歷年來所生產出已經投入市場或還沒有投入市場的產品,通過這些負面的因素,直擊企業的領導,此時記者就可以站在受害人的角度,對企業的領導進行聲討。
總之,廣播電視記者新聞稿寫作時,不僅需要將事件內容完整地敘述出來,還可以使用一定的寫作技巧增加稿件的特色。在實際工作中,可以從提高稿件的創新度、注重事件的細節、完善表達形式、選擇正確的寫作角度等方面出發,提高人們對新聞稿的喜愛程度,使新聞稿獲得更多關注。
[1] 狄柏濤.廣播電視專業新聞編輯創新的策略解析[J].科技傳播, 2014(23).
[2] 李會峰.淺談廣播電視新聞寫作技巧[J].科技信息,2013(14):71.
[3] 歐陽麗虹.廣播電視新聞采訪寫作技巧探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4(2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