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軍
(黃河科技學院外國語學院,河南 鄭州 450063)
?
【文學評論】
《麥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性格及其成因
張 軍
(黃河科技學院外國語學院,河南 鄭州 450063)
《麥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國作家塞林格的代表作之一。小說以第一人稱的口吻講述了16歲美國少年被學校開除后在紐約街頭徘徊一天兩夜的故事,故事情節新穎獨特,引人入勝,影響了幾代美國青少年。本文就主人公霍爾頓的性格進行分析,以期對小說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麥田里的守望者》;霍爾頓;懦弱;反抗;善良
《麥田里的守望者》是塞林格唯一一篇長篇小說,塞林格用天馬行空的寫作手法,向世人展示了一個16歲少年的內心世界。小說的主人公霍爾頓是個看起來很糟糕的學生,學習成績不好,不服管教,是個讓人頭疼的家伙,但就是這個叛逆的、反英雄形象所表現出的頹廢、叛逆、彷徨卻引起了許多青少年的共鳴,小說也因此受到廣大青少年的歡迎。在小說中,我們看到了霍爾頓這個人物各種矛盾的心理,而在其叛逆的背后,也可以看到一個不斷去嘗試、去抗爭的善良純真的靈魂。
(一)內心的懦弱和反抗
小說中主人公霍爾頓常常穿一件風衣,反戴著一個鴨舌帽,對一切事物都不屑一顧的樣子,不喜歡讀書,導致功課經常不及格并遭到學校開除。霍爾頓對學校壓抑人的制度和校長虛偽的嘴臉深惡痛絕,同時對他認為只為追求名利而努力讀書的同學感到厭煩。為了表達他的不滿,他滿口臟話,不愿學習,甚至放縱自己來發泄內心的憤怒,這些都是霍爾頓嘗試反抗的表現。然而,他又是懦弱的,他一方面極度悲觀厭世,討厭周圍的一切,另一方面卻又無可奈何,沒有做出任何改變,通過喝酒玩樂來麻痹自己,這只能讓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加空虛。在面對電梯工毛里斯和同學的拳腳時,他并沒有表現出過多的反抗,還自我安慰說:“我有點兒害怕,也有點兒神往。這一片血污倒讓我看上去很像個好漢。我這一輩子只打過兩次架,兩次我都打輸了。我算不了好漢。我是個和平主義者,我老實跟你說?!盵1]他經常說:“人們就是不把真正的東西當東西看”。但同時自己卻又對“真正的東西”解釋不清,也沒有去探索“真正的東西”。這種故意為之的叛逆和極度頹廢的懦弱使霍爾頓非常矛盾。
(二)靈魂中的純真和善良
霍爾頓雖然表現得非常叛逆,但內心卻非常善良,他雖不愛學習卻會顧及老師的感受,為避免歷史老師傷心,在歷史試卷上寫滿安慰老師的話,突顯了他愿意為他人著想的善良本質。當他聽從了毛里斯的話叫來妓女時,卻為那個女孩淪落為妓女的遭遇而難過。在面對修女的募捐時,自己雖處境窘迫,但仍然毫不猶豫地拿出十塊錢去捐款。這些行為都表現出小主人公內心善良的一面。霍爾頓是單純可愛的,他關心中央公園的鴨子:“你知道中央公園南頭淺水湖附近的那些鴨子嗎?那個小湖?我問你,在湖水凍嚴實以后,你可知道這些鴨子都上哪兒去了?你知道不知道,我問你?我知道多半是白問,只有百萬分之一可能性?!盵2]他的靈魂是純真的,他最喜歡和自己的妹妹聊天,喜歡她的純真。小說中有一段他陪著妹妹玩旋轉木馬的心理描述:“菲比騎在木馬上,一圈一圈又一圈?;魻栴D想:我險些兒他媽的大叫大嚷起來,我心里實在快樂極了,我老實告訴你說。我不知道什么緣故。她穿著那么件藍大衣,老那么轉個不停,看去真他媽的好看極了。我身上都濕透了,尤其是我的脖子上和褲子上。我那頂獵人帽在某些部分的確給我擋住了不少雨,可我依舊淋得像只落湯雞。不過我并不在乎?!边@都表現了霍爾頓對妹妹的愛護和少年內心的溫柔?;魻栴D還嘗試去保護妹妹純真的世界,在看到學校墻上的臟話時,他都會迅速地把它們擦掉,以防止它們污染妹妹的純真心靈。他喜歡孩童的純真,并害怕他們被社會污染,因此,他希望自己做一個麥田里的守望者,來看護他們,讓他們都能健康成長。
由此看出,霍爾頓是個富有同情心、善良而純真的少年。他看不慣周圍的一切,又忍受著不被理解的苦悶,他憂郁孤獨,但卻渴望能做一個守護兒童純凈心靈的守護者。[3]通過對霍爾頓這些行為及內心歷程的描寫,我們看到了一個內心純凈、真實可愛的少年。
(一)社會原因
小說的創作背景是二戰之后的美國,美國在二戰中發了戰爭財,這讓美國的經濟發展欣欣向榮,物質生活得到了極大改善,但人們精神世界卻十分空虛,小說中霍爾頓出生在紐約的中產階級家庭,生活富裕,但內心精神世界卻得不到滿足,一方面他不能放棄物質世界所帶來的豐富資源,另一方面又對這個物質世界非常不滿,這種極度矛盾的心理得不到宣泄,他便通過叛逆來表達這種不滿情緒,并尋找解決辦法,但在尋找出路的過程中,他又顯得懦弱、膽小,導致結果往往都以失敗告終,這也使霍爾頓的性格顯得十分矛盾。
(二)個人原因
小說中霍爾頓看不慣周圍的一切,但卻又難以做出改變,他討厭現實世界的虛偽,嘗試過出走和反抗,但這些都做得不徹底。他痛恨人們的功利主義,但卻在反抗中表現得毫無目的性,甚至只是一種孩子般的任性之舉。他想要擺脫學校和家庭的束縛,但終究要回家,而這些恰恰是他性格的懦弱所導致的。
對霍爾頓性格的分析讓我們看到一個對現實世界不滿,嘗試做出改變,渴望精神世界豐富,苦悶、彷徨但仍對未來充滿希望的青少年形象,這對研究和了解青少年心理發展具有積極意義,這也是這部小說經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1][2][美]J.D.塞林格.麥田里的守望者[M].周曉波,李永主,譯.烏魯木齊:新疆大學出版社,2002.87.167.
[3]韓陽.《麥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爾頓性格特征分析[J].青年文學家,2014,(14):26.
【責任編輯:王 崇】
I712.074
A
1673-7725(2016)10-0069-02
2016-08-05
張軍(1976-),男,河南信陽人,副教授,主要從事英美文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