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宏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陜西 西安 710100)
當前高校實踐教學管理體系改革的問題與對策
唐宏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陜西 西安710100)
在當前國家推動高校向應用型轉型、深入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背景下,高校實踐教學的作用日益凸顯,成為保證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途徑。但高校實踐教學管理體系改革還面臨傳統教學模式束縛、運行理念落后、保障體系不完善等問題,亟須通過科學民主決策、完善目標管理、規范組織結構、強化過程管理,以及加強體系保障建設,為實踐教學管理體系改革找到有效出路。
高校實踐教學管理體系改革問題出路
隨著國家對應用型本科院校發展的日益重視及國家大力推動本科院校向應用型方向轉型發展,高校人才培養環節中實踐教學的重要性逐漸凸顯,成為學生實踐、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關鍵。在此背景下,高校實踐教學管理體系自然成為高校整個管理體系中的重中之重。然而,當前高校實踐教學管理體系還存在諸多問題,不能很好地與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相適應,跟不上國家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步伐。如何在充分遵循高等教育規律的前提下,以改革促發展,開展好實踐教學管理工作,是各高校都應該積極探索、慎重考慮、有所作為的重要課題。
1.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依然存在
高校教學改革是當下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熱點問題,改革對象之一即以教師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灌輸的傳統教學模式。高校實踐教學改革同樣面臨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與瓶頸,缺乏明確的目標和長遠的規劃,實踐教學內容體系改革的深度、廣度達不到教育綜合改革的要求。不少高校實踐教學在課程設置、項目設置、教學方法上仍然比較陳舊,與人才培養計劃、經濟社會發展要求還有一定差距。
2.管理運行理念的科學性不足
與高校理論教學環節相比,實踐教學本身的科學性、規范性有待提高,這是實踐教學相比較于理論教學的多樣性、復雜性造成的。實踐教學涵蓋課程設計與實踐、學生見習與實習、學生社會實踐、學生畢業論文與畢業設計等,以及實驗室、實訓場所、實踐教學中心、校外實習基地等,如此大的涵蓋范圍給實踐教學安排與管理帶來了相當的難度。所以,很多高校經常出現實踐教學運行無計劃、課程安排混亂、實踐師資力量不足、因人設課等問題。此外,高校對實習報告、實踐教學記錄等實踐教學檔案的管理缺乏系統性,導致實踐教學質量跟蹤管理與反饋很難同步。
而從事高校實踐教學管理工作的人員,由于缺乏與時俱進的管理知識與技能培訓,因此一般只能按部就班地開展工作,至于先進的管理理念、管理知識、管理技能還比較欠缺。再加上高校管理方面的課題研究申報對實踐教學管理人員的吸引力不足,專門研究高校實踐教學管理的人比較少、研究成果也不算豐富。在此情形下,高校實踐教學管理體系必然缺少一些辯證思維與科學運用,很難從整體宏觀角度發現、分析和解決管理體制機制的問題,很難從實踐教學管理體系層面反映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理念、措施與效果。相反,只能進行一些技術性的、操作性的工作,以簡單、快速為目的強制性解決具體管理工作問題。從而導致高校實踐教學管理體系日漸機械化,缺乏朝向科學合理方向發展的動力。
3.實踐教學管理的保障體系還有待完善
首先,高校實踐教學質量管理存在一定漏洞。不少高校進行教學質量監控時,對標準的掌握往往是“一刀切”,理論教學質量評價與實踐教學質量評價的標準幾乎沒有區別。這種管理方式盡管便于操作,但效果堪憂。如前所述,實踐教學的復雜性遠遠超過理論教學,如果兩者的質量評價與監控采用同一種方式、運用同一種標準,顯然會給實踐教學管理帶來極大不便。
其次,實踐教學的教師與教學管理人員,整體素質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在高校師資隊伍中,實踐教學指導教師、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等的整體水平是衡量一所高校實踐教學能力的重要指標。他們的任務一般是開展實驗實訓場所建設、實踐教學設計與實施、實踐教學管理等,但一些高校對這類人員的培訓與激勵還做得不夠,待遇與其他人員也有所差別,使從事實踐教學與管理的人員缺乏上進心與責任感。長此以往,高校實踐教學管理能力、實踐教學的穩定性必然受到負面影響。
最后,從辦學經費角度來看,實踐教學及其管理需要一定的資金保障。近年來,不少高校熱衷于擴大辦學規模,但規模的膨脹不僅不能帶動高校基礎設施建設的良性發展,反而因資金的捉襟見肘而影響實驗室、實訓場所、實習基地、圖書資料等的建設。雖然擴大了招生規模,但實踐教學的硬件條件卻相對滯后。滯后的實踐教學條件使大量學生在理論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難以在實踐中得到檢驗、應用、操作和鍛煉,學生很難將自己的創新創意付諸實踐。而且實習基地建設缺乏資金,會直接影響學生對實際工作條件、環境的了解與體驗,不利于學生就業能力提升。
1.科學民主決策,完善目標管理。
高校包括人才培養方案在內的有關教育教學的各種重要文件必須經過科學民主的決策與制定過程,需要廣大師生員工廣泛參與。實踐教學作為高校人才培養的必不可少環節,其本身的復雜性、系統性與科學性決定了實踐教學管理體系必須嚴格遵循教育規律、科學民主決策與制定相關管理制度、明確目標、分清層次、構建完整高效的實踐教學管理體系。
其中,首要的是以人才培養方案為根本依據明確實踐教學目標。實踐教學管理者需要以目標為導向合理編排實踐教學體系,編排的過程可以從簡單至復雜,從基礎至專業,編排出的實踐教學體系既是獨立的,又必須與理論課程緊密聯系。實踐教學管理者必須加強對教師實踐教學文件的管理,包括實踐教學大綱、手冊、報告等。實踐教學內容要以適用為根本標準,在充分了解與專業、課程緊密相關的社會行業、職業最新動態的基礎上適當減少以驗證為主的實踐教學內容,增加設計性強、綜合性明顯的實踐教學內容,將學生需要的社會能力、職場技能于畢業前就能得到鍛煉。
2.規范組織結構,強化過程管理。
組織結構是管理工作的前提保證。通過科學架構、合理配置的組織結構是高校實踐教學管理體系平順運行的必然要求。一般來說,高校實踐教學管理體系歸口于教務管理部門,由教務處實踐教學科具體負責,各部門協調配合。當然,隨著高校綜合改革深入,多種組織管理模式已被各高校嘗試采用并獲得了一定成效。有的高校將實驗室、實訓場所歸口于專門的、相對獨立的實驗實訓中心。有的高校實行實踐教學兩級管理模式,學校層面以集中管理方式宏觀調控全校的實踐教學,如出臺管理性文件、組織學生實習、負責實習基地建設等;院系層面以分散管理方式負責組織實施學生各種技能競賽、創新創業教育訓練、畢業論文管理等。各高校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采用或適時調整組織結構模式以提高實踐教學管理的科學性及實踐教學的有效性。
高校對實踐教學進行管理要將計劃、組織、實施、監控、反饋等納入過程管理范疇并加以強化。強化過程管理的關鍵是建立實踐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完善與之密切相關的檢查、分析、評價與反饋機制。質量管理人員要運用信息化方式實施評估。相關管理人員要嚴格檢查實驗室與實訓場所的利用率、實踐教學內容設定、實踐教學實施過程等,以嚴格的考核標準形成學生的實踐學習成績。實踐教學的質量標準可以參照社會上的行業標準或職業技能標準,以此帶動實踐教學真正與實踐情境有機融合。
3.加強體系保障建設。
高校實踐教學管理體系改革需要多層次、多維度的體系保障。如校外實習基地建設,高校可以在建設資金緊張的情況下,積極與有代表性、有較強實力的企業開展校企合作,為學生提供校外實習場所。校企合作中,如果不能給予企業現實的物質回報,則可以給予各種校內榮譽或提供人才培養、科研合作的機會。此外,一支高素質的實踐教學教師隊伍是體系保障建設的重要部分。高校應著眼長遠,加強對青年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培養,努力打造可持續發展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有關合作企業的工程師、管理人員,甚至技術嫻熟的工人師傅都可以被高校請進校門,擔任實踐教學教師,這樣既可開闊學生實踐學習的視野,又是對本校教師的一種督促和提升。
4.積極推動國家加強教育立法,從根本上改善高校實踐教學及教學管理的現實環境。
嚴格來說,加強實踐教學管理,單靠高校自身努力是難以達到人才培養的預期效果的,還需要企事業單位、全社會乃至國家的支持。當前,在政策法規方面,我國還比較缺乏對高校實踐教學的社會保障。各高校與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合作開展實踐教學、共同建設實習基地還存在不少制度、規范、管理方面的障礙,而地方政府對這一領域的工作并沒有過多介入,相關具體措施還不能到位,企事業單位對實習學生的接納還處于自覺狀態,缺乏充分的法律保障。鑒于此,高校應積極爭取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健全有關法規,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高校實踐教學及管理,通過減免稅、財政補貼、項目優惠等政策傾斜吸引更多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配合當地高校開展實踐教學,切實提高實踐教學管理效率和人才培養質量。
實踐教學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在當下創新創業教育廣泛而深入開展的大背景下,實踐教學效果直接影響整個高等教育質量。因此,不斷深化高校實踐教學管理體系改革是實踐教學發揮人才培養價值的必由之路。盡管高校實踐教學管理體系的改革任重道遠,但只要理念先進、科學謀劃、完善細節、扎實推進,實踐教學就一定能最大可能發揮人才培養、學生成才的價值。
[1]劉海峰.高校實踐教學管理研究[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
[2]張千里.校內實踐教學管理與技能型應用人才培養探析[J].中國電力教育,2010,(4).
[3]賴雄麟.高等學校內部管理體制創新論[M].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