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宇
【摘 要】戲劇具有最重要的特點就是生動形象、時間空間高度集中、矛盾尖銳突出。在大學生的教學過程中,作為素質教育的目標,作為人全面健康發展的要求,很多方面的教育是難以通過書籍閱讀、教材研討、實踐教學過程實現的。紅色戲劇的研究與應用是傳播紅色文化的重要手段,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紅色戲劇;意義;思想教育;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2-0029-01
201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我們此次將紅色戲劇在環境戲劇下應用一體化的研究與實踐作為研究對象與課題。改變以往的僅以說教來傳播革命歷史的枯燥方式,通過挖掘大連本土革命者真實歷史事件、紅色人物事跡、人文精神、時代背景,改編紅色戲劇,以一種全新的環境戲劇的方式傳播紅色文化精神。紅色戲劇的研究與應用對當代大學生精神思想教育的具有重要意義。
一、紅色戲劇的含義及內容
戲劇,是指以語言、動作、舞蹈、音樂、木偶等形式達到敘事目的的舞臺表演藝術的總稱。文學上的戲劇概念是指為戲劇表演所創作的腳本,即劇本。戲劇的表演形式多種多樣,常見的包括話劇、歌劇、舞劇、音樂劇、木偶戲等。
“紅色戲劇”是戲劇的一種,一般指的是以戰爭題材為主,還包括紅色革命精神的題材,主要指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廣大人民在長期的革命斗爭和建設實踐中所形成的偉大革命精神。例如,中國十大紅色經典戲劇:《廬山之雪》《白毛女》《江姐》等。這些紅色戲劇深受觀眾的喜愛,因為它表達了一種紅色革命精神,體現了愛國為民、軍民團結、堅定信念、艱苦奮斗、不怕犧牲、勇于開拓等精神,是新民主主義文化和社會主義文化的精髓,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升華,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淵源,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作出巨大貢獻。
二、紅色戲劇研究與應用的創新與發展
以往的紅色戲劇表現形式包括:話劇、歌劇、舞劇、樣板戲等藝術形式。我們自主改編真人事跡成話劇表演形式的作品,以此為研究對象與課題,是紅色戲劇的創新與發展。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在反法西斯戰爭及抗日戰爭中出現了許多抗日英雄。抗日英雄董秋農,出生于金縣(原,現金州區)二十里堡,上世紀三十年代初留學日本;抗戰爆發后,他回國投身革命,但卻因其為留日學生身份,兩次被八路軍部隊拒絕;他扔掉西裝、剪去分頭,抒發抗日志向,一席話讓周恩來批準他加如了八路軍;朱德總司令為他的工作精神所感動,他自創的對敵喊話方式,瓦解了日軍強大的戰斗力。我們研究對象是關于抗日戰爭期間大連本地的抗日英雄的故事。以本土文化為主,體現了環境戲劇的特點及紅色戲劇的創新。
《董秋農》該劇代表著一種信仰和精神訴求,是那個年代革命者如火燃燒的拼搏精神,也是當代建設者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定意志。與傳統作品相比,這部描寫中國共產黨員董秋農抗日的風雨歷程的,以表演為主體,吸收了斯坦尼體現、中國古典舞、環境戲劇等多種表演元素,這樣同樣是紅色戲劇的創新、發展。
三、紅色戲劇的研究與應用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意義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國際國內形勢復雜,思想教育及其重要。當代大學生是中國社會文化的代表,具有青春、朝氣的精神面貌。高校中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的培養與教育是教學任務中的重點。 實現中國夢過程中當代大學生肩負著重要的責任與使命。當代大學生作為青年人當中的特殊群體,享受著優勢的教育資源和社會政策,更應該清醒而深刻的認識到肩負的重大使命和責任,自覺以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堅定社會主義信念,堅定的擁護黨的領導,積極學習黨的先進思想理念,牢固的掌握科學文化知識。
與其他的教育手段相比,戲劇具有最重要的特點就是生動形象、時間空間高度集中、矛盾尖銳突出。在大學生的教學過程中,作為素質教育的目標,作為人全面健康發展的要求,很多方面的教育是難以通過書籍閱讀、教材研討、實踐教學過程實現的。但是這些教育目標卻可以通過戲劇這種特殊的方式得以實現。戲劇作為一種藝術,對人的影響潛移默化卻深遠持久,不可忽視。本課題對紅色戲劇的研究,其成果在高校及藝術文化領域進行實踐與應用,獲得師生及藝術工作者的好評,為日后各高校進行交流展演做準備。挖掘學生的情緒,幫助他們更好地表達對“紅色文化”的向往與追求,讓他們盡情地釋放“紅色文化”的力量。為我國紅色文化的傳播增加了新型藝術作品,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教育起到十分重要的意義。
四、結束語
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教育過程中,紅色文化的傳播是思想教育的重要主成部分。紅色文化的傳承是我們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我們應該繼承優秀的革命精神,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積極進取,共同創建和諧社會。
基金項目:2015年度遼寧師范大學青年科研項目資助的研究成果,項目名稱:《紅色戲劇在環境戲劇下應用一體化的研究與實踐》,項目批準號:LS2015W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