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記者 柴歌
?
丹東港 ——打造“一帶一路”遼寧開放新平臺
文本刊記者柴歌

中共遼寧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希(右),在全國人大代表、丹東港集團董事長王文良(左)等陪同下視察丹東港
丹東港是遼寧東部唯一的國際大型港口,位于東北亞經濟圈、環渤海經濟帶及東北東部地區的交匯區域,是中國海岸線最北端的國際貿易商港,是鏈接俄羅斯、蒙古、韓國、日本最便捷的海鐵物流大通道。
丹東港目前有三個港區,分別為大東港區、浪頭港區和海洋紅港區。現有生產性泊位42個,擁有糧食、礦石、煤炭、油品、集裝箱、客滾、散雜、木材、通用等專用泊位和配套的專業化、自動化裝卸系統及貨物存放庫場等現代化設施,泊位年綜合吞吐能力2億噸。目前已與日本、韓國、俄羅斯、美國、巴西、印度等100多個港口開通了散雜貨、集裝箱、客運航線。
近年來,丹東港緊緊抓住遼寧擴大沿海開放的新機遇,不斷加快港口建設步伐,提升港口發展質量,完善港口功能,使丹東港從千萬噸級小港發展成為超億噸大港。在碼頭建設方面,一批10萬-30萬噸級礦石泊位的投入使用,使丹東港邁入了國際大型深水良港的行列,一批10萬噸級集裝箱泊位的投入運行,使丹東港成為東北亞現代物流平臺。年中轉能力1000萬噸的現代化糧食物流園區的建成投產,使丹東港成為了東北乃至亞洲最大的糧食物流大通道。
回憶歷史,感到榮耀;展望未來,曙光在前。習近平主席的“一帶一路”戰略,再次為丹東港帶來新的機遇,丹東港是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是“一帶一路”的交匯點。說起絲綢之路,丹東有光榮的歷史傳統,中國的柞蠶絲綢出口量70%在遼寧,遼寧的70%在丹東,也就是說,中國的柞蠶絲綢出口量,50%在丹東,占據了半壁江山。
《中韓FTA自由貿易協定》已經生效并開始實施,丹東港將面臨更大的物流輸送任務。去年下半年,丹東港同十幾家韓國物流和航運公司合作,將韓國的汽車零部件、電子產品、農副產品,通過仁川港、釜山港海運至丹東,再通過丹東—沈陽—滿洲里的鐵路輸送到俄羅斯、烏克蘭以及歐洲,或通過丹東—沈陽—塔什干的鐵路輸送到中亞哈薩克斯坦等國家,此乃中日韓最便捷的海上通道,是名副其實的“丹東港號”班列。
丹東港來往韓國的物資航輪和班列,在通過沈陽時,可以加掛遼寧各地的進出口物資前往俄羅斯和中亞,屆時丹東港在沈陽等地的36個陸港的進出口物資,均有機會將出口貨物裝運在“丹東港號”上。展望未來,在不太長的時間里,“丹東港號”的航輪和班列,可以直通朝鮮半島直達韓國釜山甚至日本下關。
丹東港通往東北東部13個城市的“東北東部鐵路”已經開通,伴隨著這條鐵路線路的改造和輸送能力的提升,通過“丹東港”這條線每年可以節省鐵路運費幾十億至100億元不等。中韓自貿協定實施后,大部分產品將獲得零關稅,這將促進兩國產業鏈之間的緊密融合和競爭力共同提升,實現在全球價值鏈中共同發展,互利共贏。
“丹東港號”航輪和班列,將凸顯其先鋒作用。丹東港將熱情地為中韓及世界企業服務,打造遼寧開放的新平臺!
僑園

全國人大代表、丹東港集團董事長王文良(左)陪同時任丹東市委書記、現遼寧省委常委、省總工會主席戴玉林(右)視察丹東港

全國人大代表、丹東港集團董事長王文良與企業員工一起勾勒丹東港發展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