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職業技術學院財會系 王華蘭
?
科技銀行服務中小企業創新升級的實踐與探索
——以天安科技支行為例
溫州職業技術學院財會系王華蘭
摘 要:中小企業創新升級由于投入大、產出不確定,同時以輕資產為主、抵押擔保困難,導致中小企業創新升級融資難問題突出。本文從廣州天安科技支行服務中小企業創新升級實踐入手,探索解決中小企業創新升級融資難問題的方法,研究了科技銀行支持中小企業創新升級的貸款風險共擔機制、系列支持機制、產品體系建設、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等,最后提出科技銀行服務中小企業創新升級的服務模式,并提出了優化科技金融合作、支持中小企業創新升級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科技銀行中小企業創新融資
科技銀行是主要為科技企業提供貸款融資等金融服務的專業化、職能化的銀行金融機構的統稱。科技銀行業務主要面向中小科技型企業,為科技中小企業發展、高新技術研究開發、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等提供金融服務[1]。在全球科技銀行業務領域,最著名的當屬美國硅谷銀行。
我國科技銀行發展起步于21世紀初。在2000年,建設銀行深圳分行設立的科苑分行,被認為是我國的第一家科技銀行。2002年,廣西南寧市商業銀行成立了科技支行。但這些科技支行由于我國風險投資發展落后,科技銀行難以與風險投資合作,所以未能發揮對科技中小企業較好的支撐效果。直到2008年,全國工商聯提出了設立專門的科技銀行的提案。2009年1月,成都銀行高新支行、建設銀行成都高新支行兩家科技銀行在銀監會批準下設立;同年7月,杭州銀行的科技支行成立,廣州、深圳和長沙等地也在他們的高新技術開發區相繼設立科技銀行等。
國內科技銀行業務的共同特征有:銀行機構都以科技型中小企業為服務對象;政府部門積極介入。能夠順利開展科技銀行的地區,都有地方政府較積極的參與;普遍開展了與其他金融機構的合作。保險公司、擔保機構等也是科技銀行的合作伙伴。
關于“科技銀行”+ “中小企業”的研究成果已有不少,比如謝子遠在《硅谷銀行模式與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一文中提出,發展專業服務于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科技銀行模式——美國硅谷銀行發展模式,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一條重要途徑,但發展風險投資、強化信用環境是兩個必要的條件[2]。張元振在《科技銀行破解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一文中提出,科技銀行的建設旨在滿足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科技銀行要想破解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需要加強政策扶持,建立健全風險補償機制,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來實現[3]。陳杏梅在《做大科技銀行服務小微企業——關于農行無錫科技支行的實踐與思考》中提到緊緊圍繞“四新”(新產業、新企業、新金融、新產品)定位,按照“六專”經營模式(專營機構、專業團隊、專屬產品、專業流程、專項補償、專門考核),探索出了一條專業化、特色化的科技銀行經營之路[4]。從同類研究概況來看,在科技銀行如何更好地服務中小企業創新升級的研究方面,尚無相關研究。
中小企業是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石,是提供就業的主要渠道,我國中小企業主要分布在勞動密集型行業,在當前經濟下行、出口技術壁壘增多、互聯網+的環境下,很多中小企業在主動加快轉型升級,但中小企業轉型升級需要加大投入。中小企業生命周期短,抗風險能力弱,轉型升級后前景難測,這就普遍存在一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我們需要一些成功模式來引導金融機構和政府部門主動推進中小企業轉型升級融資難問題的解決。從廣州天安科技支行服務中小企業創新升級的實踐入手,探索解決中小企業創新升級融資難問題。本文研究了科技銀行支持中小企業創新升級的貸款風險共擔機制、系列支持機制、產品體系建設、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等,最后提出科技銀行服務中小企業創新升級的服務模式,并提出了優化科技金融合作、支持中小企業創新升級的政策建議。
2.1天安科技支行發展現狀
2012年廣東某國有銀行(以下簡稱A銀行)在廣州番禺天安工業園區成立科技支行,A銀行、廣東省科技廳與廣州市科技局、番禺區政府三方共同為科技支行搭建了貸款風險池,經過兩年多的運作,這種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的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天安科技支行授信的49家企業中,年銷售獲得20%以上增長的企業達到26家;有8家企業獲得風險投資,吸引投資金額合計超過30000萬元;有4家企業完成上市。其中軒轅、鉑亞、小聰已成功掛牌新三板;邦富、井源成為上市公司子公司,整體出售價格分別高達到7.6億元、7.35億元(廣州市信科委201412訪談材料);另外,目前還有12家企業意向上市,近期也有兩家企業將進入上市最后階段。天安科技支行的實踐,為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為金融服務科技中小企業的模式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2.2天安科技支行服務模式
2.2.1銀政合作共擔風險
銀政合作建立貸款風險池,實現銀政企風險共擔機制。科技支行與省、市、區科技部門簽署廣州市聯合科技貸款風險準備金項目協議,約定風險準備金池5000萬元,其中省、市、區科技部門分別出資1000萬元、2000萬元、2000萬元,貸款損失由銀行和科技部門按照4: 6承擔[5]。天安科技銀行向當地科技型中小企業發放不低于10倍科技貸款風險準備金數額的貸款授信額度。截至目前,科技支行已為40余家高科技企業提供“風險池貸款”。
2.2.2實施八項單獨機制
科技支行實施“八項單獨機制”。即單獨的客戶準入條件、單獨的產品開發、單獨的系統設計、單獨的審批流程、單獨的專業人員配置、單獨的服務價格、單獨的貸款規模支持、單獨的不良貸款容忍度。
2.2.3產品契合創新升級需求
“科技通寶”系列產品契合中小企業創新升級需求。天安支行根據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特點,開發設計了科技立業貸、科技分擔貸、科技過橋貸、科技掛板貸、科技投聯貸等系列產品,在選擇客戶時不唯擔保、不唯抵押,以知識產權質押作為擔保條件,降低準入門檻,支持了更多的科技型中小企業。
2.2.4聯合進行貸款評審
科技支行與科技部門聯合進行貸款評審,在政府部門和銀行相互批量推薦企業后,銀行開展盡職調查,初步形成可以貸款的企業名單,邀請政府及科技方面的專家,加上銀行人員,召開聯席會議,并形成會審決議,最終確定放款名單。
2.2.5實施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機制
政府部門與科技支行在客戶推薦、信息共享、政府貼息等方面實現了良性深度融合,形成了工作機制。科技部門向科技支行推薦科技型企業,或科技支行自行拓展符合的客戶。科技支行與客戶接洽完成項目資料收集及初審。召開專家評審會,科技主管部門(省市區級科技部門、各級生產力中心、上市辦)和A行(省行、番禺支行、科技支行)參加,由A行介紹客戶情況,并由專家共同現場評審。科技支行專屬審批人審批授信申請方案,在聽取了專家意見后,在評審會上,立即批復項目入風險準備金池前和入池后分別投放貸款金額及條件。科技支行持科技主管部門蓋章的《廣州市聯合科技貸款風險準備金初審及推薦表》及市科信局出具的專家評審會議紀要為科技型企業發放貸款。
2.3天安科技支行服務成效
2.3.1中小企業加快創新升級速度
天安支行向中小企業發放科技貸款5億元,支持中小企業客戶49戶。科技支行與風投、政府科技部門聯動,為中小企業創新升級搭建了良好的生態系統,科技型企業實現了較好的發展。如廣州市井源機電設備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提供基于AGV(自動導引輪式機器人)的系統物流解決方案,科技銀行2013年向井源機電放款1500萬元流動資金貸款,公司業績快速提升,創業板上市公司賽象科技通過現金注資方式收購該公司51%的股權,收購金額1.44億元,公司與賽象科技達成協議兩年內完成整體收購,整體收購價格7.36億元。如廣州市D制造技術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數控機床與數控磨床的生產與制造,2013年在科技支行貸款金額1000萬元改進技改,2014年全年銷售收入約1.2億元,連續2年增長率超過30%(廣州市信科委201503訪談材料)。
2.3.2科技銀行服務中小企業的能力明顯提高
(1)形成“科技通寶”科技信貸產品體系。通過立業通寶、科技組合貸、科技過橋貸、三年期流動資金貸款等系列產品滿足科技型中小企業全方位的融資需求。2012年“科技通寶”被中國金融工會廣東工會評為年度“最佳金融產品獎”。
(2)形成服務渠道創新能力。科技銀行與廣州市科信局聯合打造科技信貸在線申請平臺“廣州網絡科技銀行”。該平臺實現了企業在線申請融資、科技部門在線推薦客戶、銀行在線審批等流程環節,通過線上操作大大提升了各流程環節的速度,如廣州億程交通信息有限公司從在平臺申請融資到貸款審批完成只用了1個工作日,客戶在當天就拿到了銀行的授信批復函。同時,企業可以隨時登陸平臺查詢融資進度,大大提升了客戶體驗。
(3)形成知識產權質押等創新擔保方式。知識產權包括企業的發明、實用、外觀等各項專利,商標權、著作權、軟件版權等。科技支行P在2010年就開始在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貸款業務中采取知識產權質押等創新擔保方式,獲得了2010年廣州市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國家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試點工作先進單位”稱號。目前,科技支行發放的科技貸款中約1/3以知識產權質押作為授信擔保方式。
(4)科技信貸用途拓展渠道形成。允許科技型企業將貸款資金投于科技研發投入和科研人員工資支出。科技型企業的科研投入及工資支出高于其他企業,可占到企業經營總支出的2/3以上,要為科技型企業提供貸款,其用途能覆蓋這兩個方面才能真正滿足科技型企業的日常支出。目前科技支行發放貸款就可以用于上述用途,助力了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科研事業。
2.4科技支行遇到的問題
2.4.1信息不對稱
科技型企業的成長過程中具有傳統產業所不具有的特點,特別是民營科技企業,在授信中,銀行面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和信息不對稱,銀行對企業實際情況如何,什么樣的科技型企業是優質的科技企業并沒有范例和準則。這都需要科信局從專業的角度向A行提供一些能夠佐證科技企業實力的資料;希望能從廣州市電子政務中心采集的資料中挖掘出一些諸如納稅額變動、科技創新記錄、科技獲獎情況、科技專項立項之類的企業經營的活性資料,通過大數據挖掘和精準營銷模型,結合“在線申請,線上互動”等O2O模式,進一步提升客戶體驗。
2.4.2知識產權的受理較為困難
專利、著作權等知識產權的評估、查冊、質押和交易目前仍較為困難。目前,大部分知識產權的質押和質押檔案的查冊仍需要去北京辦理,且辦理查冊時間較久,一般需時都在一個月以上,同時,質押情況查詢也僅有北京可以受理。對客戶而言成本和時間都較久,特別是資金使用效率,目前最快也需要經歷一個半月才可以落實全部手續,對科技企業授信業務的正常開展造成較大影響。
2.4.3選擇權貸款支持的方式并不通暢
中小企業創新升級對資金饑渴,通過選擇權貸款支持的方式并不方便。對于“輕資產”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其持有的最可量化的資產就是企業的股權,我們目前已經開放了選擇性貸款,以股權方式補充銀行承擔的風險敞口,但對于中小企業債務到期后一般并沒有足夠的資金實力回購其質押給銀行的股權,這個時候需要政府整合更多的社會資金(如私募、P2P、眾籌等方式)進行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股權交易和變現,或者是監管部門打破對商業銀行混業經營限制,允許商業銀行配合授信產品持有企業股權,打造科技信貸領域“商業銀行+投資銀行”模式。
2.4.4科技經費對科技金融的支持力度不夠
目前財政科技經費仍主要以科技部門直接支付企業的方式為主,市場轉化效率并不高,而設立風險資金池尚無先例,政府貼息的比例仍然較低,因此科技與金融結合還需要進一步深化,并加大經費扶持力度。
3.1科技銀行經營管理要做到五個取勝
3.1.1渠道以近取勝
我國中小企業數量多,一些地區產業集群明顯,科技銀行應在產業集群密集地區設立科技信貸專營機構,同時搭建科技信貸在線融資平臺,即“網絡科技銀行——中銀在線”,根據銀行后臺系統的大數據分析,結合精準營銷模型,實現渠道制勝。
3.1.2產品以優取勝
以“科技通寶”為重要抓手,整合投資銀行、證券、中小企業基金、科技風投、科技擔保等內外部機構,支持企業間接融資的同時,支持中小企業IPO、新三板,在政府政策不斷支持的基礎上,打造“商業銀行+投資銀行”的綜合金融服務模式[6]。
3.1.3營銷以批量取勝
將淡馬錫情景分析方法引入不同的科技細分行業,將政策、經濟、社會、技術等關鍵影響因素的具體描述進行組合,形成多個初步的未來情景,對整體、行業、個體從上至下分析,提高科技銀行營銷效率。
3.1.4效率以快取勝
借助網絡和無線審批渠道,實現申請、盡責、審批、提還款全流程在線操作,審批效率持續提高,同時培養銀行中小企業客戶經理隊伍,實現前中后臺隊伍完善、人員充足,這使得客戶綜合體驗度大幅提高。
3.2政策建議
為了促進科技支行更好地服務中小企業創新升級,在政策上建議盡快全面建立和開放科技型企業的非銀信用體系;將質押辦理知識產權的層級下放到省或市級,并成立區域性的知識產權交易所;打造科技信貸領域“商業銀行+投資銀行”模式,從監管層面立法,放開商業銀行持有企業股權的限制。具體有以下幾方面。
3.2.1完善中小企業科技融資的非銀信用體系
科技型企業的成長過程具有傳統產業所不具有的特點,特別是民營科技企業,在授信中,銀行面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和信息不對稱,銀行對企業實際情況如何,什么樣的科技型企業是優質的科技企業并沒有范例和準則。這都需要政府科技部門從專業的角度向科技支行提供一些能夠佐證科技企業實力的資料;希望能從政府電子政務中心采集的資料中挖掘出一些諸如納稅額變動、科技創新記錄、科技獲獎情況、科技專項立項之類的企業經營的活性資料,通過大數據挖掘和精準營銷模型,結合“在線申請,線上互動”等O2O模式,進一步提升客戶體驗[7]。
3.2.2成立區域性的知識產權交易所
將知識產權的質押辦理的層級下放到省或市級,并成立區域性的知識產權交易所。目前,大部分知識產權的質押和質押檔案的查冊仍需要去北京辦理,且辦理查冊時間較久,一般需時都在一個月以上,同時,質押情況查詢也僅有北京可以受理。對客戶而言成本和時間都較久,特別是資金使用效率,目前最快也需要經歷一個半月才可以落實全部手續,對科技企業授信業務的正常開展造成較大影響[8]。
3.2.3釋放改革紅利,法律層面放開對科技銀行股權投資的限制
根據我國商業銀行發展現狀,綜合經營、多元化發展是商業銀行的發展方向,應允許商業銀行可持有企業股權。我國《商業銀行法》的第四十三條中規定,商業銀行“不得向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企業投資”,銀行不允許做股權投資。允許商業銀行持有企業股權對科技銀行的發展做大至關重要,科技銀行就可開展選擇權貸款,參股市場發展看好的企業,共享中小企業快速成長的紅利,同時彌補中小企業生命周期短、貸款不良率高給科技銀行帶來的損失。目前科技銀行的貸款的收益與貸款風險難以平衡。《商業銀行法》還規定:商業銀行應當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貸款利率的上下限,確定貸款利率;商業銀行不得違反規定提高或者降低利率以及采用其他不正當手段,吸收存款,發放貸款。這些規定與高科技企業的實際情況不符合,同時也抑制了這些產業的發展[9]。
3.2.4加大財政和科技經費對科技金融的支持力度
目前財政科技經費仍主要以科技部門直接支付企業的方式為主,市場轉化效率并不高,撥款使用效果難以評價,托管制度不健全。因此,財政和科技部門要下定決心,加快科技經費使用方式的改革,以科技經費為來源,在科技銀行建立不良貸款風險池,以科技經費為主體,建立中小企業創新升級的貼息模式,為中小企業創新升級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
3.2.5加大科技銀行服務中小企業創新升級的激勵力度
監管層面和商業銀行管理層要提高對中小企業不良貸款的容忍度。2009年,銀監會和科技部聯合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支持的指導意見》,提出了“建立適合科技型中小企業特點的授信盡職和獎懲制度”[10],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存在操作上的難點,因受限于貸款發放責任終身制,對于發放給中小企業的貸款,銀行工作人員很是審慎,所以要在責任追究方面真正做到盡職免責。同時,加大科技銀行貸款對客戶經理的激勵力度,鼓勵客戶經理勇于擔當,敢于發展。給予政策支持,加快科技銀行的不良貸款核銷速度。
[1] 許超.從美國硅谷銀行模式看我國科技銀行未來發展[J].山西科技,2012(02).
[2] 謝子遠.硅谷銀行模式與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J].創新,2010(05).
[3] 張元振.科技銀行破解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J].銀行家,2012(12).
[4] 陳杏梅.做大科技銀行 服務小微企業——關于農行無錫科技支行的實踐與思考[J].江蘇科技信息,2015 (01).
[5] 歐甸丘.廣東試點科技銀行解決“融資難”[EB/ OL].和訊新聞,2015-05-06. http://news.hexun. com/2015-05-06/175559959.html.
[6] 王華蘭.助推科技金融結合,實現經濟轉型升級[J].中國商貿,2013(09).
[7] 秦軍.科技型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的金融支持體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1(1).
[8] 段穎冰.為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建立風險防范機制[J].華東科技,2013(05).
[9]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EB/OL].中國人大網http://www.npc.gov.cn/wxzl/ gongbao/1995-05/10/content_1479957.htm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EB/OL].http:// www.most.gov.cn/tztg/200905/t20090520_69 815.htm
中圖分類號:F832.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6)03(b)-106-05
作者簡介:王華蘭(1972-),女,浙江溫州人,溫州職業技術學院財會系副教授,經濟學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金融方向、企業經濟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