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巖(商丘師范學院河南商丘476000)
現代體育健身產業的時代化研究
□張紅巖(商丘師范學院河南商丘476000)
現如今在體育產業中作為新興產業的體育健身產業是主體產業,即便如此為了能夠更好的滿足體育產業以及國情的需要,體育健身產業也要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腳步。隨著時代的發展,健身市場的規模日益擴大,體育健身產業結構也逐漸完善。體育健身產業為健身愛好者提供了更多形式、更加全面的健身項目以及合適的體育健身環境,為了提升全民的身體素質。雖然體育健身產業正在迅速地發展,但根據現狀來看依舊存在一些問題,使其發展受到阻礙。
體育健身產業主體產業現狀
我國經濟正在迅猛發展中,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滿滿地意識到了健康的重要性,在人們的日常生活消費中體育消費也是其中一項重要的組成部分。體育產業正逐漸向社會化、產業化發展,并成為我國的經濟增長點,體育健身產業則是通過向人們提供各種健身娛樂需求的服務成為第三產業。體育健身產業正處于發展初期,已經初步形成了健身市場,而各種所有制的健身俱樂部如同雨后春筍地涌現。體育健身產業擁有廣闊的發展背景,也具有良好的發展潛力,而我國正在倡導的“全民健身”也為體育健身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條件。本文探討我國體育健身產業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建議。
體育健身產業在我國屬于一種新興產業,健康、健身理念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逐漸從國外引入,特別是在我國的沿海、沿江地區以及一些經濟發達的城市發展十分迅猛。在體育健身領域經濟實體的所有制結構并不單一,私營、集體、外資、合資等多種所有制結構均存在,體育健身產業已經初步形成,并向社會提供了多樣化服務。從總體來看發展良好,但仍然有很多需要我們解決完善的問題。
1.1、居民健身意識薄弱,消費能力低的問題
現在我國的居民普遍沒有意識到健身的重要性,而且對休閑的觀念還相對落后。現在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大部分是老年人,中年人來說相對的就也要少很多。除此之外,我國居民農村人口占得比例相對較大,而且總體收入水平較低,因此對體育健身消費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根據相關資料我們可以知道:城鄉居民除了必要的日常生活消費,一個家庭最主要的支出就是子女的教育方面,占總支出的15.9%,然而體育健身方面的消費僅有4%。
1.2、缺乏優惠政策的支持和輔助資金性
體育健身產業實際上屬于一種社會公益事業,當前世界各國普遍會為公益性事業提供一些相關的優惠政策如減免稅收等。我國體育健身產業正是發展萌芽階段,對于相關的管理、扶持政策十分的匱乏,而且也沒有一個對體育健身產業指導性的管理和項目的規劃,工商部門也只是例行登記、發照;該行業相關稅務部門的政策也并不是完全一致的,由于稅收政策的原因有些經營體育項目的企業被列入娛樂行業,在執行稅收標準時這些企業需按照娛樂行業的標準進行,我國規定的文化經營稅為5%-20%,然而體育經營稅僅是3%-5%;還有少部分人因為對健身娛樂場所有偏見或是思想不端正,甚至出現了層層加碼收取管理費用的情況。這些現象對我國體育健身產業的發展都產生了不同程度印象,同時對社會辦體育的積極性也有一定的影響。
1.3、缺乏體育經營管理的專門人才和健身理論研究的滯后
體育健身娛樂市場的發展依賴于體育市場的運營方案以及管理模式,這就需要一批優秀的管理人員,不僅能夠科學的、合理的管理,還需要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就目前的情形來看,從事體育經營管理的人員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由于多種原因具有專業知識的人才并沒有涉足市場,同時對于新興的體育健身產業任然存有一定的偏見。人才的引進與健身產業的發展也受到這些問題的限制,我們應該總結實踐經驗,通過對其進行理論的研究,再對實踐進行指導。
1.4、體育健身產業發展不平衡
在國內體育健身產業的發展形式迅速,但并不是均衡發展,不平衡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主業、副業之間發展的不平衡,與體育健身、娛樂、咨詢、培訓等主業經營相比副業經營的收要高出許多,即使是南京五臺山體育館、廣州天河體育館這類經濟效益較好的單位也不例外;第二,區域上的不平衡,與內陸區域相比較體育健身產業在沿海、沿江地區的發展速度要相對快一些,尤其是一些西部地區的發展還處于萌芽期;第三,產業結構與布局上的不平衡,例如高爾夫場地等這些高檔體育休閑娛樂健身服務向對來說發展的速度要快,一些中低檔的體育健身服務的發展就比較緩慢。
1.5、市場管理法規體系的問題
在體育產業的發展和管理方面已經有一些條例出臺,但是關于體育健身市場的法制建設相對比較落后。關于體育健身產業的管理體制相關政府部門并沒有協調一致,時常會發生多頭管理、政令不一的現象。除此之外,由于相關部門在行政約束方面的力度不夠,對已有的法規法度缺乏操作性,給某些經營者鉆空子的機會,使用一些非法手段,這不僅使消費者的利益受到損害,還嚴重的影響了體育健身產業的名聲。就目前情況來看體育健身產業的行業管理不夠堅固,不夠明確的市場界限,沒有嚴格的準入制度,無法監控、檢查其服務質量,消不能有效并及時解決費者與經營者之間的糾紛。
1.6、體育健身產業的行業管理的問題
各級體育局是各級政府主管體育事業的行政機構,也是體育健身產業行業管理的職能部門,目前各級體育局只考慮下屬事業單位如何來進行經營,而在如何對社會上其它部門和個人辦的體育健身經營活動實施行業管理方面缺乏應有的考慮。由于這一情況造成的不利影響有兩方面:一是體育部門需要先去文化部門進行登記才能辦一些體字號的經營活動,而且需要交納管理費,這也就成為了一種障礙,阻擋了體育部門在體育健身產業的進一步發展,以及服務領域的拓寬。二是體育健身產業的行業管理是利用市場機制推進全民健身計劃實施的一個重要手段。放棄對體育健身產業的行業管理,將使我們不能有效地利用市場的方法和手段來推進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
2.1、加大對予體育健身的政策扶持
人民群眾是體育健身的主體,體育健身產業要想在競爭中獲得發展就需要由人民群眾的參與,使其逐漸的向著社會化、產業化發展。但是體育健身產業受到體育活動營業用地、較高的稅率影響,而且投資活力不足以及融資渠道不暢等問題,都限制了體育健身產業發展的速度。因此就需要政府加大對體育健身產業的政策扶持,一是結合實際情況通過減少稅率、適當的減少群眾性體育活動用地的使用稅等;二是根據產業政策,對一些中型體育健身企業進行有重點的培養、扶持,在稅收、融資、用地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三是政府需要對健身知識進行宣傳等,對于民營企業與境外投資等應給予鼓勵;四是對于體育健身企業在各地開設分支要給予支持,促進形成集團化、連鎖化以及經營多元化的體育健身企業。除此之外,還需要對從事體育健身行業的服務人員進行培訓,使其對健身器材充分的了解,能夠將社會資源共享真正的實現。
2.2、加強體育健身市場的法制建設
關于體育健身市場自身存在的弱點以及消極方面要給予重視。例如存在的盲目性,如果只是依靠市場自身并不能夠有效的調節、約束,因此就需要逐漸的完善體育市場的法律法規體系,在體育健身產業的市場準入、經營許可以及服務質量認證等方面建立一些列的制度。體育市場的發展直接受到相關政策、法規規范化程度的影響,因此理順管理關系、加強市場監督、對企業市場行為進行規范,才能使體育健身產業健康的發展下去。
2.3、注重體育健身產業經營管理人才的培養
轉變體育健身產業管理者的經營理念,繼續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質,使體育健身項目內容、種類、形式更豐富。在一些發達國家的大學里設置了很多與體育健身相關的專業,為了能夠滿足學生未來在體育健身產業發展的需要,然而我國大學內設置的體育休閑以及體育管理專業還遠遠不夠。現在很多都是半路出家成為體育健身企業的管理者,他們并沒有接受過相關正規的培訓,而且我國各個院校主要是以計劃經濟的模式進行體育健身人才的培養。影響我國體育健身產業的重要因素其中就包含經營管理人才的缺失,因此,各大院校應該修改教育方針適應體育健身產業的發展,不僅要培養經營方面的人才,還應該使體育學院或體育院系的有時展現出來。
2.4、加強體育健身休閑產業規劃和管理
在制定體育健身產業發展規劃以及確定體育健身產業發展的重點時,政府需要考慮給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以及實際的市場需求。在城鄉發展的整體規劃中應該加入體育健身產業的用地,結合居民小區的建設,讓居民隨處都能感受到健身房的存在。根據周圍居民不同年齡段的需求、愛好設立各種健身項目,滿足人們的健身需求。同時使體育健身產業與社會經濟共同發展,更加科學的人對體育健身產業進行宏觀調控。
2.5、體育健身產業朝國際化發展
隨著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全球化的發展,體育建設產業與國際體育市場接軌也是勢在必行,實現國際化才能有更好的發展。當今世界提倡的主題大家都知道是和平與發展,這不僅影響并決定了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同時也影響到了體育健身產業的發展。現在有很多跨國公司的出現,作為經濟發展產物的體育健身市場必然順應大環境、大趨勢的影響,使自身向著國際化發展。現在國外一些有名的體育健身產業已經進入到我國的市場,并且推動了我國的體育健身產業的發展。
2.6、加快建立體育產業統計體系
科學的體育產業統計體系和準確的體育產業統計數據,是反映體育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爭取政府的政策支持,各類資本投資體育產業決策,國家宏觀調控體育產業發展等等的重要依據。有關政府職能部門應該把體育產業統計體系的研究作為重大課題,組織有關專家進行深入研究,盡快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符合體育產業發展規律的、科學可行的體育產業統計體系,這也是培育體育產業從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到支柱產業的重要基礎性工作。
根據我國體育健身產業的現狀來看正是發展的初期,從整體來看發展形勢良好,但是仍然有不足之處。可以通過參考、借鑒國外發達國家在發展大眾體育健身娛樂市場的成功經驗,加快我國在體育健身產業方面的發展。體育健身產業作為我國的朝陽產業,其發展前景廣闊以及極大的發展空間。它促進了全民健身,廣泛開展社會體育,而且推動全民健身和體育運動對我國社會的穩定、經濟的發展也具有很大的作用。
在發展體育健身產業的同時對其監管工作也不能忽視,體育健身產業的法律法規等方面更加健全,使體育健身產業體系更加規范。不僅要對現有的健身人群進行加強鞏固,還要通過建立更多健身項目等方式吸引更多的群眾參與健身活動,在我國體育健身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還能提升國民身體素質。
[1]葛畢敬.關于發展體育健身產業的幾點意見[J].商場現代化, 2008(20).
[2]蘇義民.我國體育健身產業發展現狀與政策建議——關于加快我國體育健身休閑產業發展的思考[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 2010,27(6).
[3]廖培.我國體育產業現狀與發展前景[J].體育學刊,2005(4).
[4]張少興,邢穎.探討我國體育健身產業的現狀及發展對策[J].經濟論叢,經營管理者,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