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冰 張旭
結合社會熱點問題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喻冰張旭
本文圍繞社會熱點問題的特點、社會熱點問題對大學生的影響,論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熱點問題結合的必要性,探討了社會熱點問題與思想針織教育結合的途徑與對策,以期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更好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社會熱點問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全球化背景下,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轉型、信息技術的發展,社會熱點問題層出不窮并已成為當代大學生關注的重點,對他們言行舉止產生重大影響。如何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剖析當下熱點問題,正確分析和判斷,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大學生朝著積極、健康方向發展,已成為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
社會熱點問題的時代性。社會熱點問題通常是在當前所處的時間里發生的,并得到廣大民眾的普遍關注,同時可以代表這一時代的客觀動向,展現廣大民眾對解決問題的迫切需要,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社會的貧富差距問題、就業難問題就代表了當下這個時代的發展特征。
社會熱點問題的普遍性。社會熱點問題的普遍性可以間接理解為一種從眾心理,在面對某一熱點問題時,很容易受外界影響產生一些先入為主的概念,導致出現大眾所普遍存在的思維觀點,產生社會輿論,使人們從心理上產生相似的觀念,激發社會各階層成員的情緒,并通過廣大百姓的喜怒哀樂表現出來。正是因為其普遍的在社會上傳播,強烈的引發了大學生的好奇心,容易使大學生產生感同身受的情境,有著廣泛的影響力。
社會熱點問題的復雜性。首先是社會熱點問題所包含的內容,不僅是單一的某一方面,而是融入了當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因素所展現的復雜性。不同的視角可以看到不同的社會屬性,而各個屬性之間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其次,每一個社會熱點問題都蘊含著多種多樣的矛盾,這種矛盾的載體就是社會上的形形色色的人群、團體,無論牽動那一個,其他的利益團體就會受損。人們對社會熱點問題的看法眾說紛紜,很難得到共識,如何平衡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的矛盾,也就是在社會熱點問題中蘊含的矛盾,是當前社會待解決的問題。
社會熱點問題的可引導性。社會熱點問題通常是以當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形勢為背景產生的一系列事件所引發的現實問題。并且隨著網絡的發展,更有著驚人的傳播速度。這時,對于熱點問題的正確引導就成為十分必要的。積極的引導可以使大眾的思維和輿論健康發展,如若引導不當,就會產生消極的影響。
1.開展社會熱點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與時俱進的需要
高校開展的形勢與政策課是社會熱點問題結合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社會熱點問題的時效性,可以幫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與時俱進,引導大學生以馬克思主義為立足點,結合實際認識分析問題,更深刻地理解國家的每項政策法規,堅定政治立場,體現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性,增加實效性,引起廣大學生的共鳴。
2.熱點問題的教育引導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思想觀念
大學生的年紀正處于青年時期的過渡階段,因其理論基礎、認知能力的欠缺,很可能造成思想上的不堅定,容易被當今社會上一些消極因素所影響甚至控制,造成大學生“三觀”上的偏斜,產生矛盾和困惑,動搖原本正確的政治立場和觀念。這就需要高校及時進行正面引導,提升其在紛繁復雜的社會熱點問題中鑒別是非的能力,摒棄有害的思想意識,重新達成大學生的政治認同,讓其在社會政治生活中產生的一種感情和意識上的歸屬感,幫助其堅定正確的政治立場。
3.社會熱點問題可以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解讀社會熱點問題,結合高校政治理論課的內容,以激發大學生對國家、社會現狀的了解熱情,在對熱點問題背后是非對錯的鑒別上,培養大學生的理性思考能力,從而達到思政政治理論和社會實際的統一,更有利于提高教學的實效性,改變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單純說教的弊端,及時化解有的社會熱點問題引起的各種社會矛盾,引導大學生正確看待這些問題。轉變他們在教育過程中的被動地位,讓大學生能主動面對問題、思考問題,深入實踐,理性健康的解讀社會熱點事件。
1.將社會熱點問題與大學生思想政治課堂教育結合
社會熱點問題因其具有的當下現實性,向大學生展現出強大的吸引力。所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結合社會熱點問題案例進行教學,可大大地提高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面對問題、獨立思考、解決問題能力,提高他們的政治覺悟。一方面在教材上進行改善,結合當下熱點問題,進行案例方式的教學,可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再針對問題進行正確的思想上的剖析和引導,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思想。另一方面在教學方式上進行改進,取締傳統的枯燥教學,融入啟發性教學方式,讓學生有獨立思考空間,旁征博引,綜合分析。積極了解學生們所關注的難點和重點,與社會熱點問題的教育形成合力。
2.將社會熱點問題與課外實踐研究性教學相結合
第一,采用社團活動方式。大學生群體普遍活躍有積極性,學生社團是他們樂于接受和參與的一種形式。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社團活動中,組織學生對社會熱點事件進行討論,加以引導。高校應該采取積極支持和理性引導社團活動的開展,減少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排斥,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第二,舉辦相關的主題講座。主題講座可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課外教學的重要形式,不定期邀請相關專家學者對當下社會發生的熱點事件從另一種高度進行分析和解讀,深入引導學生的思維,培養其看待事件的客觀性。另外,講座的主題、內容、時間要結合當下的社會形勢,及學校、學生各方面的因素討論決定,形成一種長效的教育機制。
第三,進行社會實踐。可組織領導學生去社區參觀、服務,進行社會調研等,在實踐中融入理論教學。根據實踐結合理論進行自由討論,減少課堂教學限制,更容易激發大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和興趣。讓大學生利用社會實踐,使思想政治的教育脫離空談和說教,帶領學生大學生走入社會,切身的認識社會熱點問題的是非觀念。
3.教師針對社會熱點問題進行正確的探究性引導
在一些高校,普遍存在向學生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樂于展示一些積極向上的社會熱點事件,對一些消極負面的新聞事件,選擇屏蔽方法解決,這樣的方式往往會適得其反。網絡的飛速發展激發了大學生們強烈的好奇心,容易出現因為缺乏正確引導造成的思想意識偏差,更容易造成學生對學校教學的厭倦。所以,對社會熱點問題,不應該加以屏蔽,而首先應加強老師對社會熱點問題的正確認識,以學習專家的真知灼見,改變原有的呆板教學。根據大學生所關注的重點合理引導,共同探究對某一問題的看法,拓寬其思維,讓其在面對社會事件時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不會隨波逐流,人云亦云,并在思考中培養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興趣。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不應隱瞞負面社會事件,在正面褒揚同時,更要從反面進行教育和引導,講究科學的方式方法,才能真正做到探究式引導。
4.充分利用社會熱點問題的網絡傳播媒介
當今社會信息高速發展,對很多傳統媒介造成強烈沖擊,但也是一種機遇。在有關社會熱點問題上,傳統報紙雜志的傳播速度遠不及網絡信息的速度。抓住這一機遇,抓住大學生群體對手機和網絡的利用率,使之成為社會熱點問題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提高大學生了解社會熱點問題的時效性和實效性。高校應加強校園網絡媒介建設,在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上加以應用,與學生溝通交流,了解學生對社會熱點所持有的主流價值觀,提高教育引導的效果。
可充分利用線上教育方式使學生積極深入地了解社會熱點問題。首先,可以利用網絡專欄形式,結合與社會熱點問題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的主題教育,向學生展示對某一問題相關專家的解讀和觀點,在讓學生充分了解同時,給他們獨立思考空間。其次,可以設立師生討論專欄。取締原有傳統的面對面教學方式,師生之間通過線上討論,留言,互相發送郵件等方式,減少師生之間交流的限制,培養學生更大的學習積極性,使教育成果更行之有效。這些方式的開展有利于培養學生研究精神,激發大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把大學生培養成為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
總之,將大學生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融入到對其思想政治教育中,深入探尋社會熱點問題中所蘊含的價值,探究將其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徑,使社會熱點問題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路徑更合理高效,培養和鼓勵大學生看待事情的視角,讓其懂得深入了解問題背后所蘊藏的理論和思潮,對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學以致用十分有利。
[1]孟祥棟,吳銘.社會熱點問題的新特征及其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動[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教育研究),2015(01).
[2]張萌.利用社會熱點問題對當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J].學理論,2012(15).
[3]陳志遠.利用社會熱點問題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芻議[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 (15).
[4]樊艷麗.基于社會熱點問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3(09).
[5]馬穎.社會熱點問題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探析[J].滁州學院學報,2013(03).
[6]莊金勇,范玉琴.基于社會熱點問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思考[J].西安航空學院學報,2015(06).
[7]邱柏生.論社會熱點問題對大學生思想傾向的影響[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03).
(作者單位:沈陽建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19.045
遼寧省2015社會科學聯合會項目(立項號:2015lslktzimks-21);遼寧省2013社會科學規劃基金(立項號:L12BZZ029);沈陽建筑大學2015學科提示項目(立項號:xkts20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