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醫療衛生公共服務供給體系研究

2016-03-17 04:00:11劉朔濤
梧州學院學報 2016年5期
關鍵詞:服務

劉朔濤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財政稅務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3)

中國醫療衛生公共服務供給體系研究

劉朔濤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財政稅務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3)

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如何更好地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是財政的職能和國家治理能力的體現,也是政府必須擔負的供給責任。該文結合公共商品供求理論,在梳理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過程的基礎上,以醫療衛生需求為邏輯起點就中國式財政分權下我國醫療衛生公共服務供給體系建設問題進行研究。研究顯示,只有必須以地方政府為主導,強化財政職能,按照公平與效率的要求,各種供給主體合理分工與配合,通過改革完善現有供給體系,才能更好地提供醫療衛生服務以滿足人們的健康需求。

公共商品;醫療衛生公共服務; 供給; 政府; 社會

一、問題的提出

馬克思說,需求是人的本性。人類社會也正是在不斷滿足自身需求的過程中產生和發展的。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對醫療衛生服務的需求也越來越呈現出層次性、多樣性和個性化的特點。延續多年的“看病難”“看病貴”等現象,反映出我國醫療衛生服務的供給已經不能很好地滿足人們的需求。理論上,公共商品理論把人的需求分為私人需求和公共需求,滿足的方式分別是市場方式和非市場方式,由不同的供給主體來承擔。而財政學理論按照競爭性和排他性的程度,又把公共商品分為純粹公共商品和混合公共商品。為實現社會福利最優目標,純粹公共商品的供給一般由政府來承擔的,而對混合公共服務商品的供給則可以由政府和社會共同來提供。各個供給主體按照效率與公平的要求,對人們需求的公共商品進行供給。

按照供求理論,首先確定公共商品的需求量。公共選擇理論認為,通過一定規則下的投票方法把個人偏好轉化為社會偏好,并以社會整體效用的最大化或者能夠使社會資源的配置效率提高作為衡量有效與否的標準。而按照“中間人定理”,在一定的假設條件下,通過觀察公共商品數量如何依賴每單位公共商品的相對價格和中間投票人的收入,可以計算出對公共商品的需求曲線。公共商品理論認為人們對公共商品的需求量應該等于所有消費者的邊際收益總和[1]。要說明的是,在此僅簡單分析公共商品需求確定的標準,雖然相關理論有著其不完美性,但為下文對公共商品供給的分析提供了邏輯起點。

而公共商品供給規模的確定要考慮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社會需求量的要求。二是效率產量的確定。它是在一定技術條件下公共商品的最大供給量。對于公共商品供給量的確定,根據林達爾均衡,若每位消費者都按獲取的邊際收益支付價格,則公共商品的供給量可以達到最優水平。其他經濟學家也給出了不同的理論解釋。例如經濟學家鮑溫(Bowen)和庇古(Pigou)。這些理論從不同的角度為我們研究公共商品的供給規模提供了基礎。而我們可以通過考察供求差額來判斷公共商品供求狀況,從而確定采取的供給政策。

公共商品的顯著特點之一是非競爭性,它是以需求量小于該公共商品 “最大技術供給”數量為前提,當超過這個既定數量時,公共商品的非競爭性特征就消失了,就會產生消費競爭。此時,解決方式大致有三種:一是政府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增加公共商品的供給,但會給財政帶來較大壓力;二是根據商品的公共程度引入社會資本,由社會來提供;三是利用PPP模式由國家和社會共同來提供公共商品。后兩種方式既可以減輕財政壓力,又可以引導和充分利用社會資本,最大限度地發揮財政資源配置的職能??梢哉f,公共商品理論的中心問題就是公共商品的有效供給問題,即如何確定公共商品效率產量的問題。但是,由于“搭便車”現象的普遍存在和公共商品定價機制的缺乏,導致出現公共商品供給方面的困難,即“在宏觀方面缺乏溝通和協調的市場不能保證公共商品的足額提供以及公共利益的最大化”[2]。

現有文獻中關于公共商品供給的研究大多從財政分權的角度,從公共商品的供給績效、影響因素等方面進行分析,并且偏重于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農村公共服務供給方面的研究,研究重點也大多集中在績效、財政投入規?;蛘呓Y構優化等方面。而對供給機制和供給體系的構建以及醫療衛生財政職能作用狀況等方面研究不夠,特別是對醫療衛生領域供給體系的研究更為有限。在實踐中,醫療衛生領域出現的很多問題,例如醫療衛生資源配置錯位、醫患關系緊張、“看病難”“看病貴”等,都與醫療衛生供給體系的不完善、財政職能的模糊,特別是政府財政責任的弱化甚至缺位密切相關,這些直接影響了醫療衛生事業的健康發展。

本文結合上述醫療衛生領域出現的問題從歷史的角度進行剖析,把論述重點放在財政分權體制下醫療衛生公共服務的供給體系建設問題上面,試著從歷史的角度為強化財政供給職能、提升醫療衛生服務供給效率做出有益探索。

二、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歷史進程

(一)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財政體制背景

新中國的財政體制走過了一條集權——分權——讓利——分稅的改革路徑。從上一世紀80年代初開始,我國當時的財政體制由“集權”向“分權”過渡。在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的財政分配關系上實行“分灶吃飯”;在與國家與企業的分配關系上實行“減稅讓利”;在其他領域改革的配合上,給予“財力保障”,以大量的財政開支鋪路,配合并支撐了價格、工資、科技、教育和衛生等相關領域改革舉措的出臺[3]。但是,這一階段的財稅體制改革在大力推進經濟發展的同時,由于經濟分權,中央的收入大幅減少,但財政支出卻沒有減少,甚至在增加,致使中央財政入不敷出,出現了巨額財政赤字。甚至出現中央向地方借錢的局面。使中央的權威性與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力,特別是宏觀調控能力嚴重下降。

為解決中央財政的困境,提升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1994年國家實行財稅體制改革,實行分稅制,中央和地方按稅種劃分收入,財權上移,同時一些事權、支出責任下移,事權和支出責任出現了不匹配的情況,結果便是導致地方政府在財政收入來源減少的同時還承擔醫療衛生等領域的大部分支出責任。

(二)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進程回顧

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也開始于80年代初。從當時的時代背景看,當時整個改革的核心思想是放權、讓利,以激發人們的積極性,促進改革開放。醫療衛生領域也不例外。公立醫院改革為非全額補貼的非營利性單位,實行自負盈虧,自主管理。其收入來源主要有三個:政府財政預算、病患者服務費和藥品銷售收入,超過一定數額的部分歸醫院支配。在這種體制下,利益成為主要目標,醫院和醫生開始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作為醫院收入來源最大的藥品銷售改革方面,允許醫院對銷售的藥品加成定價,雖然規定不超過15%,但是,醫院為了獲得更多的收入,以銷售價格高、利潤高的藥品為主,甚至不銷售廉價藥品,同時勸說患者進行過度醫療,收取高昂的檢查費。在利益面前醫患關系開始緊張、惡化和加劇。而同時期國家大幅度減少了對醫療衛生領域的財政投入,逐漸形成了現在的“以藥養醫”的局面。再加上醫療資源配置城鄉、區域的不平衡、不合理,個人醫療費用負擔迅速上升等諸多因素導致我國醫療衛生服務的供給偏離了社會的需求,供求矛盾顯現并不斷深化,形成并加劇了廣大人民群眾“看病貴”“看病難”的局面。期間國家也采取了諸如基本藥物采購制度、試圖恢復農民合作醫療制度等政策措施,但是效果遠沒達到政策的初衷。

90年代我國進行財稅體制改革,但醫療衛生體制改革與財稅體制改革在整體上沒有做到統籌兼顧,導致兩個領域的改革出現了嚴重的脫節。而上世紀90年代開始的國有企業改革,大批的國有企業職工下崗,原來的勞保醫療制度消亡。原來覆蓋廣大農村的極富中國特色又極其有效的農村合作醫療體系也被破壞。根據1985年的調查,全國實行合作醫療的行政村由過去的90%降至5%,到1989年進一步下降到4.8%。雖然期間國家也試圖重新恢復和重建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但效果很不理想,期間比例有升有落,據統計,到1998年僅僅達到6.5%[4]。廣大農民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失去醫療衛生保障,這個狀況一直延續到2003年開始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

至此,原有的計劃經濟時期的醫療衛生體制消失殆盡,但是,新的醫療衛生體系又沒有及時建立,醫療衛生體制新舊轉換過程中出現了 “真空”地帶,引發了醫療衛生領域眾多的問題,甚至還激化了一些矛盾。特別是2003年“非典”的爆發,直接凸顯了醫療衛生體系的巨大漏洞,甚至嚴重影響了社會的穩定。正是在這種情形下,開始倒逼醫療衛生體制在本世紀初再次啟動改革。從2003年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開始,中央出臺了相關的政策措施,特別是2009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的出臺,標志著“新醫改”的開始,醫療衛生體制不斷健全和完善,直至今天。通過對我國財政體制、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歷程的回顧可以發現,醫療衛生公共服務供給不能滿足社會需求與財政職能在醫療衛生領域的弱化有著緊密的相關性。這也正是本文要重點闡述的內容。

三、我國醫療衛生公共服務財政供給職能弱化的表現

財政的目的是為了滿足公眾需求。從這個意義上說,承擔公共商品供給職能是財政應有之義。根據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醫療衛生領域出現諸多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醫療衛生服務財政供給職責的弱化甚至缺位。另外,面對快速上升的醫療衛生需求,遺憾的是,在財政職能弱化和缺位的同時,財政也沒有發揮資源配置作用,引導社會資本進入醫療衛生領域以彌補財政資金的欠缺和財政供給職能的弱化,醫療衛生服務供求矛盾加劇。綜合來看,我國醫療衛生服務財政供給職能弱化的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財政職能的作用范圍

按照馬斯格雷夫的財政職能理論,財政職能有資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穩定經濟發展三個方面。但是這些職能都是從經濟的角度來考察的。即使是收入分配職能也是先考慮經濟公平,其次才是社會公平。而財政職能在國家治理方面應該發揮的職能范圍除了經濟職能,還應在政治、社會、文化包括生態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醫療衛生公共服務當然也包括在內。從這個角度說,財政職能作用范圍方面大大弱化了。

從歷史角度看,古代財政的職能范圍就已不僅局限于經濟方面。戰國時期就建立了社會保障體系,在宋代就有了“宅店務”(即廉租房,也稱“官房”)。特別值得強調的是,在公共產品的提供上,我國很早就進行了建構公私合作的制度和機制。例如,在唐宋時期,在醫療方面就推行政府合作制度或者公私合作模式。另外,在提升財政績效方面,政府在相關管理上也多引入民間力量,而政府只負責提供一定的財力支持和秩序的維護[5]。這充分說明,財政在我國古代就關系到國家治理的方方面面,有力地保證了我國歷史發展的連續性。而把財政作為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也是財政全部應有職能的回歸。

(二)醫療衛生財政支持

(三)醫療衛生財政的作用

經濟學理論認為,財政支出會對社會經濟各方面產生影響。例如在促進經濟發展、引導社會資本的投向、激勵或抑制某行業發展等等。而國家財稅體制的引導作用包括鼓勵和限制作用。具體到醫療衛生領域,當部分醫療衛生服務可以由非政府組織供給的時候,國家可以通過財政政策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這樣既減輕了財政支出的壓力,也擴大了該公共商品的供給,同時也引入了競爭,提升了效率[7]。

雖然國家也出臺了相關政策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醫療衛生行業,但我們沒有看到財政起到明顯的鼓勵作用和取得預期效果。據《中國衛生與計劃生育統計年鑒》(2014)統計,截至2013年,非公立醫療衛生機構數為439351家,占醫療機構總數的45.09%,非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的床位數為754844個,僅占床位總數的12.21%,而且非公立醫療機構仍然以小規模經營為主。社會資本辦醫普遍面臨準入門檻高、難以吸引到專業人才特別是高端人才、政策歧視等困難和問題,致使社會資本在醫療衛生服務供給方面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發揮。因此,可以說財政在資源配置方面沒發揮出其應有的引導作用。

(四)財政監督和績效評價

在財政監督弱化和缺位、績效評價不科學不合理這兩個方面顯現得特別的典型。國家財政只管按照既定的制度投入資金,其后對資金的使用情況、使用去向等方面監督不力或缺失,沒有充分發揮財政監督職能,例如在醫院撥付的資金數額方面,只按醫院擁有的床位數,而不考慮床位的使用效率,致使財政資金使用效率較低。另外在績效評價方面,評價標準過于單一和機械,致使績效評價流于形式。

(五)改革的整體性、系統性和協調性

社會是一個有機整體,任何改革變動都會影響到相關的各個方面,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而財政恰是聯結各方面的關鍵樞紐。但我們在前期的改革中沒有看到財政起到這樣的作用,財政的國家治理的基礎作用沒有得到體現,這和對財政的定位和職能認識不清有著直接關系。

從2017年度藝術民族志個案研究的綜合分析來看,研究者能夠主動地使用人類學的理論來闡釋民族民間藝術,田野研究的質量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雖然這些研究者多為具有藝術學學科背景的學者,但是敢于打破固有的“就藝術而論藝術”的研究范式,并且能夠在深入的田野調查基礎上呈現出有獨到見解的藝術民族志,是值得肯定的。主要關注的問題集中于藝術形態、藝術功能、文化變遷、文化生態、審美認同、文化身份、藝術家與傳承人等方面。

四、完善我國醫療衛生公共服務供給體系的財政政策選擇

現行的醫療衛生服務供給體系存在的問題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總量不平衡,二是結構不平衡。要解決現存的問題和矛盾,除了在總量上進一步加大供給力度,優化供給結構,關鍵是對現有供給體系進行改革,完善醫療衛生公共服務的供給體系。關于醫療衛生服務的供給,有觀點從需求角度進行研究,認為應該包括公共服務需求的調查機制、回應機制、監督機制和參與機制等四個方面,從而更好地滿足公眾需求。本文認為可以從供給的角度進行,因為醫療衛生服務就是一個供給問題。要強調供給方面的頂層設計,提升地方政府的供給能力,明確地方政府的供給職責,加強改革的系統性、協調性和整體性,關鍵是強化醫療衛生財政職能,而不能再出現弱化甚至缺位的情況。具體可從以下方面對醫療衛生服務供給體系進行完善。

(一)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體系

完善法律法規框架是首要的工作。依據2009年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以及2014年審議通過的《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等法律法規為基礎對醫療衛生體制進行改革,以保證醫療衛生服務供給的穩定性和規范性。同時加強預算約束力,實行全口徑預算。這些都為醫療衛生服務供給所需資金來源的穩定性和財政資金支出的規范性提供了保障。這是法律制度保障。

(二)深化改革財政分權制度,完善地方稅收體系,提升地方政府的積極性

一方面,通過財稅體制改革,進一步明確各級政府的事權和支出責任,使地方政府的財力與支出責任相適應,以保證地方政府擁有良好的供給能力。另一方面,明確地方政府供給主體地位和責任,提升其供給能力,這也是解決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基礎和先決條件。此為體制保障。

在現有財政理論和實踐中,醫療衛生公共服務的供給職責主要由地方政府承擔。因此,地方政府在醫療衛生公共服務供給體系中必然要占主體地位。如何維持和提升地方政府的供給能力就成為改革的關鍵。在保證地方政府供給能力方面,首先是要加快發展地方經濟,擴大稅源,增加地方財政本級收入;其次是調整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劃分和責任劃分。這里最重要的是盡快完善地方稅收體系,提升地方財力的自主性。研究表明,財政分權對公共醫療服務水平和供給效率的提高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且影響程度較高。另外,轉移支付要根據經濟發展水平不同采取不同的轉移支付政策,研究發現,對醫療衛生服務低水平地區影響較為顯著[8]。同時,中央財政繼續加大對地方的稅收返還力度以提升效率。因為一般轉移支付有利于促進公平,稅收返還更有利于提高效率[9]。多方并舉增強醫療衛生公共服務的供給能力,同時也促進了基本醫療衛生公共服務均等化。

(三)構建合理有效充足的籌資機制,為醫療衛生服務供給提供資金保障

在籌資過程中,應以各方共同分擔為原則,綜合政府財政、社會資本、醫療保險、商業保險和企業包括個人等方面的資金,保證醫療衛生服務供給所需資金來源的多樣、充裕和結構的合理化,從而使各方負擔的醫療費用結構更加合理。同時減輕對財政資金和病患者個人的壓力。另外,在不斷加大財政投入的同時,要加強財政對社會資本進入醫療衛生領域的引導作用,充分發揮社會資本的作用,提升醫療衛生服務的供給能力和效率。對社會資本引導利用重點有兩個方面,一是要堅持以公立醫院為主導,在滿足國民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的基礎上,引導社會資本以滿足中高端、個性化的醫療衛生需求為主;二是利于形成公立與非公立醫療機構并存的局面,在醫療衛生領域引入競爭機制,以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更好地滿足人們的需求。

(四)構建完整高效的供給機構體系

這里首先要明確兩個界限。一是政府和市場的界限,我們以是否是公共商品,是否具有外部性及性質和強弱為標準劃分;二是各級政府間的職能界限,可以以外部性、信息不對稱情況和激勵相容作為標準劃分。因為只有明確了這些界限才能明確各自發揮作用的范圍,各個供給主體才能分工配合,各司其職,各盡其責,使供給體系更加完善并更好地向社會提供醫療衛生服務。

其次為更好地實現供求平衡,應該明確不同的供給主體發揮作用的范圍,承擔不同的職責。一般地,對于由政府來承擔的職責以保證社會公平為底線,其他的可以由社會主體或者公私合作模式(PPP模式)承擔的職責,主要以效率為主。各個主體做到范圍明確、界限清晰、責任到位,從組織和運作機制方面對醫療衛生公共服務的協同供給給予保證[10]。

對于公立醫院和非營利性醫療衛生機構要承擔保證公平正義的職責,因此堅決破除逐利機制,維持它們的公益性,以滿足廣大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需求。對于營利性醫療衛生機構,則以滿足不同層次不同群體的中高端需求為主,從而可以解決結構性供求矛盾,提升社會福利水平。當然,國家應在鼓勵扶持的同時加強監管,充分利用社會資本,提高醫療服務供給能力。

(五)構建合理有效的供給方式

2015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安格斯·迪頓的研究表明,收入與人們的健康有著直接而緊密的聯系,在落后國家尤其明顯。而隨著經濟的發展,收入差距對人們健康的影響程度也有所提高[11-12]。因此,促進人口健康的著力點應該放在提高收入及與收入相關的如教育、財富差距等方面。對此,財政應從需求方著手,加大醫療補貼力度,以補貼需方為主,不斷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同時提高人們教育水平。而在醫療服務的供給方引入競爭機制,倒逼醫療衛生服務機構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同時,在醫療費用報銷政策方面進行改革,優化供給流程,提升供給效果。

(六)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構建合理的人力資源供給機制

現在的醫療衛生服務人才供給不僅存在數量問題也存在結構性問題。在數量上存在一種背反現象,即隨著醫療服務需求的迅猛增長,醫學院校招生的規模也大幅度增長,但是,進入醫療服務部門的專業人才不僅沒有提高,反而下降[13]。而在專業結構上也存在著不合理的狀況,出現了結構性的短缺,最為明顯的是兒科醫生的嚴重短缺。據統計,我國兒科醫生的缺口達20萬左右。而這些問題的出現和醫療衛生領域的收入分配制度有著緊密的關系。這是由收入分配機制具有資源配置作用決定的。醫療服務作為一種特殊的服務,人才問題是最根本的問題,而人才問題的根本是醫療衛生領域收入分配問題。目前,醫療衛生服務人才數量短缺,并使醫療服務人才向上集聚,致使基層醫療機構人才嚴重流失和缺乏,這些都和現有收入分配機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迫切需要加快財稅體制改革,完善我國醫療衛生領域的收入分配機制以留住和吸引人才,形成良好的專業人才供給機制以滿足人們對醫療衛生服務的需求。

(七)完善分級診療制度,進一步提升醫療衛生服務供給能力

該制度的實質是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各負其責,分工配合,共同滿足患者的醫療需求。這里的關鍵是加強基層醫療機構的接診能力,這樣才能達到對患者分流,減輕大中型醫院的壓力,使大中型醫院治療重病大病、教學、科研等相關職能得到良好的回歸,才能方便患者就醫,在避免所謂的“小病大醫”的同時大大節約醫療費用,達到分級診療的目的。同時要求在制度措施上要足夠細化,具有可操作性,另外還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和平臺,進一步提升供給能力。

(八)完善平衡供給結構,實現醫療衛生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

醫療衛生公共服務供給結構的不平衡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城鄉之間的不平衡;二是東中西部區域之間的不平衡。要根據不同地區、不同經濟的發展水平和具體情況進行財政投入方式的選擇。例如,基于財政績效的角度,對經濟發達地區應減少甚至取消轉移支付,而對經濟落后地區應該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

財政在醫療衛生公共服務供給中的重點工作是醫療衛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在此過程中,轉移支付制度也必將繼續扮演重要角色。因此,要優化轉移支付結構,提升轉移支付效率,完善轉移支付制度,特別是進一步提升中央對地方的一般性轉移支付的補足率,使轉移支付制度在平衡地區財力、促進地方政府醫療衛生公共服務供給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九)完善醫療衛生服務供給的績效評價機制

建立績效評價的框架,包括績效評價標準、內容、對象和形式等內容。例如對財政資金的使用績效評價、對醫生等醫務人員的考核評價。同時要求該評價機制不僅具有指導性,最主要的是要具有可操作性。而在資金管理上,可提升統籌層次以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五、結論

健康是人的基本權利,它也是國家人力資本形成的基礎。因此,國民健康狀況決定著國家未來的競爭優勢和發展優勢。作為供給側改革的內容之一,醫療衛生服務供給體系的構建和完善正是圍繞著國民健康展開的。因為完善的供給體系是滿足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的保證。誠然,供給體系的構建和完善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牽涉到經濟體制、政治體制、財稅體制和醫療衛生體制等方面的改革,并且是一個長時期的動態的過程,隨著人們醫療衛生需求的變化,醫療衛生供給體系也必須隨之改革以適應社會需求。但必須強調的是,財政作為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在完善現有醫療衛生公共服務供給體系的過程中,必須加強財政應有的職能,而不應該再次弱化。這是提升醫療衛生公共服務供給能力的基礎和關鍵,更是財政不可推卸的職責。

[1]哈維·S·羅森.財政學 [M].4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107-133.

[2]劉京煥,陳志勇,李景友.財政學原理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9-49.

[3]高培勇.財稅體制改革與國家治理現代化[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3-28.

[4]朱玲.政府與農村基本醫療保健保障制度選擇[J]. 中國社會科學,2000(4):89-99.

[5]史衛.中國古代財政與國家治理的類現代化陷阱[J].地方財政研究,2015(9):85-90.

[6]姜曉萍.基本公共服務應滿足公眾需求[N].人民日報,2015-08-30.

[7]儲德銀,韓一多,張同斌.財政分權、公共部門效率和醫療衛生服務供給[J] .財經研究,2015(5):28-41.

[8]田侃,亓壽偉.轉移支付、財政分權對公共服務供給的影響——基于公共服務分布與區域差異的視角[J] .財貿經濟,2013(4):29-38.

[9]吳永求,趙靜.轉移支付結構與地方財政效率[J] .財貿經濟,2016(2):28-40.

[10]張賢明,田玉麒.整合碎片化:公共服務的協同供給之道[J].社會科學戰線,2015(9):176-181.

[11]安格斯·迪頓,王少國,潘恩陽.健康、不平等和經濟發展(上)[J] .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15(6):1-17.

[12]安格斯·迪頓,王少國,潘恩陽.健康、不平等和經濟發展(下)[J] .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16(1):1-8.

[13]周其仁.中國醫改的根本問題[J] .中國醫院院長,2011(21):66-67.

(責任編輯:覃華巧)

Research on the System of China’s Medical and Health Public Service Supply

Liu Shuotao

(School of Finance and Taxation,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Wuhan 430073, China)

Finance is the basis and important pillar of national governance. How to meet people's growing demand for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 reflects the function of finance and ability of governing a country. Besides, it is also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government of a country. Based on theories on supply and demand of public commodity and a review of developing process of our country's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demand of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 makes a stud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of our country's medical and health public services supply in the context of China's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The result shows that, only by taking the following measures can government more effectively supply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 to meet people’s health demand: strengthening fiscal function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local governments, making 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division of power and cooperation among various supplying bodie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justice and efficiency, reforming and bettering the existing system of supply.

Public commodity; medical and health public services; Supply; Government; Society

2016-07-12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博士研究生科研創新重點項目(2015BZ0402)階段性成果

R197.1

A

1673-8535(2016)05-0010-07

劉朔濤(1974-),男,河南省扶溝縣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財政稅務學院博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財稅理論與醫療衛生財政政策。

猜你喜歡
服務
自助取卡服務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今日農業(2019年14期)2019-09-18 01:21:54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今日農業(2019年12期)2019-08-15 00:56:32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今日農業(2019年11期)2019-08-13 00:49:08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今日農業(2019年13期)2019-08-12 07:59:04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今日農業(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今日農業(2019年15期)2019-01-03 12:11:33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今日農業(2019年16期)2019-01-03 11:39:20
高等教育為誰服務:演變與啟示
招行30年:從“滿意服務”到“感動服務”
商周刊(2017年9期)2017-08-22 02:57:5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不卡网| 波多野一区| 91久久国产热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就| 五月天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流白浆在线观看| 91精品情国产情侣高潮对白蜜| 国内黄色精品|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 久久亚洲精少妇毛片午夜无码 | 成人字幕网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永久免费人妻精品| 免费在线色| 日本免费一级视频| 国产一区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剧情国内精品原创| a级高清毛片| 亚洲一区二区无码视频| 国产九九精品视频|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7| 午夜a视频| 粗大猛烈进出高潮视频无码| 午夜视频日本| 婷婷色丁香综合激情| www.狠狠| 久久99热66这里只有精品一| 91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无码37.|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视频| 国内精自视频品线一二区| 色悠久久综合| av在线手机播放| 人妻中文久热无码丝袜| 亚洲中文无码h在线观看| 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青青草原国产av福利网站| 国产精品va免费视频| 欧美另类图片视频无弹跳第一页| 国产精品欧美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伊甸| 青青国产视频|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麻豆精品| 成人在线亚洲|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 国产在线专区|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专区| 夜夜操国产| 国产jizzjizz视频| 超级碰免费视频91| 国产中文一区a级毛片视频| 亚洲精品爱草草视频在线| 激情亚洲天堂|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一区| 88av在线看| 六月婷婷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色无码专线精品观看| 免费国产不卡午夜福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主播一级成人毛片|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 亚洲成肉网| 日韩毛片在线视频| 国产丝袜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下载| 亚洲无码不卡网| 精品夜恋影院亚洲欧洲| 国产女人在线| 国产日韩丝袜一二三区|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观看视频网站| 免费毛片视频| 999福利激情视频| 国产精品不卡永久免费|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青草青青综合| 国产资源免费观看| 国产免费羞羞视频| 色综合久久久久8天国| 露脸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 成人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18禁动漫无码|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