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新中國圖書館事業:調整、鞏固、充實、提高階段(1960~1966年5月)(五)

2016-03-17 17:57:41吳稌年顧燁青江南大學江蘇無錫214122
高校圖書館工作 2016年6期
關鍵詞:圖書館

●吳稌年 顧燁青 (江南大學 江蘇無錫 214122)

新中國圖書館事業:調整、鞏固、充實、提高階段(1960~1966年5月)(五)

●吳稌年 顧燁青 (江南大學 江蘇無錫 214122)

這一階段的圖書館事業,是在“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總方針下開展的。進入1960年代后,圖書館界投入到了學習毛澤東著作的熱潮中,同時為讀者學習毛澤東著作提供良好的服務。繼續大力開展為農村圖書館服務,通過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的“雙革”運動,進一步提高了館員在工作中的主觀能動性。大力深入開展各項圖書館業務活動,提高了服務質量,進一步樹立了“一切為了讀者”的思想。通過基本功的討論和競賽,進一步提高了業務學習的自覺性,同時較大程度地提高了業務技能。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大力培養在職干部,大力開展理論研究活動,提升理論研究的層面。在大力開展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的進程中,步入了文化大革命運動階段。參考文獻78。

新中國 1960年代 毛澤東著作 技術革新 技術革命 “雙革” 基本功 圖書館事業史

7 人才培養的進一步重視

進入60年代,圖書館專業人才的培養得到進一步的重視。1960年,界內全國正式公開發行的《圖書館學通訊》和《圖書館工作》兩份雜志,為此大力呼吁,除刊登相關的信息、文章外,更是以“社論”、“本刊評論員”等發表文章,深刻地闡明這一問題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兩刊在1960年第1期上同時登載“繼續高舉總路線的紅旗進入1960年”的社論,其中就明確提出“我們圖書館工作者除了經常進行政治理論學習及圖書館學的科學研究工作,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及業務水平外,另外,要通過舉辦圖書館業余紅專大學等辦法來大量培養圖書館在職干部”[373]。認為要將業余學校辦好、鞏固好,這是培養干部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之在《圖書館學通訊》第2期上發表“本刊評論員”文章,號召圖書館界要采取多種方式大力培養專業干部,要貫徹“兩條腿”走路的方針,“除了辦好正規學校之外,還要因地制宜,挖掘潛力,大辦各種業余學校、訓練班等,并采取靈活多樣的業余教育方式,以適應廣大在職干部進修要求,實在是當務之急,而且帶有深遠的意義”[374]。

在大力開展業余教育、大力培養又紅又專的圖書館干部的號召聲中,《圖書館學通訊》和《圖書館工作》雜志又于1960年第4期上同時發表“本刊評論員”文章,題名為“大辦圖書館業余教育”,認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圖書館事業在快速發展,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就更迫切,“為了解決圖書館缺乏干部的問題,除了應采取適當擴大已辦的大學圖書館學系的班次,創立中等技術學校及舉辦短期訓練班的途徑外,目前更重要的是要大辦業余教育”[375]。這一時期,圖書館界大致采用了下列多種途徑,加快培養圖書館干部。

7.1 廣泛深入開展館內組織的業余學習

這一方式在進入60年代后,更加廣泛深入地開展起來。“青海省圖書館現已成立了業務學習核心組,負責業務學習的計劃、領導與檢查工作”[376]。根據實際情況,將干部編為甲乙兩組,除學習有關黨的方針、政策、圖書館的方針、任務外,在專業上主要學習“社會主義圖書館學概論”及“國內外圖書館經驗”。“寧夏回族自治區圖書館從1958年成立起,一直堅持了干部的業務學習”[377]。通過講課、實習、討論等形式,系統地學習了《社會主義圖書館學概論》、《圖書館藏書與目錄》等專業著作,提高了業務理論水平,指導了實際工作。北京師范學院圖書館認真抓緊抓好工作人員的業務理論學習工作,“最近采取‘短期脫產輪訓’的辦法,組織全館干部進行業務學習”[378]。要求每人每學期脫產學習一星期,學習一門課程,以自學為主,兩年內學完北大圖書館學講義、圖書館學引論、圖書館藏書建設與組織、目錄學和讀者工作,學習結束后每人需提交一篇結合工作實際的文章,從而提高了整體的業務與研究水平。

南京圖書館自1953年開始組織全館人員開展業余文化學習,長期堅持。其方法“大體上可以概括為‘四抓’(抓思想、抓安排、抓促進、抓輔導)、‘三字訣’(擠、鉆、恒)”[379]。廣泛地提高了全館人員的文化、專業水平。1960年,館內又對業余文化學習作了全面深入的安排,“要求今年除兩個同志仍在高中業余文化學校學習外,其余干部全部進入業余大學學習,這樣就在館內基本上普及了高等教育”[380],并大力開展科學研究工作。在館內相當大專畢業文化程度的同志,分別組成圖書館學、中國歷史、中國文學、科學知識、古籍知識、外語等6個小組進行學習,組織在學習中有研究體會的同志舉辦讀書報告,促進學習[381]。

遼寧省圖書館在1964年新進一批干部,其中有4名是應屆理工科畢業生,5名是近年來圖書館學系畢業生,若干名是由其他文化單位調入的。為了加快新到館的干部的培養,館內專門組織他們進行短期集中業務學習,通過13天時間,學習了9個單元[382],使他們基本掌握了圖書館學業務基礎知識。北京圖書館的拜師活動,在界內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在短短時間內,就有210余人投入這一活動,“今年新年一過,就開始了各式教學活動,成了‘開門紅’的一個項目”[383]。

7.2 開辦訓練班勢頭不減,政治教育漸入其中

在50年代,通過開辦訓練班,培養了大批圖書館專業人員,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僅中科院圖書館和武漢分院圖書館、上海分院圖書館合作舉辦的3期進修班,“為本院單位共培養出圖書館干部526人”[384]。進入60年代后,這一勢頭又有所加快。2月8日開辦的第四期訓練班,共有學員140人,當年舉辦的第5期又有120余人參加,為了提高干部的業務水平,還分別召開了科學院所屬各圖書館的采訪工作、編目工作和讀者服務工作討論會。四川省文化局于當年3月31日舉辦了全省圖書館干部訓練班,“學員有自治州、縣(市)、區、廠礦圖書館(室)干部和計劃今年建立的州、區圖書館的干部,共126人。計劃集中學習七十天”[385]。黑龍江省文化局還專門舉辦了以市、縣圖書館館長為對象的訓練班,通過時事政策和方針任務、圖書館業務、圖書館如何為農業生產服務的學習[386],提高了基層圖書館館長的認識。

大致從1963年起,所辦訓練班就更加注意政治內容了,尤其是有關階級斗爭的觀念,進一步加強。1963年,湖南省及安徽省圖書館都在第4季度舉辦了干部訓練班,對象是市、縣圖書館主要骨干和館長,學習內容有“當前的階級教育、國內外形勢教育和黨的文化工作的方針政策,圖書館的業務知識等”[387]。湖南省干部訓練班還組織參觀重慶中美合作所罪證暨殉難烈士遺物展覽會。廣西僮族自治區文化局于1964年8月至10月,舉辦了縣、市干部訓練班,共70天,學習內容分為政治課和業務課兩大部分,政治內容包括:學習與蘇聯的“九評”;傳達全國京劇現代戲會演總結精神;當前的國內外形勢與階級教育等[388]。在學習期間,還參加了民兵軍事訓練、體力勞動和一些文體活動。

在情報界,也開展了訓練班活動,“太原地區中心圖書館委員會于一九六五年九月至十月舉辦了第一期科技情報業務訓練班”[389]。學員們系統地學習了科技情報工作基本知識和科技文獻檢索工作等6門課程,并用2周時間到北京有關情報機構參觀實習。

7.3 繼續大力開展廠礦企業、農村的培訓工作

寧波市總工會與市圖書館于1960年合辦了全市廠礦企業圖書館干部訓練班,“參加這次學習的有全市工業、基本建設、交通運輸及財貿系統的40余個基層圖書館的館員50多人”[390]。哈爾濱市圖書館與區圖書館聯合舉辦工廠、學校、機關圖書館(室)干部短訓班,“參加學習的共有51個單位的52名學員”[391]。

大力開展農村圖書館干部培訓,仍然是圖書館界的一項重要任務。甘肅省和開威縣圖書館組成工作組于1960年3月5日至7日,舉辦了1次公社圖書館干部訓練班,“參加者有五個生產大隊、十九個生產隊的圖書管理員,新華書店的圖書發行員,文藝創作指導小組組長,共計廿七人”[392]。使學員基本掌握了圖書流通與保管的辦法,文藝創作的基本知識和圖書發行等業務知識。1962年,“首都圖書館于今年十月底舉辦了郊區文化館、站圖書工作人員業務訓練班”[393]。開展了面向農村、支援農業的思想教育,并介紹了適于農技方面的圖書和適于階級教育的優秀文藝作品。黑龍江省文化局于1963年組織了兩期訓練班,訓練對象為市、縣圖書館業務骨干,其中有“圖書館如何為農業生產服務”的內容。通過學習,較快地促進了地區圖書館工作的開展。“據雙城、克山兩縣圖書館不完全統計,到今年6月已建立起19個流動圖書館,15個農村圖書室”[394]。

通常圖書館業務訓練班的時間從幾天到幾個月不等,一般時間都較短,亦有例外。如古舊書訓練班。由于古舊書流傳時間久遠,受到各種人為的、自然的和生物的損害,使這些古舊書籍損失相當嚴重。新中國建立后,黨和政府十分重視修復工作,“1961年北京圖書館根據中央文化部指示,于七月份開辦一個古舊線裝書修整訓練班”[395]。這是一種特殊形式的訓練班,采用師徒形式,邊教邊學,邊學邊做,以實踐中的教育為主,理論教育為輔,對理論與實踐兩個輪子都十分重視,除了定期請相關人員講述古舊書籍基本知識外,還動員全體學員參加紅專大學古籍知識班的學習,以對古籍有一個較為系統的了解。經過2年零1個月的學習,訓練班勝利結束,“參加這個班學習的學員有七名今已合格結業(另有一名因故中途退學)”[396]。

7.4 學校教育的進一步擴展

此時期全日制學校,除北大、武大外,另有圖書館學專業的已有多處。50年代末成立的“中國科技大學”,設有科學情報系圖書館學專修科,這一專修科由中科院圖書館負責辦理。“我館負責辦理的科技大學情報系圖書館學專修科,有學生二十七人”[397]。該專修科原計劃為半工半讀,2年畢業,后經有關單位同意,改為全日學習,提前半年畢業。經過1年半的學習,于“1960年1月9日在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舉行了結業典禮”[398],當時顧家杰為教研組長,在會上作了總結報告,孟廣鈞代表同學在會上表了決心。這一屆為圖書館界培養出了一批優秀的人才。中科院武漢分院圖書館在1960年辦了一期為期9個月的圖書館學專修班,于當年4月1日開學,“除吸收各研究所圖書室和館內新參加工作的同志參加學習外,并招收了部分新生”[399]。

1960年,吉林師范大學圖書館學專修科創立,他們抓教材編寫質量和課堂講授質量,“對于本學期開設的業務課:讀者工作、中國書史等教材展開了認真細致的討論,備課小組與主講老師也反復認真地進行了講稿的修改工作”[400]。開設“工具書與參考書”等專題講座,加強課外輔導、參觀等。為了更好地貫徹教學宗旨,“11月下旬該科還邀請了文化部社會文化事業管理局圖書館處處長胡耀輝同志和北京大學圖書館學系副主任趙琦同志作了有關報告”[401]。該科因故于1962年停辦,1979年恢復并改名為東北師范大學圖書館學系。另有四川省財貿干校的圖書館班,河北文化學院與湖南等省文化藝術干部學校附設的圖書館專業班等等[402]。

在一些地區、市亦克服困難辦起了圖書館學專科學校。“鞍山地區圖書館學專科學校已于59年4月正式開學”[403]。學制3年,采用半專業半業余時間教學,首屆學員有64個單位的134名專職館員。根據文化水平的不同,分為甲、乙、丙3個班,公共、工會、高校、中等學校、遼海等6個小組,每周授課6小時,其中工作時間4小時,業余時間2小時,以自學討論為主,講課為輔,并組織參觀、交流,還在教學上進行大膽探索,將業務理論水平較高、實踐經驗較豐富的學員組成甲班,成為研究組,他們不僅要自己學好,而且還要擔任全校的教學輔導工作,把新從事圖書館工作且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同志及從事圖書館工作年限較長,但缺乏系統專業知識的學員組成乙班,對于路途較遠、交通不便的學員組成丙班,以函授為主,要求與乙班相同。

7.5 業余學校和函授教育的持續開辦

蘇州市在組織全市中等以上學校圖書館干部學習“社會主義圖書館學概論”后,為進一步有組織地開展活動,成立了“蘇州市學校圖書館輔導委員會”,為進一步加強圖書館干部的培養,蘇州市圖書館與蘇州市學校圖書館輔導委員會連續召開2次委員會全體會議,研討籌建業余圖書館干部夜校的各項問題,這一夜校于1960年正式成立并開展教學,“業余學校在進行較短的籌備工作后,吸收了70余名中等以上學校圖書館干部和市區公共圖書館的干部參加學習,以及數名遠地圖書館干部為函授生,于本月六日在蘇州市第一中學正式開學”[404]。每屆學習8個月。為提高圖書館干部的外語水平,“太原地區中心圖書館委員會在山西省圖書館創辦了業余外語補習夜校”[405]。設英、德、日語3個班,每周學習4小時,1年結業。英、日語班于1964年10月初開學,學員達180余人,結業要求是達到借助字典能閱讀和查找一般科技文獻資料,可進行簡單的筆譯。1963年12月10日,四川省中心圖書館委員會成立成都地區圖書館干部業余學校,第1期設中文圖書業務和外文圖書業務兩個班,每期學習300個學時,課程內容有:圖書館工作概論、采訪工作、分類工作、編目工作、流通工作、參考工作、科技知識等[406]。

1960年,烏魯木齊地區圖書館業余學校在自治區圖書館正式開學,“有39個各類型的圖書館和資料室的93名在職干部參加業余學校的學習,年齡最大的60余歲”[407]。學制1年,學習內容包括政治、文化和業務課。“北京市圖書館中等業余學校”于1960年改稱為“北京市圖書館干部進修學校”,第1學年學習圖書館基本業務知識,后3年學習政治時事課、圖書館業務課和書籍知識3個部分。每周六上午上課,4年組織學習72次,“第一期已于63年初勝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408]。4年中先后參加學習的學員人數累計達575人。

在創辦的圖書館業余學校中,全國第一中心圖書館紅專業余大學是佼佼者。1958年創辦到1964年9月,共招收5期學員,第1期招收學員54名,第2期招收學員212人,第3期360人,第4期276人,第5期250人,共招收1 252人(據《圖書館學通訊》1960(2),1960(4);《圖書館》1961(4),1964(2),1964(3)有關第一中心圖書館委員會紅專大學開學、結業、總結等信息統計)。有近千人結業,學程1.5年,實際參加學習的還有大量旁聽生。僅第4期學習時,“同時有300多單位4 850人次做為旁聽生有選擇地聽了‘外文圖書整理講座’、‘農業知識講座’和‘業務經驗報告會’上所講的課程”[409]。

該紅專大學最初的學員是單位保送的在職干部,根據各屆不同情況,開設有“圖書館學班”、“科技知識班”、“外文專題講座”、“國外特刊、期刊班”等,十分注重教學質量,“圖書館業余教育要大發展、大提高,首先要解決師資問題”[410]。“在上兩學期中,學校曾聘請了70多位老師擔任教學工作”[411],包括清華兩位副校長、北大劉國鈞教授等。

進入60年代,除了一些圖書館業余學校少量地開展函授教學外,主要是北大、武大圖書館學系開展的函授教學工作。北京大學圖書館學系自1956年開辦函授教學后,至1964年第4屆結業時,又招收了第五屆,學員共562人(根據《圖書館》1963(2),1964 (3)中有關北大圖書館學系函授班信息統計)。在首屆招生時計劃學習4年,后因教育部的有關精神,即取消了政治課和文化課,只開設專業課程,以縮短學程。“最近,根據教育部頒發的關于業余教育的指示和過去的經驗,又將教學計劃進行修改,確定學制為兩年半,每周學習時間定為十二小時”[412]。學習的課程主要是:圖書館學引論、圖書館目錄、圖書館藏書、讀者工作、中國書史、中文工具書使用法、普通目錄學、馬克思列寧主義經典著作目錄學及專科目錄等,每學期學習2門,學員中許多是長期堅持學習者。南京圖書館的陶忠遠勤學苦讀,積極參加館內組織的學習活動,8年如一日,“原來小學文化程度,花六年時間,已經自修完畢初中和高中的課程,1956年考取了北京大學圖書館學系函授班,今年即可畢業”[413]。在1960年畢業后,擬再進一步學習科技概論和一門外語。

武漢大學圖書館學系經過計劃、討論,決定于1960年開辦圖書館學函授班,“招生工作現已著手進行,預計三月份即可開學”[414]。招生對象為具有一定圖書館工作經驗的省、市以上公共圖書館、高校圖書館、科研單位圖書館及大型機關圖書館的在職干部。原計劃學習年限2年,在授課過程中調整為3年,分區域招生,首屆學員在湖北、成都、重慶、長沙、南昌、廣州、南京等7地招收,學習內容只限業務課程。由于報名火爆,首屆“招生名額由原定60名增加為一百名”[415]。經過半年后,又在上海、南京、武漢、杭州、廣州、南寧、長沙、成都等19個大中城市第2次招收,招生規模增大:“第一次招生是六0年三月,采取單位選送、經過考試的辦法錄取;第二次招生是六0年九月,采取單位保送、我系審查的辦法錄取。先后共錄取學員455人”[416]。此為第一屆招生情況,三年的課程有:中國圖書史、圖書館學基礎理論、圖書工作、書目參考工作、讀者工作、圖書館事業史、古書處理或英文編目任選一門。1963年首屆畢業后,“我們準備在總結第一屆的基礎上開辦第二屆函授班。學習期限仍定為三年。六三年九月至十二月招生,六四年二月開學,從中南、華東、西南3個地區中的一些大中城市中招生”[417]。課程安排有所調整:圖書館學引論、中文工具書、藏書與目錄、讀者工作、中國古書處理或選修外文書處理、普通目錄學及科技書籍目錄學或馬列主義經典著作目錄學或中文文學書籍目錄學中選修1門。

8 理論研究的進一步加強

1956年,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和國家有關哲學科學研究各部門提出草案,經過科學家討論后,擬訂出《1956-1967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草案》,由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以“密件”的形式與要求印發。規劃規定了哲學社會科學各學科的研究工作的任務,共15個學科,每一學科都提出了它在12年內所要研究的重要問題和所要完成的重要著作,“圖書館學”列入第14位。規劃中列出的圖書館學應研究的“重要問題”有5大部分,其中基礎理論研究主要有兩大部分:“圖書館學、目錄學的理論研究。研究中國圖書史,圖書館學史,圖書館事業史和目錄學史”[418]。在1960年前應出版的“重要著作”有:“圖書館藏書與目錄教科書”初稿、“普通目錄學教科書”、“圖書館學教科書”初稿、“中國圖書史”、“中國目錄學史”,1962年前完成“專科目錄學教科書”初稿、“中國圖書館學史”、“中國圖書館事業史”等[419]。還規定了在1967年前應完成的一些著作。進入60年代,圖書館界加強了理論研究工作。

8.1 大力開展研究活動

1960年2月10日,為了更好地在圖書館界開展理論研究工作,北京圖書館向全國兄弟館提出撰寫論文的挑戰書,提出開展“百篇論文運動”。“百篇論文運動的目的是為了不斷總結工作經驗,發展圖書館的理論研究工作,以便更好地推動圖書館工作的更大躍進”[420]。由于計劃周密,動員充分,研究熱情高漲,“北京圖書館百篇論文運動,已于五一節前基本上超額完成,在大家的倡議下,決定把原訂指標提高至二百篇”[421]。

這一挑戰在界內引起很大的反響。是年3月1日,黑龍江省圖書館就及時發出“應戰書”,要求每個館員都要結合工作實際,進行業務總結,提升理論水平,寫成論文,“我們初步確定上半年的研究題目,主要以圖書排架,目錄組織,藏書補充,讀者服務以及技術革新(主要是自動線)等為中心”[422]。每人年內平均寫出2篇以上論文,總篇數則將超過百篇,并將通過向“開館獻禮”,召開“科學論文報告會”等形式,促進館內論文的撰寫。由于行政區域的劃分,新籌建的黑龍江省圖書館即將開館,“在我省文化藝術工作全面持續大躍進的1960年里,我館全體工作人員在黨的領導下,正以戰斗的姿態積極地進行最后階段的籌備工作,以保證‘十一’正式開館”[423]。黑龍江省圖書館決心結合實際工作,學習北圖開展百篇論文運動的做法,大力開展科研活動,積極應戰,要以沖天的革命精神,“立即掀起迎接‘十一’開館每人一篇論文(或學習心得)的獻禮活動,向您館作為友誼的應戰”[424]。并決定編出“人人一篇論文專集”,12月召開一次論文討論會。

3月4日,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及時應戰,“我們的行動口號是:堅持政治掛帥,大搞群眾運動,完成七大項目,向校慶十周年(1960年10月2日)獻禮!”[425]其中第4項是關于圖書館學理論研究的應戰,要求全館人人動手,寫出專題論文14篇,圖書館工作手冊一部。

廣東圖書館學會成立后,在1962年廣泛地開展了學術討論,主要討論的問題有:關于圖書分類問題;中文圖書著錄是否應以著者為主要款目;外文圖書中文編目法;關于主題目錄;關于“開架”與“閉架”;高校資料工作等問題[426]。北京圖書館于1964年7月2日到4日,舉行了該館有史以來首次科學討論會,參會人員達336人次。第一中心圖書館委員會成員館和有關圖書館專家學者應邀出席者186人次。“座談會共收論文38篇,內容包括采訪、編目、期刊、善本特點、讀者工作、參考書目、業務輔導、排架等各方面的工作[427],會上分成8個小組開展討論。

科學討論會在北大、武大圖書館學系每年都正常地開展。“北京大學圖書館學系最近連續舉行三次學術座談會。這是為配合北大傳統的‘五四’科學討論會舉行的”[428]。主要討論的課題是:圖書館目錄體系,目錄學研究對象和提高藏書建設質量等3個問題。會上3篇發言稿由《圖書館》雜志及時刊載:“這三篇文章所涉及的問題,近年來我國圖書館界都有過一些探討,都具有相當的理論和實踐意義,特發表出來,請大家繼續研究討論”[429]。1963年,北大圖書館學系除了配合“五四”科學討論會舉辦學術報告會外,各教研室還開展了經常性的學術活動,“其中有專題性的學術報告,也有老教師幫助青年教師進修性質的小型學術活動”[430]。開展了“關于北大圖書館藏書組織問題”、“關于北大圖書館目錄體系問題”、“關于北大圖書館教學參考用書建設的主要經驗和存在問題”、“關于北大圖書館教學用書的供應問題”、“論章學誠的目錄學思想”、“論推薦書目”、“關于我國科技文獻工作發展趨勢的報告”等等。同時還舉辦了多次關于美國圖書館、情報為內容的報告會。

武漢大學圖書館學系為紀念清代目錄學家章學誠逝世160周年、宋代目錄學家鄭樵逝世800周年,于1961年12月6日下午在每周的學術活動日內舉行了紀念會,陳光祚和徐家麟先生分別作了“鄭樵的目錄學觀點及其對我國目錄學的貢獻”和“試論章學誠的校讎學說”的專題報告[431]。1962年,舉辦“外文特種出版物處理中的幾個問題的探討”的學術討論會。是年,“武漢大學圖書館學系為迎接武漢大學50周年校慶,在教師中開展了較為廣泛的學術活動”[432]。圖書館學教研室和目錄學教研室相繼舉辦了小型討論會。12月中下旬,“武漢大學舉行了第三屆科學討論會,武漢市三大系統圖書館部分工作者二十余人應邀參加”[433]。會上對皮高品的《談談對于圖書分類法路向等問題的看法》和黃宗忠、彭斐章、謝灼華的《關于圖書館學研究的動向與問題》展開了熱烈的爭論,同時對當前圖書館學研究中心、各種研究問題的現實意義及如何進一步開展圖書館學研究等問題發表了意見。1963年又進行了第4屆科學討論會,收到論文15篇,內容廣泛,涉及古今中外,“參加討論會的有圖書館學師生、武大圖書館及武漢地區的湖北省圖書館、華中師范學院圖書館等二十多個單位八十多位同志。北京圖書館丁志剛副館長也遠道前來參加”[434]。

8.2 專業期刊上的研究情況

這一時期,圖書館界的專業期刊經過停刊、創刊等的調整,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當時公開發行的《圖書館工作》和《圖書館學通訊》于1960年停刊,1961年1月起,另行出版發行《圖書館》雜志,成為當時全國唯一的公開發行的圖書館學專業期刊,該刊亦于1964年停刊。許多內部刊物亦如此。1960年,《中國科學院圖書館通訊》停刊。1961年,山東省圖書館于1957年創刊的《業務參考材料》停刊。中科院圖書館于1961年創刊的《圖書館工作參考資料》于1966年停刊。甘肅省圖書館中心委員會主編的《甘肅省地區圖書館簡訊》于1960年7月創刊,《湖南醫學院圖書館簡報》于1959年5月停刊,后于1963年2月又復刊。江西省圖書館編印的《圖書館通訊》于1962年停刊,《寧夏圖書館業務資料》于1964年創刊,等等。由于當時內部刊物的局限性,除中科院主編的《圖書館工作參考資料》外,不可能花主要篇幅進行理論探討,因此,理論研究主要在《圖書館》雜志上展開。

《圖書館》雜志由北京圖書館“圖書館編輯委員會”編輯,北京圖書館出版,郵電部北京郵局全國公開發行,“‘圖書館學通訊’與‘圖書館工作’已于去年第三季度先后停刊。為了滿足廣大圖書館工作者的需要,自今年一月份起另行出版《圖書館》雙月刊”[435],刊載內容主要是各類型圖書館工作的經驗介紹和技術革新,圖書館學、目錄學的理論探討,適合于各級圖書館工作者閱讀與參考。該刊自第2期開始,即改為季刊。《圖書館》雙月刊自今年第二期起因故改為季刊”[436]。“圖書館編輯部”是由《圖書館學通訊》和《圖書館工作》合并改組而成,這是“著意提高刊物質量”的舉措[437]。現實的發展亦確實如此。在1960年的《圖書館學通訊》和《圖書館工作》雜志上,分別開展了緊密結合形勢的“學習毛澤東著作”、“開展技術革命與技術革新”運動的征稿活動,這些刊物以介紹經驗、活動等為主要內容,而《圖書館》雜志,則一改以往的狀況,改而真正以學術研究的探討為主要內容,其主要探討的方面有:第一,圖書館史,包括圖書史,這一內容探討得最多,是當時圖書館理論探討的“顯學”。《圖書館》雜志的創刊號上就刊載有北京大學圖書館學系1956年級中國圖書館事業史研究小組撰寫的《試評“中華圖書館協會”》一文。4年中,有關圖書館史的文章在80篇以上,是理論研究中最多的部分。第二,目錄學探討。在《圖書館》雜志創刊號上,亦載有顧家杰的《科學圖書館的目錄體系》一文,在4年中,有近20篇的目錄學探討的理論文章,在該時期的刊載量上占居第二位。第三,分類理論的探討,作者群主要由劉國鈞、杜定友、金敏甫、白國應、陳霖生等,這一理論探討,主要還是深具功力的第一、二代圖書館界代表人物為主。第四,其他,諸如文獻工作、干部培養、藏書建設、讀者工作、圖書館建筑、圖書館統計等領域,都有研究。為保證雜志質量,編委會組成了一個強有力的班子,并經常召開編委會議。如1963年4月15日至18日,編委會與“圖書館專業書籍編輯委員會”聯合召開會議,“雜志編委會編委丁志剛、王重民、劉國鈞、劉德元、趙萬里、胡耀輝、袁翰青、黃宗忠、黃鈺生、張全新、張靜廬、程德清、舒翼翚、顧家杰、鮑振西等20位同志”[438]參加會議。

此時的學術研究,在北大和武大的圖書館學系十分活躍,形成了理論研究的主要力量。“武漢大學人文科學學報”還多次出版了“圖書館學專號”,他們的研究,在許多方面具有“引領”的作用,如對圖書館學的對象與任務、分類中的問題、目錄學、情報書目、圖書館史的研究等方面,都是如此。如《圖書館》雜志在1961年第2期中專門介紹了北大圖書館學系舉行的“五四”科學討論會情況,并刊載了2篇目錄學、1篇藏書建設方面的專題研究論文。在1964年第1期上,列有“武漢大學五十周年校慶科學討論會論文摘要選輯”專欄,刊載有5篇論文。

8.3 相關專業著作的出版

在探索社會主義條件下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研究方面的代表著作——《社會主義圖書館學概論》一書,在經過《圖書館學通訊》的刊載、北京圖書館印行單行本后,受到圖書館界的普遍關注與重視。1959年,通過“對各方面提來的意見,進行了討論,并根據圖書館工作的新情況,作了較大的修改補充,這次付印前,我們又作了一些文字上的加工工作。全書共分六章二十三節,現已出版”[439]。

在圖書館學著作出版方面,許多是非正式出版的,有的是油印本,有的是鉛印本,主要內容包括:

(1)圖書館事業:《怎樣開展圖書館工作》(天津市人民圖書館集體編著,1960)、《中國近代現代圖書館事業史》(北京大學圖書館學系編印,1960)、《江西全省圖書館十一年來工作經驗匯編》(江西省圖書館編,1960)、《遼寧地區專業圖書館協作網參考資料》(遼寧地區中心圖書館委員會編,1961)、《讀者服務工作討論會資料匯編》(中國科學院圖書館編印,1961)、《武漢大學圖書館規章制度匯編》(武漢大學圖書館編,1963)、《全國專市以上公共圖書館概況》(北京圖書館科學方法研究部編印,1965)、《中國科學院圖書館北京地區各分院比學趕幫大會文件》(中國科學院圖書館編印,1964)、圖書館建筑方面的《圖書館》第一輯(清華大學土木建筑系編,1964)、《北京圖書館家具設備圖錄》(北京圖書館辦公室編,1965)、《全國各地區中心圖書館委員會成員館概況》(全國第一中心圖書館委員會編,1965)等。

(2)目錄與編目方面:《編目工作討論會資料匯編》(中國科學院圖書館編印,1960)、《西文普通圖書著錄條例》(全國第一中心圖書館委員會西文圖書卡片聯合編輯組編,1961)、《1961年國際編目原則會議論文選擇》(全國第一中心圖書館委員會西文圖書卡片聯合編輯組編譯,1962)、《俄文圖書編目法講稿》(劉國鈞,何善祥合編,1962)、《圖書編目基本知識講授提綱:北京全國第一中心圖書館委員會圖書館紅專大學第三期講義》(劉國鈞編,1962)、《圖書分類法》第4版,增訂版(張昭,程德清主編,1962)、《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草案:下冊:自然科學綜合性圖書輔助表》(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編輯委員會編,1963)、《俄文圖書編目講義提綱》(中國科學院圖書館參考輔導部編,1963)等。

(3)文獻檢索方面:《怎樣利用報刊資料》(楊國昌著,1962)、《中文工具書使用法》(北京大學圖書館學系編印,1965)、《怎樣查找馬克思列寧主義經典著作》(楊國昌編,1963)、《醫學文獻檢索工具書錄》(朱允堯編,1964)等。

(4)圖書館類型方面:《怎樣辦好人民公社圖書館》(林鳳五編寫,1960)、《怎樣在人民公社開展圖書活動》(湖北省圖書館編著,1963)、《怎樣辦農村俱樂部圖書室》(內蒙古圖書館編,1966)等。

(5)圖書學方面:《書的故事》(北京女三中語言組編寫,1961)、《古籍版本知識》(北京古書店編,1961)、《中國版刻圖錄》(北京圖書館編,1961)、《書話》(唐弢著,1962)、《香草續校書》([清]于鬯著;張華民點校,1963)、《司馬遷所見書考》(金德建著,1963)、《中國古代書籍史話》(劉國鈞著,1962)、《中國活字印刷史話》(張秀民,龍順宜編著,1963)、《中國書的故事》(劉國鈞著,1963)等。

(6)情報方面:《關于日本科學技術情報工作的介紹和分析以及若干理論問題的探討》(楊沛霆編,1962)、《科學技術情報工作講義》(中國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編,1963)等。

(7)目錄書目校勘:《全國圖書館報刊簡目》(北京圖書館科學方法研究部編,1960)、《目錄學發微》(余嘉钖著,1963)、《廣校讎略》(張舜微著,1963)、《圖書異名通檢》(杜信孚編,1962)等。

這些圖書從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揭示出了當時圖書館界的理論研究程度。

根據“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草案”的要求,圖書館界集中有關專家,大力編制學科教科書。當時圖書館界的三大高等學府:北京大學、武漢大學、文化學院三校圖書館學系,承擔了這一光榮而艱巨的任務。“根據今年四月在教育部領導下擬訂的‘圖書館學專業教材選編計劃’,分別在北京、武漢等地進行‘圖書館學概論’、‘藏書與目錄’、‘讀者工作’等教材的編寫工作”[440]。從當年4月底開始討論,計劃7月底完成初稿。根據計劃,在2、3年內完成全部教材的編寫工作,9月繼續在北京、武漢地區進行“目錄學”和“中國圖書館事業史”等教材的編寫工作。三校在1961年完成《圖書館學引論》(初稿)、《圖書館藏書建設》、《圖書館目錄》、《圖書分類與圖書標題》、《讀者工作》等講義,于1962年完成《目錄學講義》(初稿)等講義。武大圖書館學系師生責無旁貸地于1960年完成了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綱要(修正草案)中關于編制《圖書館學簡明辭典》的任務,“前后陸續用了將近半年的時間,已于三月初編出了《圖書館學簡明辭典》初稿”[441]。該書收錄名詞、術語約1 600余條,共計50余萬字,擬于6月定稿,10月出版。

9 結語

20世紀60年代,是在我國遭遇自然災害,經濟工作中因決策失誤而在全國經濟十分困難的情況下開局的。盡管在經濟建設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難,但上自最高領導,下至平民百姓,都齊心協力、共同擔當,克服暫時的困難,大力建設思想戰線,通過“主人翁”精神的發揚,不斷克服困難,團結一致向前看。通過樹立先進典型,使每個人身邊學有榜樣,掀起了一場比學趕幫超的熱潮。1960年,“北京市在二月底召開了全市教育、文化、體育和衛生等方面社會主義建設先進單位和先進工作者代表大會。七千四百多名代表向黨匯報成績,紛表決心,鼓舞了首都22萬文教工作者”[442]。此時更加強調了“群眾運動”的作用。在隨后“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總方針指引下,圖書館界和全國各行各業一樣,首先進行調整、鞏固工作,在此基礎上,繼而大力開展充實、提高工作。在這一過程中,做到了思想領先,方向明確。通過掀起的毛澤東著作學習運動,不斷提高認識、統一思想,“許多館于近二、三年內,還全面地清點了館藏,改進了登錄制度,整理了卡片目錄,整頓了排架方法和藏書組織,健全了財產帳目,對全館各種文字書刊的種數、冊數,都能提出具體數字來”[443]。在大力開展的技術革命與技術革新的運動中,充分發揮館員的主觀能動性,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在“一切為了讀者”理念的指導下,更加廣泛、深入地開展各項服務,為社會主義建設、文化、經濟等各個領域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通過基本功的討論與學習,進一步明確了做好一名圖書館員的基本要求,從而促進了圖書館界的業務學習。圖書館學的理論研究與學習越來越得到重視,圖書館教育得到較快的發展,圖書館界積極貫徹黨中央關于職工業余教育的精神:“堅持‘結合生產、統一安排、因材施教、靈活多樣’的原則,繼續做好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工作,在鞏固的基礎上積極發展”[444]。通過前4年的調整、鞏固,進入1964年后,國民經濟建設開始得到較好的恢復,各行各業的建設步伐得到加快,正在全面恢復經濟建設的過程中,“千萬不要忘記階級斗爭”的思想逐步強化,主要體現在“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的全面開展上。

1957年8月8日,中央發出《關于向全體農村人口進行一次大規模的社會主義教育的指示》開始,至1961年11月13日,黨中央進一步發出《關于在農村進行社會主義教育的指示》,在八屆十中全會上,毛澤東突出地強調了階級斗爭,以后在城鄉大規模地開展了社會主義教育運動。這場運動,在農村,以清理帳目、清理倉庫、清理財務、清理工分為主要內容,簡稱“四清”;在城市,以反對貪污盜竊、反對投機倒把、反對鋪張浪費、反對分散主義、反對官僚主義為內容,簡稱“五反”[445]。1963年3月,“我礦全面開展了一個社會主義教育運動。我們館配合這個運動采取了多種多樣、小型活潑的宣傳圖書、指導閱讀的方法”[446]。在農村,“榆樹縣五棵樹公社長新大隊圖書室,緊密配合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向廣大社員,特別是向知識青年,宣傳和推薦現代優秀文學作品”[447]。高校圖書館也積極參加這一運動。北京地質學院,“在我館部分同志參加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中,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比覺悟、比生活、比貢獻,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階級教育,提高了覺悟”[448]。

這是一次全國性的大規模運動,“在幾年的時間中,前后有幾百萬各級干部和教師、學生、知識青年參加了工作隊,投入了‘四清’運動”[449]。江蘇省在1963年試點的基礎上,于1964年組織了1.9萬人的工作隊,到農村開展四清。根據進度,在1964年“要求除保持現有19 000人的‘四清’工作隊以外,再抽調11 000人,包括現任大隊黨支部書記、轉業軍人、師范學院應屆畢業生等,全省組成3萬人左右的‘四清’工作隊,以適應運動發展的需要”[450]。這一運動直到“文革”而結束。圖書館界在“防修反修”、“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思想指導下,亦步入了文化大革命運動。

(全文完)

[373]繼續高舉總路線的紅旗進入1960年[J].圖書館學通訊,1960(1):1-2.

[374][383]本刊評論員.采取多種方式大力培養干部[J].圖書館學通訊,1960(2):4-5.

[375][410]本刊評論員.大辦圖書館業余教育[J].圖書館學通訊、圖書館工作,1960(4):1-2.

[376]陳超.青海省圖書館積極開展干部業務學習[J].圖書館學通訊,1960(3):48.

[377]高樹瑜.寧夏圖書館學習風氣濃厚[J].圖書館,1962(4):63.

[378]沈 青.北京師范學院圖書館組織干部“短期脫產輪訓”學習業務[J].圖書館,1963(2):24.

[379][380][413]南京圖書館.“四抓”、“三字訣”,八年如一日——略談南京圖書館的干部業余文化學習[J].圖書館學通訊,1960(4):13-15,9.

[381]南京圖書館輔導部.南京圖書館進一步貫徹“雙百”方針為科學研究服務[J].圖書館,1962(1):63.

[382]遼寧省圖書館研究輔導部.遼寧省館為新館員組織短期集中業務學習[J].圖書館,1964(2):72.

[384]第四期圖書館學訓練班開學[J].中國科學院圖書館通訊,1960(3):33.

[385]馬 瑜.四川省文化局舉辦圖書館干部訓練班[J].圖書館學通訊,1960(5):49.

[386][394]黑龍江省文化局文化處.黑龍江省文化局大力培訓市、縣圖書館領導干部[J].圖書館,1963(4):69-70.

[387]胡家柱.湖南、安徽兩個省圖書館舉辦縣、市干部的訓練班[J].圖書館,1964(1):72.

[388]凡.廣西僮族自治區舉辦圖書館干部訓練班[J].圖書館,1964(4):63.

[389]丁福讓.太原中心圖書館委員會舉辦情報業務訓練班[J].科技情報工作,1966(1):23.

[390]顧樂浩.寧波市舉辦工廠圖書館員訓練班[J].圖書館工作,1960(3):57.

[391]李春芳.哈爾濱市圖書館培訓基層圖書館工作人員[J].圖書館,1963(4):69-70.

[392]甘肅省圖書館工作組,武威縣圖書館工作組.在金塔人民公社舉辦圖書館干部訓練班的若干經驗[J].圖書館學通訊,1960(4):8-9.

[393]李 文.首都圖書館積極滿足農村知識青年的讀書要求[J].圖書館,1962(4):11-12.

[395]朱跟璋.北京圖書館古舊書修整訓練班一年來教學成績顯著[J].圖書館,1962(2):59.

[396]文 華.“裝修古舊線裝圖書技術人員訓練班”勝利結業[J].圖書館,1963(3):63-64.

[397]中國科學院圖書館1959年工作總結[J].中國科學院圖書館通訊,1960(3):5-12.

[398]中國科技大學科學情報系圖書館學專修科結業[J].中國科學院圖書館通訊,1960(1):29.

[399]汪天異.武漢分院圖書館辦學校、辦工廠[J].中國科學院圖書館通訊,1960(5):32.

[400][401]文 羊.吉林師范大學圖書館學專修科千方百計提高教學質量[J].圖書館,1961(4):63.

[402]徐家麟,黃宗忠,陳光祚.十五年來我國的干部培養工作[J].圖書館,1964(3):13-17.

[403]鞍山市圖書館.鞍山地區圖書館專科學校工作總結[J].圖書館工作,1960(4):3-8.

[404]馮盤泉.蘇州市舉辦圖書館干部業余學校[J].圖書館工作,1960(4):47-48.

[405]劉革新.太原地區中心圖書館委員會成立業余外語補習夜校[J].圖書館,1964(4):63.

[406]陳源蒸,張樹華,畢世棟編.中國圖書館百年紀事:1840-2000[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186.

[407]方 正.烏魯木齊地區圖書館業余學校開學[J].圖書館學通訊,1960(4):41-42.

[408]勒秀學.北京市圖書館干部進修學校四年的回顧[J].圖書館,1963(2):14-16.

[409]李博達.圖書館紅專大學第四期結業[J].圖書館,1964 (2):72.

[411]李博達.北京全國第一中心圖書館委員會圖書館紅專大學第三期開學[J].圖書館,1961(4):62.

[412]張樹華.北京大學圖書館學系函授班的教學情況和幾點經驗[J].圖書館,1963(2):17-19.

[414]武漢大學圖書館學系.武漢大學圖書館學系函授班開始招生[J].圖書館工作,1960(2):14.

[415]武漢大學圖書館學系.積極開展函授教育,迅速培養圖書館在職干部[J].圖書館學通訊,1960(4):14-15.

[416][417]武漢大學圖書館學系函授工作組;廖延唐執筆.我系第一屆函授工作[J].圖書館,1963(2):20-21,31.

[418][419] 1956-1967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草案(初稿)[M].北京: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印,1956:48-50.

[420]北京圖書館.為更好地開展圖書館的理論研究工作北京圖書館向全國兄弟館提出挑戰[J].圖書館學通訊,1960(3):31.

[421]注.載: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答復北京圖書館百篇論文運動挑戰書的信[J].圖書館學通訊,1960(4):25.

[422]啟宇.鼓干勁,爭上游黑龍江省圖書館決心大搞科學研究[J].圖書館學通訊,1960(4):26.

[423][424]應戰書[J].圖書館學通訊,1960(4):26.

[425]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答復北京圖書館百篇論文運動挑戰書的信[J].圖書館學通訊,1960(4):25.

[426]廣東圖書館學學會.廣東圖書館學學會一九六二年年會學術討論點綜述[J].圖書館,1963(4):33-35.

[427]李致忠主編.中國國家圖書館館史:1909-2009[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215.

[428]北京大學圖書館學系通訊組.活躍學術空氣提高教學質量——北大圖書館學系舉行傳統的“五四”科學討論會[J].圖書館,1961(2):20-23.

[429]編者.載:劉國鈞.圖書館目錄體系問題的探討[J].圖書館,1961(2):24.

[430]李 嚴,紀國祥.北京大學圖書館學系1963年科學研究活動概況[J].圖書館,1963(4):35-37.

[431]崧.武漢大學圖書館學系舉辦“我國目錄學家鄭樵逝世八百周年,章學誠逝世一百六十周年紀念會”[J].圖書館,1961 (4):25.

[432]崧.武漢大學圖書館學系開展學術活動[J].圖書館,1962 (4):51.

[433]謝灼華.武大圖書館學系舉行科學討論會[J].圖書館,1963 (1):63-64.

[434]武漢大學圖書館學系通訊組;盧中岳,沈繼武執筆.為慶祝武漢大學建校五十周年,圖書館學系舉行第四屆科學討論會[J].圖書館,1963(4):38-40.

[435]編者的話[J].圖書館,1961(1):32.

[436]本刊啟事[J].圖書館,1961(2):23.

[437][443]劉國鈞,張樹華,紀國祥.五年來我國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和成就[J].圖書館,1964(3):4-12.

[438]《圖書館》雜志編輯委員會.圖書館專業書籍編輯委員會舉行聯席會議[J].圖書館,1963(2):4.

[439]社會主義圖書館學概論:文化學院圖書館研究班第一期學員集體編寫,文化學院出版[J].圖書館,1961(1):44.

[440]忠.北京大學、武漢大學、文化學院三校圖書館學組織教師共同編寫專業教材[J].圖書館,1961(2):65.

[441]劉昭蕓.武大師生編成《圖書館學簡明辭典》初稿[J].圖書館學通訊,1960(4):42.

[442]本刊評論員.高舉毛澤東思想紅旗把圖書館的先進工作者運動推向新的高潮[J].圖書館工作,1960(3):36-37.

[444]中共中央轉發全國總工會黨組、教育部臨時黨組《關于全國職工業余教育工作會議的報告》(一九六四年四月三日)[M].//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18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369-378.

[445][449]薄一波.開展城鄉“四清”運動.//郭德宏,林小波編.“四清”運動親歷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26.

[446]張禮.大力配合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發揮圖書館作用[J].圖書館,1963(3):60-61.

[447]鄧世魁.配合社會主義思想教育積極組織讀、說、講新書活動[J].圖書館,1963(4):65-66.

[448]北京地質學院圖書館.貫徹主席教育思想,實現機關工作革命化[J].圖書館工作參考資料,1965(5):19-28.

[450]江渭清.開展“四清”運動.//郭德宏,林小波編.“四清”運動親歷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6-65.

(劉 平 編發)

Librarianship in New China:The Period of Adjustment,Consolidation,Filling out Gaps and Raising Standards(from 1960 to May 1966)

Wu Tunian Gu Yeqing
(Jiangnan University,Wuxi,Jiangsu 214122,China)

At this stage,Chinese librarianship developed by the general policy of adjustment,consolidation,filling out gaps and raising standards.Since 1960s,library not only itself paid more attention to diving into the wave of learning the works of Mao zedong,but also in the meantime provided good service for readers to learn the works of Mao zedong.Serving for the rural library was vigorously carried out continuously and the librarians'subjective initiative in the work was further improved through the movemen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The library activities were vigorously carried out which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service and further established the idea of"all for the readers".Librarians'self-consciousness on vocational study was further improved by discussing the basic skills and competitions while their vocational skills were greatly improved.In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the library vigorously cultivated in-service cadres,vigorously carried out theoretical research activities and improved the level of theoretical research.In the process of vigorously carrying out the Socialist Education Movement,librarianship entered into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Period.79 refs.

New China.1960s.The works of Mao Zedong.Technological innovation.Technological revolution.Basic skills.Librarianship history.

G259.29

A

1003-7845(2016)06-0076-10

吳稌年,研究館員;顧燁青,館員,現在江南大學圖書館工作。

2014-11-03

猜你喜歡
圖書館
去圖書館坐坐
發明與創新(2021年6期)2021-03-10 07:13:54
圖書館
圖書館里送流年
圖書館
文苑(2019年20期)2019-11-16 08:52:12
夜間的圖書館
幽默大師(2019年5期)2019-05-14 05:39:38
圖書館里的小驚喜
圖書館 Library
幼兒畫刊(2018年11期)2018-12-03 05:11:44
時間重疊的圖書館
文苑(2018年17期)2018-11-09 01:29:40
圖書館
小太陽畫報(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飛躍圖書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人成又黄又爽的视频网站| 日本一本正道综合久久dvd|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网|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中文电影| 久久网欧美| 色九九视频| 国模私拍一区二区| 日本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十八禁在线观看免费| 最新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 www.亚洲天堂| 国产高清自拍视频| 婷婷成人综合| 在线无码私拍| 伊人查蕉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天堂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干中文字幕| 呦女精品网站|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国产在线观看99| 久久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视色|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 亚洲综合色吧| 五月婷婷导航| 国产精品自拍合集|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无码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色播五月男人的天堂| 久精品色妇丰满人妻| 一本大道视频精品人妻|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аⅴ资源中文在线天堂| 999精品视频在线| 日韩AV手机在线观看蜜芽| 久操线在视频在线观看| 乱人伦视频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精品| 亚洲视频无码| 成人午夜视频在线| 国产噜噜噜| 国产一级二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成色7777精品在线| 午夜视频免费试看| 高清国产va日韩亚洲免费午夜电影| 国产三级毛片| 亚洲人成网7777777国产| 国产精品偷伦在线观看| 日本91在线| 中文字幕伦视频| 激情五月婷婷综合网| 71pao成人国产永久免费视频| 四虎影视8848永久精品| 综合天天色|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看免费一区二区| 黄色网址免费在线| 国产视频a| 亚洲av无码专区久久蜜芽| 夜夜操狠狠操|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对白优播| 国产欧美又粗又猛又爽老| 国产一级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老熟妇喷水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欧美精品1区| 久久毛片免费基地|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h|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影院| 99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色色人体| 亚洲有无码中文网| 在线视频亚洲色图| 一级毛片a女人刺激视频免费|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99久久国产自偷自偷免费一区| 黄色免费在线网址| 国产嫖妓91东北老熟女久久一| 在线五月婷婷|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