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君
美國非政府組織外交對我國非政府組織國際化發展的啟示
王成君
美國非政府組織發展起步早、規模大,發展相對成熟,在美國的外交戰略中,美國非政府組織外交對于塑造美國國家形象、輸出“美式”意識形態、維護美國國家利益等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鑒于目前中國的國際地位及實現崛起的國際戰略,我們應該積極借鑒美國非政府組織外交實踐,并大力鼓勵中國非政府組織國際化發展。
非政府組織;外交;非政府組織外交;非營利組織
伴隨著全球化進程,非政府組織在國際外交舞臺正發揮著熠熠生輝的作用。美國作為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其外交政策在國際關系中舉足輕重,而非政府組織外交已在美國外交中不可或缺,且作用日益重大。通過分析美國非政府組織外交及其作用,對我國非政府組織國際化發展與和平崛起戰略的實現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1.非政府組織的概念
非政府組織(簡稱NGO),又稱非營利組織、第三部門等,其涵蓋面較廣,不像政府、市場那么容易辨認。早在1945年6月簽訂的《聯合國憲章》第71款中,就曾使用該概念,并指出:“經濟及社會理事會得采取適當辦法,俾與各種非政府組織會商有關于本理事會職權范圍內之事件。此項辦法得與國際組織商定之,關于適當情形下,經與關系聯合國會員國會商后,得與該國國內組織商定之。”[1]
學術界對非政府組織的定義存在分歧,美國學者勒德·克拉克曾把非政府組織定義為:“非政府組織是私人的、非營利的職業組織,有著獨特的法律特點,關注公眾福利目標。”[2]雖然對非政府組織的界定眾說紛紜,但不管怎樣,其應具有“組織性、私立性、非利潤分配性、自治性、志愿性五大特點[3],才能稱為非政府組織,從類型上講,其包含獨立研究機構、基金會、基層社會組織等類型。
2.非政府組織外交
在全球化的今天,國家間因經濟利益、地緣政治、國防建設等需要,相互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但因意識形態差別、國家利益爭取、安全防衛維護等原因,國家間的沖突也日趨復雜。
傳統外交雖然在當今國際交往中仍占據重要地位,是國家維護本國利益和實施國家戰略的主要手段,但由于官方性、權威性等特點,使傳統外交在面臨復雜多變的外交實踐中,不能靈活應對各種摩擦、沖突。
非政府組織外交作為傳統外交的一種補充,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特別是隨著互聯網的興起,其作用越發不可忽視。非政府組織外交可以歸結為公共外交的一種形式,一般來講,公共外交是指一國政府對他國公眾實施影響的一種外交形式,是越過他國政府直接影響該國公眾,進而影響該國政府決策的一種行為。非政府組織外交雖然實施主體具有非政府性,但是一國政府實際是可以通過政策制定、資金引導甚至是幕后支持等手段,影響非政府組織,使其幫助政府完成外交戰略意志。況且,非政府組織本身具有的專業性、靈活性、非官方性等特點,使其在影響他國公眾時,更易于受到公眾信任。
1.美國非政府組織的發展特點
(1)起步早。非政府組織發展與美國移民文化、契約精神、經濟發展等密切相關,其產生可以追溯到1620年《五月花號公約》。[4]其發展起步早,有較長的發展歷史。
(2)規模大。美國非政府組織經過近500年的發展,不管是絕對數量還是相對數量,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從飲食、醫療、大學到宗教、藝術等,它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據美國國稅局2012年3月公布的數據,美國公共慈善組織有近100萬家、私人基金會有近10萬家,此外還有40多萬家其他類型的組織。[5]
(3)相對成熟。美國的非政府組織在政府管理與自我管理上相對成熟。美國政府在法人注冊、稅收認定、監督管理等方面法律相對完善,非政府組織在資金來源、專業化、組織化等自我管理方面也相對成熟。
2.美國非政府組織國際化發展的特點
美國非政府組織的國際化,與美國國家戰略發展亦步亦趨,在全球化浪潮和互聯網發展的推動下,日漸昌盛,是國際社會學習的榜樣。
(1)美國非政府組織國際化發展的特點。第一,法制化。美國法律體系相對完善,在非政府組織國際化發展方面亦是如此。良好的法制環境,為美國的非政府組織發展提供了保障。非政府組織自身運營、財務管理、資金支持等,無一不在法律監管下。第二,專業化。美國是發達國家,有先發優勢,其經濟和社會發展引領世界他國發展,是他國效仿和學習榜樣。在專業領域,當然包括非政府組織專業領域,如人員引進、員工培訓、政府監管等方面,特別強調專業性,而行業協會一般也有相當嚴格的評估標準,以保證其專業化、規范化。第三,項目化。美國非政府組織與政府間的互動,往往通過項目委托的形式,政府提供資助,提出要求,非政府組織根據政府提出的要求,提供相應的公共服務,美國非政府組織國際化與政府意志是無法割裂的。第四,信息化。信息的發展,特別是互聯網的發展,使世界逐漸成為“地球村”,國家間的聯系越來越方便。信息化的發展,也為美國非政府組織國際化提供方便,美國非政府組織利用自身的信息化優勢,在信息傳播、話語權等方面,牢牢占據主動地位。
(2)美國國際非政府組織分類?;谂c美國外交政策的關系,美國國際非政府組織可以分為:第一,喪失獨立型。此類非政府組織受美國政府控制,其戰略目標與美國政府一致,兩者亦步亦趨,如索羅斯基金會。第二,半獨立型。此類非政府組織不受美國政府控制,但與政府意志不悖,在自愿的情況下愿意與政府合作,如福特基金會。第三,獨立型。此類非政府組織完全不受美國政府控制,往往與政府唱反調,亦不愿與政府合作,雖然此類組織相對少,但亦有之。
1.美國非政府組織外交
(1)美國傳統外交的弊端。美國作為當今第一強國,其經濟和軍事實力冠絕全球,在傳統外交領域,美國要實現其戰略意志,能與其“硬碰硬”的國家鳳毛麟角。但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信息化的到來,國與國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人員流動也越來越頻繁。全球化本身就是一把“雙刃劍”,它在促進交流的同時,也讓貧窮的國家看到了貧富差距;它在人們呼喚“西方民主”的同時,也讓人們看到了戰爭帶來的傷害和災難;它在人們盲目崇拜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仇視和憎恨。當美國政府為自己的國家戰略實現“慶功”時,也為自己樹立了一個個“敵人”,當發現“個人”對美國仇視和報復時,想通過傳統外交應對是難以實現的。當面對“個人”時,美國政府就好比“拿起拳頭打螞蟻”,無處著手、無法聚焦。“恐怖主義”等非傳統安全問題給美國傳統外交帶來越來越多的難題,而非政府組織外交在這些“命題”上,恰恰能發揮其作用。
(2)美國的非政府組織外交。美國非政府組織外交一般依托從事國際活動的非政府組織開展,但由于非政府組織的自治性、志愿性等特點,故其控制性、約束性、執行力等方面不像傳統外交有力,但在傳統外交無法發力的“個人”領域,卻能發揮其特長。但基于非政府組織自身成長的需要、部分國家利益屬性,一些非政府組織如福特基金會、索羅斯基金會等,對美國價值觀輸出、“美式”民主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梢哉f,在東歐、中東等一系列顏色革命中,美國非政府組織在分化目標國意識形態、塑造“美式”民主價值觀、反對派資金支持及人員培訓等方面相當活躍。美國非政府組織外交成為美國外交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并潛移默化地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2.非政府組織在美國外交中的作用
(1)塑造良好的國際形象。美國官方的行為由于意識形態、政治需要及附件條款等,往往容易引起其他國家的不滿。而非政府組織淡化了官方概念,打著基于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通過捐助、培訓等方式,解決當地的實際困難。其形式更易于被接受,也能促進當地的經濟與文化發展,容易得到認可,這對塑造美國良好的國際形象有重要作用。
(2)輸出“美式”意識形態。意識形態與一定的社會經濟、政治息息相關,不同的意識形態對同樣的事務看法不同,美國一直致力于在全球推進“美式”價值觀及民主。非政府組織援助的過程,其實也是當地民眾接受生活理念和價值觀的過程,“美式”生活理念、思想觀念一旦形成,固化成為人們日常意識形態,對于“美式”民主價值傳播,目標國外交政策影響,美國外交目標實現,影響無疑不可估量。
(3)豐富與目標國交流管道。由于意識形態差異、國家競爭等原因,一些國家與美國敵對,政府官方交往甚少,而通過非政府組織的活動,可以豐富與目標國交流管道、消除隔閡、增進交流,樹立美國正面形象,進而維護美國國家利益。交流管道的豐富,對目標國了解美國、理解美國文化與政治立場,增進互信,促進兩國發展大有裨益。
(4)維護美國國家利益。國家利益是一國的核心利益,維護美國國家利益是美國外交的使命。政府傳統外交由于官方性、全局性等特點,在實施過程中,往往有局限性,而非政府組織外交關注的問題比較寬泛,對實現國家利益大有幫助。如索羅斯基金會等非政府組織在美國的宗教及傳統下形成,與美國政府合作,以美國的外交目標為自己的戰略目標,通過非直接方式干預,維護美國國家利益。
盡管中美之間在意識形態、文化傳統、宗教信仰等方面有差異,但不妨礙我們從美國非政府組織外交中吸取經驗。鑒于目前我們要實現崛起的國際戰略及目前我們所處的國際地位,我們也應該積極借鑒美國非政府組織外交的實踐。
1.加強非政府組織外交戰略研究,完善法律法規
根據我國國情,分析中國崛起的戰略機遇與挑戰,利用資金、政策等支持,加大非政府組織外交戰略研究,為外交戰略的實施提供理論指導。對優秀學者和重點智庫,可以重點扶持,委托其制定非政府組織外交長遠實施規劃、具體實施措施,有計劃、有步驟地培養有中國特色的“索羅斯基金會”,推動中國非政府組織的國際化發展。
盡快制定非政府組織參與外交戰略的相關法律法規,增加扶持力度,引導非政府組織積極參與國際合作,為非政府組織發揮外交戰略作用提供法律依據。
2.加快中國非政府組織自身實力建設
首先,加強組織能力建設。增強人力資源綜合素質,重視績效、獎懲、培訓等,建立完善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6]其次,建立完善的財務公開、透明機制。堅持信息公開和財務評估,防止腐敗滋生。再次,規范法人治理結構。加強自身制度建設和自律機制建設,形成一套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內在約束機制,形成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
還要加強專業化建設。非政府組織服務具有專業性特點,因此,要加強非政府組織專業化人才和服務建設。在國際專業領域,還要特別注重專業權威的樹立和培養。
3.搭建戰略平臺,建立協調機制
非政府組織由于本身的非政府性,其資源整合整理、合作協調能力、資源共享能力較弱,而要想發揮非政府組織外交的作用,就要鼓勵非政府組織“走出去”,參與國際事務,增進國際交流。
所以,政府要搭建非政府組織“走出去”的信息平臺、資源平臺、共享平臺,建立有利于非政府組織“走出去”的協調機制,拓寬非政府組織參與國際事務的交流與合作渠道。
4.利用非政府組織爭取國際話語權,維護國家利益
當今世界,一些西方國家牢牢把持國家話語權,使中國在一些國際事務中難以發出自己的聲音,承受很大的國際壓力。唐家璇曾指出:“中國應充分發揮非政府組織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積極利用非政府組織增強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聲音?!盵7]
所以,中國要利用非政府組織參與國際事務,發出自己的聲音,影響國際輿論,宣傳我們的外交政策,提升我國的國際形象和國際話語權,營造有利于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國際環境。
[1]聯合國憲章:第十章第71條[EB/OL].http:// www.un.org/zh/sections/un-charter/chapter-x/ index.html.
[2]P·B·弗斯頓伯格.非營利組織生財之道[M].朱進寧,等,譯.北京:科學出版社,1991:12-14.
[3][美]薩拉蒙,等.全球公民社會[M].陳一梅,等,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12-14.
[4][5]丁晶晶,李勇,王名.美國非營利組織及其法律規則的發展[J].國外理論動態,2013(7): 95.
[6]陳曉春,劉婭云.我國非政府組織“走出去”戰略研究[J].中國行政管理,2016(2):81.
[7]呂曉莉.中國非政府組織的國際化路徑[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2(6):120.
(作者單位: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23.018
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二五”規劃2014年度學科共建項目“中國和平崛起進程中的非政府組織培育研究”(編號:GD14XZZ05)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