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臘梅 盛佳智 蒲西安
?
★藝術·體育★
達州市55-70歲人群體力活動水平與生存質量的關系分析
弓臘梅盛佳智蒲西安
【摘要】目的主要探討達州市55歲至70歲人群體力活動水平情況和生存質量狀況,試圖發現體力活動與老年群體生存質量之間的關系。對象與方法:研究對象為達州市的年齡在55-70歲之間的人群共400人。研究方法:使用7天國際體力活動問卷短卷和生存質量問卷。結果:達州市55歲至70歲人群體力活動水平存在性別差異,女性顯著高于男性,生存質量得分顯著高于男性,體力活動水平與生存質量之間顯著正相關,r=0.632, p<0.05;當將男女人群分開單獨比較分析的時候,男性人群體力活動水平與生存質量之間沒有發現顯著相關。結論:體力活動水平與老年人生存質量之間顯著正相關,暗示老年群體充足的體力活動對于提高其生活質量可能具有較好的效用
【關鍵詞 】體力活動;老年人群;生存質量
盛佳智,四川文理學院體育學院。(四川達州,郵編:635000)
蒲西安,四川民族學院體育系。(四川康定,郵編:62600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Level and Survival Quality of 55-70 Year Elders in Dazhou City
Gong LameiSheng JiazhiPu Xi'an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physical activity level and survival quality of people in aged 55 to 70 in Dazhou city, trying to find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and survival quality. Studies and Methods: 400 people aged from 55 to 70 in Dazhou city; 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 short 7-day volume and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Results: there was gender differences in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of the Dazhou people aged 55 to 70, femal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male in survival quality and physical activity level, and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level and quality of life, r = 0.632, p < 0.05; in terms of men and women, there was no an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level and survival quality. Conclusions: the level of physical activity level was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survival quality. So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elders with enough physical activity may have a better effect on improving the survival quality.
【Key words】physical activity level; elders; survival quality
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和科技進步的日新月異,人們的壽命也在逐漸增長,全世界大多數國家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我們社會面臨的挑戰體現在需要保障老年人群體的生活質量,提高其醫療水平,預防各種老年疾病或者降低一些流行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從而更好地使這個群體安度晚年,并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郭愛民等[1]對北京市城市社區的老年人進行生存現狀分析發現,影響其生存質量排在前三位的是高血壓、心臟病和糖尿病。慢性疾病是主要因素。黃儉強等[2]對廣州市區社會老年人生活質量與社會關系的關系研究發現,文化程度高的老年人更容易獲得社會支持,配偶健在的老年人也容易獲得社會的支持和認可。針對農村老年的研究較少,葉勇立等[3]對276名老年人進行問卷調查,發現子女對老年人的精神和經濟贍養是影響老年人生存質量的主要因素,同時也要提高農村經濟。張璟等[4]對濟寧市農村279名留守老人進行生存質量和影響因素分析,顯示留守老人在生理、心理、社會關系以及環境四個領域的得分顯著低于我國的常模,年齡、教育程度和收入也是重要的影響其生存質量的因素。規律的參加體力活動或者運動鍛煉,對于老年人減緩其骨量流失速度,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均有積極地效應。規律的體力活動還可以降低女性子宮肌瘤的發病率[5],可以改善老年人的認知水平[6, 7]。體力活動與生存質量的關系的研究還是比較少的,因此探討達州市55-70歲人群體力活動水平與生存質量的關系。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設計:橫斷面研究。
研究對象:研究對象為達州市通川區、達川區和經濟開發區的年齡在55-70歲之間的人群共400人,其中男性170人(年齡64.7±5.4歲),女性230人(62.1±6.4歲)。采用隨機抽取的原則。
研究方法:使用7天國際體力活動問卷和國際生存質量問卷,并對其進行適當調整,滿分100分。回收問卷400份,有效問卷370份。
問卷的發放與回收:主要集中地各個廣場和老年活動中心,面對面講解清楚調研的目的和填表方法,對于在此基礎上還不明白的個體,采用在工作人員的協作下完成。
二、統計分析
所有數據均采用平均數±標準差來表示,體力活動水平和生存質量得分不同性別之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皮爾遜相關系數用于評價體力活動水平與生存質量之間的關系,任何P值≤0. 05均表示有統計意義。
二、結果
(一)老年群體的不同性別之間體力活動水平的不同

表1 老年群體的不同性別之間體力活動水平以及生存質量得分的差異
從表1可知,老年群體在中等強度以及總的身體活動水平方面存在性別差異,然而在低強度的身體活動方面無差異。不同性別在生存質量得分方面沒有顯著差異。
(二)老年群體的體力活動水平與生存質量得分之間的關系

表2
從表2容易得出,三個地區男性、女性在體力活動與生存質量得分之間存在顯著相關,當把所有群體的體力活動情況與生存質量得分做相關分析的時候,發現相關系數為0.63(P=0.04),當把每個區的男女體力活動情況與生存質量得分單獨分析的時候,沒有發現顯著相關。
四、討論
當今的社會,面臨著老齡化和老齡化加劇的挑戰[8],老齡化人群面對著諸如高血壓、高血脂以及其它慢性疾病的侵害。適當規律的體力活動在預防女性子宮肌瘤方面具有積極的效用,尤其是高強度(大于6METs),且每周活動時間大于4.51小時可以較好的降低發發生子宮肌瘤的無危險性[5]。前期的研究還表明,老年人的體力活動水平不存在性別差異,這一點與我們的研究不一致,同時前人的研究發現體力活動水平與認知程度正相關,每周從事90分鐘的中等強度的體力活動對于改善老年人的認知是有好處的[6]。前期針對養老院的老年人關于體力活動水平與發生跌倒的幾率的關系的研究發現,女性較低的體力活動水平與跌倒的發生有關,而男性沒有發現這方面的關系,并提出了利用閉眼單腳站立實驗來評估老年人的跌倒風險[9]。
研究主要發現體現在以下兩點:一是老年人在體力活動總時間參數方面存在性別差異,不同性別人群在生存質量得分參數方面沒有發現顯著差異;二是體力活動水平以生存質量得分之間存在顯著相關。
規律而充足的體力活動在預防慢性疾病的發生以及改善其質量均具有較好的效果,老年群體的生存質量是當今社會面臨的一個挑戰,第60屆美國運動醫學學會年會“運動是良醫”老年專題就有82個老年人體力活動與健康相關的主題[8],縱觀國內相關的研究似乎不多。主要針對達州市的老年群體展開調研,這個群體的體力活動水平沒有前人研究的西安的社區的老年人高[10],潛在的可能是區域文化或城市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葉勇立等[3]認為后代是否贍養老年父母是重要的影響老年人生存質量的因素,研究沒有做這方面的調查,也是本研究的局限之處。
我國已經快速進入老齡化階段,且具有增速快、規模大、未富先老的特征。老齡化的社會畢竟會帶來一系列的挑戰,李志武(2007)等[11]65歲以上老年人認知功能現狀及其危險因素研究發現老人認知功能與性別、年齡、原主要職業、婚姻狀況、受教育程度、出生地、自評狀況、飲酒、身體鍛煉、體力活動、部分飲食習慣等多種因素有關,指出體力活動不足是重要影響因素。王竹影[12]研究表明,體力活動處方對于65-75歲的健康女性老年群體發現,對于這個群體使用不同等級的體力活動干預,測試最適合的體力活動水平,對于制定專業化的運動處方有很大的幫助。陳式太極拳對于中老年群體的心肺功能具有較大的改善作用[13]。當然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群體需要額外的關懷和照顧,比如老年冠心病患者[14],研究表明護理干預能夠促進患者形成健康意識和建立健康行為,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張桂娟等[15]研究表明護理干預能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水平和加強自我管理疾病能力。關于身體素質與體力活動的關系的研究,鄧雷[16]研究認為體力活動是體質健康的保護因素,在一定的范圍內參加的體力活動越多,對于健康的收益越大。居民超重或者肥胖與體力活動不足具有密切關系。健康不僅僅指沒有疾病,同時也要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以及完整的人格。吳文源等[17]研究指出體力活動和運動功能是重要的影響抑郁癥狀的因素,參與群體性的運動對于抗抑郁是很好的方法。老年階段慢性疾病是一個重要問題,普遍存在的現象就是肥胖,充足的體力活動或者運動對于預防或者減緩老年肥胖具有較好的效果[18]。
五、結論
體力活動水平與老年人生存質量之間顯著正相關,暗示老年群體充足的體力活動對于提高其生活質量可能具有較好的效用。
參考文獻
[1] 郭愛民、 甕學清. 城市社區老年人生存質量現狀分析[J]. 中國公共衛生, 2002, 18(7): 849-851
[2] 黃儉強、 陳琪爾、 舒小芳. 社區老年人生存質量與社會支持的相關性研究[J]. 中國行為醫學科學, 2005年第8期,p725-726
[3] 葉勇立、 鐘瑩、 伍艷荷等. 農村老年人生存質量與生活狀態的相關性研究[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07年第1期,p49-51
[4] 張璟、 王文軍、 吳翠平. 濟寧市農村留守老年人生存質量現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 中華護理雜志, 2009 年第4期,p321-323
[5] 李巖、 翟淑娜、 姜騰軒等. 體力活動水平與子宮肌瘤發生關系的研究[J]. 中國全科醫學, 2012年第25期,p2905-2908
[6] 傅經明、 孫壽丹、 龐偉等. 老年人體力活動水平與認知功能的相關性[J]. 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 2013年第1期,p22-25
[7] 全明輝、 陳佩杰、 王茹等. 體力活動對認知能力影響及其機制研究進展[J]. 體育科學, 2014年第9期,p56-65
[8] 于洪軍、 仇軍. 老齡化的挑戰與應對——老年人體力活動專題研究述評[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3 年第8期,p55-60
[9] 李沙沙、 郭琪、 牛凱軍等. 養老院老年人身體活動能力與跌倒的相關性研究[J]. 天津醫科大學學報, 2013年第3期,p234-237
[10] 歐陽雁、 胡森科、 趙紫玉. 西安市城市社區老年人生活質量的調查[J]. 西安交通大學學報: 醫學版, 2009年第3期,p370-372
[11] 李志武、 黃悅勤、 柳玉芝. 中國 65 歲以上老年人認知功能及影響因素調查[J]. 第四軍醫大學學報, 2007年第16期,p1518-1522
[12] 王竹影. 體力活動運動處方對老年婦女心肺功能影響的研究[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04年第2期,p217-218
[13] 楊再惠、 周興偉. 陳式太極拳功法對中老年人肺功能及免疫功能影響的研究[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06年第9期,p1212-1213
[14] 常吐艷. 護理干預對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下旬版, 2009年第4期,p11-13
[15] 張桂娟、 馬民. 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水平和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影響 [J][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0年第1期,p34-36
[16] 鄧雷. 南京市中老年社區居民體質狀況評價及與體力活動的相關研究[J]. 山東體育學院學報, 2009年第4期,p55-59
[17] 吳文源、 俞勤奮、 張明圓. 老年人抑郁癥狀的影響因素[J].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1992年第6期,p256-257
[18] 李國強、 李米環. 體力活動對中老年女性肥胖影響的調查研究[J]. 西安體育學院學報, 2007年第3期,p76-79
[責任編輯:陳光軍]
作者簡介:弓臘梅,四川文理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四川達州,郵編:635000)
【中圖分類號】G80-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8824(2016)01-009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