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李瑚
?
讓興趣發光——訪湖南省衡山縣岳云中學通用技術教師陽其輝
文本刊記者李瑚

有人說,別把興趣當事業,那會毀了它;也有人說,只有把興趣作為自己的事業才會快樂,才會熱愛它,才會取得成就。陽其輝屬于后者。
喜歡計算機、機器人和新事物的他,從業11年后,毅然從辦公室文員轉行為通用技術教師,將興趣變成職業。接下來的10年里,他將所學知識傾注于課堂、課后,在學校成立了科技協會,把所有對電腦制作、機器人、科技創新等感興趣的學生集聚一堂,一起學習、一起進步,讓興趣發光發亮。
1994年,畢業于衡陽師專的陽其輝被分配到岳云中學擔任辦公室文員,這一做就是11年。2005年,學校的通用技術教師辭職,陽其輝便主動請纓,拿起教材,站上了講臺。
這個決定曾引起家人的反對和朋友的不解,畢竟“通用技術是門雜課,學校不重視,學生也沒興趣。別人都避之不及的事,你還主動湊上去,豈不是自毀前程!”
然而在陽其輝看來,這次改變只是順理成章的事。上世紀90年代初,計算機剛剛進入民眾的視線,在衡陽師專就讀中文專業的陽其輝第一眼就被它吸引住了。他省吃儉用,花80元“巨資”報了計算機興趣班,要知道那時的80元相當于他一個月的生活費。
參加工作后,作為辦公室文員,他有機會與全校唯一的一臺電腦朝夕相處。近水樓臺先得月,空余時間里,他買來書籍自學,琢磨電腦的各項功能。
得知當地統計局用的是最高配置的電腦后,他便興沖沖地跑去參觀,還“拜師學藝”,掌握了好幾門新軟件的制作。統計局的電腦遇到故障時,也常請他幫忙維修。日子久了,陽其輝儼然成了一位“電腦高手”,同事參賽用的課件PPT大部分由他制作,岳云中學也早早擁有了官方網站。
此時的通用技術課堂上,學生還停留于在打字機上練習打字,照著書本學習枯燥的理論知識。而一身本領的陽其輝正愁無處施展,趁著原任通用技術課老師辭職,他想親自上陣,把這個被忽視的學科拉回人們的視線,讓學生發現其中的樂趣。
什么是電腦主板?什么是內存條?電腦太慢怎么辦?開不了機要查看哪里……除了用來傍身的基本技能,還有升級版的“酷炫技能”:如何制作一個簡單的網頁,怎樣進行圖片處理……大學都未必能接觸到的知識被陽其輝搬進了高中課堂,并受到學生的熱烈歡迎。不僅課堂上氣氛活躍,課后也有不少學生主動向他請教。

陽其輝(右)帶著學生在市場上調研環保香
為了讓感興趣的學生找到“組織”,2009年,陽其輝成立了科技協會,并模仿大學社團,將協會分為科技創新、電腦制作兩個社團。從第一次招生時的80多名學生,到2011年,協會壯大到了幾百人,還新增了機器人、信息奧賽、科技實踐社團,越來越多的學生在這里找到了歸屬感。
社團不僅給學生提供了交流、學習的平臺,也給陽其輝搭建了展示拳腳的舞臺。在這里,他能更加系統、全面地普及知識,組織實踐活動。每到周末,他或是在辦公室做實驗、編程序;或是去市場調查走訪;或是帶著社員去南岳樹木園觀察植物,去花卉基地了解種植方法;或是去采集標本……每個休息日都是一次聚會,主題也多種多樣,楠竹、皮影戲、高鐵檢票機、吃塑料的白蟻等都是他們關注的對象。
“如果只是為了比賽而培訓就會偏科,即使得獎了也只是偶然。只有平時處處留心,一點一滴地積累,學生能力才會真正提高。”在陽其輝的努力下,每年學校在市級以上的創新大賽、電腦制作活動、機器人競賽中,都有近10名學生獲獎。他也被授予“湖南省電教先進個人”、“湖南省十佳科技教師”、“2009-2013年湖南省優秀科技輔導員”等稱號。
“現在的學生有渠道也樂于接受新知識,如果我不及時補充知識、跟上潮流,就會被‘out’。”陽其輝笑著說。
他不僅定期參加教師培訓,而且不忘在日常生活中接觸新知識、新潮流。馬航客機墜毀、習馬世紀握手等熱點新聞,美國的地平線報告、國產大飛機下線等最新科技動態,都是他與學生交流的話題,“學生覺得你與時俱進,比自己懂得多,才愿意聽你的。”
曾經,有一名學生動手能力強,專門負責班級電腦維護,連辦公室的電腦壞了也常喊他幫忙,被需要的感覺讓他不禁有些驕傲。直到有一次,班上的電腦主板發生故障,可他找了半天也沒發現問題所在。后來,在陽其輝的指導下,才發現芯片已燒毀。
這次“出糗”的經歷讓他明白了學習永無止境,從此他更加努力學習,成了陽其輝的得意弟子。
有了充分的信任,學生請教的就不只是學習上的問題了,生活中遇到問題也要來“叨擾”一番。“很多學生都已參加工作,逢年過節他們都會打電話問候,回老家了就邀請我參加聚會,有的學生連談對象的事情也讓我幫忙拿主意。”說起這些小事,陽其輝笑意盈盈。

學生作品《南岳門票設計》獲2010年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三等獎
轉瞬間,十年已逝。回首過去,陽其輝還有些許遺憾:“我們在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上只獲得過三等獎,希望有一天我的學生能夠勇奪桂冠。”即便前方的路依然坎坷,但他會一直帶著這個美好的愿望在征途中奮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