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丹
你能想象嗎?一個估值超10億美金的獨角獸公司掌舵者,半夜兩點鐘捧著個iPad在視頻網站上看吃播。
“哎呀,這個感覺好好吃!”劉楠繪聲繪色地描述一個外國女生直播吃飯的畫面,“你知道嗎?看吃播能獲得一種平靜的滿足感。”
放松、平靜、坦然,這些很不“狼性”的詞,在我們今年回訪這位2015年女性創業者封面人物時頻繁出現。它們出自跑到D輪的獨角獸公司蜜芽CEO之口,讓人有點意外。去年這個時候,我們把劉楠視為年度現象級女人,但劉楠回頭看一年前的自己,“還是太簡單了,非常理想主義”。去年蜜芽乘風撬動了某些板結多年的利益。撬動的支點上有紅杉、H Capital、百度等投資方的支持,有數千萬用戶,有增長超過7倍的GMV,還有供應鏈。而2014年的劉楠只是在用肉身劈面迎上傳統商業世界。
2015年,蜜芽和劉楠都多了點“剛柔相濟”的氣質。在年底的蜜芽內部年會中,劉楠告訴同事,未來10年蜜芽都將是一家創業公司,在做不到的地方就要勇于說做不到。
做不到,別繃著
2015年的某一天,劉楠忽然放松下來。這不是一種受了重大挫折從此撒手不管的放松,而是每天處理各種問題,堆積到某一個時刻,忽然發現“原來創業時這些就是這么正常”。中學課本上學到的“工人罷工”,在法蘭克福工人罷工,蜜芽大促的數百箱貨滯留在機場時,劉楠居然生出一種“太搞笑了”的感覺:“原來這種事離我這么近啊。”
她開始每周帶著孩子去京郊過周末。劉楠每周能貢獻給家庭的時間是一天半:周六一早出發,周日午飯后回來。“晚上還能工作一會兒。”
在一個周六的晚上,劉楠住在偏僻的燈光微弱的酒店里享受偷閑時光,她在朋友圈發了張漆黑的照片,文字是“平靜而坦然”。其實這種感覺在她創業前也有過。她曾經反復提起下決心創業的瞬間是在美國度假時,她正在沙灘上曬太陽,收到徐小平的郵件,說她“是個能做大事的人”。當時劉楠心里一動,想的是:悠閑的日子再怎么幸福,不也就這樣了嗎?
“我現在的‘平靜而坦然和當時比已經不是一個境界了。”她用手比劃著一高一低。
劉楠的娛樂生活除了看吃播居然還有更殺時間的追劇,不過大多是快進著看。“我不會讓自己沉在那種情緒里。”她看完了《甄嬛傳》,得出一個令人大跌眼鏡的結論——后宮的管理有問題。
“既然立了皇后為皇后,就應該信任皇后,再捧華妃當紅人是怎么一個意思?管理有問題直接造成了后宮的爭奪。一個妃子沒命了,背后是選妃子進宮時的損耗;一個皇子沒命了,背后是皇室資源的損耗。”
馬云曾在一個演講中透露,自己了解年輕人消費市場的一個方法就是去看最新的影視劇,因為劇里常常會體現出最新的潮流。劉楠也get到了這一技能。又雷又污、預算又少的《太子妃升職記》還沒太火的時候,她就興沖沖地推薦給同事:“這這這……簡直太不按常理出牌了。”她看到了年輕人的喜好:做事不要太正規、太重,能接受真實和不完美。
蜜芽學著坦然面對消費者。“做得太重,一是對企業是成本,二是年輕人還不喜歡。不如向用戶坦白,自己是一家新電商,發貨一定有體驗問題,比如一到大促發貨就慢,但我也慢慢在改進和調整。”公司的設計沒靈感,劉楠來了句:“你就畫個草圖,說沒人做。”
劉楠還開始在手機里隨手創作心靈雞湯,有時會轉到朋友圈里,這也是她減壓的一種方法:“超級瑪麗變大了,變得更大了,變得更厲害了,腳下有了更多風景,卻還知道要往哪兒走。”
“你知道自己氣場很強嗎?”“知道。”
有個段子說,1秒逼出氣場的方法是,站好,心里想“我要去殺人”,然后氣場就出來了。
劉楠曾經是個玻璃心girl,當年連給徐小平打一個電話,都要自己做一番心理建設:這話我該怎么說?他會不會覺得我不夠果斷,會不會覺得我太斤斤計較了?她現在發現氣場不是刻意鍛煉出來的,氣場來自一個人曾經做過何種決定。
“如果一個人每天都在做很重要的決定,就會知道如何快刀斬亂麻、如何分優先級、如何做正確決定,且敢于為錯誤決定買單,知道如何平衡錯誤決定的比例,這時氣場就出來了。”
劉楠把人的驅動力分為兩種:一種以“恨”為出發點,凡事想證明自己比別人強,想當第一,當然“恨”在這里不是貶義詞;另一種以“愛”為出發點,想為世界貢獻點自己的力量。
她審視自己,結婚生子前是第一種人,有了孩子以后心態變了。以恨為出發點的CEO面對質疑,會有一種“你看我還是很牛B”的恨,但劉楠把自己的定位放低了很多,或者說從來就沒高過。“我沒想贏天下啊。女性創業者應該都從來沒想過要贏天下的。”
劉楠說當一個最牛B的電商CEO并不會讓她自豪。“劉強東很強,沈亞也很強,我比他們強又怎樣呢?”這番話與其說是展示初心,倒不如解讀為一種自我調節。畢竟蜜芽仍然在縱情向前的階段,打起仗來咄咄逼人。在2015年3月挑起的母嬰行業價格戰中,蜜芽把紙尿褲的價格從128元拉低到了68元。這一戰,相當于蜜芽為整個行業的紙尿褲定了價。
“價格戰是電商行業獲取用戶最高效的手段,它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簡單粗暴、low。”劉楠說。相反,價格戰門檻非常高:
第一,考驗供應鏈結構。純補貼的價格戰容易犧牲,但是供應鏈結構強就容易獲勝。
第二,考驗后端匹配能力。研發、系統、倉儲、物流、客服,樣樣匹配才能打。
第三,考驗現金流。沒血不能打仗。
就算不在意贏天下,劉楠還是會在意基業長青。對于在競爭中倒下的前輩母嬰電商Zulily,她總結分析道:“它失敗的原因是供應鏈,貨不入倉,有用戶訂單后才訂貨,造成發貨慢,用戶失望。”這就是典型的沒有深入供應鏈。事實上,Zulily上的很多中小設計師品牌調性不錯,且是中國制造。“如果是我,既然這些商品是Made in China,而設計師本身產能有限,錢也有限,平臺就應該有設計館,充分利用中國的產能。”
她不避諱回應2015年蜜芽遇到的各種風波,包括公開探討假貨問題:“這不是電商的問題,是中國零售業本身就存在的問題。假貨就是中國零售流通里面的一部分貨,在線下零售平臺中同樣存在。”電商公眾曝光度很高,吸引了大部分火力。但另一方面,電商因為中央集權式管理,本應更有能力把貨管理好。劉楠不是沒有過委屈。中國消費者一朝被蛇咬,“我們的紙尿褲100%從日本運過來,你不能因為你的孩子紅屁股了,你就說它是假貨,什么證據都不看。”
但是,“你認為電商自己的問題出在哪里?”
劉楠沉默數秒,說:“最有可能出問題還是開放平臺。”
開放平臺引來POP商家入駐,但是作為電商又摸不到商家的貨,這非常危險。蜜芽的解決辦法是開放平臺現在只向童裝、玩具等開放,而且只跟品牌方去招商,用謹慎去應對假貨。
“只要是自營,一定沒有哪家電商是有主觀意愿要賣假貨的。”但在這個過程中就很看管理能力了。“你不想賣假貨,那你是否在法務上對他們考核得足夠嚴?比如說人家的毛利就是很低,你非要為了高毛利鋌而走險,那你主觀上就有問題。”
劉楠說,蜜芽現在自營部分不僅有采購團隊,還有采控團隊,法務部審核所有商品資質,財務部決定所有付款。她認為分權才能禁止腐敗,繼而才能保證所有決定都完全基于商業和用戶。
“這都很關鍵,環環相扣。”但這些執行得怎么樣?“執行得很好。我覺得,其實到現在,無論是以前的蜜芽還是現在的蜜芽,買母嬰用品,蜜芽都是中國最值得信賴的渠道。這是我從頭到尾沒改變過的判斷。”
編輯元素1
劉楠
畢業于北京大學
大眾傳播碩士專業
北大第一家通訊社“新傳社”創始人
曾任職世界500強企業美國陶氏化學公司
2011年,成為全職媽媽后創辦蜜芽寶貝
2015年蜜芽寶貝更名“蜜芽”,完成D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百度、紅杉資本中國、H Capital
編輯元素2
我們為劉楠出了道心理測試題
Q:孩子在哭,電話在響,門鈴也在響,水龍頭流著水,你會先做哪件事?
A:(思考數秒)孩子哭是第一位的,萬一被什么東西砸到,要先確認他是否有問題。
第二是水龍頭,操作最簡單,是“止損”概念,順手能控制的成本一定不要等到最后。
第三是開門,需要交涉和回答的事情要排在后面,但也可能萬一是什么著急的事。
最后是電話,有來電記錄,可以等會兒再看。
Q:(揭曉答案:孩子——家庭;水龍頭——金錢;開門——愛人;電話——朋友。)
A:嗯,差不多。
編輯元素3
2015年蜜芽做的三件大事
標簽:價格戰 O2O 分銷去掉“寶貝”開實體店
拓展美妝品類拓展紙尿褲品牌親子頻道幼兒園
……
1.打造跨境供應鏈
* 在世界范圍內和六個奶粉巨頭簽訂跨境戰略合作協議
* 投資了重慶保稅區,搭上渝新歐跨境列車
* 與紙尿褲品牌好奇簽約
目的:更便宜。要跟當地地頭價持平,在不犧牲利潤也不搞假貨的前提下,只能改變供應鏈結構。
2.加強用戶體驗
* 商品基本自營,POP平臺只開放給童裝和玩具
* 自建倉庫和倉儲物流團隊
目的:消滅發貨慢、交稅、假貨、丟包裹等槽點。
3.在母嬰行業深挖:
* 和早教機構紅黃藍成立合資公司
* 啟動“媽米”微商分銷平臺
* 品牌名稱由“蜜芽寶貝”改為“蜜芽”
* 在三亞開了首家線下實體店
目的:新定位——不做垂直電商公司,而是做嬰童公司。
2016年,蜜芽戰略投資了悠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