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明609個病種全部按病種付費
福建三明市是全國醫改的一個標桿。近日該市出臺的《住院費用全部按病種付費工作的通知》及配套文件《關于嚴格控制醫療總費用中個人自付比例的通知》明確,自2016年1月1日起,三明在全市21家縣級及以上公立醫院,開展住院費用全部按病種(共609個)付費工作,符合條件的民營定點醫療機構可參照執行;基層定點醫療機構自2017年起全面開展住院費用全部按病種付費工作,成為全國第一個醫保付費改革城市。
按照“定額包干、超支自付、結余歸己”的原則,醫保經辦機構按照統籌基金定額標準支付給定點醫療機構。統籌基金實際發生數超過定額的,超支部分由醫院自行承擔;低于定額的,結余部分作為定點醫療機構的醫務性收入,其中診查護理和手術治療各占50%。開展全部按病種付費工作的定點醫院2016年發生的醫療費用,醫保經辦機構先按現行標準及程序按月預付,年終時按病種付費定額標準結算。同時,嚴格控制醫療總費用中個人自付比例,防止變相增加患者負擔。除了該市三家三級醫院的城鄉居民全病種個人自付比例被限定在不高于50%,三明市醫療機構的其他醫保自付比例均統一限定在不高于30%。
近日,該市還出臺公立醫院院長年薪制考核辦法,將全病種付費納入院長年薪制考核。按照通知,市公立醫院院長年薪制考核及工資總額計算辦法調整后,院長考核分與醫院總會計師考核分掛鉤,將床位費和不計費耗材從醫院工資總額的基數中踢出,減少的部分通過提高醫務性調節系數來平衡。

三明市疾病診斷相關分組及定額支付標準(部分)
中醫坐堂醫診所,鼓勵兼職執業護士開辦護理機構。在全省范圍內實行所有類別的醫師及護士第一執業地點報備制、省域注冊制、多點執業注冊網絡備案制。醫務人員在學術地位、職稱晉升、業務培訓等方面不受多點執業影響。
鼓勵公私合作辦醫。允許通過品牌特許、購買服務等模式與社會力量合作辦醫,以及通過整體改制等方式盤活富余醫療資源;允許公立醫院以公建民營、民辦公助或醫聯體等形式與社會力量開展合作。鼓勵具備醫療管理經驗的社會力量探索通過醫院管理集團等形式,參與公立醫療機構管理。
另外,6月12日,天津市審議通過的《關于進一步完善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將從加快推進醫療保險付費方式改革等10方面推出34項政策。其中,醫保付費方式向按總額、按人頭、按病種復合型付費模式轉變;門診費用未達到最高支付額度的,差額部分可轉移到以后年度的住院最高支付額度中,并逐年累加計算,只增不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