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失信不能止步于“黑名單”
【輿情回放】19年前,遼寧的周勝喜和鎮政府簽下一紙合同,“盤下”鎮政府的廠房進行經營,隨后發現,他所經營的廠房承擔著鎮政府的巨額債務,周勝喜隨后將鎮政府告到了法院。官司2003年勝訴,但鎮政府稱沒有財產可供執行。今年6月,經周勝喜申請,法院將鎮政府列入失信被執行人“黑名單”。6月28日,雙方達成調解:興寧鎮政府支付21萬元賠償款,陳伯宇撤訴并刪貼。
【網絡輿情】
@河南法制報:類似的政府欠債不還問題,并非個案。究其原因,難免有法院執行不力的司法窠臼,但在根本上還是責任的落實問題。
@網易:對于政府失信,更關鍵的還是在信息公開、責任追究、危害補救、信用恢復等基礎上,形成一個完善的政府失信懲罰機制,從根源上防止政府失信。
【決策點睛】很多時候,政府失信其實就是官員失信,尤其是“一把手”失信。所以,要對政府失信形成“強約束”,必須要落實到官員身上,對責任人形成“強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