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需要一部民法典
輿情鏈接:
《民法典,民事權利宣言的升級版》
京華時報2016年6月28日
《民法總則,中國民法成熟之始》
人民日報2016年6月29日
《民法典編纂邁出立法第一步 五大變化未來將影響人們生活》
檢察日報2016年6月28日

【輿情回放】 6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正式審議民法總則草案。這標志著我國正在進行的民法典編纂工作,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此次全國人大常委會初次審議的民法總則草案,將構成未來中國民法典的重要組成部分,位居民法典第一編。
【主流聲音】 需要看到,以民法通則為代表的諸多民事立法,制定于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轉軌時期,相關的立法中,不可避免地留下了先前計劃經濟體制的烙印。未來,通過更加廣泛地征求意見和修改完善,相信民法總則草案的內容會更加完善。一部反映中國民法學界真實水準和中國民事領域的法治化進程的民法典,將最終呈現于社會大眾的面前,成為中國法治建設的標桿和基石。
【網絡輿情】
@京華時報:民法如此重要,是不是就一定要有一部可以垂范久遠的《民法典》呢?民法典四次闖關均擱淺的背后,不乏反對之聲。如果民法典不能帶來充分的權威、更充分的執法能力和正當程序,民法典也就失去了意義。
@環球網:編纂民法典,是對我國半個多世紀以來法學界對編纂民法典呼喚的清晰回應。編纂民法典不僅是法學界的使命,更是承載著提升我國整體的法治建設水平的重任,是對法治信仰的踐行。雖然我國法治建設之路任重而道遠,但是,實現依法治國是我們不得推卸的歷史責任,我們只能披荊斬棘地前行。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研究員孫憲忠:“編纂民法典就是通過立法體系化、科學化整合,消除立法中的矛盾,使得現行民法制度成為思想先進、制度齊全、規則和諧的法律系統。”人們期待,一部具有民族精神、時代特色的“中國社會百科全書”——中國民法典早日呈現在世人面前。
【決策點睛】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法治國家必然要求抬升民法地位,并以更有效的權利保障法律體系來增進民眾的獲得感。民法通則曾被稱為中國的“民事權利經典”,當“法制”已升級為“法治”,昔日的“民事權利經典”也該升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