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恒興置業有限公司 于佳卉
基于企業稅收籌劃的策略分析
——以房地產企業為例
長春恒興置業有限公司 于佳卉
經濟形勢日益更新,房地產公司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去適應生存的環境和形勢,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經濟市場中處于主動地位,爭得發展優勢。稅收籌劃作為房地產公司稅收管理體系中的一項核心內容,它可以為企業減輕稅收支出,帶來經濟效益。新形勢下,如何進行稅收籌劃工作的改革創新,并提出有效策略,將是相關工作人員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基于此,本文就房地產公司稅收籌劃策略這一課題展開探討與分析,以資參考。
房地產公司 稅收籌劃 策略分析
稅收籌劃工作具有一定的法律政策性,是企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法》,在確保國家利益不受損害的前提下,科學合理地利用稅法所提供的優惠政策,減少企業稅款,從而實現稅收成本最小化的經營管理活動。作為企業稅務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要素,稅收籌劃擔負著組織財政收入、調節經濟資源配置等重要任務。尤其是最近幾年,在經濟體制架構不斷完善與調整的推動作用下,房地產公司也開始紛紛推進稅務管理制度的改革,稅收籌劃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但立足我國房地產公司現狀,稅收籌劃工作仍舊存在多方面的不足。在此背景下,企業原有的稅收籌劃工作模式已逐步與時代脫軌,難以滿足當前的實際需要,而稅收籌劃的功能作用也無法得到有效發揮,稅務管理職能嚴重受挫。鑒于此,本文就房地產公司的稅收籌劃策略這一課題展開分析,將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1 合法性原則
稅收籌劃是一項法律性很強的服務項目,它是在法律允許的范疇內選擇稅負最輕的納稅方案,這一屬性也決定了其在開展工作時要依照國家政府頒發的稅收法規和條例進行。倘若企業在進行稅收籌劃時違背《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法》,那么勢必會受到相應的懲罰,并承擔應有的法律責任。為此,房地產企業的稅收籌劃人員應加大對我國稅收法的學習力度,掌握稅制結構、稅收法規,并依據這些法規政策,按章辦事,進而有效確保稅收籌劃的合法性,避免出現重大的籌劃失誤。
1.2 效益性原則
稅收籌劃是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中的重要組成內容,其最終的目標是:根據國家稅法的有關優惠政策,立足企業當前發展實際,不斷規范自身的經營行為,并開展科學的投資、統籌,從而優化企業資源,降低稅收風險,實現企業效益的最大化。為此,企業在進行稅收籌劃時,要科學合理地利用國家所出臺的稅收優惠政策,并對不同的經營方案進行比較、分析,以選擇稅負最低的方案。
1.3 整體性原則
房地產產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有關人員在進行稅收籌劃活動時,必須要樹立整體性理念。也就是說,對于公司相關的所有稅種都要充分考慮到,尤其是所采用的稅收籌劃方案中主體稅種對其他稅種所造成的干擾。當某一項稅收籌劃方案在單獨審視時,可以取得最佳效益,但是縱觀全局,也就是從整體稅負的角度進行分析時卻不可取,那么當其中的一種稅種稅負下降,就會引發其他稅種的稅負升高,企業的整體稅負也會隨之增加。顯而易見,企業在進行稅收籌劃方案的選擇時,不能單方面思考問題,必須要縱觀全局,從企業整體出發,對各種不同的方案進行綜合評估,再從中選擇整體稅負較輕的方案。
2.1 稅收籌劃意識薄弱
房地產公司絕大多數都是大型企業,它們所涉及的稅收金額較大,這就使得一些公司開始在稅收身上做“手腳”,出現偷稅、漏稅思想。這些思想存在偏差的人員認為,稅收籌劃所能給公司減輕的稅負少之又少,而偷稅漏稅卻可以給公司帶來大大的減稅空間。部分房地產公司為了應付稅務單位的檢查,還特意設置了一套賬本,做假賬。顯而易見,房地產公司這種忽視稅收籌劃工作的意識和行為,不僅會給其帶來嚴重的稅收風險,一旦被查處,還要面臨更為嚴重的處罰,對公司的形象和信譽帶來惡劣的影響。
2.2 籌劃人員專業知識匱乏
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給房地產公司的稅收籌劃工作注入了新的思想,同時對籌劃人員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要想穩步推動稅收籌劃工作向前發展,有關人員必須要增強時代認識,認識到自己不光要做一個“籌劃型”人才,更要做一個具有創新能力的復合型、知識型、技術型的業務人員。然而,我國房地產公司的一些稅收籌劃人員卻缺乏自我增值意識,對時代發展認識存在偏差,并沒有及時地學習先進的稅收知識,這使得他們的業務能力也逐步落后于社會,與時代脫軌,稅收管理難以實現進一步的發展。
3.1 增強時代認識,樹立正確的籌劃理念
房地產公司的稅收籌劃工作之所以沒有獲得預想的結果,與管理者和員工對稅收籌劃工作認識不足,理解不透徹有關。管理者在一個企業起帶頭作用,是榜樣。因此要把稅收籌劃工作落到實處,首先要解決管理者的認識問題。只有管理者的思想層面達到稅收籌劃工作這一層,才能將稅收籌劃工作這份工作做好,帶動下屬一起承擔相應的工作責任。具體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一是大力宣傳稅收籌劃工作的理念。企業前期開展有關稅收籌劃工作的會議,向管理層人員傳達觀念,并發動管理層人員向員工宣傳稅收籌劃工作的理念,使思想深入人心。目的在于更新管理者和員工的看法,樹立準確的稅收籌劃理念。二是加強培訓。企業通過對管理層人員和員工進行稅收籌劃工作方面的培訓,讓所有員工意識到稅收籌劃工作的重要性,在培訓結束后,稅收籌劃人員要積極主動地配合上級開展稅收籌劃工作。
3.2 設立專門組織,強化稅收籌劃管理
針對當前房地產公司在稅收籌劃組織方面的缺失問題,要建立專門的稅收籌劃組織進行稅收籌劃。為此,公司應針對稅收籌劃工作設立一個專門的機構,主要負責公司的稅收籌劃工作。而在這個專門負責稅收籌劃工作的部門機構中,公司還可以設置部門主管、部門經理各一名,主管和經理主要負責稅收籌劃工作的全面開展和管理。在主管、經理的下屬領域,還要配置相應的籌劃專員,大概需要3~5名即可,這些籌劃專業主要負責具體稅收籌劃事項的執行。除此以外,公司在設立專門的稅收籌劃組織后,還需要強化內部管理活動,在各部門之間建立信息共享機制,讓稅收籌劃部門能夠準時把握各個環節的經營信息,進而設計出科學合理的稅收籌劃方案。另一方面,公司有關領導必須要從時代發展態勢出發,逐步強化自身的稅收籌劃意識,注重籌劃人員的培養,并建立行之有效的人才選拔機制,才能充分調動籌劃人員自我增值的積極性,才能為公司的稅務管理活動注入“養分”,實現稅務有效管理。
3.3 增強風險意識,提高稅收籌劃風險控制水平
稅收籌劃風險分為宏觀機制范圍內的風險,以及微觀機制中的風險兩大方面。兩者相互依存,只在宏觀范圍內談風險控制是遠遠不夠的,同樣,在微觀機制中談風險也是片面的。事實上,宏觀機制和微觀機制是稅收籌劃風險控制中不可分割的組成結構,如果我們單方面地強調當中的重要性,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風險。實踐告訴我們,必須要正確理解宏觀機制和微觀機制兩者之間的聯系,增強風險控制意識,并立足實際,研究和創造出相應的理論和方法,才能進一步提高公司的稅收風險控制水平。而在此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建立協調機制,即在負責稅收籌劃工作的各部門之間達成共識。
3.4 加強政策研究,爭取財政資金支持
隨著房地產經濟發展的日益激烈,務必要使稅收籌劃的各方法律關系十分明確,各方的權利和義務都十分嚴謹,才能穩步推進房地產產業的發展。一方面,相關單位部門要積極爭取國家資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安排專項的資金扶持房地產產業發展,爭取國家對房地產開發方面的稅賦減免和財政補貼,減輕公司的稅收壓力。此外,房地產公司還應立足自身實際,加快對納稅、稅收等法律法規的推行力度,健全相應的法規體系,并對單位人員的職能、權限等作出明確規定,對每個事項都能夠堅持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選用適當的法規、依據,進行科學判斷,對發現的問題要及時解決,最大程度地降低偷稅、漏稅行為的發生。
綜上所述,做好稅收籌劃工作是新形勢下房地產公司“謀發展、求共存”的戰略大計。房地產公司有關職能部門必須要意識到社會變更以及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對稅收籌劃工作帶來的影響,積極尋找有效策略,解決籌劃工作中難以避免的“瓶頸”問題,才能更好地促進房地產事業向前發展。
[1] 霍曉蓉.我國房地產企業納稅籌劃策略[J].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0(36).
[2] 林振樂.房地產企業會計與稅收[J].財經界(學術版),2010(12).
[3] 江波,趙霞.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增值稅會計與稅務處理淺析[J].財會通訊,2010(07).
F272
A
2096-0298(2016)09(c)-0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