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工學院 王 迪 呂 琦
固定資產業務的會計常見錯弊與查賬方法
沈陽工學院 王 迪 呂 琦
固定資產是企事業單位最重要的資產,是企事業單位經營必不可少的物質保證。對固定資產的管理好壞,直接關系到企事業單位的長遠發展。加強固定資產管理,查處固定資產核算中的錯弊,及時堵塞固定資產管理的漏洞,對加強企事業單位管理,提高固定資產使用效率和經濟效益,以及建立節約型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固定資產業務 會計錯弊 查賬方法
固定資產業務常見錯弊有固定資產增加常見錯弊、固定資產減少業務常見錯弊、固定資產折舊業務常見錯弊。
固定資產增加的審計,一般情況下,年度內固定資產增加的業務量不大,在查賬時可以采用逐筆審查的方法;對固定資產的實物數量則采用抽查的方法,查明賬簿上所記載的固定資產與實有固定資產是否相符。審查時,一般通過審閱固定資產明細表、明細賬、固定資產憑證、合同等資料來進行。對固定資產增加審查,主要采用盤點法和核對法。審查要點如下。
2.1 審查固定資產增加的合理合法性
對不同來源增加的固定資產,審查內容有所不同。對購入的固定資產,應檢查其是否有發票、驗收報告、合同及有關附件憑單;對自營建造的固定資產,要檢查其是否有工程決算單、交付使用財產明細表;對投資人投入的固定資產,要檢查其是否有投資合同或協議、重置價值說明書、驗收報告等證明文件;對盤盈的固定資產,要檢查其是否有財產盤點及有關部門和領導審批的轉增資產的文件等;對融資租賃的固定資產,要檢查租賃文件及相關的憑單等。
2.2 審查固定資產計價的正確性
固定資產計價的審查,要根據有關文件及憑單進行。具體包括以下內容:購入的固定資產是否按買價加運雜費、包裝費、保險費、安裝調試費、交納的有關稅金等計價;自營建造的固定資產是否按照直接材料、直接工資、直接機械施工量等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發生的全部支出來計量;投資者投入的固定資產,是否按投資各方確認的價值計價;盤盈的固定資產是否按同類或類似固定資產的價格,減去按該項資產的新舊程度估計的價值損耗后的余額作為入賬價值計價;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是否按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的原賬面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兩者中的較低者,作為入賬價值。
2.3 審查增加固定資產賬務處理的正確性
固定資產增加在賬務處理上都應計入“固定資產”賬戶的借方,但由于其來源不同,對應的會計科目也不同。對購入的固定資產,檢查其貸方是否為“銀行存款”或“長期應付款”等賬戶;對自營建造的固定資產,檢查其貸方是否為“在建工程”賬戶;投資者投入的固定資產,檢查其貸方是否為“實收資本”賬戶;盤盈的固定資產,檢查其貸方是否為“待處理財產損溢”、貸記“營業外收入”等。
固定資產減少的審計,也要通過審閱固定資產明細表、固定資產明細賬、固定資產憑證、合同等資料來進行。固定資產減少的原因大致有出售、報廢、投資轉出、盤虧等幾種情況。審查時應根據不同情況,確定審查的側重點和應采取的方法,分別進行不同的審計。固定資產減少審計的要點如下。
(1)對于報廢清理的固定資產,主要審查報廢手續是否齊全,報廢原因是否正常,是否按規定的程序進行技術鑒定,是否經單位領導批準,清理報廢的出售作價是否合理,殘值是否及時收回入賬,有無被經手人侵吞的危險,固定資產報廢的凈損失計算是否正確,是否按規定計入營業外支出。對于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還應查明原因,分析其是否合理,應審查是否對責任人做出適當的處理,應由責任人賠償的部分是否從損失中扣除等。
(2)對于出售的固定資產的審查,主要審查該項固定資產出售的原因是否正常,手續是否完備,是否為本單位不需要的固定資產,價格是否合理,價款是否及時收回入賬,計算是否正確,賬務處理是否正確,有無經辦人或其他人利用職務之便以權謀私、拿回扣、拉關系等舞弊行為。
(3)對于投資轉出的固定資產,應審查其投資轉出的原因是否合理,轉出的固定資產與投資合同或協議上規定的種類、數量、規格是否一致;手續是否齊全,作價是否合理,賬務處理是否正確,有無故意壓低價格、經辦人從中漁利的情況;有無違反規定,人為調節利潤等情況。
(4)對于盤虧的固定資產,主要審查盤虧的理由是否正當、合理;有無因管理不善,或經辦人監守自盜等情況,盤虧是否報經有關部門批準,計算是否正確,賬務處理是否合規;對毀損的固定資產,要檢查其毀損報告、毀損證據,核實毀損的原因,據以確定毀損的合理性,同時要審查毀損殘值的處理是否合理合法正確。
固定資產折舊的審計,應從影響固定資產折舊的各因素等方面分別進行審查。審查固定資產折舊的計提,通常采用核對法。首先由查賬人員根據有關資料自行編制或向被審計單位索取固定資產折舊計算表,然后將其與固定資產總賬、明細賬、計算平衡表等逐一核對,看是否相符。固定資產折舊的審查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4.1 審查應計提折舊總額的正確性
應計提折舊總額是由固定資產原值減去預計凈殘值而得。根據會計制度規定,預計凈殘值而得。根據會計制度規定,預計凈殘值的大小,依企業的不同類別而定。預計凈殘值是應計提折舊總額的抵減項目,縮小預計凈殘值就會增大應計提折舊總額,進而最終會影響利潤的大小。因此,在對應計提折舊總額審查時,要注意查明有無任意縮小或增大預計凈殘值的情況。
4.2 審查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
《企業會計制度》第二十六條規定: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定義,結合本企業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合于本企業的固定資產目錄、分類方法、每類或每項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折舊方法,作為進行固定資產核算的依據。如低于規定的年限,即為加速折舊。各期的折舊費用就加大,影響利潤核算的正確性。因此,查賬人員應注意查明折舊年限的確定是否符合規定,防止發生違反規定任意增加折舊年限或隨意加速折舊的情況。
4.3 審查計提折舊的時間和范圍
《企業會計制度》第三十四條規定:房屋、建筑物,在用的機器設備、儀器儀表、運輸工具、工具器具,季節性停用、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和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出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時間,《企業會計制度》第三十七條規定:企業一般應按月提取折舊,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提折舊,從下月起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照提折舊,從下月起不提折舊。固定資產提足折舊后,不論能否繼續使用,均不再提取折舊;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也不再補提折舊。因此,審計人員應對照計提折舊時間和范圍的有關規定,對固定資產進行審查。
4.4 審查折舊率是否正確
按照《企業會計制度》規定,各類或各項固定資產都有規定的折舊率。依照規定,檢查企業各項固定資產的折舊率是否符合規定,有無任意調高或調低折舊率,進而影響利潤真實性的情況。
4.5 審查折舊的入賬情況
固定資產折舊按照固定資產使用的場所和收益對象不同,入賬時分別計入“制造費用”、“管理費用”、“其他業務支出”等,貸方為“累計折舊”。審查時,查賬人員應首先審查入賬科目的正確性,其次要審查入賬的金額是否正確。具體采用復算法,與企業已入賬數進行比較,看其金額是否正確。具體采用復算法,與企業已入賬數進行比較,看其金額是否正確;若金額計算錯誤,但是金額不大,也可根據重要性原則不進行賬項調整。
綜上所述,在固定資產的管理和核算過程中,往往存在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和弊端,如不加以鑒別和指正,容易導致管理混亂,會計核算資料信息失真,進而影響利潤的正確性和所得稅的繳納等一系列問題。本文按照《企業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制度》的要求,從固定資產增加、減少、折舊三個方面進行查賬內容和方法的闡述,希望能夠對有固定資產業務的單位有所裨益,有所幫助,使各單位加強固定資產管理,正確進行固定資產核算,正確進行固定資產核算,厲行節約,提高固定資產使用效率,為建設節約型社會盡一份力,共建和諧的社會。
[1] 李國棟,蔣家平.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延伸[J].中國高教研究,2001(3).
[2] 吳裕德.加強學生宿舍精神文明建設,創造良好育人環境——學生黨團工作進宿舍初探[J].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2).
F275
A
2096-0298(2016)09(c)-0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