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柯橋錢清煒天針織化纖廠 項湯祥
新常態下織造企業的市場風險研究
紹興柯橋錢清煒天針織化纖廠 項湯祥
2016年我國紡織織造企業面臨的市場風險日益突顯,嚴重威脅到中小織造企業的生存發展。本文通過對研究市場風險的重要性及風險產生的根源,從經營者的人性角度,分析了市場風險的類別及有效控制風險的對策。
新常態 市場風險
自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波羅的海干貨指數(Baltic Dry Index BDI)從2008年5月20日的歷史最高值11793點一直降至2016年的473點,全球貿易正處于極度萎縮之中。國內PPI指數也從2012年3月開始進入下降通道,PMI也長期在枯榮線之下徘徊。面對嚴峻的形勢和挑戰,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經濟新常態理論,并于2016年2月開始全面實施供給側改革,推進結構改革、提高質量、矯正各要素配置、擴大有效供給等問題,成為了當前宏觀政策的主基調。在國際形勢和國內宏觀政策日趨明朗的情況下,國內的制造業投資、居民的實際消費能力、各行業的經營生態鏈等,都在進一步的復雜和惡化。因此從企業微觀角度出發,科學剖析我國中小織造企業所面臨的市場風險,其必要性是前所未有的。
首先,研究市場風險可以有效提高企業貨款資金安全,最大程度地減少呆壞帳的產生,從而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其次,面對中小織造企業要素成本的上漲及東南亞等國的飽和競爭,研究市場風險的根源有助于企業理性分析自身現狀,及時調整方向和重點手段,從而確保企業能在下一個經濟景氣周期到來時,擁有強大的生機和競爭力。
首先,需求普遍不足下的產能嚴重過剩和行業競爭加劇。近年來我國紡織行業運營總體上基本正常,但是在內銷和外銷同時乏力的情況下,增率卻日益放緩。根據海關數據2015年1~11月份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為2569.5億 美元,同比下降5.8% ,降幅連續6個月持續加深,國際競爭壓力進一步擴大,在1~10月歐盟紡織品進口額中,越南、孟加拉、印尼等國的市場份額在逐步提升;在內銷方面限額以上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零售總額增速低于上年同期增速0.8個 百分點。在這樣的背景下,近年來作為織造行業客戶端的外貿從業人員、國內服裝企業、國內各級批發市場,正在上演破產潮、跑路潮,且呈現出越演越烈的趨勢,僅在2015年就曝出溫州莊吉集團、東莞厚宏制衣、維斯凱服裝、雅綸制衣廠等知名企業倒閉,廣大供應商血本無歸的事件。據筆者調查發現,目前在國內的幾大主要批發市場,如廣東中大、武漢市場、義烏市場、遼寧西柳市場、湖州織里市場等情況更加嚴重,市場競爭由無序到惡意,產品同質化過剩嚴重,經營者文化水平、經營水平無法適應變化的市場及電子商務的升級,每到年底商戶跑路潮更是成常態。以上風險的產生發展,都將直接導致并威脅上游織造行業的生存和發展。
其次,中小織造企業長期忽視自身制度建設,訂單運作程序不健全、不嚴格。由于織造能力的相對過剩,生產成本的不斷上升,大量織造企業往往沒有建立和執行有效的銷售制度、財務制度,給經營活動留下了重大隱患。筆者走訪了蕭山、紹興等織造重鎮的一些織造企業及中國輕紡城等一些經營商戶,發現每家企業都存在大量的呆壞帳,還存在證據缺失無法立案起訴的現象;甚至一些經營者往往無奈動用社會閑雜人員去追債,從而惹出一系列的刑事糾紛,這些事件歸根到底是在訂單運作程序中對客戶沒有進行有效的評審把關所造成的。
最后,中小織造企業缺乏核心競爭力。由于部分企業經營方向不明確,管理不嚴格,企業無法給客戶提供有價值的服務,在商務合作中往往處于弱勢和被動狀態,企業為了維持基本的運轉往往在貿易談判中處于極其被動的狀態;產品沒有稀缺性,沒有能給客戶帶來豐厚利潤的核心產品,因此這類企業的客戶群往往會是質量較差、實力較弱、信用不好的客戶,那么這樣的企業所面臨的市場風險也往往是巨大的。
一個企業的文化靈魂主要來自于企業的最高決策人。筆者調研了蕭紹地區主要幾家中小織造企業的市場運營狀況,認為分析企業的市場風險主要應該從企業主要經營者(實際控制人)的角度出發,具體歸納出以下幾種類型。
3.1 第一種風險類型:經營者素養道德風險
目前的織造面料外貿業務中主要由工廠直接外貿業務、國內外貿公司的轉手業務、外貿型服裝廠的采購業務等。由于行業產業鏈長,進入門檻不高,國內外各種因素錯綜復雜,再加上國內外都普遍處于經濟下行趨勢,因此總會有一些人采用欺詐手段,設置各種貿易陷阱來達到個人的一些非法目的。這種類型無論是在歐美市場、東北亞市場、東南亞市場,還是國內各個市場都會時有發生。這種類型的市場風險對企業的危害也是最致命的,輕者會讓企業經營者陷入長期的追討漩渦中,重者則會直接拖垮一個企業。
對于此類風險控制,主要是通過企業在前期業務評審環節中加強對客戶的信用評審,不能因為對訂單的獲取而降低對客戶的選擇標準,在執行訂單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法律風險,確保合同、交提貨、支付等關鍵點的嚴格把關。一旦發現有此類風險隱患時,企業要盡可能的保全證據,并及時采取措施。
3.2 第二種風險類型:經營者經營能力風險
在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感召下,大量有志青年紛紛加入創業行列,然而筆者調查發現,有很多創業者往往被PE、融資、模式等新概念沖昏頭腦,激情高漲但經驗卻嚴重不足,對風險根本沒有概念,情感上也往往是唯客戶而論,業務發展模塊建立在世界美好的構想中,再加上資金不足,一旦發生訂單操作失敗,其結果總是無限期拖欠上游織造企業資金,最后買單的卻是他的供應商。
對于這類市場風險,重點要加強資金控制,不能給予評估值以外的貨款支持,還要時刻監控他的貿易發展、訂單操作過程是否順利正常,從而最大限度地防止風險發生。
3.3 第三種風險類型:庫存風險
紡織織造行業屬于傳統型行業,也屬于快消品行業,筆者經過市場調研發現,市場面料的品質檔次的構成往往存有差異,創新新品15%、仿制跟風型新品30%、大路貨普通產品55%。同時,織造面料行業的產品季節性非常鮮明,不同的季節有著不同的克重厚度,一個產品如果不能準確的把握好節奏和市場需求,那么一旦產生滯銷后果將十分嚴重,而被市場拋棄的紡織產品其價值往往跟垃圾差不多。這類風險產生的直接后果將是企業大量的貨款積壓、減值,市場客戶的高庫存直接后果是拉長了貨款的支付周期或無法支付織造企業貨款。
對于此類風險,企業應該加強自身建設,提升產品創新力和質量,優化產品結構,精選客戶,做到生產不盲目,理性科學的判斷市場趨勢。
3.4 第四種風險類型:其他市場風險
織造行業市場嚴峻,綜觀近年來一些市場風險事故的發生,筆者發現織造企業除了上述三種類型的市場風險外,還存在很多其他非直接面料經營外的風險類型,主要表現有下游客戶在資金運作陷入互聯互保從而導致經營困難的風險,有客戶心態膨漲盲目擴張,涉足資金放貸、房地產、礦業開采等高風險行業從而大量的占用面料貨款,也有虛榮心膨脹挪用大量貨款資金用于個人不切實際的高消費最終導致無法支付的結局等,筆者把這些風險歸納為其他類風險。
此類風險,筆者以為當織造企業在和客戶建立起長期合作關系后,應加強和客戶的溝通了解,全面了解主要客戶的社會背景和結構,洞察和掌握客戶細節,這樣才能在風險的萌芽階段及時抽身。
總之,風險控制是一個優秀企業經營管理的最重要環節。隨著經濟的全球化,消費人群和營銷手段的不斷演化和創新,紡織行業中的織造企業在大力弘楊“工匠精神、價值營銷”企業文化的同時,面臨的市場風險也將不斷變化,因此企業家們研究學習市場風險控制風險也將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根本基石。
[1] 李茗芳,張震曉.紡織企業艱難應對[N].中國紡織報,2005.
[2] 紹興縣外經貿局.紹興紡織企業艱難前行[N].國際商報,2005.
[3] 段文平.中國紡織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7.
F723
A
2096-0298(2016)09(c)-135-02
項湯祥(1972-),男,浙江杭州人,紹興柯橋錢清煒天針織化纖廠董事長,主要從事企業管理方面的研究。